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在一線的扶貧「老兵」!追記霍山縣駐村扶貧幹部鮑煜

近日

《皖西日報》頭版頭條

報道了霍山縣扶貧移民局

已逝駐村扶貧幹部鮑煜的事蹟

倒在一線的扶貧“老兵”

倒在一线的扶贫“老兵”!追记霍山县驻村扶贫干部鲍煜

倒在一線的扶貧“老兵”

——追記霍山縣扶貧移民局駐村扶貧幹部鮑煜

文 / 陳波

倒在一线的扶贫“老兵”!追记霍山县驻村扶贫干部鲍煜

(右一為鮑煜)

“大地含悲、蒼天嗚咽、淠水流淚。今天,我們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在這裡舉行儀式,送別我們尊敬的好同事、好朋友、好戰友鮑煜同志。2018年7月27日鮑煜同志在駐村扶貧工作中不幸摔傷,經醫院搶救無效,於8月6日8時20分去世,享年52歲......”8月8日清晨,霍山縣殯儀館內哀樂低迴,全縣幹群500餘人自發前來送別這位倒在扶貧一線的好乾部。

從1986年開始,鮑煜就在縣扶貧辦工作,是一位有著30多年扶貧經驗的“老兵”。2017年5月,鮑煜響應省委號召、服從縣委安排,積極投身到精準扶貧工作中,成為佛子嶺鎮長嶺村駐村工作隊中的一員。雖然在長嶺村只工作了一年多的時間,但鎮村上下對他都很熟悉,都親切地叫他老鮑

1“不落家”的老爸

長嶺村位於佛子嶺水庫上游,是個典型的山區村、庫區村,村部距鎮政府20公里,面積26平方公里,下轄28個村民組,612戶。2014年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42戶、399人。2018年初,全村尚有貧困戶64戶、127人,致貧原因主要是因病、因殘、因學,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在縣內外務工,剩下的基本上都是通過產業扶貧、技能培訓也很難扶持的老弱病殘。

在長嶺村一年多的時間裡,鮑煜走遍了全村28個村民組,訪遍了全村的貧困戶,憑著自己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和一片真情,老鮑成了當地群眾最貼心的人。村裡貧困戶產業如何發展、住房安全如何保障、村級經濟如何壯大、雙基建設如何加強……一年來,老鮑要麼在貧困戶家中調查落實、要麼在辦公室整理資料、要麼就在跑項目爭取資金。

在老鮑的“死纏爛打”下,長嶺村爭取落實小額信貸14戶70萬元;引導幫助86戶貧困戶實施產業項目96個;推薦、介紹86人進入本縣企業及到縣外務工;爭取落實危房改造28戶;新建了光伏電站、村級茶廠,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8萬元……一樁樁、一件件,眼看著,長嶺村的貧困戶有了新發展、貧困村也有了大變化。

倒在一线的扶贫“老兵”!追记霍山县驻村扶贫干部鲍煜

(左一為鮑煜)

“我爸上班就像鐘錶一樣,週一大清早上去,週五天快黑到家。有時村裡太忙了,個把月也不落家。去年9月份下村走訪時,騎摩托車摔斷了9根肋骨、鎖骨骨裂。醫院出示了九級傷殘證明,讓他在家休養。可他一聽說村裡拆遷忙不過來,就纏著繃帶急巴巴地跑到村裡去了。親戚朋友都在講他,別人這麼大年紀都在家釣釣魚、帶帶孫子,你一門心思撲在村裡面圖個啥?我爸總是說村裡扶貧的事放不下......”老鮑的兒子鮑遠午在縣新華書店當庫管員,一想起自己的老爸,眼前總是那個匆匆忙碌的背影。

2不讓吃的“竹林雞”

“啄——啄,啄——啄——”隨著幾聲召喚,長嶺村熊家橋村民組陳發均家房前屋後的竹林裡,“呼呼啦啦”飛出來一大群紅冠黃羽的雞崽來。

陳發均是老鮑的結對幫扶貧困戶,今年66歲。2016年因車禍頭部受傷,至今也未完全康復,家屬精神不好,唯一的兒子中學畢業後就迷戀上了網吧。陳發均對生活也沒了年輕時的進取心,被定為貧困戶後更是一門心思等著政府救濟、政策照顧了。兒子覺得父母沒用,不能給他更好的生活,父母也常埋怨兒子不顧家。

到陳發均家走訪的次數多了,老鮑也就成了他家的“和事佬”。老鮑在霍山縣城裡找到陳發均的兒子,請他下館子,開導他要理解家庭的困難,體會父母的艱辛,要他自己爭口氣,自己先闖出個名堂來再多照顧照顧家裡。在老鮑的耐心說服下,陳發均的兒子戒掉了網癮,找到了份油漆裝修的工作。

對於在家的陳發均,老鮑看他沒體力乾重活,一方面鼓勵他多做做毛竹撫育、茶園低改等這些力所能及的事,儘量幫他多爭取一些政策性補助,又自己出錢幫他買了50只雞苗,讓他發展家庭養殖,貼補一下家用。

3“新房蓋好了,老鮑卻走了”

7月25日,也就是老鮑出事的前兩天,晚上8點多的時候,老鮑和縣委黨校下派的扶貧工作隊副隊長餘宏軍一起,還在往龍王廟村民組徐少明、高義雲老夫妻家去落實危房改造的事。老兩口的老房子在老遠的山頭上,來回一趟得爬個把小時的山路,晚上打個手電筒上上下下也不知要摔多少跤。

“鮑主任為我家房子的事來了無數趟,要不是鮑主任忙前忙後的操持,我們倆都70多歲的人了怎麼也不得蓋新房子了。”今年76歲的徐少明有20多年的糖尿病和高血壓,67歲妻子高義雲也中風面癱。住了一輩子的老房子已經多處開裂,風雨飄搖。

“你們住在這大山裡面,這個破房子要是哪天颳風下雨倒掉了都沒人曉得,要是出了事怎麼辦?”在老鮑苦口婆心地勸說下,老夫妻倆終於答應在村部附近新蓋60平方米的水泥磚房居住。老鮑又在想方設法地幫他們籌集資金,甚至連蓋房鋼筋的事他也要出面幫忙。

“新房毛坯完工了,鍋臺都搭好了,下個月就能搬進去住。我們的房子蓋好了,鮑主任卻走了......”高老太太指著新房子,心裡卻一陣酸楚。

倒在一线的扶贫“老兵”!追记霍山县驻村扶贫干部鲍煜

(左一為鮑煜)

4“讓我來講”是他口頭禪

老鮑做農村工作很有一套,無論到哪個農戶家,從來不帶水杯什麼的,不管啥樣光景人家,端起茶杯就喝,從不見外。再加上他人長得憨厚,常年下村,風裡來雨裡去,人也曬得黝黑,一心操勞,剛過五十的人頭髮已經花白,一口地道的方言口音,看上去更像個普普通通的山裡人。

“看著就不像當官的。”熊家橋村民組的貧困戶俞玉貴說,“頭一次見面,人家說他是縣扶貧移民局的幹部,我根本就不信。看他幹事,跟我們山裡人一樣的實在。一年到我家總要跑個五、六趟,逢年過節來慰問也從沒空過手,家裡大小事他幾乎都要操點心,我覺得一個扶貧幹部也只能做到他這個樣子了。”

“讓我來講”是老鮑工作中最常用的口頭禪,每當扶貧工作隊遇到修路、拆遷等工作協調不好,工作開展不下去時,他的這句口頭禪就脫口而出。

長嶺村修建新村部,道路要拓寬,涉及到一戶茶廠的廠房拆遷。那戶村民是公認不好說話的人,多次放出口風說“天王老子來我也不拆!”

老鮑還是那句“讓我來講”。他來到那戶村民家中,看到他母親正在家裡忙活,母親姓李,老鮑見面就喊“李媽、李媽......”拉著老人就談起了家常,說著說著就引到了修路拆遷的事,也說到了路修寬了後對他家茶廠的好處。到最後,李媽作主做通了兒子的思想工作,當天就動工拆遷了。

長嶺村龍王廟組貧困戶徐兆傳,40出頭,一個人生活,整天無所事事,“等靠要”思想嚴重,產業不發展,脫貧無支撐,他的幫扶人無從入手、乾急無汗。老鮑又說:“讓我來講。你一個大男人才40出頭,好手好腳的怎好意思讓政府養活你?體質差幹不了重活,可以出門打打工,掙點工資也比你這樣賴在家裡強吧?”老鮑一番話讓徐兆傳開始重拾生活信心。後來,老鮑又出面幫他介紹到開發區春田羽毛公司務工。“上個月工資漲到3000多了!”徐兆傳美滋滋地回村裡向老鮑“彙報”。

鮑煜,一路走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