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政策|寧波杭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簡介)


園區簡介

自從2001年啟動開發以來,新區工業區塊基本建成35平方公里“九橫十縱”主要道路框架,區內交通、電力、供水、供熱、供氣、通信、綠化等設施高標準配套; 累計引進工業項目358個,總投資739億元,投產企業259家,隨著德國大眾、吉利汽車、德國博世、美國偉世通、中信集團、聯合利華等企業項目入駐,這裡落戶的世界500強企業已經達到13家16個項目。

於2005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在杭州灣新區內設立,2006年11月正式封關運作,規劃面積2平方公里,一期面積為0.7平方公里已封關驗收。

出口加工區是海關監督的特殊封閉區域,其功能僅限於產品外銷的加工貿易,區內可設置出口加工企業及相關倉儲運輸企業,並實行封閉式的區域管理模式。海關在區內實行24小時監督,實現出口加工貨物在主管海關“一次申報,一次審單,一次查驗”的通關要求,滿足現代跨國型企業“零庫存生產”的需要,並發展在國際市場上有競爭能力的出口加工工業。

2014年2月26日,中國政府網發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浙江慈溪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覆函》,國務院正式批准將位於寧波杭州灣新區內的浙江慈溪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定名為慈溪經濟技術開發區,實行現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政策。

日前,經國務院批准,慈溪經濟技術開發區更名為寧波杭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

35平方公里製造業區塊初步建成,汽車整車製造及關鍵零部件、智能電氣、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並初具規模;27平方公里城市功能區塊全面啟動建設,一批功能性項目建成投用;溼地休閒板塊已建成4.3平方公里,溼地公園2010年6月已正式對外開放,已成功申報國家級溼地公園。

相關優惠政策請點擊:寧波杭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優惠政策

區域政策|寧波杭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簡介)

地理優勢

寧波杭州灣新區位於慈溪市域北部,北與嘉興市隔海相望,位居上海、杭州、寧波三大都市幾何中心。到上海南站大巴車程1小時50分(至上海南站130公里),到寧波市區車程1小時(70公里),距慈溪市約20公里,通過興慈五路、勝新高架、歷崔線、蘆庵公路等連通餘慈地區。與橫向的329國道、中橫線、杭州灣大通道共同構成新區外圍交通網絡。全區現有公交線路25條,將建設成為“寧波北翼國際化新城區”、“現代產業轉型新基地”、“東方奧蘭多”。

招商產業

規劃立足於區域產業特色,結合省《杭州灣產業集聚區規劃》,規劃在杭州灣新區形成四大裝備製造業、三大高新技術產業和二大特色產業,形成三大產業板塊。四大裝備製造產業即汽車製造及相關產業、海洋裝備製造業、新材料產業、新能源產業;三大高新技術產業即海洋高科技產業、電子信息產業、光電子產業;二大特色產業即智能家電產業、紡織服裝產業。

在發展策略上,通過做優做強汽車製造、海洋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等裝備製造產業;培育壯大海洋生物高科技、電子信息、光電子等高新技術產業;鞏固提升智能家電、品牌服裝等特色產業;整合淘汰化纖印染等汙染產業四個發展策略,實現以科技創新引領,構築新區高層次的產業結構。

在此基礎上,規劃提出新區應當優先考慮發展汽車、高端金屬新材料、海洋生物及海洋工程裝備、風能利用、智能家電、物流、高端服務業(金融服務、總部經濟、研發、檢測、工業設計等)等產業的發展。

周邊配套

1.生態保護。按照生態家園保護性開發理念,規劃確定主要橫江、縱江兩側綠地,高速公路、鐵路等重要基礎設施兩側防護綠帶,以及為確保生態安全而設置的帶狀結構性綠地,共計四橫、七縱十一條生態廊道為寧波杭州灣新區重要的生態廊道。

2.用地結構與佈局。規劃科學劃分空間管制分區,明確禁建區、限建區、已建區和適建區不同發展策略。

禁建區面積105.43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43.48%。

限建區面積37.03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15.27%。

已建區面積31.20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28.39%。

適建區面積68.83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12.87%。

在此基礎上,規劃提出了“兩帶、三軸、三區”的空間結構,兩帶為公共服務帶和生態休閒帶;三軸為區域服務軸、新城綜合軸、產業服務軸;三區為溼地休閒區、商務新城區和智慧產業區。

3.工業和農業用地佈局。規劃特別注重工業產業佈局與城市發展關係,規劃杭州灣新區的工業板塊形成“一軸五片”的用地佈局結構,總用地約為25平方公里,占城市建設用地的27.25%,凸顯新區產業發展平臺優勢。

規劃還強調了農業生產在城市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結合寧波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在八塘橫江和高速公路南側,以及十塘橫江以北新圍墾地區主要佈局耕地,發展農業生產,同時發揮重要的生態調節和景觀塑造功能。基本農田的面積為57.73平方公里,佔總規劃面積的23.9%。

4.公共服務中心體系。按照城鄉統籌和完善公共服務配套的要求,規劃公共服務設施用地面積約為1152.73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的13.93%,人均用地達到23.05平方米/人。全區形成“一帶、三軸、多心”的結構,“一帶”,即在八塘和九塘之間,結合豐富的河湖水系資源,重點打造串聯新城中心區和產業區的公共服務帶;“三軸”,即以公共服務帶為核心縱向延伸出三條功能差異化的公共服務軸,包括區域服務軸、新城綜合軸、產業服務軸;“多心”,即結合各片區功能,形成多個片區中心,實現全區公共服務設施的均衡和全覆蓋,包括一個新城中心,即新城綜合服務中心;二個專業中心,即會議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四個鄰里中心以及多個社區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