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要正確對待寶寶的食慾、食量。每個寶寶的食量不一樣,隔壁的孩子一天能吃兩碗飯,不代表媽媽也應該給只能吃半碗的寶寶吃兩碗。而且,寶寶不可能每天胃口都好,如果違背寶寶的意願強迫他進食,會引起寶寶對食物的厭惡併產生反抗心理,久而久之甚至可能真的造成神經性厭食
不愛吃飯不等於“厭食”
有的寶寶本身飯量就小,不愛吃飯,只要營養均衡,生長髮育都正常,媽媽就沒必要太擔心。有的寶寶偏瘦,與其自身體質、家族遺傳、活動量大、吃飯比較挑剔等有關,並不是寶寶不吃飯的原因,只要沒有病,寶寶不胖,甚至有些清瘦並不是壞事。而且寶寶的食慾也不會每天都像媽媽所期望的那樣旺盛,寶寶運動量大、吃飯興趣高時就吃得多一些,而身體不適,如感冒、發熱、積食、患胃腸疾病後導致消化功能不良等,都會造成短時間的食慾不振,還有的寶寶在夏天不愛吃飯,都是正常現象。媽媽不能因為寶寶不愛吃飯就認為他“厭食”,或帶寶寶看醫生,或強迫寶寶進食,或表現出急躁情緒。
均衡營養,促進寶寶食慾
媽媽應給寶寶準備多樣的食物,讓他在允許的範圍內選擇食物,激發寶寶對食物的興趣,提高寶寶的食慾。當寶寶拒絕吃某種食物時,不應該懲罰他,應鼓勵他嘗試,或改變烹調方法,設法使寶寶接受。在飢餓時給予寶寶新食品,往往會收到較好的效果。媽媽應給寶寶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適當給寶寶吃些玉米、紅薯等粗雜食品,提高寶寶的食慾,促進其消化功能的發育與健全。此外,創造良好的用餐環境,讓寶快樂用餐也是非常重要的
專家熱線問答
怎樣才能發現寶寶是真的厭食呢?
厭食指的是較長時間的食慾減低或消失。如果孩子食量減少至正常情況下的1/2到1/3,且持續時間達2周以上,身體明顯消瘦,就要考慮是厭食了。一般而言,由於疾病引起的“厭食”,媽媽都會及時發現,寶寶的食慾也會因為原發病症的痊癒而消失。而對於不良的飲食習慣和餵養方式導致的非疾病性“厭食媽媽應及時調整孩子的飲食習慣,以免影響寶寶的健康成長。
閱讀更多 育兒常識解讀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