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師的套路

心理諮詢師的套路

諮詢會上癮嗎?

是的。

為什麼呢?

心理諮詢師的套路

1感覺太好了!

從未有一個人像諮詢師這樣理解自己,對諮詢師理想化的階段。在這個階段裡,來訪者產生對諮詢師的移情。感覺諮詢師像媽媽,完美的照顧者,能體會我們的需要,能夠彌補我們那麼多年內心的留白。這種對缺失的填補,誰不會上癮嗎?這種感覺就像是,本來對這個世界失望透頂,沒有一個人能夠理解你,突然有一個人燃起了生活的希望,這種希望就像賣火柴的小女孩最後看到的火焰,星星點點,暖意盎然,一根點燃了溫暖、希望,再次感覺到冷意時,自然又想到了要去尋找火柴,這怎能不上癮呢?

2焦慮焦慮,但是還想做

做心理諮詢,尤其是動力學療法的諮詢,過程中會體會很多焦慮,但就是在這一次又一次感受焦慮的過程中,成長就悄然發生了。總說成長,成長是什麼?每個諮詢師在成為諮詢師前都要經歷這個階段,那麼,長成什麼樣就算可以了呢?

成長是艱難的,每次成長都要一次又一次經歷過往的創傷,在諮詢室裡,不斷地和諮詢師反覆地折騰,比如:以往的經歷中,來訪者感受到別人都是不可信的,於是反覆的試探,或者先擺出一副“你不喜歡我,我不信任你”的傲慢的姿態,這種姿態,別人感受到的可能是冷漠、距離感,這個人親近不了,自然就疏遠他了,此時來訪者就想,果然吧,他就是不喜歡我。但是來訪者沒有體驗到可能是自己的某些固化的心理導致了某些行為,這些行為引起了他人特定的反應。來到諮詢室,這些情結還會出現,來訪者對諮詢師也會出現類似的行為,也“期待”著諮詢師如生活中的那些人那樣的反應,以驗證“我是不被喜歡的,我是不受歡迎的”。結果,諮詢師接收到了這些信號,沒有慌不擇路,而意識到這是來訪者的某些情結,沒有因此而拋棄來訪,一次又一次,終於如鏡像般讓來訪明白了這些過程,來訪就在這種關注下成長了。

成長是緩慢的。一點一滴的成長都需要諮詢師和來訪者的共同努力,來訪有改變的動力,足夠開放,信任到諮詢師,諮詢師無條件積極關注到來訪,來訪在以往經歷的愛恨情仇在諮訪關係裡呈現,不斷地經歷焦慮,反覆體會諮詢進展太慢,諮詢沒有效果,甚至和諮詢師就是單純的利益關係,等等。

焦慮過後,終有一天來訪明白了自己的行為模式,而打破了這種“死”循環,成長便發生了。

體驗過成長,明白諮詢師永遠和自己站在一起,便不怕焦慮,理解這些都是有意義的。穿過一道山,跨過一道丘,領略成長路上風景的美好,上癮了,成長無終點。

3設置這麼嚴格,就是喜歡這種自虐的感覺啊。

從諮詢師一開始的心理教育,來訪不理解為什麼這麼弄。感覺諮詢師冷冰冰,突然間覺得焦慮想聯繫諮詢師,卻不理你。點到了,不管你還有多少想說的,諮詢師一句“留到下次諮詢中談”,這話看似冷漠,實則富有深意。你帶著這樣的焦慮經歷一次又一次諮詢、諮詢的間歇(一般為一週一次,一次50分鐘),突然發現,你可以和焦慮共處,不再一焦慮就想到諮詢師了,這就培養了來訪的“延遲滿足”能力。

4總想挑戰設置,一直挑戰下去,包括諮詢師。

無論自己想要如何挑戰設置,但是發現,每週一次,諮詢師就會無堅不摧的在那裡等你,來訪心中也會慢慢體會到了安定,這種安定是一種陪伴,無論你發生什麼,我就在這裡等你,陪著你,看著你。很多進入諮詢室的人對這種感覺是從未有過的,也自然會上癮。

5上癮到推薦周圍的朋友做諮詢。

開始的時候羞於啟齒,做諮詢似乎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漸漸地,自己體會到了諮詢的益處,即使不對周圍的人說自己在做諮詢,也會潛移默化地對周圍的人有影響,身邊的朋友遇到事了,會極力推薦心理諮詢,鼓吹心理諮詢如何如何好。

是不是吃諮詢師的回扣了?

心理諮詢師的套路

你想多了。

希望朋友們在心理危難時,都能得到恰當的心理疏導。

畢竟,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