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澤是滕州市木石鎮張秦莊居一名普通的鄉村醫生。基層坐診,面對的多是“小病”,然而他說,“治小疾、防大患”“積小德、成大德”,在他心裡,這是一份特別重要的工作。
1977年,張文澤正上初中,經村黨支部推薦,他在鎮醫院培訓半年後,回村當起了“赤腳醫生”。
“說實話,那時坐診坐不住,我學歷淺、年紀輕,鄉親們找我來看病,眼神裡都透著不信任。”張文澤回憶,他甚深知打鐵還得自身硬。為了提高業務能力,他每晚苦讀專業書,還到棗莊市衛生學校進修3年、到泰山醫學院半脫產學習2年,又先後參加了棗莊市鄉村醫生中藥知識培訓、全科醫生崗位培訓等。在學習和培訓中,他累計發表學術論文7篇,多次被評為優秀學員。
靠著紮實的醫學理論知識、過硬的實踐技能、熱情周到的服務態度,張文澤的門診量與日俱增。
鄉村衛生室診治的大多是日常常見小病症,但卻能反映醫生真水平。在2014年的村級免費健康查體中,村裡張大爺自稱身子骨硬朗得很、幾十年沒得過病,但因為近期常常感到頭暈,也不想吃飯,就認為自己沒休息好,也沒當回事。張文澤得知情況後,主動到他家去巡診,閒聊間初步診斷他是高血壓的病症。張大爺說什麼也不信,還說張文澤“沒病亂治病”。張文澤就拿著自己的從醫資格證、黨員證和衛生室登記許可證以及配好的一療程的降壓藥送到張大爺家中,說,“大哥,人活著不就為了健康嘛,有病就得治,這些證件押您這,藥你按時吃,有什麼不舒服帶著這些證能找個說法的。”一週後,張大爺想明白了,帶著證件來到衛生室,“多虧了你啊,不然自己還不知道以後是怎麼死的。”
“多虧送來得及時,不然命就不保了。”張文澤說,他永遠記得多年前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的一位醫生對他說過的話。
那是2001年的一個冬夜,一陣陣急促的敲門聲把張文澤吵醒,只見一個眼瞼浮腫、面色蒼白的中年男子蜷縮在大門前,張文澤蹲在門口進行簡單診斷後,初步診斷是急性上消化道穿孔,併發性急性腹膜炎,有引發感染性休克的預兆。病情十分危急。急救穩定病情後,張文澤急忙找來車,帶著現金,一路護送病人到市裡的醫院做手術。患者家屬著急得找不到頭緒,張醫生陪著病人掛號、交款、聯繫床位,直到順利做完手術。伸出援手,幫人一把。類似的事情數不勝數。
張文澤以身作則、愛崗敬業,嚴格執行規定的收費標準,藥品價格、收費標準公示上牆,不開大處方、不亂收費,真正讓群眾花小錢便能放心治病。工作中積極配合上級醫院完成免費健康查體、重大疾病免費查檢、衛生健康知識宣傳等工作,並積極組織衛生室醫護人員開展日常醫療諮詢和保健服務。
40年多來,張文澤一直堅守在基層衛生一線上。對貧困的患者,他儘量減免醫療費用,定期為鎮敬老院的35位老人查體,近年來先後捐款捐物達2萬多元。
1990年,張文澤被評為山東省優秀鄉村醫生;1997年-2014年被評為滕州市優秀鄉村醫生; 2014年被棗莊市衛計局授予“百名模範鄉村醫生”稱號;2016年被授予滕州市“最美鄉醫”榮譽。
閱讀更多 大眾日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