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加速!”伴随着周围响起阵阵加油声,列兵小沈最终以10分整的成绩成功入围连队短跑尖子组。副连长张柏洋拿着成绩登记表,高兴地说道:“连队从起初的仅有3人进入尖子组到现在的12人,我这个军体教员当的很有存在感啊!
军体教员:军事体育训练教员的简称,是伴随着军事体育改革而产生的指导部队军事体育训练的群体。这个群体的目的在于精细化基层训练,抓好体育训练和作战技能训练的结合。
可是,作为新生事物,军体教员该如何发挥作用?又该如何高效开展军事训练提高部队战斗力?且看第71集团军某旅的军体教员们各显神通。
合成营作为我军的新生作战力量,兵种要素齐全,任务区分明显,如何为遂行不同作战任务的官兵量身打造军事训练计划?是大胆革新?还是按部就班?作为某合成营副教导员兼军体教员的孟杰,也曾一度“纠结”,千里行始于足下,他利用以前在院校军事训练积累的鲜活经验,制定训练计划,征求各连队军体教员的意见,最终在全营形成以“实战化”组训模式和“模块化”训练方式为主的训练方法,备受全营官兵欢迎,军事训练成绩一路向好。
“以前训练的薄弱环节是什么?大纲规定考什么就练什么,忽略了课目间的关联性。”军体教员张柏洋认为,训练科目之间有着“牵一发动全身”的必然关系,比如说渡海登岛400米障碍,速度、耐力、力量、灵敏缺一不可,为解决类似的问题,张柏洋仔细推敲,查阅大量资料,总结出了小秘诀:把训练科目拆分开,一环一环的练,先零后整,先易后难,逐步把科目练实练精练明白。
为了提高战士们的训练热情,张柏洋还在连队设立了“火力杯”比武竞赛,每周小评比,每月大评比,在连队营造出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训练热情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
列兵小罗身材臃肿,耐力极差,是连队出了名的“拖油瓶”,身为军体教员的陈建森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主动向连长请缨,负责小罗的一对一训练。陈建森结合个人经历和训练经验,首先帮小罗树立起信心,然后从跑步动作、落脚要领、呼吸节奏一步一步带着小罗训练,并耐心细致地解答小罗训练中遇到的各种疑惑。一个月后,在连队组织的三公里测试中,小罗第一次甩掉了“倒数”的帽子,成绩进入了中等水平。
“别看战士们现在这么信任我,当初可不是这样。”陈建森笑着说道。原来他刚走上军体教员的岗位时,就遭到了官兵们的质疑:“练那么多科目,考核又不考”、“部队这么多年训练经验,还不如一个军体教员啦?”……作为连队新任军体教员,他的心里也犯了嘀咕:“怎么才能让战士们相信我呢?
为了连续跟踪测量官兵们高强度训练完后的心跳次数,陈建森精心绘制出计时跑心率测试折线图,并带着各排负责人分析排里每个人的训练情况,为每个战士都制订出了一份体能训练“专属套餐”:上肢力量较弱的战士,成立单杠小组;爆发力不足的战士,组建百米小队;耐力较差的战士,设立五公里小组……几周的“科学训”下来,战士们的成绩得到显著提升。
“我不敢!”看着木马前急哭了的战士小俊,军体教员王东已经习惯,因为小俊的表现实属正常反应,新大纲刚实施时,这小小的木马可难倒了不少英雄汉。轻车熟路的王东一针见血地分析出,小俊是典型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知道症结所在后,王东便开始对小俊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小俊一步一步训练。从扶着过,到最低高度的尝试,再到正常高度,小俊在王东不厌其烦的引领下逐步克服了心里的恐惧,最终成功完成了木马跳的一到三练习。
“能让战士们心无顾忌的参与到训练中是我们身为军体教员一直追求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王东专门建立了连队训练心理库,实时更新记录不同阶段每个战士的心理变化。同时建立“心声”信箱,掌握官兵的心理矛盾,并逐一回信解答,用鼓励的话激发官兵参训热情。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有了这些基层军体教员的努力,在改革强军的大潮中,这群“老槐树”精神传人定能紧随强军步伐,淬火打胜仗的硬本领。
閱讀更多 亮劍君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