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会失去婴儿时期的记忆?最早记忆是几岁呢?

小样童鞋


儿时的回忆不仅珍贵而且对我们的成长还有着深刻的影响。不过,大部分发生在刚出生后那几年里的事情我们很难回忆的出来。我们是怎么开始走第一步的?我们是怎么学会说话的?其实,很少有成年人能清楚地记得自己两三岁之前的事情,就算再大点到了三至七岁,这期间的事能回忆出的也相当的少。像这样,不论是小孩子还是成年人,我们想要回忆出两到四岁的婴幼儿时期情景记忆(也就是“自传式”的主观记忆,那些能被明确指出的记忆,有着特定时间、地点的个人经历集合)都不是件易事,而这样的现象被科学家成为

“幼年经验失忆症”


恋亲情结


与幼年经验缺失相关的理论最早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弗洛伊德发现他的来访者无一例外,都记不起自己出生一年内发生的事。他认为这是因为在这段时间里,人们处于恋亲情结形成的阶段,婴儿的心理冲突压抑了他们的记忆。不同于早期,现代理论更多的是从人类认知发展的角度去解释这种幼年经验失忆症。有一个理论是这样说的,处于早期的婴幼儿,他们大脑中负责储存和提取记忆的结构发育尚未成熟。对记忆储存有着关键作用的海马体和前额皮质更是要等到人类长到大约三四岁时才会开始发育。成熟的脑结构是人类的创新能力、储存和提取记忆的基础。所以,或许用婴幼儿早期的脑结构尚未成熟来解释幼年经验失忆症更为准确。与弗洛伊德提出的记忆压抑理论不同,现代理论认为,人类早期记忆或许在最初就因不具备成熟的大脑结构而根本没能被储存下来。


语言系统


其他的证据则指向了,婴幼儿早期不成熟的语言系统似乎也是人们无法回忆其两岁以前发生的事的一个原因。在掌握说话这项技巧前,我们没法通过语言来回忆发生过的事情。对应的情况是,儿童的词汇大部分是在其两至四岁这段时间能习得的,而人们能回忆出童年往事的最早起点也正好就落在了这段时间了。


大脑发育



有的研究人员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幼年经验失忆症究竟是时间将记忆冲淡了,还是早年的记忆储存失败而造成的?遗忘与时间间的关系可以看成有着一条相关的曲线,时间过得越久,人们遗忘得越多。幼时早已远去,所以我们似乎可以假设那些记忆只是被遗忘了。不过,也有对这一观点持反对意见的研究人员。因为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以遗忘曲线做推断,那么我们对六至七岁间的记忆理应也该相当大的程度遗忘才是。所以,遗忘并不能为幼年经验失忆症给出很好的解释。于是,研究人员又将目光拓展延伸到了神经的领域。


幼年经验失忆症不只出现在了我们人类的身上,在一些动物,如鼠类的身上,研究人员也发现了着类似的现象。实验发现,一部分大脑结构的发育程度的确与幼年经验失忆症的起因有关。婴儿大脑中的海马体持续出现有着新形成的神经,当这些新生的神经元融入到现有的神经回路后,已有的记忆就有可能会一定被削弱。因此,与有关的假设随之出现,即人在出生后的海马体内部会有着高速的神经形成过程,这就使得早年的记忆无法被储存并形成长期记忆。这个假设也在动物实验得到了证实:早年时期,已有的记忆神经回路不断被新生的神经突触取代,所以大量新神经的形成不利于长期记忆的储存。此外,实验还发现,记忆开始变得稳定的时间段与海马体神经形成速度发生下降的时间段存在重叠。这就意味着,神经形成理论为幼年经验失忆症提供合理的解释。


无论是现代的遗忘理论,还是早期弗洛伊德的记忆抑制理论听起来都存在合理性,但最新的研究能说明的一点是,大脑的变化确实与幼年经验失忆症有着很多的关系。但原因究竟在部分脑区的发育不成熟,还是婴儿时期神经元的高速合成,或是两者同时存在,仍需要更多的实验来解开这个谜题。但已知的是,幼年经验失忆症是无法仅用“时间冲淡了记忆”来进行解释的。


作者:Viatcheslav Wlassoff


酷炫脑科学


很少有记得三岁之前发生的事情,三岁到七岁的记忆也不完整,这是一种被称为“婴儿期失忆”现象。

婴儿也是有记忆的

记忆到细胞水平是特定的神经元突触集合。以前一般认为,我们之所以不能记住我们童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因为婴儿无法对保存稳定的记忆。但事实证明,婴儿和小孩子能够并且确实形成了记忆,包括内隐记忆(如程序记忆,不需考虑就能完成)和外显记忆。

2009年就有研究发现,即使是在子宫里,婴儿也开始发展短期记忆。怀孕30周的婴儿开始习惯了噪音和振动组合,一直持续到出生后。第三个月开始形成的特定记忆神经元,这一时期是婴儿实际记忆形成的开始。新生儿可以辨认出他们在子宫中最先听到的一些东西,这表明至少有一定程度的短期记忆。一个典型的新生婴儿会认出他母亲的声音和他从子宫里经常听到的其他声音。

在6到12个月婴儿期,记忆能力进一步发展,开始熟悉地方和认识人面孔,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这些事情的情感反应。例如在6到12个月的婴儿中,尽管不记得具体细节,但当他被带到医生那时,会开始表现出一种烦躁的表情,当看到妈妈或奶奶时候,会开始期待拥抱。

另外,最近Nature Neuroscience发表的对老鼠的研究表明,尽管早期情景记忆明显丧失,但其潜在痕迹仍然保存很长一段时间,并可以在长时间后触发,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早期的创伤会影响成年的行为,并增加未来精神障碍的风险

人失去婴儿时期记忆原因

婴儿的大部分记忆都只是作为短期记忆储存起来的,

人类大脑在出生时未发育完全,须在出生后继续发育,在出生时,婴儿的大脑只有成人大小的四分之一,到两岁的时候将达到成人大脑的四分之三。在人类生命的最初几个月里,大脑会忙于制造大量的神经元及突触,在婴儿期接下来的几年里,这些突触逐渐形成并修剪,一些突触被加强,而另一些会消失,直到最终突触的密度达到成人的水平。但是,前额叶皮层进入青春期后,与身体其他部位的生长发育和学习的动荡时期相对应,还会第二次发生另一波突触扩散。这种修剪使突触连接更加高效,因此对记忆等认知过程至关重要,因此在复杂的工作记忆任务上的表现在青少年时期持续得到改善。

比如在情景记忆(对发生在我们身上事件的记忆)的形成过程中尤为重要的海马体,在婴儿期,海马体是超负荷运转的,随后几年会产生更多的神经元,新的神经元需要被整合到原来的海马回路中,这种大量新加入的神经元会破坏已经形成的记忆网络,导致之前事件遗忘。


科学闰土


今年45,1岁时候住的房子街道的每个细节都历历在目,包括邻居、宠物,还有生产生活场景。没到2岁,那房子就拆了,所以很肯定,那是1岁时候的记忆。

3岁的时候,看过姐姐的一张期考成绩排名表,那时候还不认字,但那表就像照片一样印在我脑海了。30年后,姐姐班搞同学聚会,我凭着这记忆,把他们班28个同学的名字全写出来了。

后来上学,这记忆力就消失了,怎么样都记不住英语单词,也记不住数理化公式。每次数学物理考试,我都是用图像重新推导,化学就靠记住元素周期表和对应每个元素的性质来推理。还好,数理化基本都接近满分,英语就毫无办法了,从来没及格过。


梁志峰3


我最早记得一岁多的事情,但都是些片段情景。

一岁多吃奶的时候,我还记得姥姥一手抱着我,一手拿着冲好奶粉的奶瓶在凉水里转啊转啊,嘴里还说“晾晾,缓缓,晾晾,缓缓……”

接下来记得的都是特别开心或者特别伤心的事情。

不过我记忆力一直很好,听别人讲过话就算隔几天我也能一字不落复述出来。很多书看过一遍,特别感兴趣的部分都能背出来。

相反,我老公记忆力特别差。他时常说他六岁之前的事情几乎全都不记得了。平时他自己讲过的话,过一两分钟就复述不出来了。别说看书了,看电影都记不住剧情。每天出门不是忘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没有一次是利利索索出门的。


核桃妈妈爱生活


我只记得我的鼻子摔在锄头上了,只记得我碗里的嘎嘎被人吃了😂反正是不好的
大概四岁左右吧!


小福贵大都督


我不知道记忆储存在哪里,有的说是脑细胞,有的说是脑细胞之间的突触,还有的说在海马体.我知道的就是一定储存在大脑里!我认为人的大脑,会把没用的记忆删除掉。所以你会记得你上一年情人节,给哪个女孩子送过什么,但不会记得,你吃过什么饭。


——不要叫我蓝大人


人应该是有了语言才会产生记忆吧。我三四岁的记忆主要源自我外婆会把我发生的事情跟亲戚朋友邻居反复不断地说,我至今回想不起我当时的想法,能记起来的都是外婆认为我怎么怎么样……生气了?害怕了?那时候应该正在学说话,慢慢听懂了身边的人说的话,就认为那是记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我这种情况?


广州觅糖装饰


虽然以前看过相关的东西,然而并不能提供专业的回复,还是不开荒腔了吧。百度一下复制粘贴来的也没意思。

不过能说的就是本人身上的事,自小就记忆力很好,背课文基本上是读一遍就能背,现在还能背几篇高中背过的英语课文,同学会的时候回忆一些事情让同学们觉得惊诧。最奇特的是我记得一岁左右的一些事,跟父母聊天小时候的事的时候,他们会说不可能,斩钉截铁地说那阵你只有一岁🤣求专家讲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