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金融的下半場

互聯網金融的下半場

最近的金融圈並不太平,但在風雨飄搖之際,卻有大量新玩家入場,而且各個背景不凡。互聯網流量平臺、手機企業等玩家,都在以不同形式,加入消金戰局。它們摩拳擦掌,準備搶奪消金蛋糕。

但市場對這些新玩家,並不友好。

電商系已佔山為王,銀行系也坐擁資金、用戶等優勢,各分天下。未來的消金戰局,恐怕會格外精彩,結局也變得撲朔迷離。

新派崛起


今年的消金市場,有點熱鬧。

今年2月,滴滴金融劃給了滴滴事業部,開始涉足汽車金融和消費金融。7月,攜程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注資15億,準備全力殺入金融領域掘金,甚至還會提供一些B端技術的輸出。而最近,360金融也上線了分期產品。

近兩年,幾乎所有的巨頭,都開始高調進軍金融。

進入消金領域的一張護身符,就是“牌照”,因此,各方巨頭也開始了牌照大戰。譬如,聚美優品、新浪、網易等互聯網流量平臺,都以申請或入股的方式,拿到了網絡小貸牌照。

目前,大力進軍消金領域的,主要是兩大新派系。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互聯網流量系。

互聯網金融的下半場

近兩年新入局消金的玩家


它們都是當年的互聯網巨頭,手握流量和客戶,一直想通過金融變現。

ZRobot CEO喬楊認為,殺入戰局的互聯網企業,有無可比擬的優勢。“現在消費金融公司最大的成本,就是獲客成本和流量費用,而互聯網平臺自有流量。”喬楊稱。

另一方面,它們還沉澱了大量的數據。喬楊表示:“對於風控來說,有場景有數據,就比較好做。”

擁有了用戶、場景、數據,對於這些互聯網巨頭來說,再做消費金融,實在是順水推舟。

第二大新崛起的派系,就是手機玩家們。

媒體報道顯示,vivo正在悄悄組建消金團隊,OPPO也在華南地區申請消金牌照。而這並不是手機系首次接觸消金。2015年,小米就開始向部分用戶開放分期服務。

實際上,其他手機廠商一直都在與捷信等消金公司合作,為其引流。

這一派手握大量的手機用戶,植入金融也具有先天優勢。比如,它們可以在出售手機的時候,直接幫用戶辦理分期,也可以在手機上預裝金融APP,隨時給用戶提供放款。

還有一個手機品牌,曾經嘗試過一個有趣的手機分期產品,如果用戶不還款了,就直接遠程鎖機,讓手機變磚。

手握用戶和場景,還有手機這個終端控制,手機系也是不可小覷的勢力。

那它們為什麼會選擇在這個時間點紛紛進軍消費金融?實際上,消費金融已是兵家必爭之地。而所有的爭鬥,都逃不開利益的驅使。

“消費金融業務是目前合規情況下,最賺錢的業務。”喬楊透露。

艾瑞諮詢統計數據顯示,過去一年,這個市場的交易規模,從2016年的4367.1億增長到了4.4萬億,增長了904%。

“在這個足夠大的市場裡,只要切一小塊,就夠吃了。”網信集團CTO周欣稱,這就是各家公司進場的核心原因。

對於以流量模式崛起的互聯網平臺來說,一個終極的變現法寶,就是“金融”。不管是螞蟻金服,還是京東金融,金融在其中變現迸發的能量,都太不可小覷。當規模效應成熟之後,涉足金融是必然選擇。

另一方面,國家大力鼓勵消費金融,試圖用消費拉動內需。在這樣大的政策背景下,給用戶提供更多的金融產品,變得順利成章。對於它們來說,佈局金融,幾乎是必然之舉。

瓜分天下

新進場的玩家,摩拳擦掌,但它們環顧四周,卻發現這片市場是一個弱肉強食的叢林社會,實在很難輕鬆。這裡早就是電商系和持牌系的天下。

電商系,指的就是現在的幾大電商巨頭,最典型的就是螞蟻金服、京東金融。

財報顯示,螞蟻金服2019財年Q1的利潤,已達到24.26億元。而京東金融,也在2017年實現了100億元的營收。它們坐擁海量用戶和場景,加上多年的數據沉澱,早已劃分了天下。

而持牌系,幾乎背後都有銀行靠山,它們擁有低成本資金,也有一些用戶場景,做得風生水起。因此,也有媒體將它們稱為“銀行系”。

2018年上半年,招聯消費金融淨賺6億,興業消費金融也賺了2個億,頭部公司表現確實不凡。

另外,還有一些有趣的派系在其中分羹。比如,線下零售商系蘇寧、海爾等。

這個派系的用戶在線下,但都是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做消金。“而向線下客戶直接推薦公司旗下消金產品,並不是最有效的方式。”喬楊認為。

線下再導線上,相對來說,這個派系的獲客成本比較高。

除此之外,還有一股不可小覷的勢力:運營商系。

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都先後以不同姿態殺入了消金戰場,如電信就成立了甜橙金融。

“通訊運營商與電商一樣,是一個強相關的切入維度。”業內人士周煒表示。這是因為,運營商掌握的數據實在是得天獨厚。

除了手機號和聯繫人之外,一般刷卡的消費記錄、信用卡還款信息等金融數據,都可以通過短信獲取。另外,還可以通過一些驗證碼信息,知道用戶註冊了什麼平臺,是否有其他貸款產品。

金電聯行的董事長範曉忻曾經對一本財經表示,運營商的數據,對人的還原度極高,“是非常強的關聯數據”。

但目前,坐擁“黃金數據”的運營商,卻發展平平。原因是它們有國企背景,內部分化,大家各司其職,創新和吃苦精神都不夠。另外一方面,因為涉及用戶的隱私保護,通信運營商也格外謹慎,動作幅度都不大。

各方勢力瓜分市場,搶奪用戶,整個消金戰場早已硝煙瀰漫。而加上最新進場的互聯網系、手機系,未來的消金戰局,將更加精彩。

腹背受敵

一個互聯網平臺剛成立了金融平臺,準備在消金領域一戰,卻發現簡直就是“夾縫求生”。其負責人餘浩稱,根本找不到低成本的資金。“和銀行談,條條框框很多,利率要比巨頭和持牌機構高出2-3個點。”

對於電商巨頭來說,它們有充分的議價權。

某電商巨頭高管韓煒透露:“我們拿銀行的錢,基本上是基準利率上浮0.25。”成本之低,可想而知。

持牌系背後有銀行爸爸,也能以低成本拿到資金。

在資金上,新派系毫無競爭力。在用戶量級上,它們也根本無法和電商系、持牌系比。

媒體報道,截至目前,支付寶在中國的活躍用戶規模,已超過7億。

小米金融消費信貸業務負責人陳曦認為,在消金領域,電商巨頭不會被動搖,“因為它們實在太強大。”目前,中國持有信用卡人數為4.2億,而這些用戶,幾乎天然就有消金需求。因此,銀行系和持牌軍的用戶基數也非常龐大。

資金和用戶上,它們都比不上兩大派系,在業務上,也會存在競爭和擠壓。“我們推出的分期產品,其實在京東上也有,利息甚至比我們還低。”某手機品牌的金融分期負責人稱。因此,它們只能在哪裡搶奪用戶?答案是線下。

“只有在線下這個場景,我們可以用自己的金融產品,用戶也不會和電商系去比較。”該負責人稱。

此外,餘浩發現,他們平臺上的用戶,已有了定式化消費習慣。

“我們推出借貸產品,他們會與微信、支付寶的借貸產品比較。”餘浩稱,一旦是電商系已有的產品,他們做類似的產品,流量就很低。

去開發新產品?

餘浩發現,幾乎所有的高頻場景,都已被巨頭分食。比如,衣食住行。低頻的場景少有人問津,如墓地分期,一個人最多死一次。

而小眾的場景,又很難形成規模效應。對於新玩家來說,如何在這片消金戰場上取得一席之地?

“消金不可能再像過去幾年那樣瘋狂地發展,現在要做精細化。”陳曦認為。這就意味著,要深耕自己平臺上的用戶,並在自身場景內去推出新的金融產品。比如去哪兒網,在自己平臺上推出“拿去花”,在預訂機票和酒店的時候,都可以分期。

“瞭解你的用戶,並深挖他們的需求。”餘浩稱,針對他們平臺,他新設計了幾款金融產品,效果都非常不錯。

比如,用戶購買了一款潛水產品,平臺會立即為其推薦一款潛水保險;辦理簽證,需要銀行卡凍結5萬現金,平臺就給對方推出為期3個月的信貸產品。

“發揮自己的優勢,規避自己的劣勢。”這是餘浩總結的經驗——絕對不要和巨頭、銀行去硬碰硬。

電商系和銀行系分割天下,其他派系在自己的領域中深耕求生。這個領域不會一家獨大,最終的格局,必然是百家爭鳴。而佔有一席之地的法寶,無外乎深耕與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