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资阳频道消息(记者 王瑞琪)“数月医治无起色,张凤妙手起沉疴;仲景幸有后来者,雏凤清于老凤声。”这字里行间满是对一个医者的赞扬,人人都说她有“魔力”,配得上妙手丹心。
“张阿姨,上次那个药甜糊糊的呢。”接受诊治的小姑娘撒娇的向她说到。“看你吃了那么久的药,想着要照顾你呀,给你吃甜甜的药,就不会那么苦了。”来时笑脸相迎,走时千叮咛万嘱咐已成为她日常诊疗不可缺少的环节,待人亲切让她坐拥无数粉丝。
她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与患者之间又有着哪些感人的故事?本期我们走近闪亮资阳人张凤,为你解密张凤背后的故事。
解密一:为何立志成为中医女博士?
全班68人2人从医 我不做中医“掘墓人”
谈及为何会选择当医生甚至成为一名中医女博士,张凤笑了笑说到“小时候,我奶奶脚疼,有那么一瞬间我就想成为一名医生,读大学时我也做过传播中医文化的翻译使者,但是别人都说我‘只会说,不会看,算什么医生。’而我们班上68人,就只有2人在真正意义上的搞中医,成为了说服自己做中医的最重要的一个理由。”张凤说,她不想成为中医的“掘墓人”。而她也在2017年底,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成为了目前资阳市内唯一一名中医女博士。“资阳是我的家乡,父母亲人都在这里,我希望将优秀的中医理念埋进资阳这片土地,让其发展壮大。”张凤如是说。
“刚到医院的时候,我接诊一名患3年病历的肝癌晚期患者,当时他的求生欲望让我终生难忘。”张凤说,接诊这个病人后,调阅相关病例,翻看治疗资料成为了她的家常便饭,明知不可为却还是采用了一些冒险的治疗方法,却无法挽留。“他最后一次手术时,我就站在旁边,心里满是愧疚。”
“张医生,你叫我出来晒太阳,我就出来晒太阳了。”张凤回忆起与该患者在一起的点滴,“那一幕,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张凤说,她明白,现在的医疗其实还有很多不能解决的事情,所以后来她就经常做免费讲座,告诉人们有病及时医,不要等病入膏肓了才去着急。
解密二:用什么去维护医患之间的良好关系?
患者送的一碗面 成为医生的“良药”
“我上次好不容易挂了个号,但是因为事情耽搁了没来,着实可惜,这次你可一定要给我看看。”此时,已经超过了张凤就诊的时间,本该下班的她,依然坚持着尽力为患者加号诊治,这样的事情在她上班时经常发生。
“刚开始的时候,也会抱怨,觉得没有得到理解,因为医生也是很需要得到病人的关怀。”张凤说,有时候你医治好了病人,病人就会相信你,如果你医不好,人家就说你是个庸医,甚至有人找几个医生为自己开药方,然后找到相同的药方才会选择吃完医治。“患者有这些思想,也是很正常的情况,所以我们也只能选择理解。”张凤说。
医院或许存在医患之间不相信彼此的情况,但也有传递温情的时刻。
“说起感人的事,我最记得罗大爷的那碗面。”回忆起此事的张凤眼里藏着泪花。“那天中午已经过了我就诊的时间,但是来看病的人依然很多,我就一直没有吃上午饭。”张凤说,给患有肺气肿的罗大爷看完病后,我接着看下一个,大约20分钟后,罗大爷手里提着一碗热气腾腾粉面给我递到了桌上,把正等着看病的人拦在半米开外,并说到“让张医生先吃饭,把她累倒了,谁来给我们看病呢。”“那碗面,成了我工作中遇到委屈时的‘解药’,想起吃面的画面,我就熬过去了。”
解密三:人人称赞,到底有何高超医术?
急病人所急 帮病人所需
当记者向张医生说到,在医院的走廊上,听到很多就诊的人在讨论说,张医生尤擅长儿科、妇科、内科等,而且医术高超,早已是医院的红人了时,张医生摆摆手,笑着说到,“我没他们说的那么神,只是对患者的态度很好。”
“病人来看病,心里已经很焦虑了,医生就不能‘火上浇油’,要循循善诱,将他们视为自己的亲人,为他们排忧解难。”张凤说,很多人本来是小问题,让医生一吓,反倒把病情加深了,所以她的行医要求就是“能吃药绝不打针,能打针绝不输液,能用最简单的药物绝不采用复杂的治疗方式”。
张凤不仅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在工作之余还建了两个“张医生健康育儿交流群”。“群里的成员都是我看过的患者,还有我的朋友们。他们经常都会在群里问我一些问题,我也很乐意为他们解答。”在业余时间还会到幼儿园、企业等单位免费去讲授中医知识。
能获得市民的认可,或许也应了那句古话“名师出高徒”。张凤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温病学名家张之文教授、杨宇教授、冯全生教授,伤寒名家苏学卿教授,皮肤科专家吴军教授。还参与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10余篇,参加各项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7项,省部级课题5项。这样丰富的履历,让张凤在中医治疗方面,创造了自己的独到之处。
閱讀更多 資陽之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