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威遠縣知名人事

【臺灣知縣李慎彝(1777-1855)】號信齋,威遠縣新店鎮人。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進士,次年起先後任福建清流縣、沙縣、晉江縣知縣;道光三年(1823年)起,先後任臺灣縣知縣、淡水廳同知、葛瑪蘭廳通判。李在臺為官八年,政績卓著,百姓稱頌。

【嘉郡文翁吳天成(1858-1910)】字爵五,威遠縣西鄉人,1888年中舉,次年赴京會試,被認為是當今賈誼。著《齊書》五卷,被譽為“嘉郡文翁”,成都市現存以他命名的“天成街”。

【現代孔夫子段正元(1864-1940)】俗名德新,道號正元,世人謂之段夫子,威遠縣鎮西鎮人。1912年,在成都辦人倫道德研究會,講《四書》《五經》,發儒學真義,編有《道德發凡》、《外王芻談錄》等。1916年,北京成立“道德學社”,聘段正元為社師。1930年,蔣介石兩次會見段正元,問及安邦定國之策,段進以“謙讓和平”四字,希望蔣介石能以德治國、消除內戰,救民於倒懸。1940年1月,段正元在北京逝世,享年76歲。弟子們將其遺著彙編成60冊《師德全書》。20世紀末,段正元被中國傳統文化研究家們稱為“中國近代史上鮮為人知的一代真儒、名副其實的現代孔夫子”。

【總統秘書劉泌文(1877-1944)】又名宗沛,字泌子,威遠縣鎮西鎮人。19歲中秀才,1905年和吳玉章等人在東京參加同盟會。1912年,擔任孫中山臨時大總統府秘書。1937年被推舉為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

【保路先鋒——胡馭垓(1883-1911)】 又名良輔,字馭垓,又作御階,威遠縣界牌場人。1907年春入同盟會。1911年,回威遠建立保路同志軍,參與攻打成都,任東路軍行軍參謀。11月1日,奉命回威遠會同本縣楊紹南、晏錫三等攻克縣城,宣佈威遠獨立,成立軍政府,胡馭垓任副軍政長。11月6—7日,胡馭垓率同志軍一萬餘人,與清巡防軍在界牌場展開四川保路抗清三大戰役之一的威井戰役。後遇害於縣城南華宮門外,年僅28歲。因他在保路運動中的卓越功績,被稱為“四川保路先鋒”。

【紅巖英烈羅世文(1904-1946)】原名澤模,號自元,威遠縣向義鎮人,中共四川省委早期領導人之一。土地革命時期,先後任中共四川臨時省委宣傳部長、省委軍委書記、省委書記,參與領導江津、榮(縣)威(遠)、廣漢、梁山、德陽等地的農民暴動和兵變。1935年參加長征,到陝北後,任紅軍大學教授。1938年任中共四川省臨時工委書記,次年任中共川康特委書記及八路軍駐成都代表,擔任《新華日報》成都分社負責人。1940年3月18日,羅世文被國民黨特務逮捕,先後關押在重慶歌樂山白公館看守所、貴州息烽監獄和重慶渣滓洞監獄。1946年8月18日,羅世文和車耀先一起被敵人殺害於重慶歌樂山松林坡。新中國成立後,周恩來親自為烈士題寫墓碑。

【古希臘文學翻譯家羅念生(1904-1990)】原名羅懋德,世界知名學者、研究家。1904年出生於威遠縣連界場廟壩。1929年,公費赴美留學。1934年回國後,歷任北京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湖南大學、山東大學、清華大學等12所大學外語系教授。建國後,歷任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作家協會、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理事,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名譽理事,中國大百科全書《戲劇》卷顧問兼分支主編。1987年12月,希臘最高文化機關雅典科學院授予其“最高文學藝術獎”(國際上僅4人獲此獎)。

【軍旅女詩人——楊星火(1925-2000)】原名楊國華,威遠縣嚴陵鎮人。1949年考入二野軍政大學,結業後,被分配到“二野文工團”。1951年,隨第18軍進軍西藏,開始長達20餘年的西藏邊防工作,寫有大量以西藏邊疆生活為內容的詩歌。1953年,她作詞的歌曲《叫我們怎麼不歌唱》獲西南軍區創作一等獎。1971年調成都軍區政治部任創作員,被譽為“解放軍第一位女詩人、軍旅女詩人”。先後創作長詩《波拉團長》、敘事長詩《月亮姑娘》、《波夢達娃》、撫琴詩叢《送你一串紅》等;出版詩集《雪松》、《拉薩的山峰》,小說散文集《雪山紅杜鵑》,電影文學劇本《巴山兒女》,長篇紀實文學《雪山春秋》第四卷《查果拉的故事》。

【奧運冠軍唐琳】 女,1975年出生,威遠縣黃荊溝鎮人,柔道運動員。1990年進入四川省柔道集訓隊,1992年正式入選省柔道隊,2000年9月參加悉尼奧運會,獲女子柔道78公斤級金牌。

【曾島】(1921—1988)原名曾德鎮,筆名易和元,威遠縣龍會鎮人。1941年考入內遷到重慶的上海復旦大學新聞系,曾任中共地下黨在校內創辦的《中國學生導報》編輯,並以田家、天馬等筆名在中共南方局主辦的《新華日報》上發表諷刺詩歌、小說三十餘篇。1946年2月,任《新華日報》副刊編輯時改名曾島。1947年春,調任山西《晉綏日報》副刊編輯,同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年初任《陝南新聞》報編輯室主任兼新華社陝南分社社長。1949年10月隨“西南服務團川干支隊”入川,籌辦西南《新華日報》。一年後,調西南局任宣傳部報刊處秘書,創作並出版《丁佑君寧死不屈》、《楊根思英雄排》、《打破美帝鬼腦殼》等五部曲藝集。1954年10月調中央宣傳部報刊處,1957年任《人民日報》社副刊部編輯。

曾島以創作短篇諷刺小說、諷刺詩歌及雜文見長。1980年後,他先後出版有《蒺藜集》、《熱嘲集》、《玲瓏曲》、《才不在高》作品集,一些詩作先後入選《中國新詩鑑賞大辭典》。曾島是中國作家協會、中國曲藝家協會、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會員,被選入《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1988年11月23日,曾島猝發心肌梗塞去世,終年67歲。

【清朝威遠縣十三年縣長——李南暉】:李南暉,字仲晦,號青峰,又號西海雲樵,甘肅省通渭縣城關人,生於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十二月十八日,七十歲時引疾卸職,迴歸故居。乾隆四十九年(1784)五月十二日在石峰堡事變中被殺害,時年七十五歲。乾隆帝頒旨按知府禮葬,追封為太僕寺正卿,入昭忠祠,國史館立傳,並飭令有關省縣列入“鄉賢”,一同被殺害的還有次子思沆、侄師沆均予旌表,嘉封長子宗沆承襲世職知縣。

李南暉畢身致力於求學立書、教育事業,知識淵博,望重鄉里,時人稱“南暉李爺”。在他任職十三年知縣的四川威遠縣,因政績卓著,深孚重望,敬稱“李公”。辭世後,專建李公橋,李公祠、青峰廟以紀念。據《清史稿》、《甘肅人物誌》、《隴右著作錄》、《通渭縣誌》《四川通志》、《威遠縣誌》及其它史料記載,李南暉少時家貧,“就傅”、“入庠”期間,嚴寒仍以“單布袍”護身,課餘還負“研磨”(磨面)等家務勞動,但“志氣昂昂、聰明過人、博涉群書,旋登拔萃”。 平時言談、作文,常使人驚歎。曾為關帝廟撰一對聯:“匹馬可獨行,仗此生凌霄浩氣,會風雲龍虎,別自有千年事業;雙眉可獨行,憫當時滿目群雄、同石牛腐鼠,那堪登一部春秋”。

清雍正十二年春,歲試獲冠軍,次年鄉試又中第七名,此後歷主本省秦州、河南桐柏、陝西中部等書院,桃李茂盛。後任威遠知縣期間,仍十分重視教育事業,除視察該縣原有的風翔等五個書院,多方設法為其逐一解決經費困難外,還在縣城內增建青峰書院一所,“自捐膏火,振興人才”,並把他的“身心之學與讀書有得之言”集成《慎思錄》一書,刻石一百多塊,嵌於書院房壁,精心啟迪後人。

李南暉治學嚴謹,善思慎行,不僅深究作人處事之理,懂得用中草藥給人、畜治療的醫術,著《活獸慈舟》、《憩雲集》、《天水問答》等書、而且還用三十多年的時間,潛心鑽研《周易》,造詣很深,他反覆研究《繫辭》,畫“太極河洛圖”、“八卦大象真圖”等掛於住室壁上,日夜玩味推演,終於寫出成數十萬字的《讀易觀象惺惺錄》鉅著。該書圖文並茂,名聞遐邇,時人稱讚這部書“萃畢生之力成,其胸懷之高曠,志道之懇切,流露於楮墨之間”是“重訂周易”,稱讚李南暉“學問純正,踐履篤實,治行卓著,大節凜然、生平於書無所不讀,尤邃於易”,“實為隴右真儒”。

【仁商餘述懷】餘述懷,字仁祿,1883年11月4日出生於四川威遠縣向家嶺黃石坡,弟兄五人,自幼家貧,僅靠父親餘發榮裁縫一技餬口。幼不能讀,少乃文盲。又因父親拖累過重積勞成疾而早逝,餘家竟然無錢安葬入土,依靠好鄰居鄒候生資助,才備棺材草草埋葬。餘述懷經此磨難,刻骨銘心,發誓苦掙家業,迎來翻梢之日。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6月,在自貢的“全國國民節約獻金”會上,鹽商餘述懷將平頂的瓜皮帽放下,雙手撐在桌上說:“述懷雖長期經營井灶,但是現在仍感資金週轉困難,不得卡嚓,國難當頭,毀家紓難,義不容辭,決定捐款1000萬元。”他的行為帶動了整個鹽場募捐活動,使自貢成為全國城市人均捐金之首。馮玉祥以“今之弦高,獻金楷模”長匾相贈。餘述懷熱心地方文化教育事業,興建了貢井圖書館、育才小學、旭川中學,捐款四百萬元修建了四川大學工學院實驗館等,因此,餘述懷有“仁商”之譽。

餘述懷(1883―1947),字仁祿,原籍威遠縣向家嶺黃石坡人,出生於1883年11月4日。其父發榮為農村裁縫,兼種少量土地,家貧。父死後,弟兄五人各謀生計。

1902年來自貢,後在自流井正街崔某山貨鋪當學徒,崔見共聰明能幹以女許之。翌年,在其岳父崔汝華扶持下,開始獨立經營山貨醬園,隨後經營井灶。

1904年,崔某集資四十股,計銅錢兩千吊,頂得貢井長腰攤李姓協和盛山貨醬園鋪,崔任經理,餘述懷參與經營而來貢井。

1907年,因醬園生意蕭條,眾夥退股,餘獨攬經營,鹽商王和甫將海流井全部抵佃給餘述懷,從此,餘走上經營鹽業為主的道路。餘全力以赴,家業日增。

1923年,將貢井源昌視舊址改建為四面廳住宅“天祿堂”,成為企業管理的總機構。

抗日戰爭爆發後,沿海鹽場淪陷,川鹽濟銷湘楚,自貢原停堆停煎的井灶紛紛起復。鹽務機關對鹽商起復井灶採取貸款扶持,餘述懷搶先申請恢復一批井灶,獲得鉅額貸款,首先創建大昌灶炭灶百口(原有16口),起復成誨、寶善、鼎新、大江等黃滷井,租佃永江、龍湧、東源、生海等黑滷井,火灶亦隨之增添,有東源火圈100多口,?齪?40口,生海8口;頂辦乾泰製鹽廠平鍋2口。除平鍋外,共擁有火圈400口,為西場之冠,一躍而為西場鹽商之首。

餘除經營鹽業之外,還兼營他業,利不外溢。獨辦或與他人聯辦煤礦、廠、木廣、糧食、釀造廠、鹽業運輸站等。其井灶所需生產和生活主要物資,辦廠店供給。

其經營方式靈活,能聯營則聯營,能自辦的自營,做到自產、自運、自銷,並著重瞭解行情,派人外出收集,抓住時機購進。每年新糧上市,大量收購米穀。成遠小煤窯資金週轉失靈時,以低價購進好煤,並及時收購油麻。儲備的糧、煤、油等,可供井灶半年食用,不受物價波動影響。以其在鹽業中所佔優勢,常以低價購滷,高價賣出,當時滷水每擔9角,他以現金4角購進,高於6角賣出,並以協和盛醬國貨物售抵滷價,獲雙利潤。

為了獲得大量無息週轉資金,常向灶方預收滷價,對井方則拖欠滷款,以加速自身資金週轉。

1943年,乘其長子厚欽在美國留學之機,在加里福尼亞洲開設“天祿興業

貿易公司”,購回花旗人參、手錶、銅繩、汽車等回國銷售,獲得厚利。

1944華,以三億元法幣按頂軍閥唐式遵的“四川建設銀行”,在重慶設總行,上海、漢口、宜呂、成都、內江、自流井、貢井等地設分行,以部分鹽業資本轉入金融業,使資金週轉更為靈活。此時,餘述懷還在富順、成遠等地廣置團產,年收租谷1300餘石。

餘述壞有其成套經營管理辦法沒辦事機構總櫃房於天祿堂,下設總管事、管事分層負責。自任總管事,大權獨欖,事必躬親。所屬各企業都建有循環帳目,單日雙日各一本,輪流送去由他過目簽字之後,各單位負責人才能持證去金拒領取日行開支經費;啟用親朋中信得過而又有辦事能力的28人,擔任各井灶、鹽號、廣、礦、行等企業的總管事、管事、經理等職。如派餘銀章為海流、水紅、龍湧等井的總管事,餘言三為成海、鼎新、掘江、定海等井總管事;崔述三為玉龍、寶通的火圈及二官鹽垣的總管事;餘秉章為協和盛釀造廠經理;餘若蘭為建設銀行總經理等。其時,餘述懷所右各廠礦企業單位職工,由抗戰前夕的390餘人,激增至 2220人。

為了穩固在鹽場所佔地位,餘述懷歷來對地方軍政首腦、袍哥頭目、社會名人,無不友好恭敬。上至鹽務總局長繆秋傑(劍霜)、市長劉仁龐,下至西場場長何國攜,鹽警大隊長、鎮長等均本為上賓。將天祿堂左側廂房整修得宮麗堂皇,作接待上賓之用。

餘述懷理財有方,深感無文化之長且子侄中無一人步入官場。在“積財莫如積德,積德莫如興學”及地方有識之士的影響下,乃於1930年與金燦如、宋俊成、江偉堂、曾申之、刁德罕等人籌辦育才小學。由余述懷與宋俊成經辦。翌年建成一座一樓一底的建築,黑板、桌競、教具由余捐贈。

1938年,為解決貢井地區小學畢業生就讀中學因難問題,義與宋俊成、何得力、胡少權、黃學周等人商議,創辦旭川中學。立案基金由余述懷暫墊1000元,宋俊成600元,胡少權400元。並經自貢市市政籌備處同意,將西場留

用稅金3000元作為開辦經費,同時發動各界捐款興學。

1943年,捐款在旭川中學修“述懷樓”教室10間。1946年捐款400元,修建四川大學化工學院試驗館,名述懷館。

1947年,修建旭川中學禮堂名劍霜堂。劍霜系鹽務總局長繆秋傑號,意在取悅繆氏。

1944年6至7月,全國國民獻金總會會長馮玉樣倍夫人李德全來自貢發動獻金時,鹽業大商唯恐個人捐獻數目過大,主張按產量平攤。馮玉樣認為,自貢是中外馳名鹽都,不乏鉅商,若先勸說一二個大戶獻出鉅款,即可帶動市民捐獻,經市節約獻金分會會長市長劉仁龐及川康鹽務管理局長曾仰豐商議,決定自流井以王德謙、貢井以餘述懷為重點,動員餘述懷捐獻法幣一千萬元,餘擔心數字太大影響企業,又伯得罪當局,諸事難辦,左右為難,坐臥不安,思想鬥爭相當激烈,找胡少權、黃直宗等人商議,權衡利弊,認為獻金意義很大,不僅個人可得愛國美名,又可爭取政府對自貢鹽場的重視與扶持,利於鹽業生產的發展。這一主張獲得其子厚欽支持。餘即決定捐獻法幣一千萬元,由鹽局先墊付,然後在鹽價中分期付還。餘捐獻鉅款底以其資金週轉困難,向鹽局及“國家銀行”要貸款,貸購生產原料及重要器材,如鋼繩、煤炭等等。鹽局、銀行有求必應。其時物價飛漲,貨幣貶值,所欠的是紙幣,手握的是實物,到後來不用多大的力氣即還清全部貸款。

餘述懷獻金之後,馮玉祥特精製“今之弦高,獻金楷模”之長匾相贈。馮赴餘壽宴時,親筆送以一幅,畫幾個仙桃,並題詩一首祝賀。同年冬天,由馮玉祥、劉仁庵陪同受到蔣介石召見,並授予金質獎章一枚。

餘述懷生性嚴肅,對家人和子女的教育要求很嚴,規定子女不準飲灑、不準吸菸,不準討小老婆,勉勵其好學士進,送其子厚欽上大學深造之後,繼而赴美留學。並乘國民黨政府召開國大之機,支持厚欽參加威遠縣國大代表競選括動,由侄餘伯欽負責奔走,設競選辦事處於威遠南街集賢旅館,用重金賠取國民黨威遠縣黨部書記長周利群支持,又收買各鄉鎮長、袍哥大爺四處呼應,使餘厚欽當選為國大代表。

1947年l2月14日,餘述懷為辦理收交,今其次子遠欽去重慶,自中央銀行秘密取回現鈔6億元(法幣),秘藏於自己的臥室內,熟人劉敦厚潛入其室,餘掠醒大呼,劉抓起預先準備好的鑰板猛擊餘頭部,盜走現鈔一億元。餘述懷頭部被擊重傷後,經多方名醫醫治無效,於1948年1月5死亡,終年64歲,安葬於貢井泥塘灣。1962年,遷葬於威遠縣中溪河龔家灣。

【胡績偉】原名德恕,四川威遠人,出生於1916年,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5年就讀於成都華西大學數學系,1936年轉入四川大學經濟系,同年參加組織領導成都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主管宣傳工作,先後任成都《大聲週刊》、《大生週刊》、《圖奮週刊》、《星芒週刊》、主編等。1937年先後任《星芒報》、《蜀話報》、《通俗文藝》主編。1939年11月赴延安。1940年3月起任陝甘寧邊區《邊區群眾報》主編及《群眾日報》總、副社長。曾兼任延安《解放日報》採訪通訊部主任、新華社西北總分社、西北人民廣播電臺總。1952年調入《人民日報》社工作。先後任副總、總、社長等職。1983年9月辭去人民日報社社長的職務,轉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教科文衛委副主任委員。1989年被撤消一切職務,留黨察看兩年。1990年3月,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公告,由於“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已通過決定罷免胡績偉的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職務”,根據相關規定,撤銷胡績偉的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七屆全國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副主會委員職務。2011年起因為心力衰竭,腦供血不足兩次住院,翌年3次進出醫院,於2012年9月16日早上7:05因心肌梗塞引發的心臟衰竭在北京醫院病逝。

【胡彬甫】1916年11月生,四川威遠人。1939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1月參加革命工作。1938年1月任八路軍吳堡青訓班學員,山西省垣曲遊擊支隊中隊指導員,新四軍第4支隊司令部副官、副官主任兼合肥遊擊支隊大隊長、後勤部主任兼軍醫處處長,新四軍第2師偵察科副科長,淮南軍民聯合辦事處情報科科長,第2師社會部副科長。1943年1月任淮南軍區鐵路便衣大隊副大隊長、軍區作戰科科長、獨立旅參謀處處長,新四軍第6師16旅副參謀長。解放戰爭時期,任華中野戰軍、華東野戰軍第6縱隊教導團副團長、代團長、團長。1949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炮兵團團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駐印度尼西亞大使館武官,中央軍委情報部武官處科長,外語學校訓練處副處長,中國駐匈牙利大使館武官,中國駐阿爾及利亞大使館武官。1973年9月-1981年4月任貴州省軍區副司令員。上校軍銜。因病於2013年12月6日在貴陽逝世,享年97歲。

【唐運張】男,1935年出生,四川威遠人。1981年1月加入中國農工民主黨,1960年9月參加工作。大學本科畢業,副主任醫師。1960年畢業於四川醫學院醫學系(現華西醫科大學)。1960年四川省水電廳衛生所醫師。1962年至1989年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外科主任。曾任農工黨四川省成都市委第六屆副主任委員,農工黨成都市委第七屆主任委員,成都市政協副主席,成都市衛生局副局長,農工黨中央委員,農工黨四川省委第八屆主任委員,農工黨四川省委第九屆名譽主委,四川省政協副主席(至2003年1月)。2004年4月退休。第九屆全國政協常委。因病醫治無效,於2016年3月15日16時57分在四川省華西醫院不幸逝世,享年81歲。

【李白玲】 (1955.7—)女,四川威遠人。1982年畢業於西南師範大學美術 學院,1989年西南師範學院美術系碩士班畢業,留校任教。現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996 年赴日本廣島市立大學研修日本畫。作品《四君子》獲全國首屆中國花鳥畫作品展佳作獎, 《川北山那邊》入選全國首屆中國山水畫作品展,《幽谷飛雪》入選第四屆中國工筆重彩畫 展。

【鄒建軍】 (1963~) 筆名耿秋。四川威遠人。中共黨員。1984年畢業於四川大學中文系。歷任武漢中南民族學院中文系助教、講師及現當代文學教研室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副教授、教授。1985年開始發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臺港現代詩論十二家》、《中國新詩理論研究》、《大中華詩學》、《現代詩的意象結構·創作篇》、《現代詩的意象結構·本體篇》、《兵謀與詭道》等。編著《中國新詩大辭典》(合作)。

【徐國志】 (1942~2014.4.27) 四川威遠人。中共黨員。1961年畢業於成都電器工程學校。歷任重慶機器製造學校團支部書記,廠車間副主任、助理工程師,少年先鋒報社總編、支部書記,副編審。全國少兒報刊協會常務理事,重慶報刊協會常務理事,重慶作協副主席,重慶市政協第四屆委員。1954年開始發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詩集《五色土》、《紅月亮》、《OK!少男少女》、《彩色的魔方》、《綠橄欖》,散文集《相愛的日子》,編選《中國當代少兒詩選》、《小太陽的夢》、《七彩的青春》等。詩集《留在紅葉上的夢》獲四川省優秀文藝作品獎,《綠橄欖》獲重慶市慶祝建國40週年優秀作品獎。

【曾擴情】原名朝笏,又名慕沂,1894 年12月 24 日(清光緒二十年十一月二 十八日)生於威遠縣高家山上燒房(今山 王區兩路鄉豹山村)。父曾利成,農民。 曾擴情幼年時進水口寺私塾讀書,1898 年入威遠縣高等小學堂。1913 年考入 威遠縣立中學,畢業後留在威遠縣高等小學擔任教師。1917 年任山王區勸學, 不久,被選為區團總。後因與川軍第九 師一個營長髮生矛盾,棄職到成都,考入 四川省立茶務講習所。1920年7月畢業 後,奉命率領四川省政府組織的茶業考 察團,先後到產製茶葉地區的武漢、安 徽、南京、上海、杭州等地考察。1922 年 赴北京,考入朝陽大學法律系。

四川省威遠縣知名人事

年輕時的曾擴情

1924 年 2月曾擴情到上海,會見國民黨執行部 負責人謝持。謝持親筆寫介紹信交給他 面呈廣東省長楊庶堪,投考黃埔軍校,經 複試,取錄為第二名。在軍校同學中曾 擴情年紀較大,有一定的社會經驗,又愛 幫助他人,大家稱他為“擴大哥”。 1924年畢業後,曾擴情分配在軍校 學兵隊任見習官。1925 年春,周恩來任 軍校政治部主任,調曾擴情任政治部編 纂 。東征開始,曾擴情隨軍赴前方,做宣 傳工作 。同年他調任教導第一團第三營 黨代表,又調任教導第四團第五連連長。 9月 ,曾擴情隨蔣介石參加第二次東征,10月 14 日在惠州之役負傷。傷愈後, 調教導師任第三團黨代表,後升任該師 政治部主任。1926 年夏初,國民黨中央 黨部成立軍人部,蔣介石任部長,派曾擴 情任秘書。蔣介石要靠黃埔學生控制軍 隊,發起組織黃埔同學會,指定曾擴情等 9人為籌備委員。1927 年 6月 27 日,黃 埔同學會正式成立,蔣介石指派曾擴情 為幹部委員兼秘書,對會員負有監督、考 核、指導之責。

北伐開始,曾擴情先後介紹 200 多 名黃埔同學到湘、鄂、贛等省部隊中去任 職。1927年初,他隨蔣介石的北伐軍總 司令部到達南昌,負責宣傳工作。這時 恰逢楊森部師長曾述孔率所部在沙市、 荊州投向國民革命軍,任獨立第十三師 師長。曾擴情被派去擔任第十三師黨代 表兼政治部主任,他帶20多個黃埔生同 去第十三師工作。同年 2月,湖南省主 席何鍵將獨立第十三師繳械,曾擴情逃 回南昌,他將帶去十三師的黃埔生轉送 到四川的第二十一軍劉湘部隊工作。這 是首批黃埔生打入川軍。

1928年3月,黃埔同學會在南京召 開全體大會,會員已達 7700 餘人,蔣介 石圈定曾擴情任幹部委員兼書記長。這 以後,曾擴情對黃埔後期同學,提攜獎 掖,不遺餘力。曾擴情兼任國民黨中央黨部軍人科的工作後,負責委派全國各 國民黨部隊中的特別黨部書記長,因而 從這時起他被稱為蔣介石身邊的十三太 保之一。

自北伐以來, 川軍先後易幟, 隸屬南 京政府,蔣介石派曾擴情以視察四川國 民黨黨務及軍政情況為名,去摸清四川 大小軍閥的底細和他們之間的矛盾狀 況。曾擴情回四川在各軍活動之後,向 蔣介石陳述治川意見,深得嘉許。1930 年冬,曾擴情被委任為四川特派員,他知 道劉湘對他入川有所防備,一到重慶便 有意地將密電本遺失讓劉湘的人拾得, 然後以朋友身份同劉湘的師長唐式遵、 潘文華、範紹增、 王纘緒和劉航琛等人, 吃喝嫖賭混在一起結成朋友,使劉湘的 軍政高級人員對他不存戒心。曾擴情取 得了劉湘的信任,劉湘反而依靠他向蔣 介石進言。四川大小軍閥為靠攏蔣介 石,曾對曾擴情大獻殷勤, 饋贈各種土特 產禮物, 被當時報紙譏諷為“繡花被面特 派員”。他乘機摸清了川軍各派的內情 和矛盾。

1930年 11月, 曾擴情被選為中國國 民黨中央候補執行委員。1933 年元旦 前後,紅四方面軍入四川, 蔣介石要依靠 劉湘圍攻紅軍;劉湘要蔣介石支持他攻 打劉文輝。曾擴情代劉湘送《安川剿赤 計劃》給蔣介石後, 蔣叫曾擴情密電劉湘 對劉文輝開戰 “短期能解決,即可進行” 。 1933 年 3月,蔣介石派曾擴情為四川黨 務特派員,負責統一整理四川黨務。曾擴情受命後去到重慶接收原四川黨務指 導委員會,成立特派員辦事處。為使國 民黨的勢力滲透川軍各部,他令各軍成 立黨部, 發展黨員,為南京政府做好統一 四川的工作。

1934年4月,曾擴情任軍事委員會 北平分會政訓處處長。1935 年 6月,日 軍藉口政訓處主辦的北平全市學生集訓 是作抗戰準備,向國民黨當局提出無理 要挾, 進而迫使國民黨中央機構及軍警 黨部撤離北平。蔣介石向日軍妥協,下 令撤出華北的國民黨黨政軍機關。曾擴 情率政訓處撤至武昌,十分氣憤地對全 體人員說: “當永記此日之奇恥”。1935 年 8月,政訓處奉命改為軍委會西北分 處,配屬以張學良為副總司令的西北“剿 匪”總司令部,曾擴情任處長。蔣介石的 本意是叫他監視西北的動向。但曾擴情 和張學良卻建立了良好的私交,對張學 良的言行從不懷疑。

“西安事變”發生,曾擴情被軟禁在 一家商業銀行裡。一天,張學良對曾擴 情說: “請你向南京廣播一下,使南京的 高級負責人相信,派人來西安打破僵局, 不是一件大好事嗎?”於是,曾擴情作了 大意為:國家安全繫於領袖,領袖安全第 一的講話。1936年 12月 25 日蔣介石被 釋放回南京。曾擴情返南京剛下飛機, 戴笠對他說:“擴大哥,校長叫你反省!” 蔣介石大罵曾擴情“無恥、背叛”, “在危 難之機,反替張學良說話”,下令將曾擴 情關在羊皮巷一所房子內,閉門思過。

1938 年2月,曾擴情被放出來,派往 西安幫助胡宗南成立中央軍校第七分 校。7 月,他被任命為第八戰區政治部 中將主任。1945 年 5月,中國國民黨召 開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曾擴情被選為 中央執行委員。

四川省威遠縣知名人事

(晚年曾擴情)

抗戰勝利後,曾擴情任重慶行營政 務處長,1947 年 6月任國民黨川康渝黨 務特派員,9 月升任重慶行轅秘書長。 1948 年6月委曾擴情為國民黨四川省黨 部主任委員兼中央軍校四川非常委員會 委員。1949年1月,蔣介石見東南、西北 相繼被解放,企圖以四川為最後頑抗的 根據地。曾擴情按蔣的旨意奔走聯絡各 方,欲以四川為基地拯救蔣家王朝。結 果,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強大攻勢下,1949 年 11月 30 日重慶解放。曾擴情留川幫胡宗南謀劃守成都地區,並要各國民 黨縣黨部組織游擊隊。12月 9 日,劉文 輝、鄧錫侯率部隊通電起義。23 日,曾 擴情來到廣漢問心堂家暫住。26 日上 午,胡宗南通知他於當天 10 時前趕到成 都鳳凰山機場,準定 11 時飛臺灣,並送 來黃金 12 兩、大洋 100 作零用。曾擴情 看錶還有 40 分鐘,他沉默凝思,最後作 出決定不離鄉土,向共產黨自首,負罪自 贖。12月 29 日,解放軍第十八兵團解 放廣漢。將曾擴情送至成都,轉送戰犯 管理所學習改造。

1959年 11月,曾擴情獲特赦,安排 在遼寧與子女團聚。1960 年 6月,任遼 寧省政協文史專員,後為遼寧省政協委 員,全國政協委員。1983 年 11月 3 日病 逝。

四川省威遠縣知名人事

威遠縣古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