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樹一幟的瓷板畫藝術


“珠山八友”是民國時期景德鎮一批繪瓷名家的總稱。 從廣義上說,有第一代的汪曉棠、潘匋宇; 第二代的王琦、王大凡、徐仲南、汪野亭、田鶴仙、何許人、鄧碧珊、畢伯濤、程意亭、劉雨岑十人。 1928年,在王琦倡導下,先由八人組織了“月圓會”,稱“珠山八友”,以後又有二人參加,後稱“十大名家”;

第三代的張志湯、方雲峰、汪大滄、王步、畢淵明等幾十人,其中張志湯的山水、駿馬、花鳥,王步的青花,畢淵明的走獸等均很有名。 他們大多活躍在上世紀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繪瓷各有專長,風格各有所別。他們的作品在造型、線條、光線、色彩等方面吸取了近代畫的營養,完全可比肩於畫家在紙絹上的作品,在中國陶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珠山八友”的瓷畫鑑定,與古瓷的鑑定既有區別又有聯繫,它必須從瓷和畫兩個方面進行審定,缺一不可。 瓷器和瓷板都是瓷,“珠山八友”作畫,大多畫在瓷板上,少數畫在瓷器上。“珠山八友”一般都選用上等瓷作畫,鑑別可從四方面觀察:


1、民國上等瓷的特徵:胎質細膩、釉面光潔,胎釉結合良好,硬度較高,瓷板平整,沒有翹曲,釉面無疵點。因現代瓷與民國上等瓷相比,這些特徵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還要看下面三點。

2、民國瓷均為柴窯燒製,反映在釉面上白中微灰,現代瓷為氣窯或電窯燒製,釉面白而光亮。

3、民國瓷以手工製作,器形不很規正,原始痕跡較強,瓷板胎面有凹凸不平,上釉燒製後,側光看去,可見釉下凹凸反映在釉面上的波浪紋,現代瓷無此現象。

4、在放大鏡下觀察,民國瓷在胎釉之間有薄薄的氣泡層,現代瓷在釉面有氣泡。 對胎釉的鑑定,只要仔細觀察,反覆比較,認真發析,是可以掌握的。但要提醒一點,現在亦見有民國老瓷板的新仿作,這些瓷板是民國遺留下來的,大多不符合上等瓷的特徵,瓷的胎釉較差,比較容易識別

對胎釉的鑑定,只要仔細觀察,反覆比較,認真發析,是可以掌握的。但要提醒一點,現在亦見有民國老瓷板的新仿作,這些瓷板是民國遺留下來的,大多不符合上等瓷的特徵,瓷的胎釉較差,比較容易識別。


徐仲南的蕭疏,鄧碧珊的工整,王琦的雄奇,何許人的荒寒,田鶴仙的朴茂,畢伯濤的雋永,汪野亭的蒼潤,王大凡的古雅,程意亭的綺麗,劉雨岑的韶秀,堪稱是異彩紛呈,顯現出“珠山八友”瓷畫藝術風格的多樣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