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父亲张灵甫 文

追忆父亲张灵甫 文/ 张居礼

追忆父亲张灵甫 文/ 张居礼

追忆父亲张灵甫 文/ 张居礼

2015年6月11日,我与抗日名将张灵甫长子张居礼先生在陕西政协大酒店参加陕西黄埔同学会纪念建校91周年活动合影。

追忆父亲张灵甫

絮语

我出生在1936年,与父亲相处的日子仅有45天,八年抗战他三过家门而未归。对父亲的抗战事迹的了解大多是他的老战友、老部下、母亲、小妈(王玉龄)的讲述和断断续续儿时听到的记忆片断串起来的。

我手书过一篇《张灵甫将军事略摘抄》,开头是这样写的:“将军1903年生于陕西长安东大村,名钟麟,字灵甫。奇俊英迈、高准巨额、目熠熠有光、体雄伟,与人肺腑然不苟同。1923年毕业于长安中学,归里执教,旋考入北京大学,后投笔从戎,初入西北军驻豫军官训练团,复考入黄埔军校四期。端品勤学,成绩斐然,师友敬佩。胸怀大志,尝曰:‘男儿当手挽狂澜,砥柱中流。’慕岳飞、文天祥、史可法、拿破仑之为人。民国十五年军校毕业,派任第二十一师见习军官。……”

淞沪会战:视死如归

其实,父亲在抗战伊始就将自己的一切置之度外了。这封父亲写给伯父张秀甫的绝笔家信中就可以看出:

“此次对日之战,为国家民族争生存,兵凶战危,生死难卜。家人当认我已死,绝勿似我尚生。予果死,堂上双亲,请兄奉养;膝下诸子,望兄抚教;余妻守嫁,听其自然。”

1937年8月,日寇征战我淞沪,51师开赴上海,父亲调任74军51师305团任团长,参加著名的‘八一三’淞沪会战。罗店之役与日军久留米师团鏖战经月。嘉定作战的时候,面对武器装备远远优于国军的日寇蜂拥冲锋,杀红眼的父亲甩掉上身军服,抱着机枪跳出战壕,身先士卒带领100多名敢死队员迎头痛击,杀得日寇丢盔卸甲,抱头鼠窜。他率团又连续打退敌人七次冲锋,打死打伤日寇800多人。

这次上海保卫战中,父亲以勇猛果断,指挥有方赢得全团官兵的爱戴。当时有名的《申报》和《大公报》都曾报道过51师的英勇作战。

1937年12月,在上方镇一带,淞沪战场下来还未及休整,父亲就率305团投入保卫南京战。对于战场上的生与死,父亲对部下的诠释是铁血军人式的训示:‘作战须步步求生,而存心必时时可死!盖有光荣战死之决心,乃能作绝处逢生之奋斗!’父亲这样要求部下,自己更是以身示范。给伯父的家信就是此前寄出去的。

我清楚地记得1991年6月8日,父亲的老部下刘光宇从台湾专程来西安看望我们全家时告诉我,在中山陵外阻击战前,父亲亲率他所在的全团官兵,遥拜国父陵寝誓与首都共存亡,全场为之感泣,士气高涨。在冲杀中,父亲左臂中弹血流如注,仍指挥战士边打边撤,部下劝他随伤兵过江到后方就医,他勃然大怒:“昔日项羽兵败,犹不愿渡乌江,我岂能因伤渡长江?当与敌决以死践誓言!”负伤的父亲裹伤续战,在他的感召下,官兵无不感奋力拚。

305团终于在夜战中夺回了阵地,把日军堵在南京南郊的大门外。无奈日军火力猛,国军士兵死伤枕籍满战壕。官兵突围途中被打散的305团仅剩几十人,多数士兵壮烈殉国,城池陷落,无数军民遭杀戮,父亲热泪盈眶心如刀绞,发誓要报仇雪国耻。

德安大捷:诨号“猛张飞”

1938年,日寇重兵犯江西。父亲奉命,对驻守江西德安万家岭张古山的日寇进行反击。德安战役打响了,日军步步为营,阵地固若金汤,双方拉锯数回合,国军始终攻克不下,战局僵持,在讨论作战方案的时候,众人认为张古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父亲拍案而起,道:“各位都看过《三国演义》,魏国大将邓艾为攻取成都,出蜀将之不意,带精兵暗渡阴平,飞越摩天岭,一举攻克了江油、涪城和成都。我们也可仿此战例,大军从正面进攻的同时,再挑选一批精兵强将,从人迹罕至的张古山背面进行偷袭,以收两面夹攻之效。”于是,他亲率一支突击队效法邓艾轻装出发,攀木挂树,穿过艰险的深山峡谷,老林恶水,配合正面部队进攻,白刃格斗飞夺张古山。

日寇不甘失败,第二天清晨天刚亮,二十余架日军轰炸机就钻出厚厚的云层,飞临张古山上空,飞机的呼啸混和着炸弹划过空气发出的凄厉啸音,震耳欲聋,顷刻间,张古山上炸翻了天,从远处望去,张古山笼罩在浓烟火海之中,简直是一座熊熊燃烧的火山。

由于中国军队几乎没有防空能力,日机异常猖獗,肆无忌惮地作低空俯冲,对准山头轰炸扫射,而不必顾虑被对方防空火炮击落的危险,阵地上的人连飞机身上涂的猩红的膏药旗也肉眼可见。在敌机剧烈的空袭下,第305团伤亡极其惨重。

上午十点,空袭方停,急于夺回阵地的日军106师团向张古山发起了冲锋。父亲一身尘土跑上第305团防御阵地亲自督战。狗急跳墙的日军顶着山上洒下的弹雨,不顾一切地弯着腰向山上猛冲,直逼第305团的阵地。

当部分日军最终冲上山顶,第305团残余的官兵在父亲的带领下,上刺刀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杀,刺刀拚弯了,枪管裂了,日军被打下山。黄昏时分,敌人再度对张古山发动强大攻势,炮火密集地倾泻到张古山上。经过大半天的激战,305团已经伤亡大半,精疲力竭了,为避免更大的损失,以利稍后再战,父亲不得不将残部撤下张古山。

入夜,父亲再次组织起四百余名精兵进行顽强反击,夺回了阵地。此后两军在张古山上展开了拉锯,白天日军凭借空中优势攻下阵地,晚上再指挥部队以夜战夺回,阵地在激战中几经易手,双方都打得头破血流,与日寇鏖战五天五夜,张古山上直杀得尸山血海。

两军交战勇者胜,父亲在第74军人送外号“猛张飞”,张飞真的玩起命来,对任何对手都是一场灾难,张古山成了日军的噩梦。在他的顽强作战之下,日军最终再次被赶下张古山,任凭敌军再怎样狂轰滥炸,身中7块弹片的将军,始终将阵地控制在自己手中,牢牢堵死了日军106师团的生路。在整个万家岭会战中,日军整个一个师团被完全打垮了。

据战后路过此地的139师师长唐永良回忆描述:“人骨、马骨……沿山麓、沿道路、沿溪流,无处无日兵骸骨,若说五步一尸、十步一马,并不过分,统计日兵骸骨至少在六千具以上,马骨至少在千具以上。”

这是从1938年就跟随父亲的老部下胡立文撰写的回忆文章《崇拜伟大的抗战英雄张灵甫将军》,回忆录中说,他在德安大捷后看到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第五处处长、著名作家田汉到江西前线采访父亲,编写了话剧《德安大捷》,父亲以真名真姓在剧中出现,从此名震天下。

南昌会战:成“跛腿将军”

1939年3月,父亲率部参加南昌会战,在一次战斗中,右腿中炮弹负重伤,匆匆包扎伤口后他再度投入战斗。不久之后的上高会战中,他腿部再度被炸断。

手术后不久,父亲在报上看到战时军人不宜出国养病的新规定,不顾英国医生再治疗一月可以痊愈的劝阻,说军命不可违,军人死不足惜,何惜一足,伤未愈便提前归队,从此他留下了残疾,走起路一跛一拐,被亲切地称作“跛腿将军”。

父亲所在的74军是一支抗日英雄部队,在军长王耀武将军的率领下,几乎参加了抗战8年内所有国民革命军针对日军的重大战役,毙伤日寇无数,屡挫日军精锐,被誉为抗日铁军。父亲也因战功一再擢升,几乎年年晋级受奖,由团长而旅长、副师长、师长、副军长、军长。常德之役,被蒋介石誉为“模范军人”。湘西会战,他获得美国金质自由奖章,也被视为“常胜将军”。

后记

多年前,小妈王玉龄和弟弟从美国回来,我们全家在上海浦东天逸静园为将军举行了灵葬安放仪式。因为海外、台湾的老军人们思念着大陆故土,魂兮归来是他们的愿望。

追忆父亲张灵甫 文/ 张居礼

追忆父亲张灵甫 文/ 张居礼

追忆父亲张灵甫 文/ 张居礼

追忆父亲张灵甫 文/ 张居礼

追忆父亲张灵甫 文/ 张居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