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揮毫賦新韻 農耕文明代代傳

男耕女織食為天 農耕文明代代傳

將軍揮毫賦新韻 盛世歡歌太平年

——老將軍參觀成都文清農耕文化博物館

將軍揮毫賦新韻 農耕文明代代傳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農耕乃衣食之源、人類文明之根。農耕文明是千百年來漢民族生產生活的實踐總結,是一座城市的血液和根系,也是一座城市發展的動力源泉。蓑衣、斗笠、犁耙、石磨……這些器皿沉澱著人們的記憶,也凝練著先輩的生活智慧。2018年8月3日,原成都軍區有關老領導、四川省軍區原副政委黎明少將、雲南省軍區原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張志軍少將及張學東、張水戰、黎光成、陳洪等應邀參觀成都文清農耕文化博物館,館長趙文清、四川怡梅文化公司董事長張書梅等人陪同參觀。

將軍揮毫賦新韻 農耕文明代代傳

將軍揮毫賦新韻 農耕文明代代傳

成都文清農耕文化博物館位於雙流區宜城大街,佔地3280平方米。據介紹,目前館內藏品3000餘件,分為四大類:一是古蜀農耕時期農具、生活用品;二是蠶叢王國瞿上至民國曆朝歷代的陶器、瓷器;三是古蜀以來尤其是清代時期的家居、生產生活用品;四是古蜀文化的民俗民風文化類物品以及清代的水碾、大花床等。在農耕文化30多年的執著收藏裡,館長趙文清幾乎走遍四川的每個角落,去尋找這些失落在民間的農耕珍貴藏品。在他看來,這些由勞動人民創造的農耕文化遺產,應該抓緊挽救,加以保護。

將軍揮毫賦新韻 農耕文明代代傳

將軍揮毫賦新韻 農耕文明代代傳

將軍揮毫賦新韻 農耕文明代代傳

將軍揮毫賦新韻 農耕文明代代傳

將軍揮毫賦新韻 農耕文明代代傳

將軍揮毫賦新韻 農耕文明代代傳

將軍揮毫賦新韻 農耕文明代代傳

將軍揮毫賦新韻 農耕文明代代傳

將軍揮毫賦新韻 農耕文明代代傳

將軍揮毫賦新韻 農耕文明代代傳

將軍揮毫賦新韻 農耕文明代代傳

將軍揮毫賦新韻 農耕文明代代傳

將軍揮毫賦新韻 農耕文明代代傳

豐富的藏品與拌桶、籮篩、鋤鐮、織布機、雞公車、草鞋、石磨、水車、打穀機等農耕器皿,喚醒了老將軍們及參觀者深藏心中的兒時記憶。他們在一件件藏品前駐足,在一幅幅極富鄉村氣息的田園風光畫前凝神沉思,當參觀到牆上的節氣歌時,不約而同地背誦起:“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雲南省軍區原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張志軍將軍更是即興賦詩:“男耕女織食為天,仁義忠孝化人心”,並揮毫書寫贈與文清農耕文化博物館。四川省軍區原副政委黎明將軍也即興揮毫:“人君之道清淨,無為務在博愛”贈送館長趙文清先生。一時間,將軍們及參觀者將軍紛紛揮毫潑墨,為博物館留下了珍貴墨寶。

館長趙文清表示:“農耕文化不是擺設,也不是為了讓人們記住和識別,它是一種文化精神的象徵。希望通過這些農耕器具展示,讓市民們瞭解先民是如何用簡單粗製的工具播種出了一粒粒的糧食,讓年輕人瞭解農耕文化,瞭解悠久獨特的古蜀文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