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蘋果的能力,如果政策原因,富士康不給他代工,他能不能扶持起另一個「富士康」?

心死六七年55130


眾所周知,蘋果最主要的代工製造商是富士康,可以說富士康幫蘋果賺了很多錢。根據2017年蘋果發佈的財報,

蘋果全年營收達到2292.2億美元,相當於上海半年的經濟總量,利潤達到483.5億美元,排在世界500強的第12位。

1、蘋果助力打造富士康帝國,下一個“富士康”去哪找

不得不說,蘋果的快速發展也帶動了富士康的發展壯大,兩者是互相促進的關係。同樣是世界500強,富士康排在了第24位,營業收入達到1547億美元。據市場統計,來自蘋果的業務營收佔據了富士康總營收的50%以上。

不難想象,如果富士康真的不給蘋果代工,那麼蘋果手機及其他產品的產量將會遭遇毀滅性打擊,屆時蘋果的利潤會大減。以蘋果手機為例,2017年,蘋果手機的總出貨量達2.15億部,佔據全球手機市場總量的14.7%。一時之間,蘋果必定很難找到合適代工廠,畢竟富士康佔據著全世界最大電子代工廠的地位,很難有製造企業能完全取代。

2、蘋果或找不到富士康替代者

當然假以時日,蘋果肯定能找到替代者。因為組裝不是什麼高門檻的技術活,現在具備組裝電子產品資質的廠商也有很多,不過它們的成本控制、產品質量控制很可能達不到富士康的水平。換言之,蘋果會找到很多合作代工廠,但是不可避免會增加生產成本,蘋果的利潤肯定會被壓縮很多。

隨著時間的推移,蘋果必然需要扶起另一個“富士康”。蘋果產品面向全球,體量龐大,肯定需要穩定的產品供應鏈。值得一提的是,富士康發展了多少年,才做到現在這個水平,蘋果要想扶起來另一個“富士康”,難度也是可想而知。

3、抱緊蘋果“大腿”,富士康賺得盆滿缽滿

沒有了蘋果的富士康,就意味著富士康的訂單大幅被腰斬,必然也會面臨營業收入和利潤大幅縮水的地步。到時候,富士康很可能被迫大幅裁員,要知道,富士康從珠三角到長三角到環渤海、從西南到中南到東北建立了30餘個科技工業園區,旗下工人數不勝數,我國很可能會有大批工人失業。

也有網友說,富士康因為蘋果帶來的損失,可以從國內手機廠商的那點產量填補空缺嗎?事實上,我國的手機品牌在全球的產量高得驚人,完全滿足富士康的生產線不是問題。2017年,華為出貨量1.53億部,OPPO出貨量1.11億部,小米0.92億部,完全可以替代富士康填補的空缺。

需要看的是,富士康給國內手機品牌代工,遠遠沒有給蘋果代工賺得利潤多。據華爾街市場研究機構調查,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蘋果手機實現的利潤額在全球智能手機佔比約為72%;第四季度佔比進一步上升,達到87%。從結果來看,賣一部蘋果賺的利潤,小米得賣75臺手機才能追得上。除非蘋果“拋棄”富士康,要不然富士康才不會輕易放開這棵大樹。


金十數據


轉眼間,消費者使用iPhone已經十年有餘。而如今的蘋果和富士康的關係倒顯得頗為特殊,他們既不像三星一樣展開對攻,也不像有的小型供應商消極怠工,而是靠著“持續進步”維持合作關係。

毫無疑問,富士康是需要蘋果訂單的,包括外殼加工、最終組裝等業務,佔據了其整體營收的50%以上,郭臺銘雖然也在擔心“客戶單一”的問題,但顯然,他現在還找不到可媲美於蘋果的訂單。在過去十年,富士康旗下處理蘋果業務的部門,一直在壯大,最石破天驚的決策就是把iPhone的外殼生產和成品組裝,從沿海地區搬遷到河南鄭州。現在回頭看看,這真的是一個具有“卓越遠見”的決策,一來郭臺銘已經感覺到基礎代工不再受廣東政府的青睞,這裡的用工成本、用工數量都無法滿足蘋果業務的要求;二來,河南省鄭州市簡直就是為蘋果和富士康量身定做了一個iPhone town,這裡人數最高達到40萬,加之,優勝劣汰、離職流動,每年都會至少有60萬人,參與過iPhone的生產,顯然,能有如此人力資源的省份非河南莫屬了,加之,其地處平原、幅員遼闊、交通便利以及河南人民的勤勤懇懇,這些因素有機地組合到一起,才最終承載起蘋果巨大和嚴苛的產能需求,富士康的優秀之處,正在於有一個強有力的團隊,構建起這個永恆的有機體。

當然,蘋果的訂單也帶給富士康和整個河南經濟以巨大的好處,富士康的代工利潤雖然不高,全靠量大支撐,但總得來說,蘋果業務部門已然大幅度領先其他部門,一些高層主管達到人生巔峰,一些中層幹部也開始向著“中產階級”邁進,基層人員則永遠不缺乏工作機會,他們素質再差、身體有殘疾、腦子進水都能在富士康謀得一份工作,因為蘋果的生產流程、周邊服務以及物流體系都需要大量人力,總之,蘋果訂單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給富士康帶來安全感,這也是為什麼郭臺銘一致致力於保持和庫克管理團隊的關係。

雖然連續遭遇殺價,但富士康的管理團隊,一直強調要提升自己的競爭力,以搶到蘋果訂單,他們都深深知道,這個訂單的重要性遠遠不止於營收和利潤,更摻雜著社會責任和員工安置問題。如前文所述,蘋果的訂單喂大了整個富士康管理團隊,他們長期浸潤在蘋果節奏中,孤注一擲地爭取蘋果訂單,就好像是同蘋果簽訂了生死狀,有一種使命必達的壯烈感,一旦沒有蘋果訂單,整個蘋果業務部門都要面臨失業,遣散四十萬人難度要遠遠大於招募這四十萬人,而且郭臺銘還要面對政府的要求,他們也曾為蘋果訂單孤注一擲,提供大量的土地、人力和政策優惠,河南省因蘋果出貨,整體的出口額在中部六省中從最末一躍成為榜首,蘋果金光閃閃的招牌,更是讓其“引入高新科技”的報告非常地揚眉吐氣。

所以,富士康面對強勢蘋果,一直是保持微笑,保持虔誠,在速度、品質、彈性方面做足了文章,不斷有新的突破式創新來滿足蘋果苛刻的要求。相信,整個過程都非常辛苦,但也正因如此,積累起高端製造業的體系和經驗,不斷地嘗試用最低成本來製造出iPhone,這些都將成為富士康乃至整個中國製造史的寶貴財富,或者,正因利潤之外的大量收益,才使得巨無霸富士康能十年兢兢業業地向蘋果提供虔誠服務。

蘋果和富士康合作十年,有過甜蜜的熱戀期,一些業內人士透露,蘋果最早做手機的時候,富士康還專門派人去美國,在工程角度協助其完成設計,而在遭遇iPhone5巨大失敗的時候,蘋果沒有完全把損失丟給自己的合作伙伴,郭臺銘和庫克更是以“親密夥伴”相稱,因旗下員工眾多,數量之巨常常超過蘋果管理層的想象,郭臺銘則常常把這些員工飢餓、渴望工作的狀態,表現在蘋果高層面前,使得他們找到一種“救世主”的感覺,在同等價格下,庫克自然會優先把訂單交給鴻海來做,這恰是郭臺銘作為商人的最高明之處。但朋友間的友誼,最可靠的支撐還是利益關係,事實上,蘋果需要藉助富士康平臺處理代工事宜,搞定中國政府以及管理新一代員工,涉及到技術、文化和人性。

富士康的精密模具、刀具,全球首屈一指,這一直是郭臺銘最核心的業務,所以,iPhone外殼的生產訂單有70%來自於富士康,如果消費者有幸拆機,會清楚地發現,iPhone外框是一個藝術品般的存在,自iPhone7之後,他們甚至推出了“超級光滑”的外殼,這種外殼非常容易劃傷,只需要一顆砂礫就能輕鬆搞出一道難看的疤痕,地球上或許也只有富士康能夠建成“超級潔淨”的無塵室,每平方英尺的顆粒數不能超過1000個,操作人員則需要身體素質極好,不能太胖容易出汗,更不允許留有長髮,薪資自然也遠遠高於普通工人;iPhone外框對精度要求非常之高,因為整個金屬外框都是作為天線在使用,任何尺寸的偏差都會造成信號的不穩定,相信很多人都記得iPhone4的天線門,總之,現今世界沒有哪一家的企業能在精密度、出貨品質方面能超越鴻海。

或許,這是蘋果始終無法離開鴻海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此外,郭臺銘在終端組裝方面也誠意十足,全世界都不願意碰的行業,被他和管理團隊搞得井井有條,戰鬥力十足,既能在高峰期滿足蘋果的出貨量,也能在銷售淡季做好準備工作,管理好運營成本,相比之下,和碩、緯創等企業就是小巫見大巫了,前不久,前不久更是被曝露出“私自更換廠商物料”,遭遇蘋果重罰,代工資格岌岌可危。所以蘋果和富士康二者的關係就像一對戀人,時而你儂我儂、關係甜蜜;時而會拌嘴吵架,關係緊張,但最終會走到一起來,共同完成自己的大事業。


科技新發現


先簡單瞭解一下富士康,富士康在2004年就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代工廠,並在 2005年進入福布斯世界500強,此後排名逐漸遞增。而出貨量最大的蘋果手機在2008年才發佈第一代產品蘋果3G。此時的富士康已經躍居福布斯132名,可以說正值意氣風發,此時蘋果選擇富士康代工也是情理之中。在蘋果早幾代的產品中,富士康的嚴格標準和交貨能力成就了蘋果。如果換一家掉鏈子的代工廠,品控產能就夠蘋果喝一壺,當然蘋果嚴格的出廠標準也讓富士康在業界名聲大燥。

富士康的目前手機訂單一半來自蘋果,但是,請注富士康絕非僅僅代工手機產品。你所能聽到的數碼類產品背後都有富士康的身影。戴爾、惠普、索尼、摩托羅拉、思科、IBM、西門子、阿爾卡特等世界知名企業生產電腦、手機、數碼相機和顯示器等電子產品,大多數都出自富士康工廠。

那麼,假如因為某些原因富士康不給蘋果代工,對富士康來說就是損失一個大客戶,而對蘋果來說可能是致命性的損失。至於說蘋果能不能扶起一個“富士康”,這要看蘋果未來的路線怎麼走。

第一種繼續和富士康捆綁。蘋果這種超級體量的公司最忌諱依賴某一家公司,所以常規情況下,蘋果的零部件都會同時選擇多家採購以增加議價能力和規避風險,但是對於代工廠來說,蘋果確實無可奈何。蘋果不是沒想過扶持,比如選擇忍寶電腦,但隊友不給力,不是品控問題就是產能不行,導致蘋果不得不依賴富士康。

第二種,憑藉強大現金流瘋狂扶植嫡系。但是,全球競爭格局下,中國代工在人才和技術方面積累大量後備力量。如果蘋果要扶植嫡系,美國有技術但成本高昂,東南亞有人沒人才,技術也不過關,選來選去還是中國。可是再重新扶植一箇中國代工廠跟富士康區別在哪裡?

所以說,在一定時間內,蘋果當然有能力扶植新的代工廠,前提是損失其在終端市場的產能、品控,換來一個新的中國牌代工廠,好像有點得不償失。換你是庫克,你會做嗎?


鎂客網


富士康恐怕比大家想象的更為強大。正巧上週世界智能大會,富士康總裁郭臺銘做了演講,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他幾個觀點,就知道富士康現在的能力了。


首先,郭臺銘認為他現在做的是工業互聯網公司。這個價值是消費互聯網的100倍。郭臺銘的觀點依據是麥特卡夫定律。根據梅卡夫定律,互聯網價值和終端結點的數量的平方成正比。在工業領域,有大量的物聯網終端,這個數量遠遠大於PC或者手機,所以郭臺銘認為,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價值將遠遠超過消費互聯網平臺,甚至是富可敵國。


其次,郭臺銘認為,國家正在大力推動實體經濟。工業互聯網將形成爆發式的增長,迎來了特別好的機遇。富士康會把自身的工業技術對中小企業賦能,實現“實體經濟+互聯網”。


從經濟的視角,富士康認為到2025年,工業互聯網創造82萬億美元的經濟產值,是全球經濟總量的1/2。


自動化工廠

郭臺銘首先強調富士康已經不是一個代工工廠,而是一個工業互聯網公司。富士康每天遍佈於全世界的幾百萬臺機器都是由物聯網連接控制,每天產生幾百個TB的數據,經過富士康自己做的硬件,做數據存儲、處理和分析。通過手機,就可以隨意查看任何工廠。


AI+製造

富士康現在使用人工智能技術,大量應用於物流、檢測和設備技術診斷等。同時,富士康有自己的雲,自己的操作系統,自己的工業互聯網的核心技術。


雲平臺賦能

郭臺銘說,2017年5月9號,總理參觀富士康黑燈工廠(即不需要人,只需要機器人的製造工廠),富士康特地開了一盞小燈。總理說“富士康不能把技術留在公司內部,要替廣大中小企業服務”。郭臺銘當時承諾,富士康上市後必須為全國幾百萬家、幾千萬家小企業提供我們的賦能服務。


看了這些,大家還會簡單的認為富士康是一個隨隨便便可以取代的代工工廠麼?


科技行者


答案很明顯:不可能。

美國自奧巴馬時代就要求美國企業迴歸本土,重振美國製造業。特朗普更是如此,不斷地給美國高科技企業喊話和施壓,但成效甚微,原因在於美國本土的製造業環境缺乏國際競爭力。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製造業大國,長三角和珠三角是全球製造業的兩部巨型發動機,國內每年有600多萬大學生畢業投入職場,中國擁有全世界素質最高的產業工人。

東南亞國家也想開展製造業,但客觀條件跟中國差距很遠,實際上美國蘋果和韓國三星早已意識到完全依賴中國本土生產的危險性,這些年一直在其他國家和地區進行投資建廠和生產分流,例如和碩、緯創、偉創力等等,但都不成功。事實證明,中國大陸本土外的密集性高科技製造業都不堪重任。

富士康在大陸有員工幾十萬,已經建好了複雜嚴密的生產線、精密磨具和整套的測試系統,及其熟練掌握這些高端製造設備的員工,要重建這些,沒有三五年根本不成。

即使樂觀估計,三五年後蘋果公司在中國大陸之外建立了與現在富士康同等能力的蘋果生產線。而根據現在手機一年換一代的速度蘋果已經會落後華為3到5代,甭說在此期間股票大減,市值崩塌,即使美國政府力保它不死,停頓三五年後其全球領先地位一定會喪失。

美國商務部16日“封殺”中興3天后,美國福布斯網站刊登了全球技術諮詢與調查公司阿瑟頓研究(Atherton Research)首席分析師讓·巴普蒂斯特·蘇的文章,標題是:“研究:如果中國封殺蘋果報復美國製裁中興、華為,結果會怎樣?大規模裁員、股市崩盤”。

巴普蒂斯特·蘇說,出現這種局面,蘋果將失去19%的收益,也會失去世界上最大的銷售市場,而這個市場將是未來強大的增長引擎。不僅如此,市值蒸發將迫使總部位於庫比提諾的蘋果公司裁員10%到20%,最多會達27000人。

他設想的還只是“禁止蘋果產品在中國銷售”,還沒提禁止蘋果產品在中國生產呢,禁止生產是釜底抽薪,蘋果失去的就不僅僅是19%的收益了,而是會立即破產。

但中國政府絕不會輕易停止蘋果生產線的,蘋果雖然是一家美國公司,但由於在大陸設廠組裝,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家中國公司。蘋果代工廠給國家交納了大量稅金,解決了大量就業問題,同時蘋果還採購了大陸最多的器件,對中國經濟做出了貢獻。如果貿然停掉生產線把蘋果搞死,中國也會蒙受不小的損失。

貿易戰就是這樣,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輕易不能擴大事態,雙方都難以承受。但如果衝突上升到國運之爭,那恐怕也顧不了這麼多了。現在事態遠沒有發展到這一步,讓我們靜觀其變。


奧卡姆剃刀


因為先發優勢和卡位原理,除非富士康自己倒掉,否則在富士康存在的情況下,蘋果沒法在兩三年裡從頭扶持起一個同等規模的代工企業。

為什麼?因為富士康的品控更好,產能更高。新的代工廠即使有蘋果的鉅額訂單,在短期(兩三年)的生產效率還是低於富士康的,這就削弱了蘋果的競爭優勢。

但是富士康不再給蘋果代工只能導致雙輸的結局。蘋果的鉅額訂單如果給了別家,那麼富士康將在兩三年以後面對一個強大的競爭者。


任易


先說答案,沒必要、更沒有能力!

首先,蘋果並不是萬能的,即便是個萬能帝國,在當前的工業社會,有所為有所不為是最基本的生存方式,沒有任何公司有時間和成本去有意培養一個只為競爭而競爭的生態企業,如果這樣,拖也拖得死你。

其次,工業社會之間的競爭,重要的是專利和佈局,而富士康一大競爭法寶是在專利方面的優勢,這個最基本的專利一般廠家是無法避開的。郭臺銘曾多次說,他的帝國要維持下去,只有三個武器,一是供應鏈,一是專利,還有一個是他的夢想——工業銀行。你扶持一家新公司簡單,但要累積專利卻不簡單,本身所有的實力公司都在拼命奔跑,沒人會停下等你。

第三,富士康有幾次在大陸打官司,據稱最主要的原因是離職高管把重要的供應鏈知識帶到了新公司,為此富士康窮追不捨。所以供應鏈是富士康最大的競爭力所在,而這個沒有長久時間的積累怎麼行?就像人脈一樣,沒有長期積累,都是空話。故之,即便蘋果能扶持起另一個“富士康”,但只憑蘋果一家的單子,既沒有搞風險能力,也只有綁架一條路可走,這公司的存在有何意義?


互聯網俊明說


憑蘋果的能力,如果政策原因,富士康不給他代工,他能不能扶持起另一個“富士康”?蘋果是完全可以扶持起另一個代工巨頭,但現實來說對蘋果有一定損失但也能承受。目前蘋果並不只富士康一家代工廠,包括富士康一起有18家代工廠。對富士康來說,失去蘋果確實會是相當大的損失,短時期之內國內手機廠商的產量也並不能填補其中的空白。

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這個企業的名頭並不是憑空得來的。美國《福布斯》在2017年發佈的“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榜單中,富士康在全球科技公司中排名第九,在中國科技公司中排名第一。富士康從一個百十來人的小公司不到30年時間,發展成為了一家巨無霸,不但是設備和人多就能解決的,其同樣具有科技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技術、管理能力、自我迭代的強烈意識。


在手機制造領域中,公司的模具能力相當重要,同時快速反應能力、製造工藝、設備等無不具有重要的作用。富士康的模具生產能力的敏捷性,是其他任何企業無法比擬的。一旦手機企業提出設計方案,富士康可以在48小時之內快速的把樣機擺在客戶面前,但是其他的手機企業竟然要耗掉1個月的時間來完成一個樣機,從這可以看出富士康相較於其他手機生產企業的強大優勢。時間就是金錢,就連樣機都需要一個月時間,真正大規模生產時反應能力能比得上富士康麼?

製造手機並不只是設備和人員,還有需要極強的技術能力。很多人以為代工企業根本不需要多強的技術,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就拿剛上市的富士康股份來說,其2015年、2016年、2017年的研發投入達到47.84億、54.86億、79.34億遠人民幣。而富士康科技集團被業界成為中國知識產權界的“黃埔軍校”,到2016年年底其全球總專利申請達到了14.21萬件,核准量達到了7.96萬件,在科技界是相當的強悍。連谷歌等公式也向富士康購買專利,也給很多公司提供商業授權,並通過專利授權整合到代工合同中獲得溢價。


另外,大多數代工企業基本只是承擔裝配、生產的角色,零件沒有做到內製化。而富康做到全產業鏈的30%內製化,而美國偉創力只能做到10%左右內製化,從而是富士康在產品成本和零件品質可控方面具有相當強的優勢。其衝壓零件和注射型樹脂零件、金屬模具成型工廠的生產規模在全球領先。另外智能化生產程度在全球的代工企業中也是相當程度的領先。所以富士康在業界具有快速反應、大規模生產、品質可控、生產工藝先進、技術積累深厚等各種領先優勢,是很多公司包括蘋果公司代工的首選。

而如果蘋果要重新扶持一個代工企業也是可能的,主要是在快速反應、大規模生產、品質、生產工藝、製造設備、技術能力、良品率等方面在一段時間內忍受相對較為低下的情況,也許這樣的過程不一定讓蘋果致命但也能傷害到蘋果公司本身。當然蘋果鐵心要這麼做也不是不可能的,比如推出低端機重新扶持新代工廠,等代工廠慢慢成長到一定階段再承擔更多的代工業務,也許那時完全拋開富士康也就水到渠成了。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更多分享請關注【東方高揚】。


東風高揚


首先,富士康,不會倒閉,為什麼呢?我在這裡就要說另一個企業了,那就是芯片大廠臺積電,他們兩個都是一樣性質的公司,這點上他們都屬於代工廠,為什麼他們會成功,因為我國地廣人多,勞動力進而便宜,同時便宜還是不夠的,還需要有一定的科技

能力,最後它們兩個應運而生~~

兩者的單子都是全球,不是個別誰的品牌

富士康和臺積電都是為全球服務的,所以加工來說,如果蘋果沒了,還有其他的企業在這裡裝配,只是明顯沒有以前量大而已,但是倒閉,不存在的,受傷也是蘋果。而且不止有國產品牌,還有戴爾,索尼等等大廠呢

蘋果可以扶持,但是實在不划算

大家都知道,現在很多的蘋果手機的加工組裝在印度,因為人更便宜,但是如果說要扶持起來的一個企業不是不可能,主要是不划算,因為這個裝配主要在夕陽產業,隨著科技的進步,機器一體化,效率更高,維護成本也低,這就使得,現在培養企業太累,怎麼說呢,真的就是有著錢,為什麼不去搞研發,成本上不划算,所以就算政策,也很和這邊要斡旋的



最關鍵的一點,未來手機的趨勢

大家都說10年一變遷隨著這個10年的結束,我們可能對於未來手機有所更加的期待,無論是在哪個產業,似乎網絡,虛擬離我們更加的近,而VR,AR,以及最近爆火的電影頭號玩家,皆是對於我們的未來有一個指向,那就是虛擬,而這虛擬的本質更是一場對於硬件的更新大換代,所以,富士康廠能走多久,我們不得而知,但是蘋果若扶持相似的企業,實屬不明智。


點贊評論關注是對我最大的支持,謝謝大家~~


ICE機智


這個地球缺了誰都是照樣轉,無論是蘋果還是富士康。

馬化騰在微信出來後曾經不無後怕的表示,如果我們的微信晚出來半年,可能我們公司就垮了。這絕不是故作矯情的表態,而是真實的商業業態情況。再大的公司不去充分參與世界分工,不去不斷進步,都將被時代淘汰。

沒有微信就會有黑莓(BBM)、手機之家(Imo)、連我(Line)等軟件替代。

像在俄羅斯,VK是俄羅斯各年齡段人群中最流行的社交網絡。VKontakte來自於俄語“ВКонтакте”,意思就是“保持聯繫”。

郭臺銘認為他現在富士康做的是工業互聯網公司,每天遍佈於全世界的幾百萬臺機器都是由物聯網連接控制,每天產生幾百個TB的數據,將來無論是供方還是需方產生的各種信息,都可以及時處理和分析,馬上把需求轉換成生產。

聽上去很高大上,其實在物聯網概念沒出來之前,日本豐田公司就是這麼做的,只是不叫工業互聯網公司。

貿易戰沒有勝者,只是有的人付出的代價是生活成本變高了,畢竟不讓你幹,讓別人幹暫時會提高成本。有的付出的代價則是失業,無法參與世界大分工。

我是滿嘴大實話直接往外冒的“天下會會天下”,歡迎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