人是天地所生,天以气养人之阳,地以食养人之阴。
阳气,为生命之根,失此百病不约而至!
《内经》有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说的就是,阳气之于人,就好比太阳之于自然,自然界没有太阳就没有生命,人没有阳气就会减寿。
养生就是养阳气,万物生长靠太阳,阳气就像人体中太阳,把人体中太阳托起来,它就能光耀我们的五脏六腑,给我们带来长久的健康。
阳气,生命之根,立秋后,晒一处,按三处,护住阳气,秋冬少生病!
立秋已过,寒气已经开始加重,此时,要助于补阳了,护住身体阳气!
此时,护住身体阳气,可以为秋冬防寒打基础,可以使冬季阳气充足,阴精敛藏而不外泄,从而保持阴阳平衡,提高抗病能力,使得秋冬少生病!
晒一处——晒后背,补阳气
晒太阳,是补阳气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从补阳和养阳的角度说,晒太阳,最合适的位置是后背的督脉,因为,督脉是所有阳经汇聚的地方,主一身的阳气。
所以,晒后背,让督脉有比较高的温度,对养护阳气都是有帮助的。
晒后背,可以选择,上午9点至10点,这一时段阳光中的紫外线偏低,能使人感到温暖柔和。
也可以选择,在傍晚夕阳快落山之前,此时,阳光温和,并不是十分炎热,最适合晒晒后背。
晒后背的时间,在40-60分钟左右为宜,出少量汗、微微困倦效果最佳。
晒太阳时,要让自己安静、定神,找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静静地晒,或者听些典雅的音乐。
按三处——气海穴、涌泉穴、神阙穴,守护阳气
按气海穴,补气血
气海穴,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补益回阳,延年益寿之功。
【位置】前部腹部的正中线,肚脐往下1.5寸,即两横指的位置。
【方法】按揉气海穴,或者用筷子、笔等,按压住穴位,来回旋转刺激穴位,每次3—5分钟,即可。
按涌泉穴,振奋阳气
肾为生命之本,是阳气的升发之处,涌泉是振奋阳气的一个要穴。
【位置】前脚底板左右两块肌肉交汇点,明显凹陷的位置。
【方法】用手揉涌泉穴,每次3—5分钟。
按神阙穴,生命之根
神阙穴,可益气补阳,是人体珍奇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
【位置】肚脐正中。
【方法】平躺,全身放松,双手重叠,以肚脐为中心旋转按揉,顺时针方向由小圈到大圈,然后,逆时针方向,由大圈到小圈来按摩,按摩时以感觉到胃肠的蠕动为标准。
立秋后,用“热茶”代替“冷饮”,保护阳气
虽然,已经立秋,但还有酷热的“秋老虎”,此时,天气还没有真正的凉爽下来。
面对高温酷暑的“秋老虎”,很多人,习惯用冷饮来降温。
虽然,喝冷饮,可以让身体快速感到凉爽,但并不能真正的降温,并且,经常喝冷饮,有损身体脏腑阳气,造成阳虚。
所以,立秋后,可以用“热茶”代替“冷饮”,热茶,更能解暑消渴,还能够促进排汗散热,达到防暑降温之效。
并且,有草药植物,搭配在一起,泡水代茶饮,还有助于暖身、补气血,排毒素,是立秋后,非常不做的茶饮。
立秋后,女性可以用蒲公英,搭配刺玫花,做成蒲公英刺玫茶,泡水喝,可去火消炎,疏肝解郁,调节心情。
蒲公英,“药食两用”,有清热解毒、去火消炎,排肝毒之效,立秋后的秋老虎,容易导致人们上火,用其泡水,可以很好的预防上火,消除炎症。
刺玫花,就是野生的小玫瑰花,营养含量高,药性温和,能够理气活血、疏肝解郁,具有镇静、安抚、抗忧郁的功效。
立秋后,很多人女性容易出现“悲秋”的情绪,危害健康,刺玫花的疏肝解郁之效,可以帮助女性调节心情,促进健康。
二者搭配,非常适合女性入秋后,用其泡水代茶饮。
立秋后,男性可以用龙须、玉竹、蒲公英、玫瑰花,做成龙须玉竹茶,泡水喝,利尿消炎,有助肾脏健康。
肾为阳气生发之处,所以,日常保护肾脏健康,有助于保护身体阳气 ,
龙须,入肾、膀胱经,可利尿、利胆,改善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等病,有利于促进肾脏排毒,保护肾脏健康。
玉竹是一味养阴生津的良药,可除烦闷,止消渴,润心肺,补五劳七伤虚损。
蒲公英,亦有利尿通淋之效,可以促进排毒,减轻肾脏负担!玫瑰花,性质温和,起到中和调节之用。
男性日常用其泡水喝,可促进肾脏排毒,有助肾脏健康,保护身体阳气。
立秋后,睡好子午觉,呵护阳气
养生常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阳气者,烦劳则张”。
所谓张,就是往外散,尤其是晚上,阳气应该内收,应该回归本位。
如果,经常熬夜,睡眠不足,阳气就不能归位,慢慢耗散。
所以,立秋后,要早睡早起,睡好子午觉,呵护阳气。
“子午”,按照旧时计时法,“子”是指夜半,夜间23点到凌晨1点之间。
而“午”是指正午,白天11点到13点的时间段。
《黄帝内经》中睡眠理论认为,子时是阴气最盛、阳气衰弱之时,“阳气尽则卧”。
因此,子时,一定要进入睡眠状态,为身体健康助力。
而午时,是人体经气“合阳”的时候,此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阴气尽则寐”。
所以,此时,最好睡份午觉,30分左右即可,不能睡得时间过长,以免扰乱人体生物钟,影响晚上睡眠。
所以,立秋后,睡好子午觉,“子时大睡,午时小憩”,有助于保护身体阳气,促进身体健康。
閱讀更多 養生大磚家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