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爲什麼放棄了元朝的大片土地?

小右PAI


“驚堂木一響,開講!”


今天給大家講講明朝在取締元朝之後為什麼放棄了元朝的大片土地。


其實說放棄有點兒不恰當,哪位皇帝不想要佔領統治整個世界?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隨即發兵25萬大舉北伐,北伐軍一路勢如破竹,很快收復河南、山東、關中等地,對大都形成合圍。



元順帝見勢不妙趕緊腳底抹油——開溜,明朝順勢收復了大都,長城以南的漢人區域再次完整地回到漢族政權手中。


元朝退到北方滅亡以後,取而代之的是另外三個遊牧民族政權---韃靼、瓦剌和亦力把裡。


朱元障和朱棣也曾經想“斬草除根”將他們一舉殲滅,但是這些政權越打越強、越打越多,明朝最好戰的兩個皇帝駕崩以後,就再也沒有人北伐了。


中原地區的漢人們始終認為那裡是蠻夷番邦,打下來也沒有用。

明朝沒有從元朝收回哪些土地?有書君翻閱了一下史料和地圖,發現主要有三個部分,即漠北和西伯利亞、朝鮮半島北部和寶群島。


1、漠北和西伯利亞



漠北是元朝的誕生地,也是元順帝最後敗逃的主要地域。


元朝的軍隊在撤退到蒙古高原後,加固軍事防禦,準備向南反攻明朝軍隊,明朝的形勢非常嚴峻。


明朝在長城的南邊大量漢人的支持下,軍隊取得了迅速的進步,很快把元朝趕回了草原。


但過了長城,就進入了蒙古人的勢力範圍。明朝當時沒有大規模的軍事基地,而遊牧民族飄忽不定,擅長遊擊,所以明朝很難完全消滅元朝勢力。


儘管朱元璋繼續穿越長城,前往北伐元朝,建立了大寧魏、開平魏等邊疆地區,但在沙漠深處,明朝的軍隊總是遙不可及。


從北元到韃靼再到瓦拉爾,明朝和蒙古人激戰了200多年,從未徹底消滅過蒙古軍隊。


2、朝鮮半島北部



蒙古汗國建立後,迅速擴展到周邊區域,周邊的政權基本消失殆盡。


從1231年到1273年,蒙古曾九次入侵朝鮮,最終逼迫朝鮮投降,成為了元朝的東行省。


1392年,李成桂嚮明朝投降,並積極參加明朝北伐,佔領了鴨綠江和圖們江以東的所有地區,基本上與今天的中朝邊界線相同。


李成桂主動向朱元璋示好,請求他批准自己到鴨綠江東段,朱元障念在他軍功高的份兒上給予批准。


從此,明朝軍隊就徹底退出鴨綠江以東的所有區域,李成桂此時建立朝鮮,成為了朝鮮的國王。


3、寶島


1281年,忽必烈在澎湖地區設立了澎湖巡邏師,明朝建立時繼承了這一政策。


但在1384年,朱元璋突然廢除了澎湖巡邏師,明軍因禁海政策而撤出澎湖。1563年,考慮到沿海安全和其他因素,澎湖巡邏師復職。


但此時,明軍已開始衰落。當西方殖民者到來時,明朝無法維持沿海地區。1622年,荷蘭人佔領澎湖,1624年,鄭志龍又奪回澎湖。


在元朝時期,中央政府雖然並沒有真正控制寶島地區,但它的威懾力已經覆蓋了寶島。而在明朝時期的大部分時間裡,中央政府根本沒有影響到這個區域。


綜上所述,明朝並不是主動放棄元朝的大片土地,而是因為主要的領地打不下,偏僻的領地不需要,特殊的領地又保不住,所以這三點原因導致明朝損失了大片本該屬於他們的疆域。


不過明朝的陸地疆域雖然比元朝少,但是海域面積和海外附屬國卻是空前繁榮,鄭和下西洋更是給中國帶來了很多南洋的附屬國。


所以說元朝和明朝實行的是兩種套路,一個是土地為主;一個是海域為主。也正是由於歷史先輩們不斷開疆拓土,才有了我們今天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最終確立。


有書博物館


現如今國內的史學界把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看成中國曆朝歷代的一部分,而國外很多歷史學者不這麼認為,他們反駁國人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元朝的統治疆域超越了中國傳統意義上領土的範疇,認為元帝國是大蒙古帝國的一部分,對漢民族的中原地區實行的是殖民統治。



而朱元璋推翻元的統治只是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是一種復國行為。所以講當時他的目的只是把蒙古人趕回了大漠,謀求民族獨立。因而沒有完全消滅和佔領蒙古人的政權和領土。


朱元璋在世的時候,元朝被打成了北元,後來他兒子朱棣又派遣兀良哈三衛深入草原大漠對北元殘餘勢力窮追猛打。而這一系列的軍事行為並不是為了開疆擴土,而是為了邊疆穩定。朱棣把都城從南京遷到北京就是為了“天子守國門”,而事實上整個的明一朝都在招受蒙古部落的騷擾和劫掠。甚至好幾次北京城都差點被攻破,“土木堡之變”連皇帝都被做了俘虜,幸虧于謙力挽狂瀾,開展“北京保衛戰”,明朝才得以國祚延續。而這些殘餘勢力佔領的大部分中原以外的北方地區分割了大部分的疆域勢力,所以導致只單單控制中原地區的明朝顯得有些“小巧玲瓏”。而且那個時候也沒有現在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概念,所以明朝也沒有打出統一的旗號,把大漠和和草原以及西伯利亞、中亞地區看成自己的固有領土。


再加上明朝由於是漢人政權,是農耕文明。受傳統小農經濟的制約,更注重的是土地的耕耘。因而蒙古帝國統治疆域中的內外蒙古、西伯利亞部分地區對漢人並沒有太大的吸引力。這些土地要麼適合遊牧,要麼土地荒蕪貧瘠。所以明朝統治者也不願意勞民傷財、窮兵黷武去佔領和實際統治這些“雞肋”地區。只要這些地區名義上的附屬,不惹是生非,明朝也不會去派遣軍隊和官員對其實際控制。

我們現在看歷史書上的元朝疆域圖大的不得了,這都是當年成吉思汗的蒙古鐵騎太過生猛,所向披靡。把中亞和西伯利亞的大片區域收入囊下,後來除元繼承的蒙古汗國之外還建立了四大汗國。這些土地同氣連枝,就組成了一個龐大的蒙古帝國,而現在一般講到元的疆域的時候總會把它們混為一談,這顯然也是有失偏頗的。元朝的土地面積並不是很大,《元史》載:“北越大漠,西及流沙,南到大海。”元朝皇帝自身所轄面積與今天差不多,新疆、中亞、俄羅斯由幾大汗國所屬,各方互不轄屬。



明朝的陸地疆域雖然較之元朝少了,但海域面積和海外附屬國卻是空前繁榮,鄭和下西洋更是給中國帶來了很多南洋的附屬國。所以說元朝和明朝之前走的是兩條不同的道路,一個陸上,一個海上。正是由於先人的不斷開疆拓土,才有了我們今天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最終確立。我們現如今的56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組成部分,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堅持民族平等和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完整,堅決反對分裂祖國,開歷史倒車的惡劣行徑!


好史不死




首先,“放棄”這個詞用得有點狂妄,甚至不知所謂。如果曾經沒有得到,談何放棄?

我們看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朝代更迭,新王朝往往會繼承舊王朝的疆域版圖,這算是舊王朝留下的有形的政治遺產。唐宋中間有五代十國,宋朝並不是直接承接的唐朝,同時當時還有崛起的契丹,再加上宋朝的軍事政策,導致宋朝在版圖上根本沒有辦法達到唐朝的規模,甚至始終沒有收復燕雲。朱元璋所建立的明朝則是直接承接了元朝,元朝的版圖我們知道是很大的,可是明朝並沒有繼承它的版圖。

當然,明朝還是繼承了元朝在西南留下的兩塊地方,一塊是雲南,一塊是西藏。在宋朝的時候,雲南是大理國的,後來元朝滅掉了大理國建立雲南行省;西藏跟中原王朝處於長期的時合時離的狀態,元朝則是直接將西藏納入統治版圖,我們現在能說“西藏自古以來是中國固有領土”這句話也是得益於元朝。

此外,元朝的版圖還包括北方的大片土地,也就是古代常說的漠南漠北,以及我們現在所說的西伯利亞,題主所說的“明朝放棄了元朝的大片土地”應該也是指這塊。不過因為中國古代是沒有明確的國界概念的,所以很容易出現地圖開疆的現象,對於國家邊界線的定位基本是模糊的。元朝的版圖到底向北延伸到什麼地方,並沒有準確的說法,但我們可以知道的是,明朝的版圖是不包括草原,東北地區則屬於間接統治。



明朝之所以沒有繼承元朝的版圖,當然也是有原因的,但要說成是明朝主動放棄的話確實不合適,你以為朱棣親征是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開疆闢土?在這便簡單說說明朝沒有繼承元朝版圖的原因:

對於元朝的滅亡時間,歷史公認為是1368年,也就是明軍攻破大都、元順帝北遁的那一年。事實上,我們清楚地知道,元順帝並沒有被明軍所殺,他雖然兵敗北逃,可他是實實在在的元朝皇帝這沒錯吧,漠南漠北也是元朝的地盤,只是換了個首都便將元朝定義為滅亡,我個人是覺得不夠妥當的。再看南宋,幾個武將帶著小皇帝一路難逃,只有一隅之地,可是我們仍然將南宋的滅亡時間定為1279年,也就是崖山海戰失敗,陸秀夫負主跳海殉國的那年。這麼一比較,很容易發現史學家其實是在搞雙重標準。

元順帝逃到草原以後,當然也還在和明朝對抗,草原還是元朝的地盤,明朝如果想要佔領草原,那麼必須要消滅北元。當然,後來明朝派遣藍玉領軍北伐,在捕魚兒海戰役中徹底擊潰了北元。

事實上,北元的滅亡只是黃金家族的倒臺,草原的其他勢力則趁勢而起,形成了瓦剌和韃靼兩股力量,明朝雖然對這些勢力進行冊封,但是沒有辦法直接納入統治,甚至還不斷受到他們的侵擾。明英宗親征瓦剌就在土木堡被也先給俘虜了。



中原王朝統治的基本盤始終侷限於“中原”,直到元朝才又增加了雲南,原因用李世民的半句話說就是“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說白了便是看不上那些所謂的“蠻夷之地”,之所以看不上還要打,也是為了開疆拓土之功,向四夷宣威。比如說安南,從五代開始脫離中國,直到幾百年後由朱棣打回來,可是僅僅二十年後明宣宗就吐出來了,說到底還是認為安南沒有什麼價值,否則誰會放棄嘴裡的肉?

如果付出多於回報,我寧願不要。

北方的土地在歷代漢人王朝看來都是蠻荒苦寒之地,不適合耕種,所以價值不高,我之所以打你,是因為你不聽話,不將我放在眼裡,這也算了,你還總是來侵擾我,我才要教訓你的。不管怎樣,我可以不要你的土地,雖然要了也沒什麼用,可是你至少名義上臣服我,由我冊封。

因此,對於安南,我們可以說是明朝主動放棄的,可是對於元朝北方的疆域,用“放棄”這個詞的話不說是大放厥詞,至少可以說是厚顏無恥的。在古代,土地的價值決定戰爭行為和意義,北方土地的價值顯然達不到中原王朝的期望值,因此對北方的戰爭很多時候也是被動式的。同時,在冷兵器時代,遊牧民族的作戰能力可不弱,中原王朝勝在戰略和武器,一時的勝利容易,長久的讓他服服帖帖則很難,直到清朝弄了套所謂的“減丁政策”才初步實現基本統治。


吾與吾國


明朝沒有放棄元朝的大片土地

大兄弟啊,這題怎麼能這麼問呢?中原地區不是土地嗎?元朝時期的國土面積也不過是1372萬平方公里(1330年),而明朝時期的國土面積是約997萬平方公里(永樂年間),沒有打下來的也只有現今 的外蒙古地區,大約370萬平方公里。算算還是明朝佔了大頭嘛。

元朝時期的疆域沒有那麼多

我知道題主想說的是,成吉思汗打下了橫跨歐亞大陸的地區,難道不算元朝的嗎?

哥們,元朝和蒙古帝國在史學界可是兩個概念。成吉思汗在位的時候可以叫蒙古帝國,可等到忽必烈在大都建立元朝的時候,蒙古帝國已經分裂成幾個邦國了,而且幾個邦國只在名義上是元朝的兄弟國家,等到朱元璋大兵壓境的時候可沒有一個黃金家族的人來幫元朝的。元朝的疆域也只有中原地區加上長城以北的草原地區。這麼說不知道你明白了沒有。

明朝不是放棄,而且無能無力

元朝退到北方滅亡以後,取而代之的是另外三個遊牧民族政權---韃靼、瓦剌和亦力把裡。老朱和小朱朱棣拼了老命也沒能把他們打垮,反而是越打越強,越打越多,明朝可以打仗的兩個皇帝死了以後,就再也沒有北征了,再說,中原地區的人民始終認為那裡是蠻夷番邦,打下來也沒有用啊。

所以最後的結論是這個問題是個偽命題。謝謝! 文/非常史官


非常史官


不是放棄,而是根本控制不了。

元朝之所以有那麼大一片疆域,是因為那廣闊的草原本來就是他們的。蒙元入主中原,滅宋統一華夏後,那廣闊的蒙古草原也就成了元朝的“嫁妝”。



朱元璋當年“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明王朝,雖然恢復了漢家江山,但並沒有真正消滅蒙元。蒙元勢力不過是回到了自己的“老家”而已。

在明初,明王朝軍力強盛,朱元璋和朱棣兩位皇帝都多次發動對北元勢力的征討,又同時採取分化瓦解等手段削弱蒙古勢力。雖然最終讓北元滅亡,但此後蒙古諸部仍然是明朝的心腹大患。



在土木堡之變中,新崛起的蒙古部落瓦剌就一戰消滅明軍主力數十萬,俘虜明英宗,還一舉殺到北京城下。此後,明朝對蒙古諸部的戰略只能由攻轉守,以分化和扶持新型部落,制衡各部。

到明朝中葉,隨著國力衰退,蒙古諸部寇邊的情況日益猖獗。嘉靖二十九年,蒙古默特土俺答汗瀕臨北京城下。堂堂大明王朝居然無人能擋住蒙古鐵騎,他們一路燒殺搶掠,又一次打到北京城下,明朝上下大為震恐,京師幾於淪陷。最後如果不是蒙古軍隊突然北撤,嘉靖君臣幾乎準備棄都南逃,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庚戍之變。



明朝自土木堡之變後,面對蒙古諸部幾乎一直都是捱打的份。為了阻攔蒙古南侵,明朝不得不加強長城防線,修築起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以寧夏、大同、宣府、薊鎮等九個邊鎮構成的九邊防線。這也是今天我們能看到和參觀的長城,基本上都是明朝修築的原因所在。



明朝被蒙古吊打的局面,一直到戚繼光和李成梁等名將的出現,才得以扭轉。在這兩位大將的鎮守下,明軍一改過去的綿羊般戰鬥作風,在關外頻頻擊敗蒙古,才最終改變了捱打的尷尬。但那時明朝的短暫輝煌,不過是落日餘暉,不久後隨著後金的崛起,明朝的喪鐘就敲響了。


這些歷史要讀


這個問題,有瑕疵啊!

明朝是繼承元朝的土地啊,不過那是一寸一寸打下來的,不是全部繼承後放棄的。即使造成了明朝沒有擁有元朝的領土部分,那也是明朝沒有能力收復或者不想收復,絕對不是明朝想要放棄。歷朝歷代帝王哪個不想擁有全天下?所以這個問題提法不恰當。

而明朝沒有收復元朝的哪些土地呢?

主要有三個部分,分別是漠北及西伯利亞、半島北部、寶島群島。


1、漠北及西伯利亞

漠北是元朝的發源地,也是元順帝退守的主要地區。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隨即發兵25萬大舉北伐,北伐軍一路勢如破竹,很快收復河南、山東、關中等地,對大都形成合圍。

識趣的元順帝很快開溜,明朝順勢收復了大都,長城以南的漢人區域再次完整地回到漢族政權手中。

因為元順帝主動撤出,並未遭遇到明朝大軍的毀滅性打擊,因此退守蒙古高原後的元朝勢力收縮防線,隨時準備南下反擊明軍,明朝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

而明朝一直是在自南向北掃北,在長城南部,因為有大量漢人的支持,因此明軍進展神速,很快將元朝趕回草原。但是越過長城後,就是完完全全的蒙古人的勢力範圍,明朝沒有群眾基礎,再加上游牧民族飄忽不定的特點,因此在這裡徹底消滅蒙元勢力難度很大。

雖然朱元璋不斷越過長城對蒙元進行北伐,設置了大寧衛、開平衛等衛所鞏固邊疆,但是在大漠深處,明軍始終鞭長莫及。從北元到韃靼再到瓦剌,明朝和蒙古打了200多年,始終沒有消滅蒙古勢力。

說到底,包括明朝在內的漢人政權,缺乏對北方遊牧民族區域有效的統治形式,唐朝雖然設置了都護府但是本質還是羈縻形式,這一問題直到清朝才獲得了徹底的解決。

2、半島北部

蒙古汗國成立後,迅速向周邊擴張,周邊政權基本都灰飛煙滅。

1231年至1273年,蒙古先後九次征伐高麗,最終高麗投降,成為元朝的徵東行省,一直到1301年撤銷,再此期間,半島全境被元朝統治。

而在撤銷徵東行省後,高麗成為元朝的藩屬,但元朝仍然控制者半島圖們江以東的蓋馬高原地區。

1392年,李成桂建國,隨即臣服於明朝,李成桂積極北伐,佔領了鴨綠江、圖們江以東全部地區,和今天的國境線基本一致。李成桂主動討好朱元璋,請求朱元璋將鴨綠江以東地區賜予李成桂,獲得允許,從此中原王朝徹底退出鴨綠江以東區域。

3、寶島群島

1281年,忽必烈在澎湖地區設置澎湖巡檢司,隸屬於元朝福建行省泉州府,主官為澎湖巡檢。明朝繼承這一政策。

但是1384年,因為實施海禁政策,明太祖朱元璋廢除澎湖巡檢司,明軍退出澎湖。1563年,考量到沿海治安等因素,恢復澎湖巡檢司。但是此時的明軍已經開始走下坡路,在西方殖民者紛至沓來時,明朝沒有能力維護海疆。1622年,荷蘭人佔領澎湖,1624年,鄭芝龍收復澎湖。

元朝時期,中央政府並未實際控制寶島,但是影響力已經覆蓋。而明朝時期,多數時間中央政府並未影響到該地區。

至於新疆地區,元朝時期就隸屬於窩闊臺汗國和察合臺汗國,不屬於元朝的區域。不屬於明朝沒有收復的區域,而實際上明朝也沒有能夠收復。

四大汗國和元朝沒有隸屬關係,當然和明朝也沒有關係。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一起探討歷史!


靜夜史


元朝和蒙古帝國是兩回事。雖然元朝名義上仍然是蒙古帝國的宗主,是各個汗國的宗主,但從成吉思汗死後,蒙古帝國實際上就已經分裂了,各個汗國都是自行其是,並不完全服從元朝中央的命令。

而且,因為蒙古繼承製度的不確定性,所以經常發生繼承人之間的戰爭。忽必烈繼位後,就和阿里不哥進行了長期的戰爭。而在當時從蒙古的傳統習慣來看,阿里不哥的合法性要比忽必烈更強,所以大多數蒙古王公選擇了支持阿里不哥。經過這個戰爭之後,元朝和西部、北部的大多數蒙古汗王就處於對立狀態了。

從這個角度說,雖然蒙古確實征服過很大的區域,大半個歐亞大陸都曾經被蒙古帝國征服,但這並不都是元朝能夠有效管理的疆域。

即便是從元朝能夠實際控制的區域來說,如果只是從地圖上看,明朝確實也比元朝小。但反過來說,明朝對自己領土的實際控制能力,要遠遠超過元朝。

元朝對地方上實際上談不上什麼治理,更談不上什麼有效治理,整個國家管理都很簡單粗暴,只要不耽誤財政收入,治理上怎麼簡便就怎麼來,主要是靠武力去壓。所以現在還有些人說,元朝的時候國家法律環境比較寬鬆,其實完全不是寬鬆,而是偷懶,弄得太複雜了,他們自己也玩不轉,又不願意過多的依賴漢人,只能儘量簡單。

所以元朝對地方的實際控制能力並不強,整個國家統治的穩定性特別差。才短短一百年,整個國家就在農民起義的衝擊之下分崩離析了,地方上完全沒有能力進行有效的控制和鎮壓,只能坐視農民起義席捲全國,最後被推翻。

明朝與元朝完全不同。明朝初期也進行了對外擴張,但主要目的是打擊作為對立政權的元朝殘部,也就是北元的殘餘勢力。明朝本質上還是一個建立在農耕文明基礎上的國家,所以更注重實際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而不是一味的跑馬圈地,勞民傷財。

比如對當時已經伊斯蘭化了的新疆地區,明朝並沒有進行大規模的軍事征服行動,而是到嘉峪關之後就停下來了。雖然明朝向西和向北的擴張並不積極,反而是態度比較消極的,只是畫地自守,逐步形成了以長城為界的實際控制疆域範圍。

但與此同時,明朝通過不斷在西南剿滅各種依山阻險的少數民族勢力,加強了對西南地區的控制。雖然西南地區早在漢朝就已經被納入歷朝歷代的統治版圖,但是實際控制能力並不強,所以才會在唐朝出現南詔,宋朝出現大理這種地方政權,和朝廷分庭抗禮的局面。而在明朝,通過不斷的軍事行動,把這些地區逐步納入了朝廷的實際有效控制。

《大路朝天:中國道路與中國革命》

出版:中信出版社2018年3月


蕭武


關於這個明朝的領土,實際上損失主要有三個方向,一個就是關於北元,另一個是朝鮮,還有一個就是臺灣。

當然,按照問題主的說法,我們要說的是明朝跟北元那些領土的交界損失的那些領土,事實上,朱元璋曾經發動過大規模的向北征伐的作戰,最終悍將藍玉將北元大部分的軍隊圍剿在草原之上。最終奪取了大量的草原,朱元璋在這些草原上面設置了衛所,並且將一定的軍隊貯存在裡面。

但是當明朝處於強盛的時候,可以將草原其他的部落給打到怕為止的時候,這些地方是可以存在的。明朝的統治仍然具有威嚴,但是經歷過土木堡事變以後,明朝對於草原的統治力急劇下降,這些原本設置在長城以外的這些衛所,一下子就失去了它原本存在的意義,就連北京城都經常被少數民族給包圍,更何況是這些在長城以外,長城都沒辦法給他們保護的衛所呢?

事實上,這並不是明朝的通病,就算是雄才偉略的漢武帝也同樣犯了錯誤,漢武帝時期對於草原匈奴部落展開了圍追堵截,對於這些深藏在草原來無影去無蹤的遊牧民族,漢武帝決定對於草原進行根本上的整治。他在草原上面築起了很多的要塞內些都是拿泥巴糊起來的一座座城池,在這個城池裡面,他放置軍隊,目的就是徹底拿下整個草原壓迫草原部落的生存空間。

但是到後來一樣的等漢朝衰落以後,這些要塞也一樣被遺忘在歷史的塵埃裡面。漢武帝對於這些草原的掌控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全部付之東流。

那麼問題就來了,這些具有雄心壯志,而且。千年難得一遇的雄主漢武帝呀,還是朱元璋啊,為什麼會對草原的這些措施沒用呢?問題出在哪裡呢?

大家想想,滿族為什麼會謀反,難道諸位熟悉大明王朝歷史的人不為這段歷史做下反思嗎?明朝是可以對於農耕文明的同時可以說是無可挑剔,但是對於遊牧民族的統治,明朝永遠缺一根筋。

事實上,對於任何一個農耕文明而言,或者說是中原王朝他們去統治草原的時候,經常會把自己代入到草原人就是我們住著高大的房子,穿著厚重的衣服,有溫飽,但是你們草原整天風餐露宿的不行,我帶給你們先進的文化,你們就按照我們農耕文明一樣生活,但是前提是你們得那說我們要錢,這就是最問題的原因,遊牧民族,他們不繳稅,或者說,他們交是能交什麼交錢還是交糧食?肯定不行,(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要交的話只能交牛羊奶。

如果不能夠將政策因地制宜的就地展開的話,所造成的結果就是你越統治人家,越煩你,我們本來是這樣生活的,而且這種生活也許數千年了,你現在給我換一種生活,我什麼都撈不到不說,我還天天給你交錢,我為什麼要跟著你一起去做。

事實上,這也並不是漢武帝跟朱元璋的錯誤,他們強勢的時候可以統治草原,但是一旦到後來幾個主子一鬧騰,當然草原是不能統治的時間特別短,沒有經驗,只能夠從一張白紙上面開始建立自己所謂的草原秩序,但是事實上這種秩序根本不可能實現,所以草原上這些部落如果真的想要統治起來,就必須得用草原人的方式,但是天高皇帝遠,誰又能知道這些人會鬧出什麼事情了?萬一你在培植出一個野孩子把它養壯了結果,回過頭來咬你就比如說像安祿山那樣,那你不就完了嗎。

所以對於朱元璋還有他的繼任者而言,這些地方還是不要了,我目的已經達到了,我就是擊潰你北元,達到目的後,我現在又沒實力去管這些土地了,我就可以撤退了。

當然話題說到這裡,這個問題經解決了,我呢,本身有一些想法在草原部落的治理上面,我覺得真的要統治草原部落,首先得做到抓住他的命根子。

要找什麼東西呢?鹽和茶。如果能夠控制這兩個東西。對於草原上的人而言,這個就是他們的命根子,而且他們必須要向中原王朝進口,用了以後還不能戒掉。

人吧,或許可以去西北方向的鹽鹼地進口,但是我們可以出場更好的食鹽,這樣的話既沒有任何副作用,而且比起其他從西北千辛萬苦運過來的言,更加便宜。與此同時,茶葉方面,我們將茶打造成磚茶,茶葉可以給他們補充維生素,這茶就是草原人的靈丹妙藥,我控制茶葉,我就控制了你整個部落發展的規模人口。甚至在必要的時候,我關閉你的茶葉通道,逼迫你向我投降。

與此同時,茶葉與鹽巴可以交換馬匹,牛羊,軍事要塞也是商業中心。

但是對於傳統的中原王朝而言,他們對於草原部落的限制更加是出於武器方面的。雖然說短時間內有效,但是架不住人家積攢或者是去學習呀,最終徒勞無功。


漩渦鳴人yy


大家好,我是"老黃看歷史"就讓我來回答題主的疑問,

其實明朝並不是放棄了元朝的大片土地,只是統治傳統意義上的漢區,並不是領土減少了

元末年間,政治腐敗,民不聊生,1368年朱元璋順勢而為建立明朝,定都應天府,朱元璋稱明太祖但是明朝並沒有徹底滅掉元朝,而是把元逼退到了北漠,然後徐達打算一舉殲滅元朝殘餘部隊,但是無奈明朝部隊是漢耕民族,到大漠那種苦寒之地一是將士水土不服

二來明朝將士缺少騎兵,地形不利於步兵作戰

元朝兵將善騎射,草原是他們主場,所以久攻不下

四糧草的配送戰給線的加長使得財政的加重,勢必會嚴重影響到後勤,古人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乃是打仗的基礎



明朝剛建立起百廢待興,需要鞏固政權,加強國防建設和兵力 需要用銀子的地方太多了,所以如果久攻不下還繼續攻佔的話實在是不明之舉

六就算滅掉佔領了蒙古對明朝來說也是無用之地,還是會有遊牧民族崛起的

所以這種情況下元朝只是退到蒙古等北邊去了,並且繼續統治者明朝沒有統治的一些地方和遊牧民族,史稱"北元"

所以,並不是放棄元朝的大片土地,而是明朝時期特別是明朝初期統治的地方是漢區,也就是北元之外的原本元朝的土地
不過到明朝的


1402年開始進入永宣盛世是明朝領土和國力最為鼎盛時期,西北控制到大漠驥;西南改雲、貴、川流不息土司制,歸屬中央;東北至興安嶺、黑龍江岸,廣設衛所;東南臨海戌邊;周邊安南、邏、朝鮮等都是附屬國
圖為永樂洪熙宣德時期明朝版圖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歡迎大家前來探討指教


老黃看歷史


那是因為地域太寬廣,地大物博,人煙稀少,交通不便,管理不便,不利於統治,離行政中心也太遠,外面還有其他外邦國家臨界不好守護,所以放棄。先來看下地圖

西部和北部鄰邦國家都是地大物博,幅員遼闊,根本不好佔領,即使佔領打倒也不好統治,後勤,糧草都是問題,特別是內蒙那邊騎射厲害不好打,還不如好好守護自己的領土,休養生息,這個是明智之舉,也是朱元璋的政策。統治好內部,外部先靜觀其變。

這就是為啥明朝放棄元朝大部分土地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