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是唯物的還是唯心的?

傲世寶寶


易經是唯物的還是唯心的,可見唯物辯證法成了人們心中的標杆。

易經就是易經,七八千年就產生了,是中國文化的源頭,儒釋道只是它的傳承和發展。

唯物和唯心指在劃分哲學派別時有作用,除此並無太大意義。如果對西方文化(包括宗教和哲學)有比較深入的瞭解,就會覺得用辯證唯物主義來解釋易經有點膚淺,這種做法已經成為一些人的思維習慣。

唯物辯證法是西方哲學的核心,由費爾巴哈,黑格爾,康德,馬克思在古希臘,古埃及的古代文明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是哲學二元論。馬克思主義的核心是科學社會主義,並不是哲學和政治經濟學。把馬克思主義引向哲學的爭論,其實不是很正常。

易經有自己的獨立哲學體系,講的是精,氣,神。精神和人體從沒有分開過。是陰陽合,就產生了精神和肉體,根本沒有先後也無法分開。

現代科學只有幾百年的歷史,人類已經存在幾十,幾百萬年。用幾百年的科學認知來否定幾百萬年的認知,是否有點可笑?現代科學連人是從哪兒來的都說不清楚,要把科學捧上神壇也不可能,也違背科學的本質和內涵。

易經認為形而上是道,道都有所不足,要不斷的完善和發展。所以老子才說,有無同出而異名。認為科學是術是器,是有形的,只是對具體事物的認知,不涉及到無形的,抽象的思維領域,這更符合科學的本意。

哲學,只不過是人類思維的工具,有用就好。既不要把易經神化,絕對化,也不要把唯物辯證法,神話和絕對化。人的認識永無止境,永遠在路上。


老梁139490047


唯物與唯心,是針對人的認識而言的,人的意識與物質的關係是,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並且“物質與意識”相互之間存在相互促進發展的辯證關係。

針對客觀的宇宙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而言,物質世界是精神世界的本體,精神世界依存在物質世界之中而共同的存在,即“物質與精神”不存在誰是第一性、第二性的關係。

針對《易經》而言,《易經》是解說陰陽極變的彌綸天地之道理

。因此說《易經》是解釋宇宙物質世界是精神世界的本體,精神世界依存在物質世界之中而共同的存在的客觀行為規律,即解釋“道之性”與“道之生”及其普遍性的陰陽行為規律。

注:意識不能等同於精神。意識是針對人而言的,而精神是針對宇宙萬物的本原與宇宙萬物而言的。

中國哲學有自我特有的概念範疇,其思想基因,就來自於《易經》、《尚書》之中。所以,古哲人老子、孔子、醫家的學說思想就來自於《易經》、《尚書》的思想。

正因為,古哲人老子、孔子、醫家精通《易經》的陰陽極變的彌綸天地之道理,進而中國哲學特有的概念確立,就反映在老子的《老子》、孔子的《易傳》、醫家的《黃帝內經》的學說中。並且是由這三家,最初建構了“宇宙論”、“倫理學”、“生命醫學”三大哲學的基本類型,也代表著中國最高的形而上學。

古哲人老子、孔子、醫家的學說中,所確立的哲學概念及思想都是一致的、相互貫通的。而且,他們的學說中的“陰陽之說”、“精氣之說”、“道之說”、“道德之說”、“仁之說”、“性之說”、“中庸之說”、“心性之說”、“陰陽五行之說”,奠定了中國古代歷史進程中後學各學派(道家、儒家、法家、墨家、兵家、醫家等)形而上學的理論根基。


古之善


《易經》是唯物的還是唯心的,伏羲氏以一劃開天地,闡述了中國古代先賢們,對世界的認知不可思議的思想智慧,是相當前衛的。


《易經》在很多層面上的認知是超越現代科技的,是對緣起規律種種現象精準的闡述,即便是現在的科技,也沒有達到這種高度和認知。《易經》不是唯物主義的,但是是偏向唯心主義的,應該來說是超越了唯心主義,是一種無分別智所出現的相似智慧。所以即便是今天的科學技術也無法達到這麼高的對世界的認知水準。

《易經》現在還不可能被科學界所接受,是因為它裡面有些認知已經超出了現在科學認知範疇,屬於無分別智禪定的相似智慧境界。《易經》如果是從知識積累上去建立它或者是發展它,不可能得從《易經》中得出對一個事物的準確答案,這個秘密它並不是知識的積累,而是個人的修持行為達到了一個境界。所以說一般人很少能從《易經》中得出一些很精準的答案,這是它的不易之處,也是跟個人修為有關。


《易經》的運用,對於修為高的人來說,是得心應手的;對普通大眾來說,可能就是一種迷信和不切實際。智與不智,從中看出。《易經》一陰一陽謂之道。又以天地水火山澤風雷為八卦,此又分出八八四十六掛,來闡述宇宙人生。

《易經》並不是相看上去那麼簡單,而是包含了事物的走向和人生應取的行為規範,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處世寶典。


藍天日月星河


易經是唯物辯證法,伏羲氏站在宇宙自然角度。觀察宇宙自然現象,從物質世界規律中來準確描述自然現象。為八大自然現象取名天地水火山澤風雷,從陰是白天,陽是黑夜。比對出事物的兩面性,也看見了大自然每天陰長陽消,陽長陰消的規律。四季寒暑都是陰陽消長的結果,易經文化的創建是以宇宙自然現象為本體肯定是唯物主義,但是伏羲氏對大自然現象的認識總結並上升為文化,而文化是為心靈服務。有了認識大自然現象的文化,人心才能讀懂宇宙自然,達到天人合一。從這一點看,唯物在先唯心在後,唯物唯心不能分割,本是一體兩面。西方文化並沒有出自宇宙自然現象,所以,分出唯物和唯心兩種學派,自說自話,自以為是。片面的,偏激的,自以為是的解讀世界。當下年輕人受西方文化流毒較深,周文王在伏羲氏以後又把八大自然現象延伸至六十四個自然現象,與化學元素週期表數目相同。六十四個自然現象又從表象到內涵取出相通名詞,孔子作易傳又深入解讀六十四個大自然現象。形成天人合一的社會生活常理,這樣的文化造物而不毀物,以宇宙為學校,奉自然為宗師。





高鳴易傳繫辭解真


先說出答案:《易經》是唯物主義的,其理由有四:

一、2011年本人出版了《辯證唯物主義新論》哲學專著,在確認其科學性,正確性與實用性的過程中,將

二、易經建立在卦象的基礎上,而卦象建立在二進制的數學基礎之上,二進制的數學基礎無疑是建立在物質的實際之上,所以,《易經》是唯物主義的。

三、易經本身的結構是週期與循環的形式,它揭示的事物運動也是週期與循環的規律,無論是兩儀、四象、八卦、64卦和六爻都與實際的事物運動相符,所以,《易經》是唯物主義的。

四、易經的每一卦都從實際出發,它的每一爻都是實際事物運動中的一種現象,從中又可以精煉為一條人生或者社會的哲理,可以得到384個以上的哲理,所以,《易經》是唯物主義的。

綜上所述,《易經》是唯物主義的。


於雁鳴的哲學與易經


“一陰一陽謂之道”,這句話就是對《易經》的概括之一。從字面上看許多人似乎都明白,其實很多人、很多層次的不明白。說句不好聽的話,就是懂的道理太少了,認知太偏執。多數人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只相信科學,不相信迷信。”究竟什麼是科學,什麼是迷信呢?沒有哪個人能界定準確!

任何事物都是由一陰和一陽組成的,沒有單純的陽,也沒有純粹的陰。唯物論就屬陽,唯心論就屬陰,二者如影隨形,既相互制約又相互依存。只唯物論和唯心論的對立統一,才是完整、成熟的宇宙觀和世界觀。單純地承認和強調唯物論和唯心論都是偏片的、不完整的、不科學的!

《易經》的理論,是超越現代科技的,也非一般的唯物論者所能理解的,當今的《辭海》、《字典》和教育部等把許多涉及到《易經》內容們東西都說成迷信,誤導世人,這都是不負責的的做法。


小北斗445


這麼多人號稱懂易經,這就很唯心;然而他們都在說易經很唯物!這事兒本身就很弔詭。

符號系統不是宇宙中原始存在的東西,它是人想象出來的。你要讓人相信這東西很唯物,就得把這個想象出的人說得很牛逼,牛逼到不是人的地步。於是伏羲畫卦……

伏羲牛逼吧?他是盤古之後唯一的大神。然而畢竟還不能脫離唯心的源頭。於是河出圖,洛出書。這下牛逼了,是天王老子自個兒畫下的符號系統,那它的唯物性才真正有了保證。

這就是周易唯物性的來源。不過這東西也都是人口說說的,其實依然脫不了唯心的干係。更何況對這麼一個簡單的符號系統的複雜的闡釋全是靠人嘴說說的。

可見易經說到底它只是一種文化宗教。壓根扯不上唯物不唯物。


小山讀經


法雖萬變,唯道永恆!易經裡講了道,大道,道理!法,方法!一個為體,一個為用!沒有什麼唯物與唯心之說!太極生兩儀,就是陰陽,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形象的說就是:天 地 水 火 風 雷 山 澤 。兩兩組合又可演變為六十四卦,都有相應的卦象!周文王最精通用易經去預測未來!其實我們日常的一些預兆之說也可以說是應用了易經的理論…




笑看人生如夢1984


唯物與唯心是哲學家的口舌之爭,闡述的是宇宙真理,是以宇宙觀看世界,悟人生。以自強不息積極進取成就人生理想,以厚德載物修德養性完善人格修養。

是萬經之源,中華文化的源頭,儒家文化、道家文化都源於易經。不是唯物唯心所能詮釋的。


唯物與唯心是對物質第一性還是心境第一性的爭辯,是單方面對真理的探索,各執一詞自圓其說。


和庸


上古起,六合爭,華胥入涇渭,二聖降雷澤。 華胥氏踏雷澤而感,生育伏羲女媧。伏羲女媧生具聖德,常感民生不易,故知難而行易,立道太玄。 羲皇觀天象而察民心,識地利而知民情,詳萬物而定生死,揣萬事以曉榮辱,解惑天機,命之為道~道者人民的出路! 以無上智慧示之於易, 以無上勇猛證之於理, 以發明萬化術之於流, 以四情八德治之於世。 易理術德流於治世。 羲皇演道機,媧皇示章法,立宗門建國。尊華胥氏為祖母,取夏天物產豐富之意,命名華夏。 以德治世,掌控八方。五行之中土為厚德,其位居中,故曰中國。 取河圖至高無上為太,取洛書一九之變為乙,立太乙玄門。 分三教人闡截。 人者求完,闡者明理,截者取道。 人教至仁,闡教至德,截教妙術。 三教宗旨:闡明求完正理,以至仁至德妙術,截取一線生機。 下設九流之術:星佔相術遁醫兵治藝。內涵萬象,演義潮流。 後世弟子皆取道於易,取法陰陽,取術五行,取象萬物。盈虛禍福之機,掌控人生命運。 立易之初,趨吉避凶。 立教之初,修身養性。 立法之初,導善歸真。 故易經引語: 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 地勢坤,丈夫當厚德載物。 成君子之道,立丈夫之志,以厚德載物,自強不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