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 10 年前,我挂着个 20D ,在日本长野的街道上疯跑。
两边不同的人群闪过:日本右翼,中日友好协会,某些宗教人士,以及一面面的五星红旗。
作为一个朝不保夕的摄影师,最终,我给中华网抓到了一张照片,被他们用作了题图。
报酬是 400 还是 800 不记得了,但是,我清楚的记得:镜头是 EF16-35/2.8 ,被我拧到 20 附近,关闭了 AF ,设置为超焦距。
是的,没有使用佳能引以为傲的超声波马达。
十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摄影师就知道:摄影不是简单的技术活。器材或者科技,其实和好的影像,没有关系。
十年之后,我拿到的这台手机,竟然有比当年单反还高的像素数。而市场人员失望的告诉我,不是三个摄像头。
而当我得知第三个摄像头是一个像素数和我十年前的那台 20D 差不多的,高倍定焦摄像头的时候,不禁让我想起了腾龙的 10 倍变焦。
而 16 的相机,则没有那么多噱头。他就是老老实实的把对影像最重要的东西,做到极致。
比如,底片大小。
衡量一个相机的好坏,底片大小永远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它决定了记录光线的能力。
你也许能在一个篮球场上摆下更多的酒盅,但是收集的雨水,不可能超过一足球场上的脸盆。即使,酒盅的数量可能更多些。
再比如,光学防抖。
在后照片时代,视频越来越普遍。而持续的拍摄过程中为了保持画面的稳定性,光学防抖就变得比以前重要。
但是市场部仍然很失望,问,答曰:没有噱头。
难道消费主义,真的能扭曲对影像本质的追求吗?
那么,我们这次就不讲摄影器材的技术,先来讲讲,什么是摄影吧。。。
没错,找一个影像的大师,来讲讲什么是好照片,什么是好影像 ,就是我们找陆川老师的初衷。
我们也不要求陆川老师拍那些糖水片。
那些别人嚼过无数次的口香糖,我随随便便能找人拍出一万张。
大底片,大光圈, OIS ,最大到 25 左右的广角,都是为真正热爱影像的人,用心准备的。所有技术,都不为 DXO 服务 - 他们为好的影像服务。
于是,我们拿到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样片。一点也不糖水,但是却有情绪,有故事。
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谈论好的影像和坏的影像,要比谈论 4000 万还是 400 万,变焦的畸变和分辨率的衰减,有意思的多。
的确,小学数学和中学几何,本来就没那么好玩啊。
谈的入港,我突发奇想,想请陆川来知乎这个热衷于“理性和数字”的地方,来谈谈“感性的好影像”。谈谈理性和技术,如何带歪了我们对影像的追求。
于是,有了陆川老师的那篇回答。
「陆川:如何评价好影像?」
但是评论果然没人在乎影像的好坏,热衷于恶意揣测,和小学数学。
我有些隐隐的蛋疼。
好在,我也准备了一堆糖水片。
后天的发布会上,如果我再次抛出那些别人嚼过的口香糖。。。
是营销的成功,还是对中国所有热爱摄影的用户的亵渎?
我不知道如何选择。
我只希望,再过十年,当你也终于放下 ISO12233 那张标准分辨率测试卡,在街道上,为了自己想表达的故事和情绪拼命奔跑的时候。。。
閱讀更多 魅族李楠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