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祭祀讓中元節更有意義 獻一束鮮花、憶一段故事、省一些排場

文明祭祀讓中元節更有意義 獻一束鮮花、憶一段故事、省一些排場

萬樹涼生霜氣清,中元月上九衢明。再過幾天就是“七月半”中元節(8月25日)了。 中元節是我國民俗中祭祀先人、緬懷逝者的重要節日。然而,每逢這一節日,城市的河道邊、小遊園裡、綠化帶裡,總會出現焚燒紙錢、香燭的現象,影響市民生活和市容市貌。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極易釀成安全事故。

“綠色祭祀,摒棄陋習;敬老愛老,節儉治喪。”日前,市民政和城管部門倡議,文明祭祀是對先人最好的告慰,也是現代社會文明的必然要求,這樣的中元節才更有意義。

市區焚燒紙錢行為有所減少

昨天,鏡湖區環衛所相關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近年來,蕪湖市區焚燒紙錢的行為已經有所減少。市民還是體諒環衛工人工作辛苦,很少有不聽環衛工人勸阻的情況。但是,在部分時段部分地段,這種行為還是很難杜絕。

所以,每年臨近中元節,環衛工人的巡邏工作,就是遇到市民燒紙錢及時勸阻或清掃。“遇到有人燒紙錢我們就上前勸,實在不聽,就等他們走後及時滅火併清掃乾淨。”環衛工羅玉玲告訴記者,由於清掃及時,紙灰反而容易清掃,最難的還是蠟燭和香籤,“有的時候需要挖掉一層土才能搞乾淨”。

日前,市城管、民政等多部門向社會各界及全體市民發出中元節文明祭祀倡議。倡議市民採取“鮮花換紙錢”“絲帶寄哀思”等綠色、環保的方式祭奠逝者。同時,“老人在世時,多對老人盡孝心,幫助他們提高生活質量”、“老人去世後,不搞攀比、不講排場、不擺闊氣,提倡以節儉的方式寄託哀思”。

如何祭祀讓中元節更有意義

“祭祀先人,繼承傳統美德,創造更美好的社會生活,才是中元節祭祀的重要意義所在。”蕪湖市民政局社會事務科的相關人士指出,不管清明、冬至還是中元節的節日習俗,都是中國人講究慎終追遠的具體體現。但時至今日,文明祭祀才是對先人最好的告慰,也是現代社會文明的必然要求。

何為文明祭掃新風尚呢?一是低碳祭祀。市民可以自覺放棄焚燒紙錢香燭、燃放鞭炮煙花等陳規陋習,力倡鮮花祭祀、植樹祭祀。通過獻一束花、植一棵樹等,寄託對先人的哀思。

二是追思祭祀。之所以要祭奠先人,是要感恩先人、牢記先人的曾經和留給今人的恩德。“一般來說,中元節期間一般家庭成員齊聚,可以開個追思會,或頌讀一篇祭文,既可深刻表達對先人的思念之情,又可以記憶先人過去的教誨,重溫先人身上良好的家風、道德。”

三是節儉祭祀。祭祀活動中不要擺闊顯富講排場。要知道,先人們一生辛辛苦苦,節衣縮食,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為的就是今人的幸福。節儉祭祀,也是對先人最好的告慰。

□新聞鏈接

中元節就是佛家所說的“盂蘭盆節”,已經有著數千年的歷史,是我國傳統的七大節日之一,並且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一起構成了中國傳統節日裡祭祖的四大節日。2010年5月18日,中國文化部公佈的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中(香港特別行政區申報),中元節被列入民俗項目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元節在傳統節日中的地位進一步凸顯出來。雖然在民間中元節有一個聽上去並不太悅耳的俗稱——鬼節,但是中元節所蘊含的祭祀敬祖的習俗已經深深地植入了中華民族的情感。

雖然中元節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節日,通過懷念親人寄託了人們對美好未來的祝願,但是當下的中元節正面臨兩大尷尬。首先,不少年輕人對情人節、愚人節、聖誕節等許多洋節瞭如指掌,對傳統中元節的起源和習俗等文化內涵卻知之甚少,甚至壓根不知道中國還有中元節這樣一個傳統節日,這說明我們在傳統文化的宣傳教育方面還有不足之處。其次,老一輩人雖然重視中元節,但是在如何過好中元節這一問題上思想過於保守和封建,將中元節簡單地理解為放放鞭炮、燒燒紙錢。因此,從有利於更好地傳承傳統文化這一角度來看,過好中元節還有許多文章要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