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英雄倒在扶貧道路上,四川數萬貧困戶相送,見證人間大愛


什麼是英雄?在我看來凡是為國家,為他人為了民族利益著想甚至獻身的人才可稱之為英雄,而在所有的英雄種類中,又分為和平英雄和戰爭英雄。所謂的戰爭英雄就是革命年代為祖國和平奮鬥的人,而和平英雄就是和平年代為百姓著想,為了百姓事業犧牲的人。來自四川古藺的扶貧者餘芬就是其中之一,她不但是貧困戶的主心骨,也是貧困戶的“女兒”,為了扶貧在路上發生車禍不幸去世,數以萬計的貧困戶為其送行。

餘芬最初的時候並不是扶貧的幹部,而是一名鄉村教師。出生在農村的餘芬,自小就知道生活的不容易,也深知貧困對於一個家庭意味著什麼。以前的農村,還有著重男輕女的思想,所以從來都是男孩上學,女孩上完小學救在家割草、洗衣、做飯。恰逢趕上老師家訪宣傳“男女平等”,所以餘芬才有幸繼續上學,而餘芬也是十分珍惜上學的機會,每天都是早早的起床溫習功課。

高中的時候,為了給餘芬湊足生活費,媽媽就走家串戶賣豆芽。三分錢一碗的豆芽,足足賣了150碗才湊足了她的生活費。得知這一事情後,餘芬更加的努力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餘芬成為了全村第一個考上敘永師範學校的女孩子。從師範大學畢業之後,餘芬成為了一名教師,而那時很多的學生因為家裡窮,很多都交不起學費。餘芬就用自己的工資做擔保,也正是因為這樣,往往到月底,她都發不了多少工資。


正是因為這樣的品質和平易近人的風格,她被任命為扶貧幹部,初次走訪貧困戶的時候,見到吳仁寶這戶人家十分的貧困。年邁的老人、呆滯的五十多歲兒子、艱苦的生活條件讓餘芬在今後的幫扶工作中對吳仁芬一家格外上心,餘芬擔任吳仁芬家幫扶責任人後,就像女兒一樣跑前跑後。絲毫沒有感到什麼的“沒有面子”,還手把手的教年近50歲的呆滯他寫自己的名字。

2017年夏天,餘芬第一次去走訪貧困戶袁圖先時,看到袁圖先36歲的兒子王新應衣服拴在腰間,裸著上身閒蕩回來。餘芬就把他拉過來和自己合影,把他的衣服解下重新給他穿上,然後一粒一粒幫他扣好釦子,邊扣邊說,“兄弟啊,我幫你在村裡聯繫一個活兒幹行不行?等你家庭條件好些了,姐再幫你介紹個媳婦兒;可衣服不穿整齊不行啊!”或許,在一般人眼裡,餘芬所做的都是些雞毛蒜皮的事,可餘芬都覺得比天還大。

在餘芬的幫助下,住在危房中的袁圖先搬進了敞亮的新房,找到了新歸宿;曾經懶散的王新應找到了工作,生活有了盼頭;周樹文、徐芳豔夫妻及時辦理了結婚證和準生證,享受了黨的優惠政策……就這樣的事情還有著很多,“數以萬計的人都受到了她的幫助”這件事情說起來一點都不過分。


然而老天似乎看到她的作為覺得十分的有責任心,而天堂正需要這樣的一個人。於是就把她叫去了。這一日牽掛著自己聯繫的貧困戶中有兩戶電視損壞無法觀看,餘芬從自家拆下一臺電視,又從縣城購買一臺,讓丈夫駕駛私家車從縣城出發前往太平鎮走馬村。她本可以放下就走的,但是她卻執意為貧困戶安好再走,也正是因為這個執著,在回來的路上發生了車禍,餘芬永遠的倒在了扶貧的道路上。

這一天來了許許多多的人,貧困戶、同事、領導、幫扶的貧困戶甚至是素不相識的群眾,自發來到現場,為餘芬送行。在古藺縣城殯儀館,花圈堆成了小山,陰冷的天氣一直籠罩著這座悲傷的小縣城,她,將生命定格在了扶貧一線,用一名黨員的行動樹起了生命豐碑。為了百姓,為了心中的扶貧之路,她犧牲了自己,成全了別人。因為有著這樣的人,我們的國家才會更加的強大,為她祈禱,人間大愛也不過是如此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