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爲了對沖伊朗石油,美國將拋售1100萬桶石油」的行爲?

金十數據




美國自頁岩氣革命以來,對石油的依賴逐步下降,而且美國長期主導中東主要產油國,本國的石油儲備已經相當完善。同時,美國本身就是石油生產大國,長期進口是因為進口石油更便宜,比本土開採划算得多。此次拋售1100萬桶石油其實並不是什麼大事。



但就在美伊叫板最激烈的時候,美國突然拿出自己的“石油武器”,其實折射出了美國在伊朗問題上的無奈。

第一,美軍最近磨刀霍霍,但並沒有實際行動,說明美國仍然沒有把武力解決伊朗問題作為唯一選項。拿拋售石油來打壓伊朗,說明美國其實在伊朗問題上還是很心虛,還是紙老虎。

第二,作為超級大國,美國竟然想到拋售石油,說明美國打算以傷害自身戰略利益為代價,換取伊朗的尷尬。這進一步說明了美國的無奈。畢竟石油是戰略物資。

第三,美國拋售石油,除了要打壓伊朗外,也是考慮到了自身經濟利益的,畢竟現在油價回升,拋售石油就可以多賺錢。這就說明美國在伊朗問題上的本質還是追求經濟利益,而不僅僅是想要伊朗政權顛覆。



但是美國此舉可能並不會收到滿意的結果,1100萬桶石油對伊朗來講只是巔峰時期3天的產油量,拋售這點石油對全球油價的影響力有限。但特朗普是個習慣放嘴炮的總統,弄出這麼一手也不奇怪。


毒刺劍客


特朗普將給當前的高油價“降溫”的期望寄託在1100萬桶戰略石油儲備上,還是有點過於樂觀。


特朗普拋售1100萬桶石油戰略儲備這一舉動主要是為了自己的頭等大事,但掐指一算, 距離11月中期仍有不到3個月的時間,而美國的煉油廠的生產能力已經出現瓶頸,在短時間內,難以消化如此巨量石油。

換句話說,它們已經沒有空間把更多的石油轉化為汽油了。再者,美國國內使用的成品油僅佔煉油廠的一小部分比例,煉油廠不會按照國內的需求大幅降低油價,縮減自己的利潤。


美國原油吃力不討好,賣給中國,中國也不要!


不過退一步說,即便美國通過某種優惠條件迫使煉油廠將石油價格稍微降下來,美國的原油也可能賣不出去,至少作為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中國並不會購買!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中國海關總署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7月進口原油848萬桶/日,雖然略高於6月的836萬桶/日,但是已經是今年以來的第三低了。中國對原油的需求明明還在增長,為什麼進口卻少了呢?


一方面是我國煉油廠已經不堪重負了。據瞭解,隨著國際油價達到四年來的高點,煉油廠的成本變大了,部分地方煉油廠不得不停工檢修,7月份煉油廠的開工率僅為58%。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美元升值太厲害了。雖然以美元價格計價的布倫特原油價格上漲了8%,但以人民幣計價的布倫特原油卻上漲了14%。這意味著國要花更多的價錢進口同數量的原油。今年7約我國進口的原油雖有所減少,但購買費用已經高達1249.9億元,比去年同期上漲了接近一半!


美國一面趁機推出自己的石油,看似要犒勞世界各國,一面又不斷收緊貨幣政策,促使美元走強,其他新興國家的貨幣貶值,實質上,價格還是沒便宜多少。這一切中國都看得很清楚,事實上,據湯森路透的數據顯示,儘管國際油價已從上月高點下跌了接近10美元/桶,但8月以來沒有任何油輪從美國裝運石油並駛往中國!更何況,這次還不會降太多!


綜上所述,美國的這一做法看似聰明,實際上卻損人不利已!


金十數據


美國財政部通告,將從10月1日到11月30日出售1100萬桶戰略石油儲備的原油。這是不是為對沖美國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增大對國際原油市場的供應?因為美國對伊朗的金融制裁將在11月正式生效。

實際情況應該不是,這只是一次巧合。畢竟1100萬桶石油,相對於伊朗的出口量來說還是太少了。伊朗現在被美國製裁後,出口量已經下降,但是目前依然還維持在日均200萬桶以上。伊朗原油的出口量,是無法簡單依靠美國出售戰略石油儲備能夠對沖的。

這件事其實跟制裁伊朗並沒有關係。根據奧巴馬政府任上時期,在2016年12月簽署的《21世紀治癒法案》,美國在未來3年將售出2500萬桶戰略儲備原油,所得收入將存入美國財政部,作為醫療研究的經費來支持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創新項目。2017年2月底,美國已經出售了1000萬桶戰略石油儲備。此次的銷售,應當只是一次執行該法案的既定行動。

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在去年2月底出售前高達約為6.95億桶,可以滿足美國國內大約5周的使用量,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官方緊急石油儲備。稍許的削減出售,只是為了換來資金作相關設備的維護更新,以及醫療研究的經費。

當然選擇在對伊朗的金融制裁生效之前出售,肯定是可以賣個好價錢的,因為屆時的油價肯定是比較高的。

除非美國將戰略石油儲備拿出大半來銷售,否則還是無法替代伊朗在國際市場上的原油供應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