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长松
题主把物理学和数学拿来一起说了。
物理学,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测量”的科学,物理量的数据是通过反复测量得来,为了使数据更精确,物理学家们可以绞尽脑汁设计出更精密的测量方法、尽可能去除更多的干扰因素,以减少误差,得出更精密的数据。而他们能做到的仅此而已。
而数学是逻辑推理逐步深化演进的科学,数学常数并非通过实验得出。他有着严密细致的逻辑推理演算,数学体系是一环扣一环而形成的,其数据在本体系内是准确无误的。数学没有“假说”,他不必经过大量实验数据来验证,他之理论是要“真实无误”、“确定无疑”的“定理”来确立。比如,哥德巴赫猜想和费马大定理,我们可以用大量“实验数据”来说明他是正确的,如果放到物理学家那里就会通过了,但是在数学家那里,这绝对不行!数学家要的是确定无疑的证明!因而数学的体系一经建立,不会被更高深更先进的理论“推翻”。
圆周率若是用物理测量的方法也可以得出数据,但仅是粗略的,人们可以不断改进测量方法,提高测量精度来得出“更精确”的数值。但是这是很局限的,很快就走不通了。
这种物理方法会被数学家们嗤之以鼻。数学家们从古至今对这个常数作了不懈的探索。在理论上,数学家已经知道这个数是“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的),这意味着,人们得不出一个“完整数据”,只能无限逼近。在计算方法上,从最初的割圆术,到后来的无穷级数,到现在电脑程序演算,圆周率位数已经达到了“想要多少位就有多少位”的地步。
bratskid
因为精确到几亿位的π,可不是量出来的。
在祖冲之之前的年代,π的数值还能量出来。但自割圆术始,就再没有“量”的说法了。(注意,割圆术也不需要“测量”,只是计算)借助割圆术,祖冲之父子成功的把π值计算到了7位小数,即3.1415926. 但这样搞显然还是没前途的,祖冲之父子计算了24000边形,也就是搞出来7位小数。即使这个多边形的边数再翻倍,再翻倍,也到不了10位。
割圆术不行,那什么办法可以呢?
看来只有抛开“圆的周长”,借助更高深的数学理论了。一位名叫韦达的数学家,做出了第一次尝试:
这么一个式子,一直加下去,就无限接近于2/π。然而问题还在:这个数很难算啊,有没有简单的式子?
还真有。
莱布尼茨借助他(和牛顿同时)发明的微积分,根据泰勒展开,做了一个级数:
莱布尼茨级数:π/4=1-1/3+1/5-1/7+1/9……
虽然好算,但是收敛太慢了。所以他自己也没有继续算下去。
后来则出现了一些稍稍靠谱的,比如:
马青公式:π/4=4(1/5-(1/5)³/3+(1/5)^5/5-(1/5)^7/7+……)+(1/239-(1/239)³/3+(1/239)^5/5-(1/239)^7/7+……)
这个曾经算到137位
现代计算机,则常用高斯法:
收敛超级快,算个十几圈就能精确到上千万位。
所以说,现代的π值计算里面,根本没有“测量”这么个过程。所以,测量的误差,也就不存在了~
IvanZhu
答:两者之间并无矛盾,理论是理想化条件下的模型,实际测量却受精度的限制。
在数学中,我们有很多公式来计算圆周率,利用计算机,有的公式可以轻松把圆周率计算到数千万位,甚至数亿位。
对于圆周率的计算历史,最早人们认为“径一周三”,这是基于实际测量的;我们简单地画一个圆,然后采用测量直径和周长的办法来计算圆周率,其精度到小数点后面第二位已经是极限了。
要想得到圆周率更高的精度,只有通过理论数学的办法求得。
比如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祖冲之,就利用割圆术计算到2万多正多边形,才推算到圆周率的小数点第七位,成为我国古代数学的一大成就。
其中,祖冲之使用的割圆术,就完全不依赖于实际测量,割圆术的关键在于计算,大量的开方运算和迭代运算,可不是一般人能完成的,这其中一定耗费了祖冲之的大量心血。
倘若用测量的办法计算圆周率,然后想把圆周率精确到祖冲之的精度,我们可以估计出,需要画出直径10公里的圆才行,这就是实际测量的局限性。
理论数学的好处在于,我们总会有更好的办法来计算圆周率,自从有了微积分、三角函数和虚数后,大量的圆周率公式出现,对于其中一些公式,我们只需要几分钟的手工计算,就可以得到和祖冲之同样的精度。
在实际当中,我们只要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面第34位,然后去计算可观测宇宙的周长,就可以精确到一个氢原子直径的精度。
但是这和理论上精确到数亿位并没有矛盾,理论可以指导实际操作,实际也可以反馈去修正理论,两者相辅相成。
好啦!我的答案就到这里,喜欢我们答案的读者朋友,记得点击关注我们——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圆周率可不是测出来的
圆周率自古到今一直是数学家们探索的重要方向之一,在以前数学没有发展这么强大的时候,人们认识圆周率确实是通过测量得到它的数据,只是这个数据比较粗糙,只是一个大概的数据。比较有名的有中国的刘徽,他通过计算192边形的面积,157/50这个近似值,后来又计算出3072边形的面积,得出更加精确的圆周率3927/1250。虽然这些数据都非常接近圆周率,但是相比于现在,它的精确度是不够的。也是无法由简单的物理测量得到的,况且测量有巨大的误差,因为将圆细分得越多,测量难度越大,误差也就越大。
现代数学的计算方法
虽然上述算法比较粗糙,但不得不说,无限细分的思想方法使用对后面数学的发展非常重要。微积分的发明和使用,圆周率的计算精度也达到了相当的高的地步。通过计算,可以计算小数点后面808位,这已经算是人工计算的最高精度了。
当然,后面计算机的发明和使用,使得圆周率的计算精度又上了一个台阶,2011年,日本通过计算机计算到了小数点后面10万亿位,而不是简单的几亿位了,相信这个纪录会不断的刷新的。
学霸数学
正方形周长和边长的比值是多少?如果考虑测量误差肯定不是4。
世人皆知位数多之精确,不知位数少之精确,几亿位的圆周率还不如4精确。这就是数学和应用的差别。
4就是4,误差为零,把圆周率写到几万亿位也有误差。既然测量有误差,如何能把4之后的无数位小数都精确到零(4.00……)?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正方形,测量得不到精确的4,我们用逻辑推测完美的正方形,正方率是4。世界上也没有完美的圆,我们用逻辑推测完美的圆,圆周率是π。
数学来源于现实,但它不等于现实,是逻辑上的想象。永远也画不出长度为1的精确线段,只能把它想象成精确的1。圆周率也是想象,不是现实中的测量,只不过测量的越精确,越接近这个想象。
飞鱼科普
本题的说法,不那么科学。测量误差与测量精度,虽有关系,但不可相提并论。
误差,是一种统计差距或技术缺陷,有可能进一步调整与改进。随机误差,可通过增加样本数量与调整样本分布来改进。系统误差,可通过优化仪器设备与操作技能来改进。
精度,反映在特定参照系下的测量任务,不同的测量对象,需要恰当的测量精度,换句话说,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单位。
例如:测量类星体距离只能精确到光年(1.5e15m),测量海岸线长度只能精确到千米(1000m)。测量气缸间隙至少精确到丝米(0.0001m)。
就纯数学而言,有理数与无理数皆可精确到几亿位。圆周率π的精度,有必要到小数点后几亿位么?因π无量纲,到3.1416了不得啦。
有量纲的测量,就值得计较,主要看数量级关系。例如,核外电子的动能Ek=½mv²,势能Ep=mc²,由于v< 又如,测量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不必考虑地球与太阳的半径r与R,直接令r=0,R=0。 综上,误差不要过分大,精度不要过分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才是科学方法。 测量是外业操作,测量的误差受测量方法,测量设备,测量环境,观测人员等多种因素影响,而上面每一项因素又受多种子因素影响,测量的过程就是误差产生的过程,误差只能减少,但不能消除,而圆周率是建造的理论模型计算的,两者没有可比性的。物理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