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为什么那么乱?

君剑z


中国在世界范围内最好的朋友之一,“巴铁”巴基斯坦的处境关涉到中国在西南出口的地缘战略。

作为南亚最大的两个国家之一,巴基斯坦的发展情况远远不如邻国印度,印度虽然显得“脏乱差”,但印度的发展飞速,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力,而巴基斯坦是真的有些乱,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位置也受制于其他国家。

(刚刚当选巴基斯坦第22任总理的伊姆兰·汗)

巴基斯坦的乱,首先出在它的国内的经济民生一直不好,农业是巴基斯坦很多老百姓的主要收入来源,而气候和水资源并不好,让巴铁的农业生产并不理想,老百姓的日子并不好过。

加上,巴铁国内的复杂的宗教问题,特别是政府与宗教紧密结合,造成了错综复杂的国内宗教状况。这就导致巴铁的内部社会出在一种撕裂状态,内部乱是一种必然。

(抗议的巴基斯坦老百姓)

而巴铁的外部,除了与中国的关系还较好之外,其他几个邻国,像与印度,伊朗,阿富汗的关系均不是很好,不时爆发一些或大或小的冲突,外部显得也很混乱。

(中巴铁路路线图)

对于巴基斯坦来说,要解决乱的问题,首先还是要从内部解决,让经济能够真正发展起来,老百姓的日子好起来,才是梳理解决乱的根本。

你对巴基斯坦有哪些印象?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老李有刀


巴基斯坦这个国家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南边靠近阿拉伯海,东方连接印度,东北比邻中国,西北与阿富汗接壤,西方有着伊朗。巴基斯坦原属英属印度,1947年英国对该地进行印巴分治,1956年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成立。


(曾经的英属印度,包括了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

巴基斯坦之所以会如此乱,与它的内部和外部离不开关系。先看他周围的邻居,像阿富汗、伊朗、印度都不安生。而巴基斯坦内部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95%以上的人信奉伊斯兰教。但是其国家建立时间短,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人口占据多数,很难有国家认同感。

巴基斯坦与印度。印度的主要民族是印度斯坦族和锡金族,他们信奉的是印度教和锡金教。巴基斯坦来自于最早入侵印度的雅利安人和中亚人,他们信奉的是伊斯兰教。所以双方在宗教问题上,就有一定的冲突。因为当年这些人入侵印度的时候,曾经强迫印度人信奉伊斯兰教。

英国当年入侵印度,采取的是分而治之的形式。后来印度民族独立兴起,英国不得不从中挑拨关系,最后导致印度刚独立的时候出现大规模穆斯林和印度教徒迁徙。当时的巴基斯坦还包括现在的孟加拉,印度为了一劳永逸,直接将两者拆分。奠定了现在巴弱印强的基础,这是双方的矛盾之一。

▲克什米尔问题

当然最严重的还是克什米尔归属问题,这也是当年英国撤离时留下的毒瘤。克什米尔地区以穆斯林教为主,但是治理该地区的却主要是印度官员。英国当时退出印度的时候,并没有指认该地区到底是属于谁?因此之后也就爆发了几次印巴战争。

巴基斯坦与阿富汗。虽然在911事件之后,巴基斯坦积极参加国际反恐。打击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援助阿富汗的重建。但是巴阿在塔利班跨界恐怖袭击等问题上有深刻分歧,为此经常爆发小规模冲突。

其实在911事件之前,因为宗教问题,巴基斯坦一直在支持着塔利班。对于这种东西,阿富汗肯定不可能短时间忘记。而且自从巴基斯坦独立之后,他们就一直不想让阿富汗发展起来,双方矛盾可谓是积怨已久。
▲塔利班组织

巴基斯坦与伊朗。两个国家在卑路支地区归属问题上,一直有很大的争议。此外双方在阿富汗都有代理人势力,都在维持着自己一方面的利益。最主要的还是巴基斯坦在资金上高度依赖沙特,但是沙特又是在中东地区最为反对伊朗的国家。为了资金的考虑,巴基斯坦就必须支持沙特。

巴基斯坦与中国。巴基斯坦是中国唯一一个全天候的盟友,两者之间的友谊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开始。当时巴基斯坦被美苏两国抛弃,又面临着印度的侵压,中国适时的站在了其后面。后来苏联入侵阿富汗,中巴美联手遏制苏联,彻底的把中巴绑在了一起。

巴基斯坦也是最早承认中国的国家之一,上世纪80年代中美关系紧张的时候。美国曾经不止一次以经济利益诱惑巴基斯坦,但是他们都坚定不移的站在我方。除此之外,在军事、经济上的合作也很多,中巴关系最铁就不多介绍了。


诸上其实可以看出巴基斯坦除了和中国的关系很好,与其他邻居都会有所争端。更多的还是因为历史遗留问题,与中国的关系也是考虑到自身未来发展。除了这些外部客观因素,巴基斯坦内部问题也不少。

巴基斯坦是一个靠“宗教立国”的伊斯兰教国家,在印巴分治之前,巴基斯坦是没有所谓的历史和文化积淀的。甚至是国家的名字,都是南亚次大陆上几个地区东拼西凑而来。巴基斯坦内部民族成分复杂,包括了旁遮普族、信德族、普什图族和俾路支族,以及克什米尔地区的少数民族。

除了本国民族之外,这些民族在国外还有很多的“亲戚”。比如说伊朗有俾路支人、阿富汗有普什图人、印度有克什米尔人。当初这个国家建立的时候,为了能把各个地区的人联系在一起,伊斯兰教就渐渐成为巴基斯坦立国的法理基础。可以说没有伊斯兰教,就没有后来的巴基斯坦。


但是他们成也宗教,败也宗教。虽然巴基斯坦后来试图政教分离,但是取得的成果并不大,很多法律条文都要受到宗教的制肘。伊斯兰教不像基督教那样,曾经经历过资产阶级的宗教改革,所以在很多方面与当今的体制格格不入。

很多伊斯兰主义者提倡政教合一,必须严格遵循经书当中的要求。他们常常以正统自居,不断的对世俗当中的政权诘难。在价值取向当中,更是闭门造车。尤其是在四大教法学派形成之后,他们认为伊斯兰教已经可以自足了,不需要再进行创新,只要沿着前人的道路即可。这种危险思想的诞生,也造成该国自1991年后十几年的动荡。

其实美国也是个多民族国家,更恰当的说法是移民国家。他们也没有一个主民族,如果从这个方面来讲,他们甚至和巴基斯坦有一点像。但是为什么他们没有出现这么多动荡?成立的时间长我们就不说了,关键是人家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


在这套法律体系之下,很多人的权利得到了保障,就没有必要产生各种内部纠纷,从而可以一致对外。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民族对国家都有一种归属感,然而这种归属感对巴基斯坦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因为他们几乎是没有。

之前也讲到了巴基斯坦是在伊斯兰教的粘合下,多个民族凑活在一起的。而巴基斯坦政府治理能力低下,这么多年里面一直没有解决很多民生问题。大部分的民族与地区都还是以“部落、宗教”为中心,如果外界稍微加以刺激,很有可能立刻成为一盘散沙。

时间长此一往下去,如果巴基斯坦内部再不尽快的实现“统一”,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排斥力”。反观其周围邻居印度、伊朗、阿富汗,这些国家的形成,要么是有一个主民族,比如阿富汗的普什图人。或者说该地长期居住某一民族,比如说俾路支地区。但是这些东西,巴基斯坦都没有。


所以说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巴基斯坦都有着相当多的问题。在如今都在高呼中巴关系的时候,我们也要重视这些问题,为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早作打算。


史之策


巴基斯坦为什么那么乱,可以从一个小故事谈起:

话说安伯托·艾柯(Umberto Eco,1932-2016 ,一译作翁贝托·埃科)有一次在美国纽约坐出租汽车,话说纽约的出租车司机来自世界各地,语言肤色各不相同,有土耳其人、马来西亚人,也有希腊人、犹太人,有一次,艾柯遇到了一个名字很难拼写的有色人种,一问才知道是巴基斯坦人,巴基斯坦出租司机师傅很健谈,两人一开始相谈甚欢,但当艾柯傻乎乎地提到自己地国家意大利有一些印度人时,司机师傅马上怒视艾柯:你不该把两个如此不同地民族相提并论,不该提起这个在我心中如此低等地民族。而当追问谁是曾经和意大利人互相残杀地宿敌而艾柯回答不出来地时候,司机师傅更是很不满意,他直言不讳说艾柯是在撒谎,

因为一个民族怎么可能没有敌人。

(以上内容出自《羞耻啊,我们居然没有敌人》,【意大利】翁贝托·埃科《密涅瓦火柴盒》La bustina di Minerva)

(安伯托·艾柯,享誉世界的哲学家、符号学家、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小说家,也被誉为20世纪后半期最耀眼的意大利作家)

即小见大,这位巴基斯坦裔出租司机的认知很说明问题,巴基斯坦的立国基础之一,就是和宿敌印度之间的仇恨,这个后面再细说。

巴基斯坦立国的法统渊源是1947年6月的《蒙巴顿方案》(即“印巴分治”方案,亦称印度独立法案),而该方案的先天缺陷就是简单粗放,巴基斯坦国民身份识别的主要根据就是宗教,其他各种诸如民族、文化和语言不同的差异和多元化特征都被忽视了。

后来,因为地理上的相互隔绝,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巨大差异,东巴基斯坦首先分离出去,成为独立的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为了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巴基斯坦付诸于使用加强宗教灌输和凝聚的方式来加强国家民族的团结性,但是,这个双刃剑的另一个结果是宗教极端主义势力的坐大,又给巴基斯坦的乱象之火添加了强劲的助燃剂。一些传统的部族又往往与宗教极端主义势力结合在一起,更是剪不断理还乱。

另一方面,巴基斯坦的政治格局表面是现代国家的选举和政党制度,但是主要政治实力派如谢里夫家族、布托家族都是不同省份的传统门阀贵族,政党轮替和政治斗争与地域争端和族群倾轧交织纠缠在一起,也是乱象的源头之一。

总而言之,巴基斯坦为什么那么乱的原因很多,但根本原因在于国家认同问题。

首先,为了化解分离主义和地域族群矛盾,巴基斯坦只能加强宗教的比重,但这间接助长了极端主义,而宗教内部本身亦有派别派系的不同,一旦与固有分歧结合,结果也可能适得其反。

其次,与印度之间的矛盾和仇恨,固然或许可以产生一定的内部凝聚力,但和和平、发展的大潮流背道而驰,地缘政治的诅咒也影响着国家的和平稳定的发展,强化这一点对巴基斯坦的长治久安也是饮鸩止渴。

建立新的有效的国家认同,可能是巴基斯坦消弭乱局的唯一路径,但是这道阻且长,十分艰难。



谈古论金


这个四千字的长回答,将告诉你巴基斯坦乱局的根本原因,将会把这个我们称为“巴铁”国家内部复杂的矛盾一一展示给你,我相信看完之后,你将清楚的了解,巴基斯坦为什么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这件事,还得从巴基斯坦建国和其国父阿里·真纳说起。

巴基斯坦国父阿里·真纳曾经长期是印度国大党

的重要成员,甚至当他加入全印穆斯林联盟(简称穆盟)后,很长是一段时间内,两种身份在他身上并存着。

因此,我们能够看到很多二人在一起合影的照片,但其实这两位领袖的身上几乎没有任何共同点。从衣着上我们就能看出,他们要是能合作在一起,真是活久见了。

作为印度国内重要的政治势力,国大党和穆盟大概只有一个共同点,就是

“英国人必须滚蛋”,至于滚蛋的方式和滚蛋之后怎么办,两个政党之间,找不到任何妥协的空间。

英国学者曾一针见血的给巴基斯坦和巴基斯坦人做了一个定义,“一群害怕做印度人的穆斯林”。

没错,“害怕成为一个印度人”是巴基斯坦能够独立建国的唯一基础,而这正是阿里·真纳毕生奋斗的目标。

为此,他必须反复向长期生活在印度的穆斯林解释,“你们是穆斯林,你们和你们的印度邻居不一样,你们应该生活在一个伊斯兰教法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名字叫做巴基斯坦。”

总有些穆斯林是不在乎成为印度人的,而这部分生活在印度的穆斯林,甚至比整个巴基斯坦的人口还多。

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既然穆斯林可以和印度教徒共同生活在印度,那巴基斯坦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

这个悖论的存在,导致巴基斯坦成为的一个名义上的伊斯兰教法国家。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巴基斯坦的国名——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说真的,以阿里·真纳一个英国律师出身的经历,从他心里希望建立的巴基斯坦,应该是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世俗化国家。但这个国民身份的悖论,让他不得不屈从于现实,而把巴基斯坦建成伊斯兰国家。

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穆斯林建立的国家,天然都是伊斯兰教法国家。比如说,土耳其就是一个信仰伊斯兰教占大多数的世俗化共和国——土耳其共和国。

在解决了国民身份问题后,阿里·真纳还要面对另一个更为棘手的难题。

在当时,印度西北部穆斯林聚居区内,存在着各种各样复杂的教派和部落势力。

一般来说,解决国内桀骜不驯地方势力,最好的办法是用强大的军事力量进行弹压,这也是土耳其国父凯末尔解决问题的方式。

但可惜,阿里·真纳手中并没有这一利器。恰恰相反,印度西北部各部落反倒有自己强大的武装力量。

阿里·真纳能够倚仗的,只有他巨大的个人威望,凭借不断的协商、斡旋和妥协,来拉住各地的部落首领。因为,如果各部落不能形成一个整体的国家,早晚会被强大的印度一口一口的吃掉。

这是巴基斯坦这个国家,存在的另外一个意义,即它必须是一个足够大的独立国家,而不是若干个小国。

巴基斯坦国父阿里·真纳

这就是巴基斯坦建国的背景,这个国家能够被建立起来,完全基于他们共同讨厌,东面那个叫做印度的邻居。而不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各教派穆斯林,有多么喜欢对方。

这一特点导致,阿里·真纳白手起家建立起的,这个叫做巴基斯坦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几个拼盘国家之一。

甚至,就连巴基斯坦的国名(Pakistan)都是一个精妙的文字游戏,是把五个区域的首字母和尾字母拼在一起构成的单词。

字母P指的是旁遮普省A是指阿富汗尼亚(西北边境省)k是指克什米尔S是指信德省tan指的是俾路支斯坦(Baluchistan)。

这个国名前半部分Pak,在波斯语和乌尔都语中为“圣洁”之意stan在波斯语意为“国家”或者“土地”

,组合在一起成为了“圣洁的土地”之意。

当阿里·真纳千辛万苦的把这个国家拼接在一起,他当然知道,这不是他心中理想国家的模样。但这时候,他的人生已经走到了尽头,巴基斯坦建国的第二年他就去世了。他没有时间,把这个国家打磨的更加精致。

匆匆建国,导致巴基斯坦政局存在一个非常怪异的情况,信德省和旁遮普省由中原直接管理,而俾路支省和西北边省(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则由部族自治。

即便阿里真纳在建国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妥协和让步,但依就不能扭转,这个拼盘国家走向破碎的倾向。

巴基斯坦刚刚建国,东南部面积最大的俾路支省(34.7万平方公里,约占巴基斯坦国土面积的39.4%)卡拉特土邦便宣布独立,虽然半年后便被巴军收复。

但从此之后,俾路支民族分裂主义组织便开始以武力方式对抗巴政府,在1948年、1958-1959年、1963-1969年、1973-1977年期间,多次与政府军发生冲突。

除了俾路支省,巴基斯坦西北边省的部落民和阿富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苏军入侵阿富汗时,巴基斯坦是阿富汗游击队的后勤补给基地和大本营,是美国人亲手加强了两国部落之间的兄弟情义。

而当美国出兵打击阿富汗塔利班时,被美国人加强了的兄弟情谊,又被反过来用来对付美国人。

即便当时,在美国雷霆压顶的态势下,西北边省的部落都敢暗中保护阿富汗塔利班。这足以看出,巴政府和巴军方在西北边省孱弱的控制力度。

因此,西北边省是巴基斯坦国内另一个巨大的不稳定因素,只是谁都不知道,这颗定时炸弹什么时候会爆炸。

巴空军的枭龙战机

既然说到巴军方,那就再说说这支,在巴基斯坦政局中非常重要的力量。

我们刚才说到,阿里真纳手中是没有军队的,印度西北部的军事力量,被各部落的头领控制在手中。

但有意思的是,刚刚建国时的巴基斯坦,从印度手中,继承了一支相对完整的军队。

之所以会出现这么搞笑的情况,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在英国统治印度次大陆的过程中,英国统治者发现印度教徒打仗的能力,实在是差的令人发指。

而在所有生活在印度次大陆的民众当中,最骁勇善战的就是穆斯林。所以,英国人在他们的部队当中,补充了大量的穆斯林战士。

当英国人决定,从印度次大陆抽身而去之时,印度军队中的穆斯林大部分流向了巴基斯坦。

这导致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印度建国后保留了一套完整的,英国人留下的官僚体系,以及受过良好英式教育的公务员。而巴基斯坦则继承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由高、中、低级军官组成的军队体系。

第一次印巴战争爆发后,很多人都认为巴基斯坦打输了。但实际上,这个被匆匆忙忙拼接起来的新国家,一场战争能够打成这个样子,巴基斯坦人已经足够满意了,至少他们没打

战争的结果导致,巴基斯坦军方拥有了巨大的荣誉和民众支持,使其成为巴政坛中当中,一支极其重要的政治力量。

而这之后的六十年中,巴基斯坦一直在重复一个怪圈,即豪强大家族政治势力和军政府轮流坐庄,掌控巴基斯坦的政府。

从1947年到1956年,是巴基斯坦第一个民主政府时期,各党派的主要工作就是天天互喷,连一部宪法都制定不出来。建国十年都没制定出一部宪法,大概也算世界政坛上的一个记录了。

1956年军方实在看不下去了,陆军总司令阿尤布·汗上台,对豪强政客们说,你们都一边凉快会儿,看老子来治理国家。

一般来说,军政府执政虽然不太民主,但大多都很有效率,比如说南美国家主要基础建设,都是在军政府执政时期完成的。

与此类似,巴军方的政府也干的不坏。至少在其执政期间,第二次印巴战争(1965年)巴军算是守住了国土。不过第三次印巴战争中,东巴基斯坦(孟加拉)被肢解导致军方声望受损,豪强政客趁机重新登台。

阿里·布托(巴基斯坦人民党创始人)从1971年干到了1977年,他在国内推行西方民主和土地改革、经济国有化,伤害了大工业家、金融家和中、小资本家利益,导致工业资本纷纷转往国外或在国内转向其他行业,给巴工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1977年7月,军方再次动手,把国家治理的乱七八糟的阿里·布托被推翻,上台的是著名的齐亚·哈克将军(时任巴陆军总参谋长)。军政府再次展示出治国的效率,使巴基斯坦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跃居南亚地区首位。

另外,巴基斯坦的核技术,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发展的。齐亚·哈克曾说道:“哪怕过啃面包的日子,也要为和平利用原子能而发展核技术。”

1988年,齐亚·哈克被炸弹炸死,巴基斯坦再次回到民主政府的局面。

贝娜齐尔·布托

从1988年到1999年,纳瓦兹·谢里夫贝娜齐尔·布托(阿里·布托的长女)的二人转,两人各自执政两次。

1999年,军方再度政变,穆沙拉夫上台。2008年,穆沙拉夫辞职。豪强政府重新开张,直到2018年。

不过今年的巴基斯坦大选,不再是谢里夫家族(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和布托家族(巴基斯坦人民党)的游戏了,

来着开伯尔-普什图省(前西北边省)的巴第三大党——正义运动党党魁伊姆兰·汗成了新总理。至于这位板球明星出身的政治家,究竟能把巴基斯坦带向何方,我们还要拭目以待。

伊姆兰·汗

这就是巴基斯坦为什么会这么乱的原因。这个被阿里真纳匆匆拼起来的国家,有着太多需要解答的问题。

而上天给阿里·真纳的时间太短,他没有时间写出全部的答案。阿里·真纳没有来得及回答的问题,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巴基斯坦的政治家有能力作答。

作为穆斯林国家当中唯一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巴基斯坦的外部环境,基本上已经得到了稳固。

虽然印度的军事力量远远超过巴基斯坦,但至少很长一段时间内,印度不会再起吞并巴基斯坦的心思。因为,印度的政治家心里也很清楚,巴基斯坦的背后站着海湾的伊斯兰国家。

相比于外部环境,巴基斯坦国内的情况显然要复杂的多。巴中央政府和地方部落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博弈。这其中,俾路支省和西北边省的分离主义运动

,一直都是巴政府非常头疼的问题。

尤其是盛产石油的俾路支省,一直都认为自己在中央政府的统筹下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前几年,经济走廊爆出的改线风波,就源于俾路支人觉得经济走廊没有惠及他们,而我们非常看重的瓜达尔港,恰恰在俾路支省的区域内。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如果不能解决,中央与地方、军方与豪门、各省经济不平衡

的利益矛盾,巴基斯坦乱局还将继续。

如果,上天能多给阿里·真纳十年的时间。可能他真的有机会,解决巴基斯坦这些根源性的问题。

但历史是没有如果的,阿里·真纳没来得及回答的问题,必须有一个巴基斯坦政治家站出来给出答案。

这个人会是新上台的伊姆兰·汗吗?我们不知道。

我们只是希望,这个被我们称为“巴铁”的国家能够保持稳定。至少,生活在巴基斯坦的民众,有权利不生活恐怖袭击的阴影之中;有权利享受清洁的饮用水和便利的交通;有权利和地球上所有的民众一样,有一个平静的、完整的人生。


看在辛苦码字的份上,您给赏关注呗!



藏地读行


巴基斯坦说乱也乱,说不乱也还可以。乱是因为巴基斯坦地方部族势力比较强大,一般不太听中央政府的话,而不乱则是因为巴基斯坦国内局势还算稳定,没有什么大规模的互斗事件发生。

如果我们要分析巴基斯坦究竟“乱”在哪里的话,可能需要从民族、宗教、政治等方面进行分析,才能得出最终的答案。

一个国家如果想要稳定,那么首先就需要国内有一个能够占压倒优势的民族来执政。

巴基斯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要民族有旁遮普族、信德族 、巴丹族(普什图族)和俾路支族,其中旁遮普人占63%,信德人占18%,普什图人占11%,俾路支人占4%。

通过各主要民族占总人口的比例来看,其国内的旁遮普人占据了总人口数量的大部分,但是并没有达到80%以上的绝对多数,这就导致巴基斯坦国内的部族势力相对要强的多,大多数时候都不会听从中央政府的管理。

所以一般情况下,在巴基斯坦国内部族事物都是由其部族内部进行管理,虽然巴政府一直都想获得对地方部族地区的管理权,但是在国内地方部族的强力抵制下,一直都没有什么成效。

虽然巴基斯坦都信奉伊斯兰教,但是由于受到周边国家宗教的影响,导致国内政治环境很容易出现动荡。

巴基斯坦举国信奉伊斯兰教,其国内伊斯兰教信徒超过95%。所以巴国内有四个主要民族,但是由于有着共同的信仰,因此并没有出现较大的分裂。

但是由于巴基斯坦信奉的是伊斯兰教的逊尼派,而其国土与什叶派穆斯林的宗主国伊朗接壤,这就导致周边什叶派穆斯林国家与巴基斯坦关系相对紧张,国家关系出现动荡。

此外由于伊斯兰极端势力不断向巴基斯坦渗透,导致近些年来其国内的控股袭击案件不断增加,也也是目前巴基斯坦国内局势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


落下m


“巴基斯坦为什么那么乱?”——这个问题问得好,表明中国社会越来越多人开始摆脱多年来的粉饰性宣传影响,开始正视现实。


巴基斯坦暴恐袭击


不错,巴基斯坦是我国抑制印度坐大的战略盟友,该国在我国官方和民间获得“全天候友谊”、“巴铁”、“友谊比山高比海深”等称呼赞誉,实出于此;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该漠视该国与我国在文化传统、政体等方面的格格不入,漠视该国全社会伊斯兰极端主义倾向深入骨髓、政府治理能力低下、社会凝聚力薄弱的致命问题,国际社会一致公认,巴基斯坦多年来一直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恐怖主义、分裂主义“三股势力”猖獗肆虐的世界级重灾区。该国社会极端主义倾向和国内矛盾、社会撕裂之深,突出表现在穆斯林排挤压迫非穆斯林、占穆斯林约90%的逊尼派排挤什叶派、逊尼派内部多数派别排挤他们所称的“异端”阿赫默迪亚教派。


巴基斯坦前美女外长希娜


巴基斯坦之所以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最关键的原因还是该国国家发展方向步入歧途,从一个脱胎于英属印度殖民地的世俗化国家逐步发展成了一个伊斯兰国家:

独立不久,巴基斯坦就陷入了是成为世俗国家还是伊斯兰国家的国体之争,这种争论还多次演变成为残酷的教派冲突,几经反复,巴基斯坦共和国国名于1963年确定改为“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1970年代末齐亚·哈克(Muhammad Zia-ul-Haq)军事政变夺权之后,进一步提出国家体制伊斯兰化的政策,自

1979年起陆续颁布法令,在巴基斯坦力推全方位伊斯兰化:设立掌握审查、修订法律大权的伊斯兰思想顾问委员会、伊斯兰法院,恢复伊斯兰教法规定的偷盗断手、石刑等“固定刑”;恢复伊斯兰教税金;在这个英属印度时期就已经较早全面实施了国际通行经济规则的国家引进伊斯兰金融等做法;……甚至付出了很大努力企图将自然科学伊斯兰化。这一切的结果是伊斯兰极端主义在巴基斯坦深深扎根,齐亚·哈克自己最终也死于暗杀。今日的巴基斯坦经济停滞衰败,社会动乱频仍,各色非法武装组织蜂起,归根结底,都可以追溯到国家发展方向错误。我相信,随着时间流逝,我国朝野上下会日益普遍、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实际上,很多人已经认识到了,公开大声说出来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梅新育


先否定一个,就是印度的威胁造成巴基斯坦的乱,这不符合事实与逻辑。因为一般而言,外敌威胁会增进内部凝聚力,原本争吵的各方如果有一个共同的国家认同,会暂时放下矛盾,一致对外,凝聚力得以增强,比如抗日战争、阿富汗抗苏战争都是如此。所以,关键问题是巴基斯坦为何在印度强敌在邻的情况下,依旧吵闹不休,乱哄哄?或许彼此根本就不觉得是“一家人”,没有形成牢固的“巴基斯坦”国家认同是最可能的原因。

在东巴基斯坦独立后,孟加拉人退出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剩下了旁遮普人、普什图人、信德人和俾路支人,其中旁遮普人最多,约6成左右,信德人不到2成,普什图人刚刚多于1成,俾路支人半成,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巴基斯坦的主体民族相对不明显,民族构成人数分散,没有一个占绝对多数的民族作为中坚和起引领作用,遇到重大事变行动力就会顿挫,平时没有威胁,就更加混乱,彼此互不认同。

而且,巴基斯坦就是几个民族和地域的大拼盘,成立了仅仅几十年,各个民族此前从来没在一个国家共同生活过,只是在印巴分治后,由蒙巴顿人为地将几个民族拼接粘合在一起,唯一的粘合剂就是伊斯兰教,缺乏历史共同记忆,对于巴基斯坦的认同更加弱化。巴政府治理能力低下,长期也未能成功地通过宣传与教育让巴基斯坦国民形成公民认同,而是依旧以族群认同和部落认同为主,如此,更加混乱。我们光听说印度国内的叛乱武装,希望印度有朝一日分裂,但是我们是不是也要多关注我们巴铁分裂的危险性,不能因为关系好,就看不到人家的问题,印度分裂让人兴奋,但是巴铁分裂就让人悲伤了。俾路支人虽然人数少,但是为了独立,可是进行过数次武装斗争。普什图人也对阿富汗念念不忘。

缺乏国家认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四周伊朗、阿富汗和印度三个国家的“磁吸力”,这三个国家,要么巴基斯坦的某个民族就是人家的主体民族,因此产生一种主体民族的“磁吸力”,阿富汗对普什图人的磁吸力,造成塔利班长期活动在巴基斯坦西边地区,要么巴基斯坦某一地区是人家历史上的地盘,因此产生一种国家“磁吸力”,比如俾路支地区,长期属于波斯帝国,伊朗对着地区的历史念想不能说不说是一个重大问题。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印度,印度某种程度上根本否认巴基斯坦的存在,认为巴基斯坦根本就是对印度的分裂,希望最好全部将巴基斯坦“统一”到印度,而巴基斯坦东部地区民众也有部分对印度认同,说印度对他们有磁吸力也不过分。

总之,这种内部互不认同,外部强大磁吸力的情况,加之巴基斯坦政府本身治理能力低下,造成了巴基斯坦现在的乱局。我们能不重视?

我是北玄武,欢迎关注,希望带给你不一样的世界与观点。


北玄武


巴基斯坦的乱,基本上避不开这几个因素:

塔利班,教派矛盾,地区主义和社会等级

巴基斯坦境内恐怖主义不断,一是本土塔利班不断发展壮大;二是阿富汗塔利班在美国发起的反恐战争中,逃往巴基斯坦边境部落,他们不仅生存了下来,还向巴基斯坦其他地区扩散。塔利班势力在个别部落地区甚至夺取了政权。虽然近几年巴基斯坦政府的反恐行动取得一定成效,但并未在根本上把恐怖主义势力控制住。

巴基斯坦是伊斯兰国家,人口总数的95%是穆斯林,存在多种教派,主要是逊尼派和什叶派以及他们各自的支派。其中逊尼派约占90%,分布在全国各地;什叶派约占10%。在逊尼派和什叶派内部还存在不同的分支,这使教派问题进一步复杂化了。近年来,巴基斯坦什叶派与逊尼派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宗教极端主义势力经常制造暴力和恐怖事件,诸如爆炸公共场所、暗杀对方领导人等。

地区主义在巴基斯坦也是很突出的一个的问题。旁遮普省是大省,而旁遮普人是巴基斯坦最大的族群,约占总人口的63%,在巴基斯坦中央政府机构和军队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对国家政策具有极大影响力,也是受益最大的。而最为贫穷落后的俾路支省,当地民众有着强烈的被剥夺感,不满中央权力过大,认为本省的权益没有得到尊重,当地开发自然资源所获得的收益更多地分给了政治影响力较大的旁遮普省。大多数俾路支本地民众的目标是争取更大的省自治权,于是有些分离主义组织就公开宣扬分裂主义倾向,并采取暴力恐怖手段试图达成目标。

巴基斯坦的历史文化其实有着悠久的历史,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也存在深厚的历史基础。虽然由于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社会层级的分类有所改变,但是社会等级森严的本质并没有变化,等级制度依然影响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1947年独立以来,巴基斯坦社会结构主要由地主和农民两大要素组成。而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巴基斯坦政府并没有实施有实质意义的土地改革来打破这一结构,为平民造福。相反,巴基斯坦政府长期出于内斗当中,军方与政党轮流掌权,无论哪一个派系的掌权者,都是挖空心思维护自身利益。长期的结果就是,地主阶级权力越来越大,越来越集中;农民越来越弱势,越来越贫困,贫富差距巨大,这也是造成社会动荡的一个很大因素。


麻辣一加一


近日,在巴基斯坦东部旁遮普省萨西瓦尔城市一座发电厂外的检查站,巴基斯坦守卫项目军人扣留了试图进入电厂的8名持枪中国人。其中4名是该电厂员工,另外4人是到巴基斯坦考察做生意的中国人。目前被排出了恐袭的可能。其实,2017年底至2018年初,就发生了三起针对中国公民的的流血袭击,其中两名中国公民葬身异乡。这些都是巴基斯坦政局动荡的表现。

巴基斯坦虽然贵为南亚第二大国,但自独立、建国引来,就长期处于动乱和贫穷中。在经济上,农业和旧式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工业水平低下;在政治上,民主派文官与专制派军人冲突不断,多次爆发政变。外部还有来自印度,阿富汗塔利班势力的侵扰。种种原因,使得巴基斯坦长期处于内因外患中。

那么,为什么巴基斯坦会如此动荡?云石君将做简单分析。

人类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水资源。印度河为印度河流域区域提供了宝贵的淡水资源。印度河年径流达2070亿立方米,对于88万平方公里的巴基斯坦来说,地表水量是丰富充足的。

不过,巴基斯坦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全境干旱少雨。作为核心本部的印度河流域,年均降水量不过300毫米,俾路支高原和塔尔沙漠等边缘地区只有100毫米左右。可以对比一下,中国有名的干旱地区,陕北地带年均降雨量都在400-600毫米。

在工业社会里,工业、尤其是机械制造业的用水量很高,而且伊斯兰国家有鼓励生育的传统,会导致人口飙升,目前的人口已到1.97亿。工业发展、人类生存都需要大量水资源。可是,干旱少雨的巴基斯坦,印度河的水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巴国的需求。

值得巴国人民兴奋的是,近日,在靠近伊朗边界的巴基斯坦发现巨大的石油储量,这些储量甚至超过科威特的石油储量。目前巴国85%的原油依靠进口,新发现的石油虽然可以减少对外进口量,但是能靠将自己的石油出口,来赚取多少的财富还是一个未知数。

另外,还有来自印度、伊朗、阿富汗的外力压迫,严重威胁到巴国的国家统一和安全,为了承受重压,巴国不得不极大的消耗国力。这对巴国来说又是雪上加霜。

在政治上,巴国建立之初深受西式民主政体影响。政府首脑由民主选举产生,行政上则是由文官政府主导。但随着印巴矛盾不断激化,印巴战争对巴基斯坦国力的严重损耗,文官政府主导的整体弊端显露。

印巴对抗还在持续,可是巴基斯坦要如何拿出巨额的军事开支呢?巴基斯坦政府内部搜集民众财富,可是巴国毕竟弱小,家底有限。为了维持军事上的平衡,巴国又不得不向民众过分搜刮,这必然会引起民愤,激化内部矛盾。

民主体制的文官政府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必须在军事上投入大量资源来维护国家利益;另一方面,文官政府是由民选产生,大肆搜刮必然会引发民怨,最终会使自己被选民抛弃。

那么在这种困境中,巴基斯坦选择了军人专制,抛弃了民选文官体制。

实行军人专制,不用太顾忌民意,从而最大可能聚敛国家财富用于军事。另外,专制政府在武装力量的支持下,能更加有效的压制民众的不满。

1958年,军人便推翻了民选文官体制,实行军政府统治。可是这并不能为巴国的政体划上句点,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你,军人专制和文官民主两大政治势力交替上台,搅得巴基斯坦天翻地覆。

这是为什么呢?

印巴对峙的持续,军政府需过度搜刮民众,这必定会加大国内矛盾。而西式民主的文官体制便可以趁虚而入,讨好国民,寻求他们的支持。当民众对军事专制的反对达到顶峰时,就是军人下台,文官门卷土重来之时。通俗点讲,无论是文官还是军人,只要他们可以让民众过上相对好的生活,他们就会到像谁。

不过,巴基斯坦国力太有限,在印巴冲突下,面对国家安全和人民财富,政府只能二选一,无法兼顾,使巴基斯坦陷入文官民主和军事专制的恶性循环。

那么,巴基斯坦的困境是一个死结吗?可不可解开这个结?

毫无疑问,印巴和解是最直接的方式,不过,这几乎不可能。印巴的地缘结构矛盾严重,难以消除。再则,印度的体量和地缘位置,容不得巴基斯坦干扰其实现南亚区域大国的野心。所以,要狠狠修理巴基斯坦,直到其服软为止。

不过,之于印度,与巴基斯坦合计只是为印度发展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环境。

巴基斯坦本身受到水资源不足、体量小、地缘实力有限等的限制,一旦印度充分发挥自身地缘实力,到那时,再收拾巴基斯坦会更加顺利。

依靠自身完全不足以抵抗印度,那么,巴基斯坦就只有引进外力,依靠中国的支持,来维护国家安全。

中国与印巴相邻的之地是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远离中国的核心区,这就限制了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支持力度。再则,即便没有巴基斯坦,中国照样可以凭借青藏高原来压制印度,只是会多费些力气。

从巴基斯坦自身地缘实力来看,巴国无疑是没有未来的。不过,在当前的整体地缘格局中来看,巴国却可以凭借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推动自身价值的释放。

之于中国,一带一路事关国家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升、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开发、以及新疆等边缘地带的稳定。所以,中国必将为此投入血本,而巴基斯坦也有资本搭上这趟顺风车,获取众多利益。

首先,巴基斯坦影响力可以辐射阿拉伯海,这就是它能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间站。相应的,会提升重要港口的价值。当然,这个并不足以改变巴国贫穷落后的现状。

不过,中巴铁路若能建成,巴国的价值会太太提升。

对中国而言,新疆的稳定,尤其是贫穷落后的南疆的稳定,对中国的整体内部稳定至关重要。要根除南疆的分裂主义倾向,必须发展经济、加强现代文明在此地的影响力。

南疆地处偏远,在青藏高原和天山、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包围下,地缘环境极端封闭,这就加大了中国核心区在此地投射地缘影响力的难度。即便是对新疆发展至关重要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受影响的也主要是北疆。

若中巴铁路建成,对中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中巴铁路将一路一带关联起来,使新疆成为两大经济线在中国的第一个交汇处,成为枢纽站,利于改善新疆发展现代经济的条件,也利于中国的整体发展。与阿拉伯海的铁路联通,使南疆成为中国西部与印度洋之间最便捷通道。最终为南疆经济发展注入强心剂。

中巴铁路的建成,对巴基斯坦意义更是非凡。在中巴铁路的连接下,巴基斯坦也成为一路一带的连接渠道,能更有效的接收到中国经济的辐射。同时,出于稳定南疆的目的,中国在中巴铁路上还会额外投入大量的政治资本,使巴基斯坦得到超出渠道本身价值的好处。巴基斯坦也就可以突破自身的地缘实力限制,借中国之力,大幅拉动自己的经济。

经济发展好了,巴国国力增强,可以集聚到更多的军事开支,同时也是国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当国民自身生活条件得以改善后,他们才有余力支持对外的军事活动。而中巴铁路的建成,又可以使中巴的关系更为紧密,进而是巴基斯坦越来越离不开中国。当中国支持巴国的力度加强时,此消彼长之下,印度对巴国的压制力度也会减小,这样就可以减少巴国的军事投入,将更多的资源用到发展本国的经济上去。最终到达缓和国家利益和民众利益间的矛盾。反映在政治上,专制军人与民选文官的立场冲突也会淡化直至消融。一环解一环,最终也会解开巴国的政治经济乱局这个死结。

那么,既然中巴铁路对改写巴基斯坦的命运如此重要,它最终能落实吗?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云石君在公号中的下一节《中巴合作的战略意义》中继续为您解读。

本文为云石地缘政治系列277——巴基斯坦第一节。解读大国博弈内幕,剖析政治深度逻辑,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云石,收看全部云石君地缘政治系列文章


云石君



一:地缘政治因素

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东临印度,西接伊朗,西北与阿富汗交界,南面是阿拉伯海,与印度在历史、意识形态、克什米尔归属问题上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属于死对头;与伊朗在教派、卑路支地区的归属上有矛盾,双方在阿富汗又有代理人势力的斗争,巴基斯坦亲伊朗死敌沙特导致双方不愉快;巴基斯坦在历史上曾作为英国仆从军入侵过阿富汗,1893年英国官员杜兰德在阿富汗东部、北部边境划拉了一条“杜兰德线”,把阿富汗普什图人的居住地给划到了英属印度(如今的巴基斯坦),封死了阿富汗的出海口,阿富汗一直想要夺回来……


二:民族矛盾

巴基斯坦的人口结构中(旁遮普族占56%,信德族占13%)印度斯坦系,普什图族占16%(阿富汗系),俾路支族占4%等,作为少数派的普什图族和俾路支族不满旁遮普族在巴基斯坦的主导,俾路支族由于经济、文化原因一直想从巴基斯坦独立,普什图族也缺少国家认同感,倾向于他们的阿富汗同胞。

三:宗教矛盾

巴基斯坦在1947年的“印巴分治”独立前不存在共通的历史和文化认同,连国名(Pakistan)都是东拼西凑组成的【即旁遮普(Panjab)、阿富汗尼亚(Afghania,即西北边境省)、克什米尔(Kashmir)、伊朗(Iran)、信德(Sindh)、土哈利斯坦(Tukharistan)、阿富汗(Afghanistan)和俾路支(Balochistan)】,这种民族、语言、文化多元的碎片化地区如何凝聚统一是一个棘手问题?由于唯一的共通因素是伊斯兰教,加上反印度的需要,因此巴基斯坦以宗教立国,虽然巴基斯坦96%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但全国教派林立,大小派别有七、八十个之多,主要派别有逊尼派和什叶派,逊尼派人数占全国穆斯林的91%,什叶派人数占全国穆斯林的5%,逊尼派中还分圣训派、德奥班德派等支派,什叶派中有伊玛目派和伊斯玛仪派等,各派为了争夺教派话语权和政治权力,斗争非常激烈。

四:政治动荡

巴基斯坦“宗教立国”的国家政策虽然防止了国家的分裂,保证了国家的整体性,但也导致宗教势力尾大不掉,政府在实行政策时容易遭受宗教势力掣肘,双方的权力博弈始终存在。巴基斯坦缺乏合理运行的民主制度,文官政府和军政府常常交替执政,多数时候以军政府为主,不管是哪种势力都容易出现腐败问题,引发民众和反对势力的不满,导致政治不稳定。


五:民生问题

巴基斯坦除了印度河流域外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水资源缺乏,农业生产困难,经济又不发达,而本身的高生育率导致的人口爆炸使得民众生活困难,也是引起国家动荡的因素之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