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小分队
批评新版《三国》的人,我想大部分都是因为老版的先入为主。有的人根本没有认真看过新版,或者反反复复看老版太多遍了。以至于以为三国就应该是那个样子的,实则谬矣!
新版《三国》总体感觉还是不错的,与老版相比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吧。下面我们就具体从几个方面来比较一下。
首先,在剧本的改编和情节设计上,新版胜。因为新版的三国虽然并没有忠于原著,但是他对原著的很多改变是非常成功的。这些改变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使故事和场景环环相扣,更具有表现力,也更吸引观众,更符合影视剧创作的标准。而老版三国因为拘泥于原著,一些场面就显得平淡无奇,很多地方的对话过于的平淡和繁琐,而对整个故事的情节推动上做的功夫并不够。所以,很多剧情显得有些拖沓,不够吸引人。
而在主人公的表演上面来说,老版三国演义有很多老艺术家的加盟,所以显得星光璀璨。而且他们又是先入为主,所以在表演上整体肯定是棋高一筹,但是具体到个别演员来说,并不是说每一个角色都完胜新版的。个人觉得新版能够劣胜一筹,或者旗鼓相当的有三个角色,就是曹操,刘备和吕布。新版的人物形象就集中出现在上面的海报里,就不一一展示了。
老版演曹操的鲍国安是著名的艺术家,老戏骨,演技肯定是没的说。但是因为他的年龄在那摆着,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就演一个很老的曹操,似乎有点儿不太合理。而陈建斌演的曹操在年龄上的具有可塑性。还有一种天生的霸气,也是可圈可点。而刘备这个角色,老板的显得过于敦厚老实,而新版刘备在貌似憨厚中显示出一定的阴骘,这更符合刘备真实的性格。老板的吕布由张光北饰演,也是因为年龄的问题,天下第一英雄吕布显得过于的老成,而且连发际线都变得这么高。而新版的吕布既演出了英雄气概,也演出了性格上的肤浅善变。
而新版比较失败的两个角色就是诸葛亮和关羽。实际上,三国演义整部书里最出彩的,真正的主角就是诸葛亮和关羽。可以说前半部第一主角是关羽,后半部就是诸葛亮了。而这两个角色的差强人意,就注定了新版三国较老版要逊色几分。
先说诸葛亮,新版陆毅演的诸葛亮跟唐国强的诸葛亮相比,简直就是在演技上完败。至于细节上,就不一一比较了。可以一句话来概括,陆毅演的就是初出茅庐之前的诸葛亮,而唐国强演的真正是演义里指点江山的那个诸葛亮。
陆树铭演的关羽,那真的把关羽的演活了,那丹凤眼,那个马上的飒爽英姿和义薄云天之气,可以说是无可挑剔。而于荣光的新版关羽,单单造型上由于个头的差距就比别人矮了半截,而且眼睛不是丹凤眼,就是小眯缝眼儿,实在是无法代表关公的形象。很多地方也演得过于浮躁,怎么看怎么都不像中国古代第一名将,竟然有点古惑仔的感觉。
还有三将军张飞张翼德,环眼贼就是这个感觉,老版的演员身高不够,但是勇猛异常,尤其是在马上,真万人敌!——不服来战!
社会主义小书童
我觉得应该客观一点讲,新三国并非一无是处,甚至有些地方还是很出彩的。但是不得不说,许多地方的处理确实很糟糕。主要以下几部分分析一下。
第一,剧情方面。似乎编剧的自我感觉太良好,发挥得有点过分。新三国没有用三国演义的名字,也不叫三国志,编剧号称是区别于正史和小说,这就出现了新三国主旨不明,既不像三国演义完全以蜀汉为正义,又不像三国志尊魏为正统。那最后的结果就是天马行空,没有标准,那自然会跟许多人心里的三国大相径庭。我个人特别不能忍他对孙权的描写,什么孙坚死后,还是个小孩子的孙权孤身找刘表要回孙坚尸体,太扯了吧……要写孙权是神童也不用这么夸张吧。还加入一堆现在清宫剧特别喜欢的桥段,什么孙策死后大乔在辅助孙权还是立自己儿子之间的矛盾,什么关羽张飞在刘备面前打小报告怀疑诸葛亮谋反,什么吕蒙死后孙权威胁陆逊,还说自己终于不用被都督们挟持了。我个人觉得这种类似清宫剧的情节特别低级。三国的内涵这么多,用不着编这种剧情去迎合部分观众口味。
第二,演员。不得不说,新三国有些演员还是找的不错的,虽然有老三国演义的先入为主,但还是让人觉得陈建斌的曹操、倪大红的司马懿、于荣光的关羽,即使有争议,也算可圈可点。但是,作为后期最重要的角色诸葛亮,陆毅演的实在太差。年轻的诸葛亮还行,在刘备入蜀之后那眉头就没舒展开过,走路摇摇晃晃。表现忧国忧民不是这么浮夸就能成功的。诸葛亮吊孝、骂王朗、五丈原等几场戏,跟唐国强一比,差距真不是一星半点,特别是五丈原司马懿逃脱后那阵歇斯底里的嚎加一口血喷到天上(新三国特别喜欢喷血,刘备诸葛亮袁绍周瑜王朗,一个个都在比谁血喷得高),看看唐国强的,只要一个眼神,扇子落地,都有了,更不要说骂王朗那场的台词功底,陆毅说的毫无气势,真的让人失望至极。除了诸葛亮,康凯的张飞也是一大败笔,张飞跟李逵一个演员,完全一样的演法,好像脸上写着两个字“傻子”。
第三,台词。老三国演义大量运用了三国演义的原文,但使用文言时以白色字幕打出,既不影响观众理解,又极大保证文学性。个人非常欣赏。新三国呢?全改大白话,我不知道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的观众文学功底难道真的这样一泻千里,连半点文言都听不懂吗?还是说骂王朗那场,陆毅本就不怎么好的演技,加上改的索然无味的大白话台词,再配上王朗喷到天上的一口血,让观众满脸问号,这就死了?怎么这样就能死了?
第四,人物造型。有些人物新三国还是塑造的不错的,比如于荣光的关羽造型,让人眼前一亮。陆毅年轻时诸葛亮的形象也很好。但有些人真的是……最主要的当然是马超了,披头散发一脸胡子,人家那可是“狮盔银铠玉面郎”,结果这么个造型,狮盔呢?银铠呢?玉面呢?就剩狼了……我真不知道为啥西凉来的全是披头散发,有人说西凉不是汉人,摆脱,这些人是西凉驻军,好比现在的边防,当然是正宗汉朝人啦,他们面对的敌人西北羌人才是外来的,怎么就搞得跟野蛮人没两样了呢。马超还号称是世代名门的,也不怕辱没了门风?
应该说,一部剧的成功,靠的是全方位的细节注重。当然,这部剧太宏大,似乎也不好苛求太多,但有些问题太明显,确实是让人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了。
伊耆角木
刘璋带着三万精兵迎接刘鸡狗一行,刘鸡狗、庞统等人在营门口列队站了半天,刘鸡狗才说让魏延将部队别搞得那么盔明甲亮、气势雄壮的——这不是折腾人吗?刘鸡狗怎么总是在部队都集结完毕后才发现哪儿哪儿不对要修改?这是领军打仗,还有谱没谱儿啊? 刘璋的部队距刘鸡狗所在的涪城,尚有50里远——汉文帝《却千里马诏书》中说:“吉行日五十里,师行三十里”,就是说,好天气一天走50里,坏天气一天走30里,就算刘璋同志是急行军,可蜀地天气不好,路途崎岖,那就算他日行50里,这刘鸡狗等人要在门外等一天?真是让刘璋“朝思暮想”得紧啊!这里说的是:这戏根本没必要那么大阵势地拍,几句话就能解决的事儿。
《新三国》之所以戏越来越拖沓、越来越泔水,就是这么强努硬挤,很笨蛋地拖延出来的。 这是刘璋第一次见刘鸡狗,听了刘鸡狗两句忽悠,刘璋就说刘鸡狗让他“刮目相看”——这弱智刘璋,你不能等明天再刮吗? 江东的高级干部普遍命薄身体弱,周鹌鹑死了以后,鲁肃也快不行了,所以鲁肃同志提名、孙权同志考察,最后由张昭同志代表组织宣布将吕阿蒙同志提拔为副都督。 小露珠被骗回江东娘家了,路上还差点自刎。小露珠不要她的鸡狗了,她这一走,远在西川的刘鸡狗很伤感,哀怨地对丑鬼庞统做了一首诗: “士元啊! 她 到底还是走了! 你让我一醉方休吧! 我真的舍不得她啊! 其实我一开始就知道她一定会走的, 因为 我 活在马上, 她 活在梦中。” 读完这首梨花诗,刘鸡狗就不是小露珠的鸡狗了,被还原成了刘备。 庞统这个恐怖分子,与刘备论仁义,庞统说刘备会因为仁义误事。这话很是让当今主流观众内心感到共鸣。庞统最后自己充当了人体炸弹一样,为刘备取西川争取到了一个合理的借口。刘备的仁义,不断地遭到曹贼、孙权、周鹌鹑等人的揶揄和讽刺。在这组损品文字后面,也有现代许多老贼小贼留言骂仁义,他们不相信世界上有仁义,认为一切仁义都是假仁义。他们做不来、不愿意做的,都是假的。庞统在这儿也以血肉之躯,批判了刘备的仁义。 其实,到了这会儿,损《新三国》烂剧的细节,已经变得意义不大。我只是在还有点儿印象的情况下,随便举例,目的也是给不小心看了这部烂剧的孩子们,一个提醒。其实我也没必要要求孩子们一定听我的,无所谓。有的孩子看了,还更喜爱这个烂剧也说不定呢! 坦白地说,我对《新三国》的主创人员们这一拨儿人,包括那些正在搞别的戏的这一拨儿人,很早就没 有正常的要求,即不用正常的要求期待他们能做出啥好东西。因为他们这一代人,虽然成为当今文艺创作的主流和中间力量,但是他们出不了好东西,不可能出好东西。他们根子上有问题,有他们共同的集体本质问题。 他们这一拨到底是什么毛病呢?简单地说,他们是革命者,而且是暴力革命者。这几年文艺界不绝于耳朵的“颠覆”、“超越”、“突破”、“解构”、“破坏”、“新概念”、“新元素”等等革命性的创作口号,主要是来自于他们。 当革命者的情绪被正在进步着的社会挤压到娱乐行业来以后,革命者就成了变态的革命者,变态的革命者与娱乐界的流氓意识相激相荡,犹如卧龙联合了凤雏,势不可挡——当北京媒体质问约翰吴(宇森):你的《赤壁》为啥出现孙尚香“国家兴旺,匹女有责”这种雷人台词?约翰吴(宇森)的娱乐流氓素质得到了发挥和挥发,他支吾片刻就“机智”地回答;这是我们故意搞的效果。 这种娱乐流氓到了变态的革命者那里,杠上开花兼海底捞月,不信你等着。我就不一一指出了。变态的革命者是以破坏和颠覆人类的文化习惯和文化遗产,来实现他们的革命行为的。所以,你就别指望他们会尊重历史、顺乎情理。他们这一拨儿革命者,知识结构,麻袋上绣花——底子太差,普遍读书不靠谱儿,读书根子上读坏了,所以读得越多越糟糕,读得越多越反动。您当他们不愿意把台词写好啊?您还真以为他们有意穿越、恶意混搭啊?如果您这么想,这还真冤枉了他们。他们也想写得好,问题是那种源于士大夫文化的汉语、纯正典雅的汉语,跟变态革命者是天敌,是相互排斥的。所以才出现了那么多不和谐、不靠谱、雷人的东西。
至于在价值观上所谓还原谁、给谁平反之类的吹嘘和许诺,说话没底线、没边沿儿,吹出去就当是实现了,则是变态革命者一贯的浅薄与狂妄。他们所谓还原谁,就是把过去由士大夫笔下的人物,还原成他们变态革命者、给谁平凡就是把谁平反成变态革命者。也就是说,变态革命者总在为自己的变态寻找历史逻辑和历史依据。 在变态革命者的意识中,没有道德,连谈道德、风骨、气节、自律等等都很危险,因为他们看谁都是假仁义、伪道德,所以只要变态革命者和他们的变态意识在,谈论道德仁义就是很危险的事儿。他们因为不相信世上有仁义道德,也不允许有仁义道德。 变态革命者会为自己的行为和结果找出无数个理由,变态革命者因为没底线,所以永远有理由。
昭烈名臣
谈谈个人一些看法。这个问题争议比较大,首先是定性问题。新《三国》到底是翻拍央视版《三国演义》,还是全新创作。我认为应该算翻拍,虽然新《三国》剧情增加和删减了小说《三国演义》的部分情节,但大部分还是演义的内容,所以新《三国》应是老版电视剧的翻拍。
今年还有比较火的《军师联盟》系列,那才是真正的原创,它选取三国后期的部分情节通过改编加工,形成了情节丰富的电视剧,与前两部三国剧本完全不同。所以很少人把《军师联盟》与三国演义作对比,倒是不少人认为拍得好,演员演得也好。
既然定位为翻拍,那么就有一个对比。什么样的翻拍剧让人叫好?我认为有几个方面:一是演员的演技比老版有较大突破;二是剧本比老版更好;三是细节方面比老版更注重;四是拍摄水准、编辑制作比老版更精细;五是内涵比老版更突出。
总的一句话,翻拍剧要想叫好又叫座,就要克服老版先入为主的不利因素,老版好的方面,新版至少要保持相应水准,老版有缺陷的地方,新版应该比之更强。所以翻拍旧剧不容易,比如金庸武侠剧,除了古天乐版《神雕侠侣》翻拍的好,其它基本失败。那么我们现在对比一下,看看新《三国》哪些方面有突破?哪些方面不如老版?
演技方面:旧版最大的优势是主角演技水平高,曹操、诸葛亮、关羽、张飞、周瑜等水平很高,超过了新版。当然,旧版的部分配角表演得也好,最近再看该剧,发现蒋干演技很不错,演出了自大无能之辈的感觉。
旧版演技方面的最大问题是,戏曲味道较浓,舞台感明显,让人感觉不够自然。这方面除了唐国强的诸葛亮比较自然外,其它人比较多有这样通病,比如说周瑜,动作夸张了点。当然,这与演员演技关系不大,主要是当时舞台表现形式比较单一。我们看60年代的黑白电影都是这样,演员大部分有戏剧的表演痕迹。
剧本方面:旧版完全按《三国演义》小说编剧,连对白都大量引用。新版剧本改动较大,与旧版完全按时间演进不同,新版省略了《三国演义》的部分情节。但新版有些地方言情戏过多,情节拖沓,可能符合某些年轻人的需求,但作为准历史的一部电视剧,情节还是不够紧凑。
旧版由于过于尊重原著,也存在一些次要情节冗长的毛病,比如说有的地方为了突出氛围,前面铺垫过长了。举个例子,比如说某人个要来拜访刘备,从小兵报名到这个人进见,可能长达几十秒,无形中感觉过于松散,这样的情节完全可以一带而过。
细节方面,简单一句话,新版完败。编剧朱苏进所编的电视剧都有这毛病,不注重历史细节,虽然电视剧不能完全按古代历史拍摄,但也要注重基本常识问题。比如说对白,为了照顾各层次观众,新版大量用现代白话,同时也用了很多不符合历史语境的对白。说轻了,是不够认真,说重了,是文化底蕴不够。
武术和战争战面,旧版简陋了点,新版夸张了点,总的说,由于特技的发展,新版拍大场面比旧版有优势,观众反响还算不错。但也有用心观众认为编导不用心,一个特技场面重复使用。但总的评价,新版的视觉效果略好。
很多对旧版吐槽,拥护新版的人抱怨,旧版的对白文言文看不懂,这一句话充分说明他没看过原著《三国演义》,虽然央视版《三国演义》有许多对白来自小说,但还是有很多改动,部分生涩难懂的基本去掉了。
总的一句话,旧版更符合喜欢三国历史,爱看《三国演义》的人观看,而不是年龄大小,90后也有爱看老版的,60后也有爱新版的。新版更符合没看过小说,古文水平不高,追求感观刺激比较多的观众。
一家之言,敬请见谅。
华哥杂谈
老版《三国演义》和新版《三国》本身就不是一回事。
老版《三国演义》几乎完全是根据小说《三国演义》的故事线索拍摄的,连每集的名称都和小说的章回一致,同时,重点大段对白都是小说里的原话,可以说是绝对忠实原著,所以老版《三国演义》电视剧可以说是小说《三国演义》的形象化戏剧化的表现。
另外,由于老版《三国演义》的时代限制,电视剧的布景,服装以及道具都显得比较简陋——这是和现今电视剧相比较。
老版《三国演义》聚集了好多影视界的名角,比如唐国强,鲍国安,濮存昕等,但是老版电视剧《三国演义》的舞台剧和戏曲化元素的痕迹太明显,人物的脸谱化的倾向也比较明显。有很多的演员表演痕迹太重,背台词很被动,可见演员的文化水平堪忧。
由于高度的忠于原著,老版《三国演义》受欢迎的程度很高,很受中年以上熟读《三国演义》的人群得追捧,奉为经典。
新版《三国》没有完全按照原著《三国演义》的故事线索展开,新版《三国》是揉合了史书《三国志》和小说《三国演义》的部分精华,以汉末群雄争霸,以及以曹魏和司马家“黄雀在后”的线索为核心的全新视角的“三国”,这个视角部分的颠覆了很多名著《三国演义》的爱好者的认识,因此必然会带来一片批评和指责。
新版《三国》之所以没有叫《三国演义》,就是它和《三国演义》之间存在着本质的不同。
小说《三国演义》秉承“汉室正宗”的核心理念,是以“蜀汉”为主要政治力量,同时也是描写“蜀汉”与“奸贼曹操”为代表的“曹魏”之间的不断的斗争,匡扶汉室的故事。“蜀汉”是正义的,“曹魏”是邪恶的。
而新版《三国》则是以历史本来的发展和演变为线索,力图诠释历史发展的必然。
新版《三国》本身,也是一种演义,不过是按照现代的理解来演绎历史,剧情冲突也比较符合年轻人的喜爱。
新版《三国》里,曹操是中性的,司马懿是老辣的,诸葛亮是忧心忡忡的,刘备是伪善的。这些都是当前的潮流。
批评新版《三国》的人大多都是《三国演义》的粉丝,挺正常,没什么。
步武堂
我觉得,很多人老是批新版不如老版,更多的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心理。比如很多人看金庸小说改编的武侠剧,动不动就说毁了经典,说《射雕》必说老版(黄日华版)《射雕》是“不可超越的经典”。其实就我个人的感觉,老版的金庸剧也好,老版的《三国》也好,由于当时拍摄技术条件的限制,武戏拍得都像小孩子过家家,跟比较严谨来拍摄制作的新版(当然那种粗制滥造的除外)是没法比的。打个比方,80年代初李连杰的一部《少林寺》,可以凭着几毛钱的票价,硬是卖出了1.6亿的票房,可是如果放到现在来看,当年这部轰动一时,影响亿万人的电影实在拍得很普通,与《精武英雄》比,逊色多了。毕竟拍摄条件和手段都在进步,后来的更有大量前作可以借鉴学习,超越前作也是自然的。
回到新版《三国》,其实新版《三国》在几个方面是胜过老版的。打戏就不必说了,胜过太多太多。在人物塑造上,至少在几个人物上是超越了前作的。
首先是鲁肃。老版鲁肃还是拘泥于小说原著,鲁肃老实有余,智慧谋略却没有得到很好表现,而新版则多少还原了鲁肃作为一个智者的面目,可以说还了历史真实鲁肃的一个公道。在新版中,鲁肃不再是陪衬诸葛亮和周瑜的绿叶,他本身也是一朵艳压群芳的红花。新版的鲁肃大气、睿智,深谋远虑,丝毫不逊于周瑜诸葛亮的光芒。可以说,新版鲁肃在很大程度上还了历史上的鲁肃一个公道。
其次,新版《三国》也一改老版和原著中刘备一副只会一味哭的妇人之仁的性格,一定程度上还原了真实刘备的英雄形象、英雄胆识和英雄气魄。还原了一个在逆境中隐忍待发的枭雄的本该有的英雄气概。
其三,新版还原了孙权少年英主本该有的面目和大智形象。孙权在赤壁之战之时,本来年纪轻轻,与诸葛亮是同样年纪,比周瑜要小近10岁,可老版或许是为了突出周瑜的雄姿英发和孙权的老谋深算,硬是让孙权形象看来比周瑜还大了十几岁,这可谓是老版的最大硬伤。新版的孙权形象完全突破了老版局限,展现了一个虽年轻却胆识超卓,见识高远又善于隐忍的年轻英主形象,这也是老版逊色于新版的地方。
最后,新版的曹操也演出了不一样的曹操,新版曹操的霸气也体现得十分出色。三国时代,曹操的确算得上是一个颇有霸气的一代枭雄,扫平北方,兵锋南向,那种要一统天下的霸气当然是要有的,新版曹操也确实有了足够的霸气。
综上所述,新版《三国》的确在不少方面是超越了原著和老版的。当然,新版也一样是有缺陷的,也有诸多不足之处的。这里就暂时不啰嗦了。
万里江山入梦来
剧本:三国时间从孙权称帝229到蜀汉灭亡263,新三国只演到诸葛亮死234,真正三国时期只描写了5年,不明白新三国(东汉末)和三国有什么关系?对曹操的魏进行了大量的篇幅描写,罗本的三国演义注重蜀汉集团而不是魏,主线只能有一个吧,总不能魏和蜀都是主角,这就导致了前期描写人物过于详细滥加没用剧情直逼肥皂剧以至于后期的三国主要事件七擒孟获、姜维九伐中原、邓士载偷渡摩天岭、姜维策反钟会等都没有,连武侯六出祁山都没演全,到底是《曹魏传》还是《东汉末年》?反正不是三国演义。
服装上:我们是中原大地,不是西方的什么什么军,铠甲服装请不要效仿,三个国家清一色的黑色是啥情况,啥啥分不清。汉朝不准披头散发,尤其是对君王的大不敬,照着这个标准,张飞关羽估计会因为头发死在刘备手上。
打斗场面:如果抛弃在三国时期没有马镫的情况下拿着几十斤兵器在马上乱飞的武侠场景,特效特技还是不错的。
演员演技:除了曹操司马懿挺有特点他人物不敢恭维。所有人物不一一吐槽了,以诸葛亮为例,既然是心里戏那就不要说出来了,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观众都能看懂,非要把心理活动说出来唯恐观众是傻子,导致人物成了话唠,比较上方谷两版的诸葛亮和刘备娶亲时张飞质问诸葛亮(动不动就离家出走和不停的向属下发牢骚实在不应该是一个领导该干的事吧)。
个人感觉最致命的就是新三国添加了许多三国志三国演义没有的剧情,强行改变观众心里对于人物和事件的原本看法,小说这一类文化就是要做到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历史人物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功过是非由后人评定,连编写历史的人都不能判断对错,小说改编的影视剧怎么能对人物事件强行定性?
以上均属个人看法勿喷。
金戈铁马已被注册
分析前话:老版三国中很多不知名的演员,播放后全国闻名,这点新版无法比拟。陆树铭,鲍国安,洪宇宙,张山,濮存昕等等
第一,老版演员定位,演技非常准,关羽,曹操,周瑜等等,每个演员都演活了人物,一举一动都透着人物内心,人物性格,周瑜给蒋干舞剑那一段,太精彩了,其他的还有很多。
第二,台词,虽然有文言文,但都能够理解,一部古代历史戏,狂飙白话,请问:历史感,时代感呢?尤其是陆毅火烧葫司马未成功,说的大白话简直让人脸红,没气势,没气场,垂头丧气,怨天忧人的。
第三,三国演义是冷兵器时代,马背上作战,斗将,打斗都是实打实的,而不是虚打,更具备真实感。至于斗将,不要扯现实中有没有,小说是小说,现实是现实,包括三国志也一样。为什么大家知道三国演义,而未必熟读过三国志?三国演义通俗易懂,便于传播,有影响力,总拿历史史实来说个什么劲?非要讲史实,去拍三国志,或者看三国志啊。中国人是非常具有幻想的,小说就是幻想的表现形式之一。
第四,老版的配音堪称一绝,不只是角色配音,包括涉及的插曲,如这一拜。另外,声效好,比如,赤壁后周瑜前来回谢,赵云迎接,场面就不说了,浑厚响亮,充满了硝烟战争气息的号角声一起,给人强烈的震憾和刺激。
第五,新版有可取之处,但与老版还是没法比,毕竟演员在角色上下的功夫就不如老版,要知道当年全国选角,然后试镜,再慢慢拍摄,这和拉一批有名气的角色完全是两码事。
卡拉辛姆
在老版三国前一比新三国在角色塑造上是完全失败的,受到批评也不足为奇。
他没有达到迎合观众口味的目的。之所以收视率高,主要是因为三个故事太深入人心,也许新版三国却有许多可取之处,比如场面宏大,人物情感表现加深,战斗场面精彩,但他无论如何也超越不了老版三国。
首先他不尊重历史,时间顺序颠倒就发生错了,张冠李戴。
在语言上,太过于现代化,长时间错误非常多,文化底蕴很差。
人物,塑造根本不符合真实的历史形象,逻辑上许多不合理的地方。
许多重要的情节都给省略掉了,比如说夺取西川定军山等。原著才是精髓所在,如果脱离了原著,那完全就是一部古装武打剧,而不是三国。
广告公社
本身80人,爱老三国不要不要的,老三国首播的时候,我就爱看的不行,那时我才十岁左右,那些半文言文半白话文的对白,感觉特别喜欢,老三国,无论对白,演技,都极度到位!不要跟我谈吕布,曹操,关羽演的好,屁,何润东这二妹子还是去演霸道总裁吧…什么玩意…看完了原著,再看,老三国就是原著的现实版,几乎就把老三国直接活生生的演出来了…无论是陆树铭,濮存昕,还是洪宇宙,都演的太到位了,就是那么回事,就看新三国的片段,这让我觉得,你是拍的是阴谋家历险记吗?曹操也是心机婊,刘备也是心机婊,孙权还是…诸葛亮太嫩,张飞是傻逼,吕布是个霸道总裁,真能装,结果发现,关二爷更能装…卧槽了…这三国里有正常人吗?你咋不找鹿晗,吴亦凡,杨天宝,黄晓明来演?看那鹿晗的曹操,吴亦凡的张飞,黄晓明的关羽,杨天宝的瞪眼貂蝉?不服的自己去读三国演义,读三遍,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