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集走向精品化,「服化道」正在左右作品的口碑

剧集走向精品化,“服化道”正在左右作品的口碑

傳媒大眼導讀

說起影視作品的製作班底,多數人率先想到的都是導演、編劇和那些鏡頭前的演員們。殊不知,一部成功的影視劇集必須保證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出現紕漏,除了上述角色至關重要,“五毛”特效也不行,直接影響觀眾視覺觀感的服化道就更是不可或缺。

比如剛剛收官的《延禧攻略》,不僅話題熱度一度爆表,劇集在“服化道”上的亮眼造型也一度引起廣泛熱議。與之相比,包括《如懿傳》在內的其他熱播劇集,則或多或少因為造型問題受到觀眾的指摘,甚至有的還被直接冠以“辣眼睛”這一評語。可見對於一部作品的質量而言,造型藝術同樣可以決定其成敗與否。

造型辣不辣眼,

全看製作團隊的心思用得到不到位

雖然《延禧攻略》的熱播再次勾起了觀眾對清宮戲的興趣,可對於有著“話題之王”的《如懿傳》而言,情況就沒這麼如意了。

剧集走向精品化,“服化道”正在左右作品的口碑

讓大多數觀眾無法接受的,是作為該劇主演的周迅在42歲的年紀還要挑戰年齡造成的侷限性,劇中由她扮演的如懿要經歷從少女到四五十歲的年齡跨度,而霍建華扮演的乾隆也要從二十多歲一直演到六七十歲的古稀老人。而兩位主演在劇中的造型設計,也就成了大眾吐槽的重災區,“裝嫩”“菸酒嗓”“綠馬甲”等評語一時間充斥網絡。

儘管該劇彙集了周迅、霍建華、張鈞甯、董潔、辛芷蕾、童瑤、李純、陳沖、張豐毅、餘少群、王勁松、李光潔等一眾主演陣容,可就是這樣一部“全明星頂配”的頭部大劇,卻在開播當日以“大清後宮驚現米奇耳釘”的熱搜話題走紅微博。更有網友表示“米老鼠走錯了片場,這讓迪士尼情何以堪?”

除了配飾辣了觀眾的眼睛,在裝飾細節方面,《如懿傳》也被眼尖的觀眾指出多處bug。比如荷塘裡綠得發亮的異次元荷葉,還有周迅身後藍得鮮亮的摳圖痕跡,無不成為觀眾吐槽的重點,甚至就連各個妃嬪的整體造型,也被批評有敷衍了事之嫌。

對於劇中妃嬪們一律都是大拉翅的頭飾造型,有專業人士指出這是清朝晚期的慈禧時代才漸漸流行起來的東西,明顯晚於劇中作為時代背景的康熙年間。

與之相比,更受觀眾推崇的《延禧攻略》就明顯在造型上做得更好。該劇中的後宮女眷梳的都是小兩把頭,所用之物也都能配合自己的髮量,體積上並不誇張。這就與當時的時代背景和歷史事實極為吻合。這些裝飾大都以花草為主,且左右並不對稱,不僅看上去很自然,頭飾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南京絨花也被大部分的年輕觀眾所熟識。

剧集走向精品化,“服化道”正在左右作品的口碑

說到古裝劇中的辣眼造型,恐怕很多人都會瞬間想起新版《神鵰俠侶》中小龍女的“小籠包”造型。當年這一造型剛一亮相,就讓觀眾陷入到異常尷尬的情緒當中,群嘲聲不絕於耳。還有網友乾脆用包子上面插上雞腿的圖片比喻這一版小龍女的最新造型。並將其與《新白娘子傳奇》中白素貞的裝扮進行對比,戲稱這是某寶買家秀與圖片模特間的對比效果,令人忍俊不禁。

剧集走向精品化,“服化道”正在左右作品的口碑

細節處彰顯作品良心,

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雖然“辣眼睛”的造型不勝枚舉,但影視劇中出色的“服化道”依然可以幫助一部作品從眾多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比如之前曾熱播的《那年花開月正圓》。作為一部年代大劇,為確保劇集的表演質感和藝術水準,製作班底在大場景上的匠心製作與細節上的精細考究相得益彰,加上一眾戲骨的超群演技,都為作品的品質提供了客觀保障。

即便是在今天看來,《那年花開月正圓》的製作規格依然可以說是令人驚歎的。為打造足夠真實的場景,劇組不僅搭建了近五萬平方米的外景和棚內景,並按前期調研資料還原秦商家族各具特色的宅院,甚至以1:1的比例最大限度地還原了“吳家東院”的真實面貌,並輾轉江蘇無錫、浙江橫店、上海、山西等多地實地取景。如此“大手筆”的投入,讓觀眾看到一個真實的秦商故事。

此外,包括劇中出現的青磚瓦片的秦商宅院、人物的吃穿用度,無不是對當時當地的忠實還原。時不時出現的涼皮、羊肉泡饃、油潑面等鏡頭,更是把涇陽當地的民風展現得淋漓盡致。

無獨有偶,極具顛覆性的“古裝時尚劇”《太子妃升職記》也在“服化道”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雖然劇組每每總是以“窮”字來自我標榜,但劇中對色彩的運用卻堪稱全劇的精髓所在。每一個顏色都給人如畫般的美感,而人物性格也與場景色彩完美混搭,其流動的視覺效果很容易讓觀眾有賞心悅目的直觀感受。

優質“服化道”會進一步拉昇作品的完美度

一部好的影視作品,不僅看重“戲骨演員”的臉面,也同樣將優質的服化道作為其謀求成功的重要組成部分。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服化道往往是一部作品帶給觀眾的第一印象。

這也正是那些積壓的現代戲之所以重見天日後仍舊“不得善終”的原因所在。一旦作品被積壓,造成的直接結果就是服化道等造型藝術上的過時感。以《遇見愛情的利先生》和《守護麗人》為例,兩部作品均在積壓三年後才得以播出,可觀眾對其中的造型很不買賬,前者被吐槽為“八十年代影樓風”,後者則乾脆被批“太浮誇”“辣眼睛”。

好的造型對作品的加持不言而喻。比如87版《紅樓夢》,其服飾水準即使放在今天也毫不過時。精益求精的製作團隊不僅考證了諸多關於服飾的規範和禮儀,還通過運用一定的形制、色彩和紋樣向觀眾傳達角色的身份、地位以及性格特徵。彼時以《紅樓夢》為代表的一系列古裝劇集,在服飾妝容等造型藝術方面極其嚴苛精緻,追求的也是真實厚重的藝術觀感,可謂一步一景有故事,一草一木總關情。與如今綠幕、摳圖盛行的那些爛劇相比,不知高了多少個段位。

而作為宮廷劇典範的《大明宮詞》,不僅有著莎士比亞風格的臺詞和戲劇化的表現形態,其背景音樂的烘托乃至一些小道具、小飾物的裝點,也處處彰顯著該劇的精巧與用心,形式美、聲韻美、意境美,詩性與哲思兼具,極具東方古典主義美感。

剧集走向精品化,“服化道”正在左右作品的口碑

近幾年來很多影視劇都在官宣初期號稱“服化道”如何如何用心,可作品一旦面世,卻往往引來一片吐槽聲。比如關曉彤在《鳳求凰》中飾演的山陰公主,就被網友戲稱為“頂著誇張的縫紉機頭到處走”。而該劇的裝飾背景就更是讓人無法直視。製作團隊一直都在強調“魏晉南北朝”風格的佈景,可是從實際效果來看,卻是妥妥的日式風格,讓人以為自己是在看一部日劇。這樣的背景配飾,讓觀眾在開播之初就對該劇的質量產生了質疑。

對影視作品而言,既然造型藝術如此重要,可很多製作團隊對其重視程度仍舊明顯不足,這也造成了大量的影視作品在面世後迅速撲街。好在隨著撈快錢的熱潮退卻後,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開始沉下心來,從包括造型在內的各個層面精心打磨作品,也為觀眾不斷奉獻出一部又一部的“匠心”之作。

剧集走向精品化,“服化道”正在左右作品的口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