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運營與市場的祕密

很多人在文章中分析運營與市場的異同,看了之後,刀叔覺得大家都想多了,因為,產品、運營和市場,這些其實就只是一條線,一條遊蕩在用戶和消費行為中的曲線,接下來,就讓我和你來聊一聊對互聯網行業中產品、運營和市場的認知。
产品、运营与市场的秘密

先分享刀叔自己的一個糗事。

某天我跟朋友說:“我應該是純正的80後佛系青年”,結果他瞟了我一眼,回到:“你最多也就是互聯網中的一坨陳年老油膩”,搞得我直接被打擊了。但是,後來我想啊,老油膩也是有可取之處的,至少從傳統行業到互聯網行業的多年陳釀發酵,讓我的認知能有那麼一點點不同。

就像我們很多互聯網的從業者,聽到的多是產品和運營兩個詞,好像傳統行業中的市場和銷售已經在沙灘上被拍了,而且還有很多人在文章中分析運營與市場的異同。看了之後,刀叔覺得大家都想多了,因為,產品、運營和市場,這些其實就只是一條線,一條遊蕩在用戶和消費行為中的曲線。那接下來,就讓我和你來聊一聊對互聯網行業中產品、運營和市場的認知。

1. 有個專業叫“市場營銷”,是理論的源頭

大學所選的專業裡,有一個叫做“市場營銷”,那麼什麼是市場營銷呢?

百度百科中,美國市場營銷協會(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AMA)下的定義是:市場營銷是在創造、溝通、傳播和交換產品中,為顧客、客戶、合作伙伴以及整個社會帶來經濟價值的活動、過程和體系。

上面這一段文字可能不好理解,我們換一種說法:市場營銷就是商品提供方,在市場中一切有價值的行為活動。這裡的商品既可以是實物如衣服、住房、手機,也可以是虛擬的如話費、流量,還可以是服務如清潔、搬家、推拿,是所有可以用來交易的事物。

產品講用體驗,需要進行用戶心理研究,還需要做用戶群定位和需求提煉,這些都是有價值的行為活動;運營重視用戶反饋,經常設計組織各種活動,在不同的渠道進行曝光,這些也都是有價值的行為活動;市場研究定位,研究消費者心理,進行渠道建設和終端管理,這些還是有價值的行為活動;所以我們現在講的產品也好,運營也罷,或者是傳統的市場工作都是屬於市場營銷的範疇。

就像你手裡有一筆資金,用來買股票也好,存定期也好,投資基金也好,都是理財的一種方式,只是你選擇測方向或是側重有所區別。市場營銷是他們的源頭,或者說是產品、運營和市場的核心知識和方法,都來與市場營銷密切相關。

2. 新職能是分工的結果,為了提升效率

我們學習的政治經濟學科告訴我們:“分工是社會進步的產物,而職業是社會分工的產物”。分工的目的是為了提神效率,所以產品、運營和市場都是為了提升效率才出現的,並不是從無到有突然就存在了。

想一想傳統行業的市場和銷售,在為了把商品賣出去的過程中,人們發現越來越多的工作需要有人負責。因為A把商品賣給B不難,但是A要把商品同時賣給10個人,100個人,1000個人甚至更多個人的時候,那要做的事情就太多了。很多時候還不只是你做了什麼,而是你有哪些事情還沒有做,甚至有人來搶你的生意,這個時候就需要進行效率的提升,於是就開始把工作分成不同的環節或是版塊,有的人專心研究方法和提供支持,有的人在前面衝鋒陷陣,負責成交,這就是最原始的市場和銷售的劃分。

在互聯網行業中也是一樣的,互聯網是一個大環境,它和它的名字一樣,是多個節點相互連接的一個協同環境,這些節點之間,互相可以感知,可以傳遞信息,所以在互聯網中人們對商品的感知是即時的。而且互聯網的特性決定了商品的生產和銷售關聯性更強,也更透明,需要更高效率的響應和反饋,那麼也就需要一部分人負責商品端的設計、生產,另一部分人負責在網絡中與用戶建立連接完成銷售轉化,這就是產品和運營出現的始末。

3. 分工的本質是技能,專長就是這麼來的

前面聊到了,市場和銷售,產品和運營都是在各自不同環境下出現的分工,那麼分工的本質是什麼?依據又是什麼?這兩個問題我們接下來進行回答。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全知全能的完人幾乎不存在,而且人與人是有很多不同的。所以在做事情的時候,我們有的人手巧,什麼事情到他手裡都做的既快又好;有的會說,可以把事情講的既有趣又清楚;還有的人腦袋轉的快,總是能找到更省力的方法。這些不同都是每個人獨特的技能,而且隨著社會和人類的進步,這些技能慢慢地可以學習和傳授,也就讓分工的本質成為了按技能進行的職責劃分。

技能變得可以傳授和學習的同時,由於每個人對技能的熟練度不同,理解也有差異,技能也就變得可以被量化了。從個人來說,同樣的技能在不同的人身上,有的效果好,有的效果差。比如寫字,學會寫字是獲得一個技能,但是寫得好的是書法家,是大咖,寫的不好的,也就只是有了這個技能罷了。所以效果好的就成了這個人的專長,效果差的,就根本沒人去在乎了,分工則是通過把相同專長的人劃分聚集,去做擅長的事。

4、互聯網行業,產品即市場,運營即銷售

剛剛在聊到,新職能的出現是因為分工的時候,我們分別用傳統行業的市場、銷售,和互聯網行業的產品、運營舉例。但還是有很多人在糾結運營和市場究竟是什麼關係,有什麼異同,為什麼有的企業中市場、運營、產品部門同時存在?

如果非要給上面問題一個答案,我覺得梁寧老師在產品思維課程中講的:“互聯網行業中,產品即市場,運營即銷售”,給出了最恰當的回答。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傳統行業中生產製造與營銷(市場+銷售),和互聯網行業中的產品與運營不同,傳統行業中雖然也講市場導向,但是實際的業務中是互相割裂的,反過來就要求就在互聯網行業中產品和運營各自承擔更多的任務,也可以細分出更多的領域。

其次,產品和運營是互聯網這個巨大的生態系統自然選擇的結果,如果非要說運營和市場的關係,我們只能運用比照的方法。因為市場這個職能是在傳統行業中誕生並被定義的。而互聯網行業中的市場職能,更多的是和線下傳統產業、渠道、業務有間接或直接關係,並不是互聯網行業原生的產物。

想想看,產品的職能是不是面向用戶,研究用戶需求,然後對要售出的商品/服務進行包裝、優化,還要照顧到連接和售後的通道;而運營的職能是不是以成交轉化為目的,將商品/服務的價值最大化,並通過各種手段促使交易達成;所以這句話這講的是一個比照關係,如果非要說運營與市場有很多相同相似的環節,那市場和銷售本來就是一體兩面,而且還有品牌、商務這些細分的職能也很近似,再去摳細節的話那就有點吹毛求疵,沒有太多的實際意義了。

5. “營”為心,連通產品和用戶是唯一目的

說一千,道一萬,互聯網行業中產品和運營更貼近營銷的本質,因為互聯網行業中定位、規劃、生產、品牌、渠道、推廣、成交等環節都是圍繞著產品在運轉,都是直接和產品發生關係併為產品服務。這些在傳統行業中就要差一些,原因還是因為信息的割裂,是非即時可以感受的。

字面看上去“營”是行為手段,但在我看來,“營”為心,是所有商業行為扒去外衣後剩下的那一部分。產品是營出來的,市場是營出來的,運營的落腳點在營上,銷售也是在營造一個成交場景。“營”只有一個目的,就是連通產品與用戶,讓需求有價值,讓價值轉化為商品,讓商品被用戶接受,讓接受的人轉化消費。

站在“營”的視角上去看,產品、運營和市場的職能有差異,但差異只是技能專長,是最優分工的衍化。但是他們都是圍繞用戶、產品和成交的行為,在思維上,在方法上他們都是一致的,也是相通的。

小結:

很多朋友和同行感覺產品、運營和市場屬於不同範疇,跨領域的知識有比較高的門檻,其實真的沒什麼,他們是相通的,思維和方法尤其是,而僅有的差異就是專業技能了。我們可以問一下自己,熟練掌握一個技能你需要多久,有沒有別的方法,比如產品的Axuer、visio,換成用手繪是不時也可以解決問題,畫的不好看對內容有沒有影響,當然協同效果可能會差些,但是不影響最終的結果。

總之,產品、運營和市場本身就是一條線,沒有什麼不能說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