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公開課」第157期Frank Ling:區塊鏈生態環境要推倒重建

「火星公開課」第157期Frank Ling:區塊鏈生態環境要推倒重建

熊市裡面,總要給一些信心和長期價值,讓人能夠持有且相信會漲上來。

「火星公開課」第157期Frank Ling:區塊鏈生態環境要推倒重建

作為區塊鏈行業的預言家,CoinTiger創始人Frank Ling神一樣地預測到2018年的公鏈踩踏、交易所Token行情以及BTC 的小平頂和笑來底。

8月24日21:00,在「火星財經創始學習群」的“區塊鏈價值定律”主題分享中,Frank Ling指出目前的生態環境已經被徹底破壞,今年可能全面推倒重建。

火星財經(微信:hxcj24h)整理了Frank Ling分享中提到的犀利觀點:

1.區塊鏈項目估值迴歸,從2-5億降低90%。

2.去中心化的故事徹底結束。

3.當年的3G = Girl+Gamble +Game依然成立。

4.波場找美國最大的成人網站合作支付,是很對的神來之筆。

5.單純標榜自己技術過硬、超越BTC,本身是有問題的。

6.只有培養自己的社區才有機會浮出水面。

7.Token有點像新能源,都是窮人的電瓶車先用,有錢人的特斯拉先用。

以下為Frank Ling分享原文:

一、7大市場預判

所有的行業規則都是去年才出現的,還談不上規律,今年可能全面推倒重建。

1.BTC行情與Token 全面脫鉤。有的項目方甚至願意去掉BTC 交易對,不斷盤整,不斷的被吸血,量化+BTC 吸血,整體上會選擇脫鉤,Token和BTC願意如此,ETH 交易區的幣和BTC 各自行情獨立了。

2.區塊鏈項目估值迴歸,從2-5億降低90%。整體上所有的項目高估值階段過去了,市場都在砍估值,幣圈天生的彈性大,信心不足,腳面斬已經發生,未來能反彈的票基本上在近幾個月會自動篩選出來。 大部分項目的估值需要重新出發,用VC市場的種子輪估值重來。

3.去中心化的故事徹底結束。去中心化的侷限性太多,中心化的靠譜程度和拉盤動力要明顯更強。去中心化的Token本身彈性不足,除非全市場有需求,否則就是趴在地上。

4.公鏈踩踏隨著ETH進入高潮。現在很多公鏈要麼沒聲音,要麼沒錢了,默默做事的有,更多的並沒有信心讓自己成為一個生態,將自己的公鏈代幣變成別人的要花的錢難度太大。大家會選擇走向場景,或者強需求的大用戶基數的應用。

5.社區+場景成為重要啟動要素,App+錢包+場景會成為這一輪巨頭們的重點佈局,也是現實世界的剛需。

6.從技術理想推進到商業閉環。商業閉環要求活下去,能賺錢。

7.廣泛的套利將大部分項目推向垮塌。行業中的套利基金太多,包括我們的平臺幣,還有其他項目方的幣,走勢不妖豔一點,會被套利到死,API交易太多。這個市場上,被打擊後,本來廣袤的草原上,草和牛都沒有了,剩下1000只扛著量化交易鐮刀的獅子互相收割,生態環境垮塌了。

最終,量化基金被逼到主流幣對上,大量高頻交易和期現套利,小幣種不敢碰,偶爾去收割一下平臺。

二、單純標榜自己技術過硬、超越BTC,本身是有問題的

「火星公開課」第157期Frank Ling:區塊鏈生態環境要推倒重建

最近行情發展太快,核心原因是我們的生態環境被破壞了。大部分項目都沒有長期規劃,在長期買盤方面沒有做耕耘。

我之前運營社區和公眾號兩年才換來一些鐵粉,現在項目方佈道的時間太短,理念上沒有認同,項目缺乏傳教士。

在流動性方面,對於量化交易過於相信和縱容,量化團隊初心可能是好的,但是團隊內部容易有問題,老鼠倉是沒有辦法避免的問題。出現三角套利甚至跨所套利都是常有的,藉助交易所變相裸空也一定程度可以實現。

很多項目方就像小學生,缺乏二級市場經驗。這方面其實最好先去去中心化平臺掛牌歷練一下,等隊伍壯大再考慮進入連續競價交易區。

我們的自然信用這一個基礎買盤時要一定守住的,要不然,自然信用就垮掉了,散戶是不能得罪的,社區中鬧事的人,點炮的人很多。在不好的環境中,要控制散戶的數量,把幣收回來,熊市收籌碼,牛市發籌碼。

這一點,遊戲公司可以做很多事情,用小遊戲回收Token,完成對散落籌碼的回收,項目在牛市才有所表現,這一點,藍港在線可以做很多事。

而且上一輪互聯網大潮,用戶的普及、教育和付費,都是網遊公司來完成的。當年的3G = Girl+Gamble +Game依然成立。

「火星公開課」第157期Frank Ling:區塊鏈生態環境要推倒重建

區塊鏈的進入門檻太高,用戶新增太難做。所以,波場找了美國最大的成人網站合作支付,也是很對的神來之筆。

基本上,項目本身要突破,需要快速成長,而且要突破社群,走向品牌,去覆蓋大用戶群體,從地理緯度上找最好突破的人群。

我們交易平臺目前還是找法幣最弱的國家,用戶最有動力。目前我們自然增長的海外用戶,都是來自尼日利亞、俄羅斯、印尼等國家,普遍的特點就是法幣波動大,而且用戶年輕。

今年最大的變化是分叉幣全部涼了,BTC 的地位再次鞏固。ETH的分叉還有爭議,因為本身是TOP 10幣種,有收購價值。

BTC本身最大的價值在於流動性,市場第一。核心信用無可爭議,技術優勢其實不重要,逐步改良即可。

這裡面捎帶說下USDT,很多人在質疑USDT,其實和BTC一樣,只要頂尖交易所都願意開USDT承兌、開交易區,哪怕USDT背後沒有美元,也值這個錢。 群裡很多老闆估計會考慮近期做穩定幣,不好做,除非自己有特殊業務訴求。USDT除非自己作死和美國政府搞,地位事實上也封王了。

所以很多新的幣,用技術優勢想去競爭流動性優勢+信任優勢,目前看沒可能。

三、設計經濟系統儘量將POW+POS 結合

「火星公開課」第157期Frank Ling:區塊鏈生態環境要推倒重建

大家最好不要輕易碰POW機制的幣。POW機制隱含了一個最大的要求,就是別人願意為你的幣投入錢,換幣,升級性能,再投入。

POW對於場外承兌和流動性的要求極其高,而且你的Work必須產生足夠有價值的東西,否則你的經濟循環太難成立。

現實世界中採用POW機制的基本上就是農業,生產出來的東西是可以謀生的,而且人人都需要。

有項目方做地圖數據的POW幣,也勉強可以。受眾基本面一旦沒打開,POW幣很難活過去。這裡面各種花樣繁多的非BTC礦機項目,就是一個例子。

建議大家設計經濟系統的時候,儘量是POW+POS 結合,加一點人工干預,用粗糙的方式,先完成相對公平的記賬和運轉,逐步優化算法,因為要商業上成功,算法不能複雜,要讓廣大用戶看得懂、能參與。只有把如何分錢這事兒說明白了,市場才能鋪開。

現有市場上,各種IPFS的項目還很多,但是這裡面坑也很大,可能是市場上目前為止最大的坑,越是低成本的東西,中心化+規模化一定會很強,單位存儲成本,沒可能幹的過亞馬遜。B端用戶是最大的,都是要降成本、講效率的。

「火星公開課」第157期Frank Ling:區塊鏈生態環境要推倒重建

目前為止,個人覺得,基本符合Gartner技術成熟週期,區塊鏈要有技術革命改變生活,還需要3-5年左右。目前為止,所有的改進都是記賬方式的演進,或者說,我覺得是“股份強化版”。

所謂“股份制強化版”是投融資過程按速度* 5-10倍加速了,而且虛擬經濟中很多不方便定價的東西都得到了加強。區塊鏈版本的股票=股票+隱含永續債+其他未知的權益。

這一輪,Security Token崛起也是順應這個背景。熊市裡面,總要給一些信心和長期價值,讓人能夠持有且相信會漲上來。

四、只有培養自己的社區才有機會浮出水面

目前項目方棄坑太多了,如果以後上鍊了,被記錄在鏈上,真的是相親都麻煩了。

以後也會出現區塊鏈項目賣客賣殼的情況,今天上Top5的交易所成本還算低的,未來殼市場還是有意思的,大家可以留意。

大家要注意,今天的App 上,比如OKCoin、火幣都還是展示所有Token 的,以後Token多了會像股票一樣摺疊起來,不是進入漲幅龍虎榜,不是茅臺,一般用戶根本看不到。

只有培養自己的社區,有自己的買盤,有特殊的行業地位,才能有機會浮出水面。

以前進場開玩笑,茅臺13億共識,才9萬個持股股東,要珍惜他們,比如日本很多上市公司送各種禮品給股東,我們今年送了20多萬元的定製巧克力,年底可能會送黑豬肉給我們的用戶。

我們要想好新用戶在哪裡,目前來看,黑人及穆斯林國家,可能是我們不得已要走的路線,白人國家和日韓其實蠻難進場,日韓不太容易接受外地Token,美國文化與合規上,都會有一些阻力。

「火星公開課」第157期Frank Ling:區塊鏈生態環境要推倒重建

Token有點像新能源,都是窮人的電瓶車先用,有錢人的特斯拉先用。

不建議大家亂投交易所,我們自己經營,一肚子苦水。亂的地方,事實上是發幣信用崩潰了。全球200種貨幣,能拿來存錢的,進入SDR 的只有7種,193種可以拿來擦屁股。

問答環節:

Q1.交易所最大的苦水是什麼?

A1:經常要面對兩種威脅,一種是黑客,盜幣搞破壞,一種是交易高手,一點點報價漏洞和流動性問題,都可以被API刷到死。

交易所有時候必須要做Maker,下場提供流動性,自己的風險就會暴增。

另外就是大量幣歸零,佣金也為0了,賠本買賣只能儘快處理掉。

Q2:Security Token還是少吧?

A2:現在Security Token不多,我們自己的平臺幣也可能需要向這個方向改造。我們現在屬於野生狀態,一件件來。

Q3: 我對你提的App+錢包+場景的模式非常認同,場景包括線下嗎?我前一陣一直在挖一個巨大的腦洞:如果星巴克的28000家門店消費場景在App都嵌入虛擬幣交易所會怎樣?它的App已經是北美最大的移動支付平臺。

A3:整個市場對交易所有誤解,未來的交易所一定在超App內部+支付組建來實現。

中心化交易所是Credit 注入的節點,幫助項目起飛。去中心化交易所+錢包,會組件化、服務化,嵌入到場景中。

之前騰訊說二維碼,未來區塊鏈地址才是互聯網真正的入口,錢包是新一代的瀏覽器。

交易所的業態還需要經歷一個巨大的轉變,現在還是高度不穩定的。行業太早期了,有的時候很害怕,出發太早怕成為炮灰。

類似於支付寶這種,海外通過區塊鏈完成跨境清算和支付,分分鐘碾軋所有人,所以只能邊走邊看。還是手裡有用戶才是王道,所以,類似於星巴克這種終端消費品估值不高的。

Q4:去中心化交易所+錢包,嵌入場景,現在有合規路徑嗎?

A4:套用一個段子,印刷術出現的時候,是不合規的,汽車和火車進入大清的時候,是有違祖制的。合規這個事情,還是看美國人的法律怎麼分叉吧,我們現在沒辦法。

Q5:請問Cointiger是不是投資了Bitfury?如果是下半年計劃是啥?

A5:不是。下半年沒什麼大的動作,主要是向老少邊窮的地方發展,擴大用戶基數,繼續提升系統效率,我們底子不算厚,趁著熊市修煉。

Q6:你們的BitCNY能否講講?幫忙理解下?

A6:BitCNY是公鏈BTS體系下的產物,去中心化的人民幣,需要抵押多倍bts 生產出來的代幣。目前我們是市場上最大的用戶之一。

BitCNY還是挺好的,bts 生態蠻好,除了窮和人少,流動性不足,機制是很好的。bts 給我們展現了一個去中心化交易系統生命力是何等頑強,但是幣價是何等不給力。

BitCNY是去中心化的,我們就用這個來完成一些用戶的進場。我們和zb等平臺還在堅守陣地,它屬於小眾穩定幣。

Q7:交易所流量哪裡轉化高?

A7:目前不知道,統一的用戶畫像大概是年輕+追逐新事物+賭性強,用一些大流量的媒體可以篩出來,我個人覺得還是海外的類今日頭條的App轉化會有希望,其他沒太大的批量轉化的可能性。

「火星公開課」第157期Frank Ling:區塊鏈生態環境要推倒重建

嘉賓簡介

Frank Ling,數字貨幣交易平臺CoinTiger創始人,曾就職於網易、雪球、老虎證券及500強企業,2015年底創業,專注海外市場投資。

對話發起人

薄荷 / Mixin COO

早期數字貨幣愛好者,2014年參與巴比特沙之書計劃,參與比特幣及區塊鏈行業術語編譯,Mastering Bitcoin 譯者之一。2015年加入比特大陸,任運營、投資經理。2017年6月加入 INBlockchain, 前硬幣資本核心成員。

朱砝 / 幣印礦池聯合創始人

2015年進入加密貨幣行業,原比特大陸高級產品經理,與技術大牛潘志彪一同建立BTC.com,現為世界第一大比特幣礦池,第二大區塊鏈瀏覽器。現創業建立幣印品牌,服務於全幣種礦池、瀏覽器、錢包等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