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康熙驾崩的时候如果不传位雍正,雍正会造反吗?

草莓味屠夫


向敬之

雍正已然是最后的胜利者,即以年号昭示雍亲王得位之正。

倘若康熙驾崩时,并不是指定雍亲王,而是要传位于传说中的暗定储君胤祯,那么作为老四的胤禛只能认命。即便他得到了掌管京师卫戍力量的理藩院尚书兼步军统领隆科多的支持,亦于事无补。

隆科多是不敢贸然发动兵变,支持胤禛造反的。当时,诸皇子互植私党,各成集团,势力最大的还是老八胤禩。

胤禛在旗势力,不过与几位王公共管的镶白旗。而胤禩集团得到了正蓝旗、镶黄旗等的支持。胤禩不但有老八胤禟和老九胤䄉的财力支持,领兵西征的抚远大将军胤祯也与他往来密切。而在内阁三位满洲大学士中,马齐和萧永藻曾是胤禩的支持者;侍卫处六名领侍卫内大臣,鄂伦岱、阿尔松阿、满都护也是胤禩的拥虿;八旗中有多位满洲都统和宗室成员支持胤禩。就连管理皇家事务的宗人府,宗令简亲王雅尔江阿、左宗正贝子鲁宾、右宗人辅国公阿布兰,与胤禩往来密切。

据后来胤禛惩罚隆科多的诸多问题来看,隆科多曾在康熙朝支持胤禩为太子。他虽然最后支持胤禛上位,但对于胤禩还是敬畏有加的。

缘于胤禩势力最强,故而雍正即位后,第一时间命其为首席总理事务大臣,进位和硕廉亲王,排名在雍正心腹、和硕怡亲王胤祥之前。这是雍正对胤禩的极力拉拢。

如果康熙临终前当着诸皇子和大臣,并非指定胤禛为继承者,那么胤禩不会投鼠忌器,而胤禛也不敢妄动。

而胤禛的妻兄年羹尧,虽然在康熙六十年升为川陕总督,掌握了西北大军的后勤补给,但在康熙旨意不明确时,也不会铤而走险。


以礼观书


但凡踏上“皇储”争夺战,就如同大唐的“玄武门之变”一样,是一条不归路,胜者王侯败者贼,皇四阿哥胤禛也一样!

说历史,话太长;那么就根据电视剧《雍正王朝》再有历史人物的背景下,以虚构、填料的方式为朋友们解读一下关于雍正登基的事!

由于康熙帝的过早确立太子胤礽,即使不是胤礽,或者是其他的皇子被确立为太子,兄弟又多,只要太子出现失误,得罪了老皇帝,必然招致横祸而导致血流成河。

康熙帝后来自己也承认早立太子的弊端,不必说“结党营私”这一关,正常人也很难过去,如同行贿受贿一样推不开门,因为你是“太子”,是未来的皇帝,自然有人巴结“蛊惑”,长此已往,按太子胤礽的话说:好人也会逼疯了!

九王夺嫡的势力形成

太子胤礽第一次被赶下台是在康熙四十七年冬,热河;首先是太子胤礽的不检点,然后是对十八弟胤衸的病逝漠不关心被康熙帝训斥,深夜至康熙帝行宫帐外窥视等等;太子的这一系例举动使康熙帝认为胤礽的做法异常,怀疑他有谋逆之心,立即昭告天下把他给废了。

康熙帝的二十四个儿子,个个精灵古怪,特别是其中的老大胤禔、老三胤祉、老四胤禛、老八胤禩、老九胤塘、老十胤娥、老十三胤祥、老十四胤禵,加上太子胤礽这九个闹得最为突出,在历史上康熙朝被称为“九王夺嫡”即是他们。

这九个皇子又形成四个集团,老大老三单干,算两股势力。太子胤礽阵营有老四、老十三。以八阿哥胤禩为首有九、十、十四等四位。

康熙帝驾崩前夕的搏弈

康熙五十一年太子胤礽的再次被废黜,九王夺嫡也同时剩下了两股势力集团,即以八阿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转而支持十四阿哥胤禵。四阿哥胤禛就剩下自己在搏斗,因太子胤礽被废,十三阿哥胤祥圈禁。

随着康熙帝的一天天衰老,看似平静的众皇子,实际是暗流涌动,朝廷上下看好的“抚远大将军王胤禵”远在西北大营,他的支持者八爷党也不死心,特别是八阿哥胤禩,此刻的他闹腾了这么久,不甘心失败,却忽略了以静制动的老四胤禛!

看了《雍正王朝》后,再了解一下满清的康熙王朝历史就会更加明白,不过;邬思道是虚构的,但是四阿哥胤禛必定有高手支招,看看邬思道的分析更加清晰!


邬思道鼓劲四爷坚定信心

不争是争,这是邬思道的哲理,康熙五十七年以后,皇四阿哥胤禛开始发力了!主动保举十四阿哥胤禵为抚远大将军王绝对是高明,不但得到了康熙帝赞许,又支开了这位对自己威胁最大的对手!

四阿哥胤禛的暗渡陈仓,让十四阿哥胤禵感动,出于权利的交换,十四阿哥大将军王胤禵提名年羹尧为陕甘总督,达到了胤禛的目的。

内里,四阿哥胤禛暗通被圈禁的十三弟胤祥,获得了昔日胤祥的老部下,现任丰台大营、西山锐健营可以在关键时刻听自己指挥的部将名单,这些都是四阿哥胤禛志在必得的举动,何况自己还是领侍卫内大臣!就差一个隆科多看天意!

胤禛大有舍我其谁的气魄

此刻的四阿哥胤禛如同一个复活的雄狮,平常就被称为“冷面王”的雍亲王,武功不怎么样,韬略深奥!

按照邬思道的分析;以上条件不具备,即使康熙把皇帝位置给你,你也坐不住,反过来;自己安排布置严密,即使传位的不是你,马上翻转也未可知,邬思道太狠了!

当张五哥来雍亲王府传旨的这一刻起,皇四阿哥胤禛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压上了,特别是临行前邬思道说把“令箭”留下的那一刻,四阿哥胤禛已经没有退路,即使传位遗诏不是我,我也要翻转,皇帝当定了!


不过,在沈阳的博物馆发现了康熙帝的传位遗诏,我发现有人又提出疑问,这个遗诏怎么现在才亮出来,让后世人们猜了这么久?

本文属于作者邸晓居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私自转载!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带你一起去看古史。欢迎网友评论、互动、留言!


日尧居k古史


历史上会不会造反,我不知道。但是《雍正王朝》电视剧和小说中,如果康熙没有传位给雍正,他一定会造反。

理由是电视剧第19集,八爷党策划“送死鹰”的事件之后,邬思道对雍正的一番推理中说到的三句话:『就算传位给别的阿哥,四爷只要你出其不意,先发制人,局面翻转也未可知。』

小说中也有同样的描写:

十七爷和西山绿营管带有舅甥亲谊,由
十七爷去稳西山,丰台大营的军官一半是十三爷使出来的……,十三爷不出牢狱,就算传位给你,你也坐不住,十三爷但出牢狱,就算传位给别的阿哥,四爷你只要先发制人出其不意,局面翻转也未可知!



电视剧中有一个很大的误解,就是邬思道神机妙算,仿佛是“开天眼”了一般。凡是都在他的掌控中,搞得好像邬思道从头到尾力都在压宝雍正,断定康熙就一定会让雍正继位似的。

其实并不是如此,我觉得邬思道只是擅长造势和布局罢了。从始至终,他都在给雍正留“兵变”的后路,这个线布了很久,久到邬思道最早认识老十三时,在与老十三对话过程中,偷偷的记下了他的心腹将领名单……



邬思道记下这份名单,只有可能是出于两个目的。

其一、康熙传位给雍正,邬思道害怕老八会造反,所以给雍正留了一条应对措施;

其二、康熙没有传位给雍正,干脆直接使用兵变的办法,强行夺权。

第一个目的比较牵强,因为邬思道当时在记名单时,老十三还没有被圈禁,他在十年前就能料到康熙传位给雍正,却不传给他兵权?这也太玄幻了吧?

所以,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邬思道早就留好了兵变这条后路,只是一直隐忍未发,他在等待机会的到来。直到雍正被康熙罢免后,他才拿出名单,直截了当的跟雍正摊牌,“如果大位不是传给你,也要调兵遣将,武装夺权”。

说到这里,额外插一句。也正是因为邬思道如此能掐会算,导致雍正后来杀他的念头越来越强烈。这个想法,电视剧没有拍出来,但是在小说中,有露骨的描写:

听着邬思道侃侃而言,句句鞭辟入里,胤禛陡然生出一种莫名的忌妒和恐惧:此人精明到这份儿上,将来怎么驾驭?他闪了邬思道一眼……




而此时的雍正呢?从脸上坚定的表情就可以看出,他是默认了邬思道的计划。当天,带着名单就到老十三那里去了,还是瞒着所有人偷偷去的。意欲何为?

老十三被囚禁了十年,雍正一次都没有去看望过他,偶尔的几次还是让五阿哥胤祺代他去的看望的。现在有需求了,才想到老十三的利用价值。这难道仅仅是因为要利用老十三牵制老八一伙人?

恐怕未必吧!此时的雍正肯定也想好了逼宫造反的后路。


此时此刻,已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若是夺位失败,必然是死路一条。雍正已经没有退路了。(老八也一样,知道继位无望,早就预谋了兵变的后路,只是没有成功而已。)

所以,我觉得电视剧中的雍正,最早或许还没有兵变的勇气。后来邬思道替他分析时局的厉害关系,替他造势和布局。不停的替他加油打气、灌迷魂汤,成功的把雍正拖下水,加入了兵变的队伍之中。

PS:以上胡说八道,只适用于《雍正王朝》电视剧。至于历史上的事,由于太复杂,不在本文讨论之列了。


Mer86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康熙如果没传位给胤禛,胤禛应该会发动政变夺取皇位。因为他有动机和能力。

先说动机

其实胤禛是很有心机的。虽然他表现出与世无争,一心办事的姿态,但是他其实从电视剧一开始就在觊觎皇位。他查户部存银、请命去赈灾、招揽邬先生,都是在为夺取储君之位做准备。

特别是后期,他和八爷的矛盾已经激化了,他俩都没有退路,基本上一个登上皇位另一个肯定会被弄死。

而且胤禛这个人办事毒辣果断,邬先生最了解这一点,所以选择了急流勇退。从他杀高福、杀自己手下的特务,都可以看出这一点。

所以,面临着康熙驾崩这一机会,如果康熙没传位给他,他也一定会发动政变。因为发动,有可能登上皇位;不发动,必死。

再说能力

八阿哥胤禩人缘好,笼络了很多将领,有资格发动政变。

胤禛则号称冷面王,人缘差,无人可用。但是胤禛有一张王牌:十三阿哥胤祥。

胤祥是亲自带兵打过仗的阿哥,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所以他和很多军官有过命的交情,这就是所谓的“一起扛过枪”。

他被囚禁在宗人府的时候,曾经跟胤禛说过:如果把我放出去,肯定没人敢乱来。

邬先生也说,只要能放出十三爷,就算康熙没传位给胤禛,也有能力把皇位夺过来。

但是胤祥被囚禁在宗人府。好在胤禛还留着钦差大印,所以邬先生给胤禛谋划,如果康熙没传位给他,邬先生就带着钦差大印去放出十三爷胤祥,好闹他个天翻地覆。

电视剧里有个细节,康熙驾崩后,虽然隆科多拿来了康熙遗诏,但是八爷等人还是不服。知道胤禛听到外面传来胤祥的声音,才放松下来,八爷党也才放弃了抵抗。说明胤祥的作用非常关键。


总之,胤禛有动机也有能力发动政变夺皇位,他一定会这么做的。


梦露居士


你想多了,雍正不会在康熙驾崩不传他位时造反,哪等得到那时候?

康熙大寿,老十四送了块带寿字的天石给康熙,被老八暗中换成了死鹰。打开盒子后康熙非常难过,但查也不查,就跟没事人一样;还顺手把老四、老八、张廷玉、马齐撤差降职。

大家都认为康熙是铁了心传位给老十四。于是胤禛送了一大箱子金银玉帛给邬思道,说现在他跟皇位无缘,让邬思道带着这些东西安度晚年去。

咱们看看雍正:他有时一批奏折批一夜,就靠洗脸水清醒清醒;最后都快累死了,还要一人干五个人的活,甚至十个人的活。说明雍正的权欲非常强,就跟一个人不睡不洗,就靠几碗泡面在网吧玩五天五夜的游戏,游戏瘾非常强,不让他玩游戏比要他命还难受一样。

不让雍正掌权,比让他死还难受;现在不传他位了,他就主动遣散谋士,作个闲散王爷,你信吗?

雍正是有这个实力拼死一搏的——十三爷在丰台大营、西山锐健营中有大量旧部,朝中有张廷玉是他的心腹,还有废太子原来的旧臣王剡等现在大力支持雍正。再加上邬思道的神机妙算,安排好了不能说一点胜算没有。

那你说那实力也跟康熙差远了,胜算太小。确实这样,然而对雍正这样没权比没命难受的人来说,再小的胜算也比坐以待毙强。

并且,康熙驾崩那一晚,邬思道就要出胤禛的钦差关防大印,约定如果到申时还没消息,就用这颗印赦出十三爷,让他带兵去救雍正(其实也就是拥立他继位)。没消息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康熙传位给雍正,但被老八夺了;第二种康熙确实没传位给他。可邬思道、雍正根本就不管这些,直接准备调兵。说明管他们根本就有”管你传给谁,不传我我就逼宫”的想法。

再者,胤禛给邬思道道别的时候,说的是〖先生有房、杜之才,无奈胤禛却无李世民之命〗。

雍正不以刘备、诸葛亮,苻坚、王猛,武则天、狄仁杰,赵匡胤、赵普,朱元璋、刘伯温这些千古闻名的相知君臣自比,反倒拿一个不那么出名的李世民、房杜组合自比,非要说自己是李世民。


你不感觉有点奇怪吗?李世民做过什么?感觉自己跟皇位无缘,立马发动玄武门之变,囚禁父亲,杀了兄弟,登上皇位。房玄龄、杜如梅做过什么?为李世民谋划玄武门之变,囚禁父亲,杀了兄弟。

胤禛这一番话是什么意思,还用说的再明白些吗?


待我施为地煞变



九子夺嫡是一场兄弟相残的悲哀,胜利者成为名垂青史的皇帝,成为当时天地的唯一主角,失败者莫过于被圈禁之后不久莫名死去。

成王败寇莫过于此。

雍正王朝的世界之中,将九子夺嫡刻画的淋漓尽致。同时通过春秋笔法将雍正的腹黑和阴险刻意淡化,给人一种正大光明的孤臣作风。但仔细看看全剧,分析分析某些细节就会发现雍正才没有那么孤臣那么呆的!

如果康熙驾崩的时候没有传位于雍正,那么他当然会造反。只不过造反的名义肯定是高大上,必然是康熙死后,雍正打着被逼无奈或者自保的名义对于被传位的老十四亦或老八下手。

至于造反原因无他,没有那么多高大上的理由。只是雍正这种人从来不是坐以待毙的人。

这其实可以通过全局的两处细节显示。

一、谋划大将军王时邬先生的话

康熙末年朝廷在西北的六万大军全军覆没,康熙欲挑选出一位皇子去往前线统兵御敌。(来自今日头条宋安之原创)雍正当时也是眼红不已,但是邬先生的一席话却改变了他的主意,转而举荐老十四为大将军王,换取支持年羹尧出任陕甘总督。

邬先生说的话中透露两个关键。

一是西北的战败是八爷党搞的鬼,他们想借机换取自己的人来掌控兵权。康熙看的很明白,但无可奈何为了前线的战事,早已经内定八爷党中的老十四为大将军王,这样同为八爷党之人,最起码老十四不会被后方的八爷党捅刀子。

二是打仗拼的是粮草,老四的人年羹尧出任陕甘总督负责老十四的粮草供应。莫说他十万大军就是百万大军也不足为患。

雍正之后果然是举荐老十四为大将军王,换取年羹尧来出任陕甘总督。


这说明雍正和邬先生当时已经末雨绸缪了,提前算计好了在西北手握重兵的老十四,掐住他的命脉。说好听点是为了以后自己的顺利登基,说不好听点,当时康熙并没有明显传位给雍正的意思,雍正是想万一不是传位于自己时为造反做铺垫。

二、二次废太子的幕后黑手之雍正

八爷党门人中的任伯安拥有一件“百官行述”大杀器,里面记载朝廷百官的各种把柄。(来自今日头条宋安之原创)太子再次被立以后,有感于自己势单力薄,知道了“百官行述”存在以后,所以迫不及待的写下亲笔书信派手下前往江夏镇来拉拢任伯安。

后来随着年羹尧屠了江夏镇,这封太子亲笔书信落入老四之手。老十三想要毁了,老四却总是借口留着若是将来太子对老十三下手,这也是个反击利器。

后来八爷党收买了老四府邸的高福,老四被老十三提醒以后,却装聋作哑任由邬先生让高福把太子的信送给了八爷党,使八爷党靠着这封信逼得太子兵变造反再次被废。而高福送完信以后,平常对邬先生挺尊重的老四压根没通知邬先生,直接毒死了高福来杀人灭口。

通过以上可以看出,二次废太子雍正才是幕后最大的黑手,巧妙的借着八爷党的手再次废了太子。这个具体分析我前几期也讲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翻翻看。这说明雍正并非真正为国为民的孤臣,而是一个隐藏很深的阴谋家。

通过以上两件事来说,雍正这个人并非雍正王朝中表面所表现的那般孤臣。他也是一个城府极深的人,总是不着痕迹的完成自己的阴谋诡计。这种人根本不是坐以待毙之人,如果康熙不是传位于他,雍正肯定会打着自保的名义对新君暴起伤人,借自保或者其他借口来达到造反的目地的。

第51期雍正王朝分析到此为止!下期再见!


宋安之


当然会造反。

其实在《雍正王朝》中,众阿哥都做好了军事上的准备,比如八爷党,就提前夺取了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的兵权,还试图收买九门提督隆科多,以方便控制京城,此外在西北还有十四爷的大军随时策应。一旦康熙未传位给老八胤禩,他即可调动京畿的兵力实施夺位。



而在剧中,老四胤禛在邬先生的谋划下,也做出了相应的部署。邬先生首先帮胤禛分析了局势,指出了一个铁定的事实:

手里没兵,即便皇上传位给你,你也无法顺利继位。

胤禛默然不语,算是认可了邬先生的观点,可见从此刻开始,胤禛就下定决心要夺位了,即便康熙未传位给他,他都会尽力去夺。

而从他之后的部署上也可看出,如果康熙真的未传位给他,他也会调动自己的所有力量,将皇位拿下。



第一,他拿着丰台大营的将士名单,冒险硬闯宗人府去见老十三,让他看看名单上的人哪些还能用。

十三爷胤祥在宗人府被圈禁了十年,胤禛去看过他几次?你可以说宗人府有规定,不允许探视,但为何这次即便不允许也要冒险硬闯?这就是胤禛铁了心要夺兵权的明证!

第二,康熙去世前曾召胤禛去畅春园,邬先生让他将钦差官防大印交给他,一旦有事便用此印赦出十三爷,然后让十三爷去接管丰台大营的兵权。



由此可见,十三爷是胤禛夺位成功的关键。按邬先生的设想,如果胤禛能继位成功,那皆大欢喜,如果不能顺利继位,那就用钦差官防大印赦出十三爷,并接管兵权。只要十三爷能从宗人府出来,胤禛无论如何都能继位成功。但如果十三爷不能出来,那即便传位给他,他也没法顺利继位。

八爷党千算万算,没算上十三爷这枚决定性的定海神针。他费尽千辛万苦,夺了丰台大营的兵权,却在顷刻之间被十三爷收了回来,这可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啊。


达摩说


个人认为无论康熙帝是否传位于雍正都无济于事。雍正都会登上帝位。

众所周知,在九子夺嫡中,四阿哥胤禛是一个比较善于隐忍低调的人。在太子党与八爷党之中保持中立,在康熙四十六的向百官追缴亏空时在处事果断刚毅,办事干练,得到了康熙帝的赞赏。以后处事也是恪敬王事,甚得康熙帝的褒奖。

雍正其实在暗中笼络朝中有权势的朝政,如隆科多。而与自已最亲的十三弟则轻易地掌握把守京城大内的丰台大营的调兵权,而自已门下的奴才年羹尧任川陕总督,挟制十四弟大将军王胤祯(后被雍正改为允禵)西北十万大军。而野史记载,雍正秘密招收江湖高手为其卖命铲除异己,如甘凤池等。其中最令人闻名丧胆的是血滴子。

总之,在康熙帝驾崩前,雍正的实力已经强于各位阿哥皇子。即使康熙帝不传立于雍正,雍正一样让十三弟撒换京城守卫禁军,令隆科多紧闭京城九门,不让众皇子见老皇帝一面。然后伪告康熙帝遗诏顺理成章地登上帝位,面对反对自已登基的大臣和兄弟们则会大肆杀戮。这样整个登基就会充满血腥,而远在西北的十四阿哥受年羹尧挟制则鞭长莫及。

而历史上雍正帝也是这样准备的。而康熙帝也最终传位于雍正帝,其意义是雍正有众多皇子没有的才能,他敢以铁腕手段扭转大清在康熙晚年的颓势,澄清日渐腐败的官场吏清。雍正果然没有辜负康熙帝的厚望。大清则在雍正帝统治的十三年里,民富国强,吏治清明。雍正推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令百姓受益不少。





锋枫2016


康熙皇帝驾崩时如果不传位于四阿哥胤禛,我个人认为四阿哥胤禛不会造反。

首先,胤禛没有造反的准备。当时,康熙皇帝第二次废掉太子胤礽后,由于大阿哥已被康熙圈禁,康熙一直未册立新太子,造成康熙临终时出现所谓“九子夺位”局面,实际上实力最强的是以八阿哥胤襈为首的“八王党”,其余皇子多拥附“八王党”,只有十三阿哥胤祥拥附四阿哥胤禛,所以,如果康熙临终将皇位传于其他阿哥,四阿哥也不具备造反的条件,或者说他在康熙在世时所做的一切均是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为了满清天下长治久安,他和明朝燕王朱棣不同,燕王朱棣在明太祖朱元璋传位于朱允炆之际,燕王朱棣由于长年为国征战,手中握有兵权,而且做了十数年的造反准备,最后才造反成功,如愿以偿,清康熙四阿哥胤禛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或者说康熙皇帝吸取明朝教训,不给任何一个皇子拥兵自重的机会。

其次,康熙选择四阿哥继皇帝位也是历史的必然。康熙统治后期,由于奉行“以仁治国”的政策,已经造成朝廷官员贪腐成风,吏治损坏,国库空虚的局面,康熙用四阿哥胤禛整肃制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八阿哥胤襈奉行和康熙一样的治国方针,人称“八贤王”,康熙皇帝正是看清了大清王朝的急需有所改变的严峻形势,才传位于四阿哥胤禛的。


淡漠青衫51055


成者王侯败者寇,是千古未变的真理。

纵观中国历史,但凡踏上“争储”这条路,只能一条道走到黑,很少有全身而退者。纵然像李世民这样的千古明君,也难免留下逼父退位,杀害兄弟,这样俗套的宫廷剧本。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康熙年间,出现九子夺嫡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太子自一出生就定了名份,而且一当就是三十多年,可以说是养尊处优。如果太子能谨慎自守,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凡事能得到康熙的认同,那其他皇子也就断了非分之想,可偏偏太子没什么本事,既不关心国事,也不关心家事,不断的让康熙失望,康熙有了废除太子的心思,储君的位置也就岌岌可危了,也给了其他皇子机会,也就出现了康熙末年九子夺嫡的现象。

经过层层选拔、不断考核,最终四阿哥胤禛脱颖而出,深得康熙青睐,最终得以继承大统,成为了雍正皇帝。

如果康熙不传位给胤禛,情况又会怎样呢?首先,以胤禛当时的心态,他肯定会搏一把的。从刚开始的不争,到最后定的“不争而争”的方针可以看出,胤禛也在觊觎皇位,只是他的所做所为符合康熙的意思,也不断得到了康熙的赏识,在老大被圈禁,老二被废,老三又不怎么争这样一个形势下,胤禛作为实际的长子,再最后关头,他肯定会拼一下,就是邬思道也不会轻易放弃的。其次,如果胤禛发动政变,想用武力登上皇位,个人认为还是比较难的,原因如下:首先,如果传位给别的皇子,胤禛不可能提前知道康熙的遗照,仓促起事,很难有万全准备。因为当时胤祥被圈禁,胤禛又没有带过兵,手里也没有军权,即便邬思道神机妙算,恐怕也无计可施;其次,一旦康熙传位给别人,临终之前也会做周全的安排,最起码九门提督一职肯定会让新君信任的人来担任,一旦得到九门提督的支持,顺利登基就不成问题了,在京城也就很难掀起什么风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