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

「不要憂慮」是神的命令。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常常憂慮。今天的短文,萊爾主教從《馬太福音》6:25-34中,總結不要憂慮的4個理由。希望我們能從中得益,更深親近神,領受、遵行主耶穌的教導。

《馬太福音》6:25-34是驚人的實例,表明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教導是智慧和憐憫的完美結合。他知道人心,他知道我們隨時都有可能不聽對貪愛世界的警告,理由就是:對今生的事,我們不能不憂慮。

「我們豈不是有家人要供養嗎?我們身體的需要豈不是要得到供應嗎?若首先思想我們靈魂的事,我們怎麼可能維生?」

主耶穌預見這樣的想法,並且給出答案。他禁止我們對今生的事不斷憂慮。他四次說:「不要憂慮。」為生命、為吃喝、為衣裳、為明天——都「不要憂慮」。不要過度擔心,不要過分憂慮。為將來作慎重的供應,這是對的;而消耗、侵蝕、自我折磨的憂慮是錯的。

1

生命全然在上帝手中

太6:25 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喝什麼;為身體憂慮穿什麼。生命不勝於飲食嗎?身體不勝於衣裳嗎?

他提醒我們,上帝不斷用護理之工看顧他創造的一切。 他豈不是已經賜給我們「生命」?那麼他肯定不會讓我們缺乏維持生命所需的一切。他豈不是已經賜我們一個「身體」?那麼他肯定不會讓我們因缺衣而死。賦予我們生命的那一位, 必定會找到食物餵養我們。

他指出過分憂慮是無用的。我們的生命全然在上帝手中,世上一切憂慮都不能使我們多活一分鐘,超過上帝已經安排好的時間。工作未完成,我們就必不會死。

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

2

天上的飛鳥與野地的花

太6:26-30 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它。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何必為衣裳憂慮呢?你想野地裡的百合花怎麼長起來;它也不勞苦,也不紡線。然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花一朵呢!你們這小信的人哪!野地裡的草今天還在,明天就丟在爐裡,神還給它這樣的妝飾,何況你們呢!

他讓我們去看天上的飛鳥,領受教訓。它們不為將來作預備。「它們也不種,也不收。」它們不為尚未來到的時間積蓄,它們不「積蓄在倉裡」。它們真可謂是使用上帝在它們身上安置的本能,依靠它們能拾到的一切,過每天的生活。它們應當教導我們,上帝不會讓任何蒙他呼召在本位盡本分的人變得貧窮。

他要我們觀察野地的花。年復一年它們得著最華麗的顏色作裝飾,它們自己沒有絲毫勞作或努力。它們「也不勞苦,也不紡線」。上帝用他的大能,每個季節用美麗的衣裳裝扮它們。這同一位上帝是所有相信之人的父,他們為何要懷疑他是否有能力,像供應「野地裡的百合花」一樣供應他們衣裳?顧念很快枯乾花朵的那一位,肯定不會忽略有不滅靈魂居住其內的身體。

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

3

我們是有基督的人

太6:31-33 所以,不要憂慮說,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

他向我們提示,基督徒最不應當的,就是為這世上的事情憂慮。異教一大特徵,就是為當下而活。異教徒若要憂慮就讓他憂慮好了,他絲毫不懂有關一位天父的事。但得著更清楚光照和知識的基督徒,卻用他的信心和知足作證據,把這表明出來。當我們失去所愛的人,我們不可「憂傷,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帖前4:13)。當受到為今生憂慮這一試煉時,我們不可過分憂慮,彷彿我們沒有上帝,沒有基督。

他給我們一個恩惠的應許,作為精神憂慮的解決之道。他向我們保證,如果我們「先求」,而且最主要的是求在恩典和榮耀的國裡有一席之地,那麼我們在這世界上真正需要的一切,都必要加給我們。這必要「加給」,是在屬天產業之外和之上加給。「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8:28)「他未嘗留下一樣好處,不給那些行動正直的人。」(詩84:11)

4

一天的難處一天當

太6:34 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最後,他說出其中一句最有智慧的格言, 為對這題目所作的一切教訓加上封印。「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我們不可在憂慮未到就先把它背上,我們應當做今天的事,把對明天的憂慮留待明天破曉的時候。可能明天未到,我們就先死了。我們不知道明天要發生何事,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明天我們要揹負十字架,賜它的那位,能夠而且必要賜下恩典,使我們能揹負這十字架。

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

這整段經文有著金子般教訓的寶藏。讓我們努力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讓我們不僅讀這些教訓,還要把它們變為實際行動。讓我們警惕並禱告自己不要擔憂,不要過分憂慮。這與我們的幸福息息相關。我們一半的愁苦,是由想象我們認為會臨到我們身上的事情引起的。我們預料會臨到我們身上的事,有一半根本就不會臨到。

我們的信心在哪裡?我們對我們救主話語的信心在哪裡?當我們讀到這些經文,然後察驗內心,我們就該讓自己羞愧。但有一點是我們可以肯定的,就是大衛的話是確實的 ——「我從前年幼,現在年老,卻未見過義人被棄,也未見過他的後裔討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