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孫權稱帝這麼晚?

為什麼孫權稱帝這麼晚?

孫權是魏蜀吳三國中,最後稱帝的,雖然史料中並沒有留下孫權此時稱帝的原因記錄,但是,我們不妨來做一番推測,看看到底是什麼樣的事情,讓孫權最終登上了帝位。

  • 首先,我們得回頭看看孫權這些年在東吳都做了些什麼。

孫策死於建安五年,當時,孫權只有十九歲。而直至此時,孫策集團依然是以征服者的身份出現在江東的。孫策先後趕走了朝廷任命的劉繇、王朗、華歆等長吏,這不僅給孫策集團的統治合法化籠上了一層陰影,更讓“外來侵略者”的身份標籤與他們如影隨形。

在當時的江東人士看來,孫策與袁術簡直就是一丘之貉:孫策最初東下,就是受了袁術的委派。而袁術因為過早稱帝,是最早爛了名聲的諸侯。

此外,當時的揚州刺史部遠沒有如今這麼發達,還有大量的土地被原生部落(山越)所佔據,未被開發,如何讓這些山人臣服,也是孫權要面對的問題。

彼時,由於孫策的去世,很多人對孫氏集團的未來感覺悲觀,紛紛離去。(“時策雖有會稽、吳郡、丹楊、豫章、廬江、廬陵,然深險之地,猶未盡從;流寓之士,皆以安危去就為意。”)

因此,雖然從表面上看起來,孫權承父兄基業,是個坐享其成的官二代。但實際上,孫權和曹丕、劉禪等人所面對的局面完全不同,只要政權的本土化未完成,他在江東的統治就稱不上穩固


為什麼孫權稱帝這麼晚?

那什麼叫政權的本土化呢?就是要能讓當地人——尤其是那些實力派和有影響力的人接納你。孫權在當政早年,做的就一直是這件事。

從建安五年到赤壁之戰前,孫權禮賢下士,廣納人才,大量吸納江東本地人士做官。

這其中,包括了: 顧雍(吳郡吳人)、 陸績(吳郡吳人)、 張溫(吳郡吳人)、 駱統(會稽烏傷人)、 吾粲(吳郡烏程人)、 朱據(吳郡吳人)、 陸遜(吳郡吳人)、 周魴(吳郡陽羨人)等人。

翻看《三國志·吳書》,可以非常明顯的發現:有傳的人物中,若是從孫堅、孫策時代就開始跟隨孫氏父子,那麼籍貫各處都有;但是,自孫權時代開始,則大多都是江東人士。

孫權這種廣泛吸納江東士族進入政權的舉措,極大地促進了自身這個外來政權的本土化。

為什麼要吸納當地人士進入政權?就是為了尊重和承認當地人在本地的原有影響力;

而本地人通過進入政權的形式,又能將本來就存在的影響力進一步強化。

由此,本來在東漢屬於邊緣人物的江東士族,開始逐步進入歷史的視野,逐漸掌握了一定的話語權。


為什麼孫權稱帝這麼晚?

孫權做的第二件事,則是徵山越。 當時,祖國的東南一帶還有大量的原始森林,相當多的部族散居於此,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而漢人不論是人數還是定居點,都少得可憐。

至於孫權為什麼要花大力氣征伐山越,原因則主要是兩個方面:

首先,對外擴張受阻。

孫策之死,是東吳整個政策路線的分水嶺。由於孫權沒有孫策一般的野戰征伐能力,而且自己年幼,尚無根基,所以他只能先著眼於內部統治的穩固,減少過度的對外戰爭可能會帶來的不利影響。

其次,孫權所佔領的土地,遠稱不上富庶。

資源的瓶頸,也迫使孫權只能向內部挖掘。而山越人佔據瞭如此廣袤的土地,自然很容易就會成為孫權重點關注的目標。

在赤壁之戰前,江東集團的戰爭幾乎全部都是圍繞徵山越展開的軍事行動。翻看程普、陸遜、太史慈、韓當、周泰、呂蒙等東吳將領的履歷,他們幾乎都有“徵山越”的經歷。


為什麼孫權稱帝這麼晚?

所幸,孫權這兩件事都乾得很不錯。 一方面,他廣納賢才,尤其是招攬江東士族進入政權,使政權逐步本土化,以取得地方勢力的支持。另一方面,他又深耕本地,將統治向縱深推進。

隨著時間的推移,孫權作為一個領袖,至少在東吳內部,已經獲得了極大的認同。

孫權於是將目光轉移向國外,開始進行“海外”軍事拓展。

但讓人尷尬的是,吳國參與的大戰雖然不少,但孫權自己親自參與的,卻基本上都沒有取得什麼成就。

赤壁之戰, 是周瑜打贏的; 與劉備二分荊州, 是魯肅的成就; 偷襲關羽, 功勞主要在呂蒙; 夷陵之戰, 則讓陸遜一戰成名。

孫權自己當然也想找個勝仗打打,挑來挑去,覺得合肥是個軟柿子,於是伸出了魔抓。可誰曾想一口咬下去,卻蹦了幾顆牙。

孫權在一生中前後攻打合肥四次,均無功而返,只白白給駐守合肥的張遼、滿寵等人送了很多刷經驗值的機會。

為什麼孫權會這麼執著的盯著合肥呢? 我們站在孫權的角度來考慮,其實就可以理解了:

他需要一場大勝,以證明自己在軍事上的成就。

在國內,他的內政雖然搞得很不錯,但橫向一比較,跟別人的差距馬上就出來了:曹操、劉備,都是戎馬一生的英雄;就連袁紹,也曾親自上過戰場,消滅了公孫瓚。

孫權左看右看,像他這樣只有對內治理能力而無對外戰功的,可能就剩劉表了。 再仔細想一下,他可能還不如劉表呢。劉表接手荊州的時候,遍地狼煙,盜賊四起;而他接手江東的時候,地界上已經相對穩定。

因此孫權迫切的需要證明自己的軍事能力——在這一點上,他與曹丕如出一轍。在他倆這裡,打勝仗並不是為了什麼戰略訴求,就只是為了一個最簡單的原因:增加自己的權威。


為什麼孫權稱帝這麼晚?

魏文帝黃初三年,夷陵之戰後,曹丕和孫權翻臉。魏國三路大軍伐吳,但最終失敗。當時就有人勸進,請孫權做皇帝,但孫權拒絕了。 後來,曹丕又兩次伐吳,均以失敗告終。

可在孫權看來,曹丕這三次伐吳雖然空手而歸,卻也並沒有成就得了他孫權。

一直到曹丕去世,再加上諸葛亮在魏國西線上開始北伐,孫權才覺得:良機到了。

孫權很看不上對岸的魏國揚州牧曹休,便讓鄱陽太守周魴找一些山越部落裡有名望的——尤其是被北方所熟知的部落首領,去使詐降計,把曹休給騙過來。(“被命密求山中舊族名帥為北敵所聞知者,令譎挑魏大司馬揚州牧曹休。”)

周魴說這些部落首領在中原哪有什麼名望喲,這事還不如我自己去呢。

然後就有了石亭之戰。這一役,也就是《三國演義》中的第九十六回:《孔明揮淚斬馬謖 周魴斷髮賺曹休》。此戰吳國大勝。

轉年,孫權終於接受了群臣的勸告,願意登基稱帝。此時,曹丕和劉備均已去世。


為什麼孫權稱帝這麼晚?

乍看上去,孫權在稱帝這件事上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但是,如果你把孫權的遲疑放到整個三國時期的大背景中去,就可以清晰地發現他行事背後的邏輯與考量。

對內吸收江東士族進入政權, 這解決了統治階層的問題;

征伐山越,開拓本地, 這是在拓展內部的治理能力;

詐降曹休,取得對敵方的大勝, 彰顯的是自己對外軍事實力的強大。

這三項,共同構成了孫權稱帝的合理性。

而如果你翻看整部中國古代歷史,你會發現:歷代開國稱帝,基本上都能滿足以上三條中的內容——有些朝代只能做到一到兩項,而有些朝代則能三項全佔。

那有沒有人三項全都不佔也要當皇帝的呢? 當然也有,而且遠在天邊近在眼前,袁術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他自以為拿個玉璽,硬生生地湊個讖語,就是“天命在我”了。

而且,袁術在老袁家還並不孤單,近兩千年以後,又有一個人重複了類似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