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那是什麼?

鄧繼敏


小戶產生的疑問是,真的有哪一樣東西能決定孩子、


決定一個人的一生嗎


品德、意志、價值觀等等內在的精神力量,可能都是在影響一個人的成長


但若要把孩子一生的都歸結到某一個點,恐怕不太容易


況且,每個孩子個體情況,也都不一樣,細微地看,也各有各的差異


但說到從“學習成績”看孩子一生,


家長朋友們,其實可以舉出太多的“反例”了。


因為,現在大多數人,可能都會去重視孩子物質上的成功。


如果,我們把“學習成績”僅僅理解為孩子上學階段的“考試成績”


那麼,明眼的家長,也會知道這個成績,其實是一個“暫時的結果”。


孩子的整體未來,僅靠一個暫時的結果來決定,那是不可能百分百預測的。


尤其是我們家長難免會在一起“撞見”,話題不說孩子說什麼呢?


這時,不要也不要太攀比孩子一時的成績。


那,小戶你的意思是說,我們就不該“用力”抓孩子的教育嗎


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用力與否是方式方法


但態度是最重要的。


自己的孩子,自己不關注他們的教育,誰會一直替你關注嗎


為孩子操心的家長朋友,關注孩子成績的同時,也要關注孩子成績背後的“學習潛力”


小戶這裡說的“學習”,可不單單指“在校期間的學業學習”


而是指孩子成長道路上的“終身學習”。


終身學習,並不是一種花哨的叫法、新穎的名詞


其實,更是我們每一個人,對自己人生負責的人生態度。


孩子無論做什麼,都免不得參與競爭。


競爭中,孩子們需要不斷挑戰自我,來磨鍊能讓自己立足於世的“一技之長”。


終身學習的態度,不一定決定孩子一生“飛黃騰達”;但至少,我們的孩子,


擁有了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面對失敗、挫折時,不會沉陷進去,


而是懂得如何改變自身的不足,並努力完善自己。


曾帶領中國足球殺入世界盃的足球教練米盧曾說,“態度決定一切”


或許,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不好蓋棺定論地說只是某一類事物,


但我們的孩子,若是能在取得好成績時,學會歸零;在遭遇困難時,不怨天尤人、而是不斷尋找突破口


那麼,至少我們的孩子就是在“終身成長”。


戶外教育網


為什麼大家總會認為成績不重要?難道學習成績不能代表些什麼嗎?就算不能代表一個孩子的全部,但最起碼能說明孩子在學習這件事上有著突出的才能。

當然對一個孩子來說,最好的狀態是:學習成績突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才是家長認為的孩子最理想的狀態吧!

過去現在未來,一個孩子的學習成績都很重要,最起碼,能夠獲得好成績的孩子代表他們比較突出的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現在我們身邊還有幾個學習成績好,其餘啥都不懂的“書呆子”,真的是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各方面能力都很突出,所以高喊著學習成績不重要有什麼意思嗎?

是為孩子的不努力,父母的不作為找藉口,我認為整天喊著學習成績不重要的人就是消極的逃避和自我暗示!

學習成績真的重要,真的很重要,真的特別重要。所以,別傻了,在中國,先把學習成績搞好,同時再去發展各項技能,就像學歷一樣,那是敲門磚,你得有準入資格,然後再去拼綜合實力!


九鬥學生心理


蔡元培先生在《中國人的修養》一書中說到: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首先,孩子的學習成績只能代表在他學習階段學習方面的表現。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是健全的人格。很多家長認為現在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學習,在孩子會說話開始就叫他們背唐詩宋詞;上了幼兒園開始學英語,報興趣班;上了小學初中報輔導班,請家教。這些現象的出現都是在這個升學教育的影響下,社會就業形式越來越嚴峻的情況下出現的。

這是眾多家長的失誤,我們不該為了更好的升學而控制孩子的自由,扼殺他們的興趣愛好。成績固然重要,但成績只代表學生在學習方面的情況,學習成績不好並不代表他們在其他方面的能力不行。


其次,學習成績不代表一切。

對於成績,我認為這是作為一個學生最起碼,也是最應該做好的一件事,可以說這是學生的責任。

但,成績能代表什麼?你的社交能力、工作能力還是動手能力呢。當然,什麼都不能代表。只能是在學生時代或是一段時間的學習狀態。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正確看待。

最後,健全的人格比學習成績更重要。

健全的人格是一個人在設會生存發展的基礎,我相信所有的人都願意和一個有健全人格的人去交流聯繫,如果一個人學習成績再好,素質低下,那這樣的人註定是孤獨的,不管是在生活還是在學習上都是不受大家喜歡的。

因此,當今最該改變的是父母,是父母的教育觀念。那麼,正確的家庭教育應該是什麼?是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建造一個良好的人生平臺,讓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養,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含義。

要成才,先成人。作為一名高中老師,這也是我教育學生的一個基本準則。希望所有的家長能夠重視這一點。

學有方法,考有技巧,優學優考策略致力於將學與考的最優結合。更多原創學法類文章,歡迎在公眾號 優學優考策略 中閱讀。如有其他問題,微信找到 “優學優考” 的拼音全拼,和我成為好友,有問必回。


優學優考策略


我覺得是情商。蔡元培先生說: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在一本書裡也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你讓別人感到舒服的程度,決定你能到達的高度。這些都屬於情商的範疇。


工作10年見過很多專業技術過硬,智商也高的人混的卻並不好。身邊也有這樣的同學,上學時絕對學霸,但是畢業後卻很一般,也有一些人學習成績中等,但是為人處事比好,工作後總是遇到貴人,混的風生水起。


在上學時可能覺得成績是最重要的,其它的並沒有顯現出來。可是當工作以後,就會越來越感受到情商的重要性。被稱為情商之父的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在《情商》一書中,將情商細分領域包含了解自身情緒的能力,管理情緒的能力,自我激勵的能力,識別他人情緒的能力,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


我們仔細想想,不管是婚姻關係還是親子關係又或是上下級關係,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時時刻刻都跟情商有關係。沒有人喜歡一個易怒易暴情緒不穩定的人,這樣的人不管是在婚姻中還是子女的教育中又或是工作中都很難做的好;如果我們不能自我激勵,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各種挫折,各種風浪,工作或學習中遇到各種不順,只會消極逃避,怎麼能進步,怎麼能成長,怎麼做的更好;人而為人,身處在各種關係中,要建立和維護各種各樣的關係,經營的好壞決定著我們是否能感受到更多的幸福,家庭幸福,工作愉快,這是每個人夢寐以求的,而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是關鍵。


所以說,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千萬不要忽視情商的培養,從小開始,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開始,做好孩子的導師,教孩子學習管理自己的情緒,教孩子學習如何與他人相處,如何去解決衝突,教孩子積極樂觀。當然,這些不是靠說教,而是言傳身教,身教更重要。你對待家人的方式,對待孩子的方式,你管理自己的方式,都會對孩子的情商學習產生重要的影響。


小晗晗愛閱讀


父母永遠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因為他們比任何一位學校的老師陪伴在孩子周圍的時間都來得更早也更長。父母最有責任也最有義務教會孩子以下5種重要的能力,讓孩子在這個世界上活得開心、順暢,如魚得水,遊刃有餘。這,或許是我們能留給他們最寶貴的財富。


讀書和學習的能力

現代社會是個學習型的社會,知識在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長。 任何人都必須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實現個人的提高和階級的突破。拒絕學習,就不會有所成長,便很難有所作為。

巴菲特之所以成為一代股神,成為令人難以企及的投資大師,正是因為堅持了一生的終生學習和讀書。

巴菲特每天都會按時起床,花大量的時間閱讀各種新聞、財報和書籍。他的辦公室沒有電腦,沒有智能手機,只有身後書架上的書籍,和一桌子攤開的新聞報紙,而他每天就坐在那裡閱讀和學習。六十年如一日,從一個富有活力和激情的年輕人變成了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

讓孩子讀書學習,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讓孩子培養終身堅持、終生學習的好習慣,是為了給孩子以後的人生增加更多的可能性。正如龍應臺所說,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活得有尊嚴,有成就感。

讀書和終生學習,是孩子用最低的成本,提高自己的知識、眼界和人格的最佳途徑,最終的收穫和回報也會遠遠超出想象。

教養

睿媽始終認為,決定一個人起點的是成績和學歷,但是決定他能夠走多遠的,更多的是看他為人處世的教養。要是一個人沒有教養,哪怕長得再好看,再有實力,也是一錢不值。

睿爸公司有一年招實習生,一個女孩以最高分進入公司,人很聰明,也有能力,在最後的考核中卻沒有留下。

原因很簡單,很多同事都提到了她不止一次地欺負公司的保潔阿姨,經常頤指氣使地讓保潔阿姨給她清洗杯子,收拾辦公桌,還出口傷人:“你就是一打掃衛生的,你不做這種低賤的活誰做?”

雖然這個女孩能力不俗,但是公司不留她,沒有人願意和她做同事。

在家庭裡,父母能留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不是一張存摺、一輛車子或者一張房產證,而是立足社會的教養。品行與教養,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提升孩子立身於世、安身立命的能力。沒有教養的人,寸步難行。

與人相處的能力

睿媽的一位遠房親戚家的兒子,從小就是學霸,一路重點中學,最後被保送進了名牌大學。可是,大學畢業後的一年中,他卻連續失業了好幾次。屢次碰壁下,他便意志消沉,放棄了找工作,每天躲在家裡昏天暗地地打遊戲,和廢人沒有差別。

他的母親為了兒子的前途曾經去找過兒子單位的前領導,聽領導講,她兒子學歷是高,能力是不錯,但是不會為人處世。領導批評他一次,第二天就賭氣不上班;等電梯時遇見領導,也從來不相讓;見了同事不打招呼,意見相左時,毫不留情地當眾斥責同事,得理不饒人……

很多家長有一個錯誤思維:孩子成績好就是優秀,把孩子送進名校,自己就是成功的。成績是很重要,但絕對不是唯一的,社會才是檢驗一個人的最終標準。

孩子終歸要離開我們,走上社會,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與這個社會周旋。我們可以在他年幼時為他提供舒適的生活、極致的呵護,但不可能陪他一輩子。總有一天,他要獨自面對這世界,自己解難題,自己擔風雨,自己殺血路。

“家長必讀講堂”特邀講師田先在《7堂課塑造高品質原生家庭》(點擊閱讀原文欣賞田先老師更多精彩文章)中說過,如果真的愛他,就該在他離開之前,教會他與人相處的能力,與世界相處的能力,讓他在社會上活得順暢,這才是對他最大的幫助和呵護。

自我保護的能力

對於家長來說,你可以不教會孩子變聰明,可以不教會孩子成功,但是你一定要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這個世界有太多陰暗醜陋面,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做父母的,也不會時時刻刻都陪伴在他們身邊。

所以,教會孩子保護自己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希望以下幾點,我們能從小就教給孩子:

1.人身安全永遠是第一要位。與學習、財富、地位、愛情相比,人身安全要排在首要的位置,因為人身安全重大到對人生絕對有一票否決權。生命危急關頭,身外之物該舍就舍,請先保全自己的生命。

2.在任何情況下,切記不要激怒對方。無論何時何地都應學會避其鋒芒,學會委婉表達,學會慎言。講理論事可以,但是不要說惡話,不要出言羞辱。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敏感點,而有時候,一句話就可能引爆這個點,讓他做出瘋狂、喪失人性的事。

3.防人之心不可無。對陌生人要有防範意識,不要喝陌生人的飲料,不要吃陌生人的糖果,與陌生人保持一定的距離。不僅僅是陌生人,也要小心危險的熟人。有時候,熟人比陌生人更可怕。與熟人相處,要記住一個原則:保持真誠、友好,但要有距離。一段有距離的熟人關係,才是相對長久和安全的。

4.從小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性教育。在孩子讀幼兒園的時候,就要告訴孩子什麼叫隱私部位,有人摸了隱私部位,一定要回家告訴家長;讀小學階段的時候,要告知孩子隱私部位的準確學術名稱,並強調,絕對不允許任何人看和觸摸。如果有人有這種行為,一定要勇敢地說不,拒絕這種請求。


不輕言放棄的能力

睿媽很喜歡泰國的一則家庭教育公益短片《豆芽引發的夢想》,短片中的媽媽四年級就輟學了,幾乎不認得什麼字。但是她的教育方式讓我無比佩服,同時又深感慚愧。

小女孩跟著媽媽去菜市場,看到有很多人在買豆芽,於是問媽媽:“為什麼豆芽賣得這麼好?”

媽媽說:“因為只有那一個攤鋪在賣豆芽菜啊。”

小女孩突發奇想:“那我們可以自己培育後再賣嗎?”

媽媽點了點頭:“呃……我們可以試試!”

回家後,媽媽就和女兒一起動手種豆芽。沒想到,過了幾日後,豆芽全部枯死了。看著枯死的豆芽,母女兩個都有點沮喪,但是媽媽卻說:“沒事兒,我們再試一次。”

於是,母女兩個買了專業性的書籍,一起學習如何科學地種豆芽。但是因為她們忽略了豆芽需要早晚澆水,再一次失敗了。

坐在漏雨的房子裡,看著存摺上微小的數字,媽媽流下了一滴淚後,又對著女兒笑著說:“我們再試試。”

短片中小女孩的原型後來一路讀到了博士,拿到了獎學金,在瑞典進行學術研究。正是媽媽的不輕言放棄的精神和那一句“我們試試”,就像是一劑神奇的養料,滋養著孩子的好奇之心和探索世界的精神,讓孩子的知識之樹生長得無限繁茂。

內容來源:睿媽—孩子王特邀育兒達人,多媒體平臺原創作者,公號:“家長必讀”,跟百萬媽媽一起,讓學習更輕鬆!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級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孩子王育兒顧問


決定孩子一生的從來不是學習成績,在我看來,能決定孩子一生的,是教養。

一個人沒有教養,哪怕是穿金戴銀,住得豪華別墅,做的是白領金領,一說話一動作,馬上就暴露,那他在人生的道路上也走不了多遠。

我初中時候在一個小縣城,班級上的多數同學家境普通,父母要麼是外出務工,要麼是在家務農,其中有個同學,家境非常優渥,家裡還有待在國外的親戚,長得挺周正的一個小姑娘,卻遭到幾乎全班的不喜。

自視甚高也就算了,做事霸道不講理,她的有個女同桌,平時不小心蹭到她的桌子或者是文具,要不就說“這是我姨媽從國外給我帶來的,很貴的,你賠不起”,要不就是拿很尖銳的中性筆籤去戳同桌的胳膊肘子,跟班主任反映過幾次以後,乾脆給她調了個男同桌,才好一點,高中她出國了。

家境優渥讓她生活無憂,卻沒給她一個良好的教養,學會如何去對待別人。

關鍵是,一個人的教養跟他的家教家風息息相關,孩子的言行舉止就像照妖鏡,照出父母的模樣,父母傳達給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處事態度,一定會影響孩子。

所以,好的教養,才是影響孩子一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別人也無可多去的財富。


甜甜圈伐木累


孩子的一生是由很多因素相互影響的,並不是由某個單一的方面決定的。這些影響因素大體有:

第一,孩子的身體健康。這個重要性不言而喻,就不贅述了。

第二,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一個能對自己與清晰認識的孩子,能知道自己是誰,想要什麼,也能知道如何在不傷害他人的情況下,要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同時他還能知道哪些不能要,哪些是可以放棄的。

第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孩子有能力和他人保持良好的關係,既不過度親密,依附別人,也不過度疏遠,不會侵犯別人的界限,但是也不會允許別人侵犯他的界限,擁有健康而正常的關係,尤其是健康的夫妻關係。

第四,自我成長的能力。他可能有很多缺點,但是他能夠不斷的自我覺察,自我成長,能夠一步一步更好的成為他自己。對於他不懂的,他願意去學,對於他做錯的,他願意改變,對於他做對了卻被人批評的,他能堅持自己。

對我來說,這些是比孩子的學習成績更加重要的能力。


美可親子


現代社會,很多父母把孩子的學習放在第一位,孩子考得好了,父母“喜笑顏開”。孩子考得差了,父母心急如焚,唉聲嘆氣,一切以“分數”為中心,以分數論英雄。在學校裡,學生學習好了“一白遮百醜”,自然而然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是同學羨慕的對象。殊不知,學習成績只是暫時的,它能決定孩子上什麼樣的大學,找什麼樣的工作,但決定不了孩子的一生。那麼決定孩子一生的是什麼呢?我非常認同北大校長蔡元培老先生的那句話: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分數,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什麼是健全的人格修養?我覺得健全的人格,首先要有一個好的性格。中國有句老話:性格決定命運。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不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後天的教育和影響,讓孩子形成了不同的性格。良好的性格包括沉著冷靜、寬厚大度、善良平正等。舉個例子:我曾經教過一個“學霸”,天資聰穎,但是因為生活在單親家庭,性格有缺陷。初中的時候,就要退學去創業。老師們好言相勸,最後回到學校。高中三年,成績一直遙遙領先,但據老師們反應,依然沉不下心,想上課就上,不想上就走,老師看在他成績的份上,也沒那麼嚴格要求他。高中畢業他以全縣前幾名的成績考上了軍校,結果只上了一年多,因為不遵守學校的紀律,掛科等原因而被開除。實在是令人惋惜。究其原因,是因為沒有健全的人格修養,性格偏執,自律能力差,我行我素等原因造成的。現在很多孩子年紀輕輕,性格抑鬱,也是值得父母深思的問題。



其次:教會孩子珍愛生命。現在的孩子,生命意識十分淡漠,稍不如意跳樓輕生者不在少數,實在令人匪夷所思。人生之路坎坷不平,教會孩子無論在各種情況下,堅強面對,很重要。我曾教過一個學霸,大學畢業,剛參加工作沒多久,就在一次聚會中,因飲酒過量而離開人世。年級輕輕,遭此厄運,誰之過?當初的學習成績,在生命面前還有何意義?


所以,作為父母在注重孩子成績的同時,別忘了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修養,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良好的生活能力和生活習慣,教會他們熱愛生命,樂觀快樂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靜等花開2579


我的心裡諮詢師朋友和我聊天的時候說到,現在的孩子心理疾病發病率越來越高了,一方面是因為現在的孩子不愁吃穿,家長就容易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學習上,結果,家長越是在某方方面施壓,那方面就越容易出問題。

還有一個原因是,現在大家對於心理疾病的認識越來越清晰,接納度也更高,並不是說以前的人都心理健康,而是以前的人病了都不知道自己病了。

而對於人這一生來說,最重要的是擁有健康的人格,擁有健康的心理狀態。這才是這一生能否幸福的最根本的原因,而不是成績好壞,賺錢多少。

一味的追求成績,是很功利而且目光短淺的,追求成績無非是為了讓孩子以後能夠有好的出路,能夠滿足物質需要,而在家長逼迫孩子追求成績的過程中,往往會忽視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朋友說她職業生涯中見過很多符合世俗層面的成功人士,有的人很有錢,有的人很有知識,在外人看來是沒什麼好憂愁的人生,但是他們自己卻活得非常不快樂,他們追逐的這些並不是自己想要追逐的,而是為了滿足別人的需要。

人活這一世,其實最重要的就是發現自我,堅持自我,活出自我,這才是最重要的能讓我們體會到幸福感和存在感的。

我是echo小茵茵,一個有趣又有料的親子漫畫家。關於這個問題,歡迎大家在在評論裡和我一起討論哦~


echo小茵茵


人的一生就是人一輩子所有經歷的總和。只要是人,都有一生。不管它長與短、苦與樂、精彩與平淡、善良與罪惡。

如果科學發展到一天,我們能把逝去的人記憶提取出來,拷貝到電腦裡,就可以像看電影一樣回顧他的一生。

從生命的起點到終點,就像從家走到學校,有很多種線路可以選擇。但是等你走完了,你所選擇的路線,就像你的人生軌跡,而這一路遇到的人、做過的事、看到的風景、內心的思緒,就是你的人生。

從人生的起點到終點,本來有無窮多的路線可供選擇,可為什麼你偏偏選擇這條而不是那條呢?

一個嬰兒,理論上可以成為任何一種人的可能。隨著你長大,你上哪所小學、中學、大學,你選擇什麼樣的工作,你決定誰是你的人生伴侶,你的人生可能性越來越小,直到你的人生完結,可能性完全消失。

決定你走這條路線、而不是那條路線的原因是什麼呢?

有人認為這一切都是冥冥中決定好的。你無法選擇你的家庭、你的父母,也決定不了你父母的工作、愛好、性格、脾氣,你也決定不了你被送到哪所學校,遇到什麼樣的老師和同學,也決定不了你在哪個國家,遇到什麼文化,等你長大成人,以為自己可以選擇了,豈不知你的選擇,都是一切安排好的。

也有人認為雖然有些事情我們無法選擇,但是很多事情可以自己選擇。無論我的家庭、父母、社會、國家如何,但我個人的意志是自由的,我傾聽自己的內心的聲音,依據內心來作出自己的選擇,我可以選擇!同樣面對一個醉酒的父親,一個孩子選擇和他一樣,理由是“有這樣的爸爸我怎麼辦呢?”;另一個孩子卻選擇和他不一樣,理由是“有這樣的爸爸我怎麼辦呢?”

也有人認為,一切都是隨機發生的,人的一生既不是被決定的,也不是你自己的自由選擇。選擇根本沒有好壞、對錯。在發生一些事情後,你也搞不懂就發生了。你常常想,如果我不是這樣,而是那樣,那麼一切都不會發生了;可一切就這樣發生了,沒有如果。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知道自己面臨選擇的時候,知道自己還有各種選擇的可能性,當你選擇之後,就不要再糾結後悔,尤其是那些無法逆轉的事情和選擇,它已經成為你人生的一部分了。

當你面臨各種選擇,猶豫不決時,最好是選擇最難走的那條路,大多數情況下,它是正確的路。

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

輕鬆的工作沒有前途。

容易得到的不值得珍惜。

越稀少的就彌足珍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