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D肖
只是人家懒得告诉你罢了,怎么就叫没进展了。
可以说,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是最后一项,可以以有限的难度,转化为没有公式的,大家可以理解的科普的物理理论。因此,我们才会看到那么多优秀的科普作品,诸如《果壳里的宇宙》,《时间简史》。
哪怕是同时代的量子力学,你看有多少科普作品?能够理解波粒二象性中“即是波也是粒子,不是波也不是粒子”这样一个令人纠结的属性,就已经把多少人挡在大门外。要把这些,用通俗的语言讲出来,不用公式,给人听懂,可以说难于上青天了。
再之后呢?量子力学的完整构建,原子结构的深入认知和新理论构建,守恒量与对称性带来的一系列理论突破,量子场论,标准模型,凝聚态物理的开创。这一个个物理学界响当当的名字,并不为大众所熟知。是因为这些理论太菜吗?是因为他们不对吗?是因为他们简单吗?是因为他们微不足道吗?并不是。只是因为,这些东西太过艰深,少有人能学好,更少有人能够学透彻,而能够学透彻,又能写成科普的,更是凤毛麟角。
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名单,看看有多少重大突破,虽然未必都能看懂。如果你很感兴趣,现在互联网上学习资料这么多,搜索一下到处都是,多学一学。如果你真的很感兴趣,考个好大学,去物理系好好学一学,起码旁听一个。
最后,附上一则笑话,是我姥姥在11年前讲给我的。
以前有一个人,特别懒。懒到什么程度?他懒得吃饭,嫌手累,要他妈妈一勺一勺喂给它吃。有一次他妈妈要出远门,他懒得出门也就没法带他。于是,他妈妈就给他烙了个大饼,中间挖个洞,套在他头上。这样他不动手就能吃。他妈妈出门回来,看到他饿死了。那个大饼,他就把自己嘴前面一点给吃了,都不愿意动手转一转来吃旁边的。
懒死他了。
IvanZhu
那不是的,进展非常大,不过进展主要发生在量子物理领域。
理论物理学在爱因斯坦以后,出现了一个大统一的思潮,在这个思潮的引领下,温伯格与萨拉姆等人建立了电磁力与弱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这个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你看到的磁铁吸引铁块,与一些放射性物质发生贝塔衰变,其本质是一样——电磁力与弱相互作用具有共同的本质。还有,就是希格斯等人建立了对称破缺的机制,以及盖尔曼等人建立的夸克理论,到了后来则是格罗斯等人建立了强相互作用的渐进自由理论。这些进展都与高能粒子物理有关,但也属于理论物理学的进展。
所以,我们不能说在爱因斯坦之后,理论物理没有进展。只不过理论物理学的应用场景变得越来越稀少,很多项目没有落地,这倒是真的。这就好像人工智能只有落地以后,才能变成生产力一样。理论物理最近都没有能落地的项目,可以说自从原子弹爆炸以后,理论物理对社会的推动在减少,这个倒是事实。不过,互联网就是在欧洲核子中心被发明出来的,所以物理学对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是有第一推动力的。芯片与半导体也与物理学有直接的联系——所以还是不能小看物理学的力量。
潇轩
就像牛顿的经典力学不能适应(描述)光速运动的物体一样,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无法解决光速运动的物体转化的能量(金属态氢离子、磁场、电子)之间的关系。物理理论来自于实验,光速运动的流体产生的能量会形成爆炸,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对物质产生过程的观察。
要回答能量是如何转化为物质的,就不能只去研究能量转化为新物质后的“凝聚态”和能量产生新物质时表现出来的“高能粒子对撞”。
金属态氢离子(能量——以光速运动的物体——光速是能量与物质互相转化的临界值)聚合形成新物质,会形成引力场、磁场、强作用力、弱作用力——产生强光(电流);这也是一个吸收能量(金属态氢离子吸引电子)转化为常温、常压下的暂时稳定状态(物质)的过程。
在生产劳动中,人们把高压流体(水、二氧化碳等)输入地下会引发轻微的地震,这就是高速流动的物体产生了金属态氢离子,导致了聚合反应。在较大的灾害地震发生后,会有裂隙溢出细沙,就是由金属态氢离子聚合形成的二氧化硅。白垩纪末期小行星俯冲、撞击地球,光速流动的物质转化的金属态氢离子聚合形成的二氧化硅(砂岩、石英)或花岗岩,这都是可以仔细看看的。
1、小行星俯冲瞬间低空爆炸产生的金属态氢离子聚合形成的二氧化硅岩浆冲击波。
2、白垩纪陨石坑中央锥里金属态氢离子聚合形成的二氧化硅——陨坑玻璃。
3、白垩纪陨石坑中央锥上射部位由金属态氢离子聚合形成的二氧化硅衍生的花岗岩——冲击石英(含云母和长石)。
金童希瑞
物理学是人类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的学问。科学实践是发展物理学的基本方法和手段。理论物理必须与物理学实践结合,才能有所进步。爱因斯坦提出来的广义相对论是理论物理学的一个新台阶,但仍然停留在科学假说阶段,还不是科学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