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蘇東坡竟寫了這麼多關於美食的詩詞!

中國古代文人中,吃貨不少,但像蘇軾那般愛吃、精吃,並專門為美食寫詩詞賦的,恐怕沒有別人了。從豬肉到河豚,從荔枝到羊蠍子,讓我們來看看一代文豪吃貨是如何養成的。

“吃貨”蘇東坡竟寫了這麼多關於美食的詩詞!

圖 | 淋汗老叔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初到黃州

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逐客不妨員外置,詩人例作水曹郎。

只慚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壓酒囊。

黃州,對於蘇軾來說,是人生的一大轉折地。元豐二年(1079年),四十三歲的蘇軾任湖州知州,上任後給神宗寫了一封《湖州謝表》,被新黨汙衊“愚弄朝,妄自尊大”、“包藏禍心”,一時間,朝廷內一片倒蘇之聲。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個月的蘇軾被御史臺吏卒逮捕,解往京師,受牽連者達數十人。這就是北宋著名的“烏臺詩案”。

從輕發落的蘇軾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這可能是他人生中最失意的日子,卻也是他最為“詩意”的階段。《念奴嬌·赤壁懷古》、《赤壁賦》、《後赤壁賦》等名篇都是謫居黃州期間所作。公務之餘,他帶領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東坡居士”的別號便是蘇軾在這時起的。

這首《初到黃州》是蘇東坡初到黃州的所見,深刻地刻畫了他當時複雜矛盾的心緒。開篇便是自嘲“平生為口忙”,因烏臺詩案“事業轉荒唐”。接下來一句卻開始讚美起“魚美”和“筍香”,失意之中還不忘美食,自得其樂、隨緣自適的人生態度躍然紙上。

“吃貨”蘇東坡竟寫了這麼多關於美食的詩詞!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

豬肉頌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

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蘇東坡對豬肉愛的深沉,還為其專門寫了一首有名的打油詩《豬肉頌》。這首詩和東坡肉都誕生於蘇軾被貶於黃州。

這不僅僅是一首對於豬肉的讚美詩,還教會你做豬肉的基本方法——微火煨燉。

把鍋子洗得乾乾淨淨,少許放水,燃上柴木、雜草,抑制火勢,用不冒火苗的虛火來煨燉。等待它自己慢慢地熟,不要催它,火候足了,它自然會滋味極美。黃州有這樣好的豬肉,價錢賤得像泥土一樣;富貴人家不肯吃,貧困人家又不會煮。我早上起來打上兩碗,自己吃飽了您莫要理會。

“吃貨”蘇東坡竟寫了這麼多關於美食的詩詞!

圖 | 淋汗老叔

在牛羊肉盛行的唐宋時期,蘇軾身體力行為豬肉正名。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就曾說“凡豬肉久食,令人少子精,發宿病。豚肉久食,令人遍體筋肉碎痛乏氣。”對此,蘇軾表示這純屬扯淡。

他曾用豬肉比喻自己生平所學,在《答畢仲舉書》寫道:“公之所談,譬之飲食龍肉也,而僕之所學,豬肉也,豬之與龍,則有間矣,然公終日說龍肉,不如僕之食豬肉實美而真飽也。”(你的學識好比龍肉,我的學問好比豬肉。豬龍之間雖然有差別,但是你整日說龍肉,不如我吃豬肉既美味又管飽呢。)

“吃貨”蘇東坡竟寫了這麼多關於美食的詩詞!

圖 | 淋汗老叔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River Scenes on a Spring Evening

Behind bamboo a few twigs of peach blossoms blow;

When spring has warmed the stream, ducks are the first to know.

By water side short reeds bud and wild flowers teem;

It is just time for the globefish to swim upstream.

(許淵衝譯)

twig 細枝,嫩枝

reed 蘆葦

teem 充滿,富於

globefish 河豚

傳蘇東坡有拼命吃河豚的逸聞。北宋孫奕在《示兒編》中記載:

東坡居常州,頗嗜河豚,而士大夫家精於烹是魚者,輒招東坡享之。婦孺傾室聚於屏後,欲聞一語品題。東坡下箸大嚼久之,寂如喑者。主人黯然,屏後集者失望相顧。東坡忽投箸大聲嘆曰:“值得一死於是!”合舍大悅。

簡單來說就是,蘇東坡喜歡吃河豚,有人請他吃,他大嘆:“死了也值得!”

惠崇是北宋的一位僧人,擅詩畫。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蘇東坡為其作畫《春江晚景》題詩兩首,名傳千古。第一首詩題“鴨戲圖”,再現了原畫中的江南仲春景色。

不過原畫並沒有河豚,蘇軾為何會有如此聯想呢?

蘇軾的學生張耒在《明道雜誌》中記載長江一帶土人食河豚,“但用蔞蒿、荻筍即蘆芽、菘菜三物”烹煮,認為這三樣與河豚最適宜搭配。所以蘇軾詩曰“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不僅暴露了其吃貨本質,也展現了他在美食方面的講究與專業。

“吃貨”蘇東坡竟寫了這麼多關於美食的詩詞!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食荔枝二首

惠州太守東堂,祠故相陳文惠公,堂下有公手植荔枝一株,郡人謂將軍數。今歲大熟,賞啖之餘,下逮吏卒。其高不可致者,縱猿取之。

丞相祠堂下,將軍大樹旁。

炎雲駢火實,瑞露酌天漿。

爛紫垂先熟,高紅掛遠揚。

分甘遍鈴下,也到黑衣郎。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古代關於荔枝的名句我能想到兩個,一是杜牧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另一句便是蘇東坡的“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吃貨”蘇東坡竟寫了這麼多關於美食的詩詞!

圖 | 淋汗老叔

蘇東坡於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以“譏斥先朝”之罪被貶嶺南,在這“蠻荒之地”,他又發現了一種好吃的——荔枝。

紹聖二年(1095),蘇東坡在惠州第一次吃荔枝,便作有《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一詩,運用擬人、幻想、比喻、用典等手法,對荔枝極盡讚美之能事:“……垂黃綴紫煙雨裡,特與荔枝為先驅。海山仙人絳羅襦,紅紗中單白玉膚。不須更待妃子笑,風骨自是傾城姝……”

第一次嚐鮮後,蘇東坡便對荔枝欲罷不能,甚至可以“日食三百”。雖然被貶,卻也泊然無所蒂介,樂觀曠達、以吃為樂,不枉做了嶺南人。

蘇東坡還在很多詩詞中表達對荔枝的喜愛,比如《贈曇秀》:“留師筍蕨不足道,悵望荔子何時丹。”《新年五首》:“荔子幾時熟,花頭今已繁。”翻譯成現代話來說就是,“荔枝到底什麼時候熟啊,我都等不及了……”

不過荔枝吃多了會上火,大家不要學這位老吃貨……

“吃貨”蘇東坡竟寫了這麼多關於美食的詩詞!

煮熟熱灑漉,隨意用酒薄點鹽炙,微焦食之

與子由書:

惠州市肆寥落,然日殺一羊。骨間亦有微肉,煮熟熱灑漉,隨意用酒薄點鹽炙,微焦食之,終日摘剔牙綮,如蟹鰲逸味。吾子由三年堂庖,所飽芻豢滅齒而不得骨,欺復知此味哉?此雖戲語,極可施用。但為眾狗待哺者不悅耳。

Huichow is a small town, but they do kill one lamb a day. As this is intended for the rich, I dare not buy it in competition with the official families. So I ask the butcher only for the spine. There are little morsels of meat around the bones. I boil it in water and take it out and drain it while it is very hot; otherwise, themoisture will remain. Then I soak it in wine and sprinkle a little salt over it before broiling. I chew the thing all day, trying to get at the little morsels around the joints, and am delighted with it. It is like picking the meat from crabs' claws. I order one every few days and feel that it has great nutritive value. You have eaten food prepared by official cooks for the last three years, and I don't think you ever touched a bone. Do you suppose you can still discover this kind of flavor? I merely write this down for your amusement, but you may really try it. I am afraid when barbecued lamb spine becomes popular, the dogs will be highly displeased.

——林語堂《蘇東坡傳》

spine 脊柱;脊椎

morsel 一口;(尤指食物)小塊

moisture 水分;溼氣

sprinkle 灑,撒

broil (用火)烤(焙、炙等)

chew 咀嚼,咬

在蘇軾的詩詞文章中,提到最多的一個名字便是“子由”。《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懷子由所作,“與子由書”更是一大堆。於是問題來了,子由是誰?

子由便是蘇軾的弟弟蘇轍,小他兩歲。“寵弟狂魔”蘇軾經常給弟弟寫信,“懷(xiang)子(di)由(di)”成了他的口頭禪:《壬寅重九不預會獨遊普門寺僧閣有懷子由》、《滿江紅·懷子由作》、《捕蝗至浮雲嶺山行疲苶有懷子由弟二首》、《九月二十日微雪懷子由弟二首》……

作為吃貨,蘇軾與弟弟的書信自然經常討論美食。在惠州,他寫信跟弟弟炫耀吃羊蠍子:煮熟了泡在小酒裡,撒點鹽烤著吃,能吃上一天,真是開心極了,就好像吃蟹螯一樣,大補啊!這種美味子由你肯定沒品嚐過吧。你可以照我說的去試試……咦,家裡的狗狗怎麼看起來不是很高興?

“吃貨”蘇東坡竟寫了這麼多關於美食的詩詞!

“吃貨”蘇軾點贊過的美食還有很多,如果在現代,他一定能夠成為一個文才俱佳的美食博主:

香霧噀人驚半破,清泉流齒怯初嘗。

——《浣溪沙·詠橘》

纖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

——《寒具詩》

(寒具,即徐州的蝴蝶饊子,纖細香脆)

在《老饕賦》中,更是道盡對天下美食的獨家心得:

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湯鏖。

嘗項上之一臠,嚼霜前之兩螯。

爛櫻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

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帶糟。

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

譯文:有時候要把食物經過多次蒸煮後再曬乾待用,有時則要在鍋中慢慢地文火煎熬。吃肉只選小豬頸後部那一小塊最好的肉,吃螃蟹只選霜凍前最肥美的螃蟹的兩隻大螯。把櫻桃放在鍋中煮爛煎成蜜,用杏仁漿蒸成精美的糕點。蛤蜊要半熟時就著酒吃,蟹則要和著酒糟蒸,稍微生些吃。天下這些精美的食品,都是我這個老食客所喜歡的。

“吃貨”蘇東坡竟寫了這麼多關於美食的詩詞!

(圖文素材整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