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泉人也許不知道的陽泉事兒—《人民日報》陽泉造紙廠

解放戰爭時期,陽泉成為人民解放軍東進西擊、南下北上的戰略支點。隨著全國革命形勢的變化,華北人民政府及一批軍工、造紙、印刷等重要機關單位曾先後遷至陽泉。

1948年6月,《人民日報》造紙廠就是從河北阜平縣田子口村遷到陽泉市東營盤的。

陽泉人也許不知道的陽泉事兒—《人民日報》陽泉造紙廠

《人民日報》陽泉造紙廠門樓舊址

《人民日報》陽泉造紙廠舊址,位於陽泉市城區新建路北側東營盤社區,面積為162平方米,坐北朝南,建於民國時期。

《人民日報》陽泉造紙廠門樓為磚式建築,中間為門洞,兩側築有照壁。門洞內兩側設有門崗房,崗亭四面有哨窗,可環視四周,充分顯示了這一設施的軍事護衛作用。

陽泉人也許不知道的陽泉事兒—《人民日報》陽泉造紙廠

由於當時形勢和保密需要,《人民日報》陽泉造紙廠即為“人民日報社”,對外稱“陽泉市人民造紙廠”,一邊造紙,一邊印報,承擔了從1948年6月15日至1949年3月間《人民日報》的出版印刷任務。

《人民日報》陽泉造紙廠的前身為《晉察冀日報》造紙廠,原有職工110人,後在陽泉招收60人,共170餘人。廠長杜慶雲,河北平山縣人,解放後曾任北京市郵政局書記兼局長;副廠長冷冰,解放後曾任中宣部副部長;作業組長盧瑞,河北平山縣人,1949年4月廠子遷往北京時由組織決定留在陽泉,曾先後任陽泉礦務局四礦黨總支幹事、支部書記,陽泉礦務局三礦副礦長,陽泉市煤管局局長。這個廠遷到陽泉後規模擴大,人手不足,很快招收了一批新工人。當時招收工人的條件很嚴格,要求年齡必須滿18週歲以上,文化程度在高小以上,貧下中農出身,主要社會關係中沒有任何政治歷史問題。經過嚴格審查才能招錄。

當時,造紙廠的生產設備簡陋,生產方式艱苦,主要是幾個大水泥池子和大水缸,把稻草、馬蓮草和回收的廢書報、紙箱、麻繩等經浸泡蒸餾,放入馬拉碾子的碾砣,由幾匹馬輪流作業輾壓粉碎成漿,加入漂白化學材料漂洗成紙漿,放入水池,攪拌均勻,撈成溼紙,將其貼在火牆上烘乾製成麻紙,質量不是很高,這些紙直接用來印報。印報的機器設備也很簡陋,是手搖式印刷機,搖一下出一張,油墨深淺全靠印報人掌握。報紙印好後,由馬拉著四個鐵輪的車子拉到火車站附近的郵局分送各地。由於紙質比較粗劣,所以報紙印刷質量不高,但通過報紙發行,把黨的主張、革命的消息傳遍了四面八方。

當時生活條件比較艱苦,廠裡幹部職工同吃一樣的食堂份飯。大家都是排隊打飯,從不搞特殊。逢年過節,改善生活,大夥一起一個桌上吃“十大件”。工人生病,照顧吃病號飯,領導都要及時探望,幹群關係非常融洽。此外,廠領導和工會組織非常重視思想政治工作,每週三學習開會,講“革命工作”“為人民服務”、講當前形勢和任務等等,職工隊伍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大大增強。

1949年4月,造紙廠及報社遷往北京,原有的老工人都隨廠到了北京,剩下陽泉招進的60多名新工人交由陽泉市勞動調配所重新安排就業。

陽泉人也許不知道的陽泉事兒—《人民日報》陽泉造紙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該建築基本保存完整,東側照壁被拆,門洞內建築被改建為商業用房。現為東營盤社區居民進出通道,交通便利,攤點林立,是陽泉市區主要商業區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