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嫔妃戴“多肉植物”头饰?第一次见把穷说得这么清新脱俗

作为一部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东方美学相结合的清宫剧,区别于以往粗制滥造套路,《延禧攻略》自开播后热度持续走高,除了对剧情的广泛热议,剧中所还原的清朝宫廷美学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两百多年的统治时期,因其独特的审美和鲜明的满族风情,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书写了重要的篇章。

延禧攻略嫔妃戴“多肉植物”头饰?第一次见把穷说得这么清新脱俗

延禧攻略嫔妃戴“多肉植物”头饰?第一次见把穷说得这么清新脱俗

今天一起去看看《延禧攻略》植物变头饰,网友:第一次见把穷说得这么清新脱俗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

最近大家都在追的清宫剧《延禧攻略》,相信大部分人都看过了。

关于剧中人物的造型吐槽,从开播到现在从未停止,从一开始的“吊牌不摘”,到之后“口红不全”,再到现在的“多肉头饰”,基本上都围绕着一个字,“穷”字。观众吐槽,“你不摘吊牌是因为摘了吊牌怕拍完戏人家不让你退衣服吗?”“口红都不涂全,看着真的难受,来我家,我借给你们好吗?”

关于植物头饰,就更厉害了!嫔妃们所戴的头饰被吐槽为“多肉植物”,你或许认为,好好的宫廷剧,头饰佩戴多肉植物多么搞笑啊!其实,这头饰并非廉价的多肉植物,而是绒花。

延禧攻略嫔妃戴“多肉植物”头饰?第一次见把穷说得这么清新脱俗

可别小看这小小的绒花,其谐音“荣华”,寓意吉祥如意,是南京传统手工艺品,又被称为“发髻上的南京”。

延禧攻略嫔妃戴“多肉植物”头饰?第一次见把穷说得这么清新脱俗

因其手法特殊,以蚕丝染色成绒,再用钢丝勾条,直到现在都无法机器生产,只能纯手工,2006年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剧中的绒花头饰,正是绒花工艺大师、“南京最后的绒花匠人”赵树宪,参照故宫博物院馆藏实物手工所制。

延禧攻略嫔妃戴“多肉植物”头饰?第一次见把穷说得这么清新脱俗

延禧攻略嫔妃戴“多肉植物”头饰?第一次见把穷说得这么清新脱俗

延禧攻略嫔妃戴“多肉植物”头饰?第一次见把穷说得这么清新脱俗

要知道,绒花是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想买也不一定买得起。据说,为了这部剧,一共预订了19款绒花发饰,款式包括菊花、福寿三多、摇钱树等,工艺之复杂,是你所难以想象的。

延禧攻略嫔妃戴“多肉植物”头饰?第一次见把穷说得这么清新脱俗

还记得当年《还珠格格》脑袋上土掉渣的大花吗?

延禧攻略嫔妃戴“多肉植物”头饰?第一次见把穷说得这么清新脱俗

《延禧攻略》尊重史实,用通草绒花作为日常头饰。《清史稿•后妃传》中记载,富察皇后非常自律。她不爱奢华,低调节俭,平日里“以通草绒花为饰,不御珠翠”,后宫纷纷仿效。

可见这种绒花头饰相当贴近史实。不仅还原了历史,更惊艳了时光。

延禧攻略嫔妃戴“多肉植物”头饰?第一次见把穷说得这么清新脱俗

用绒花做装饰的习俗由来已久,在康乾年间更是盛极一时,不仅造型脱俗,也以谐音蕴含“荣华”之意。如今,绒花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绒花作为清朝流行的头饰,并非皇室贵族专用,但在样式方面有严格的等级划分。皇后妃子们佩戴的绒花最为华丽,通常发髻两边花团锦簇。而一般的小宫女只能佩戴造型简单、色彩单一的绒花。

延禧攻略嫔妃戴“多肉植物”头饰?第一次见把穷说得这么清新脱俗

延禧攻略嫔妃戴“多肉植物”头饰?第一次见把穷说得这么清新脱俗

在南京民俗非遗博物馆内,偌大的绒花工作室如今成为“网红地”,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经南京绒花省级非遗传承人赵树宪的一双巧手,蚕丝和铜条“变身”绽放的五彩花朵。随着电视剧《延禧攻略》的热播,这一传承千年的技艺重现昔日荣光。

延禧攻略嫔妃戴“多肉植物”头饰?第一次见把穷说得这么清新脱俗

“这是中国古人的智慧,我们希望的就是一代一代传下去,不要消失。这部戏把绒花重新带进了大众的视野,引起了广泛关注。我也希望借这个机会,能使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壮大非遗传承的队伍。”赵树宪说。

如同绒花一般,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不断走进生活,以更加“接地气”地方式实现着“活态传承”。

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华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很多地方根据节庆特点和假日节点,举办了具有当地特色、主题鲜明、和农事有关的节庆活动,形成了一批民俗活动、观花赏景、采摘体验、农业嘉年华等知名品牌。

今年,我国正式将每年秋分时节设立为农民丰收节。这个节日的设立,不仅是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与趋势,对人的生存选择、生活方式的一种尊重和价值肯定,更是当前我国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一种反映与表达。

项目要规划、要创意、要思路,

怎么办?

那就快跟我们联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