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這些快消失的角落,被一個年輕人畫了下來

"小時候的記憶畫出來是什麼樣子?"

武漢的週末燈紅酒綠,江灘的酒吧一條街裡面,噴湧而出的酒氣和迷醉的音樂讓人沉迷。很多人喜歡在城市的繁華中度過週末,熬路卻不這麼認為。

熬路,80後,武漢土著,白羊座,設計專業畢業,湖北美術出版社副社長,藝術圈裡的人都說他是個異類。

武漢這些快消失的角落,被一個年輕人畫了下來

當很多人在週末攢一個又一個酒局的時候,他背上自己的畫板,獨自驅車,來到了武漢周邊的鎮子裡裡,對著青山綠水,梯田池塘,一坐就是兩個小時。

為了捕捉清晨第一縷陽光的溫度,他在江邊露營,忍受了一晚上的蚊子煩擾,早上7點起來就開始畫,耗時1小時50分。

武漢這些快消失的角落,被一個年輕人畫了下來

船身的顏色比較穩定,從局部開始一塊塊順利染完,畫完多了一艘船,忍住沒畫留著透氣。

他也會去村裡轉悠,隨意取景,也許是正在吃飯的留守老人,或者調皮的小屁孩,或者黃泥路上隨處可見的耕牛。

有時候畫畫的時候會有一群小孩圍觀,小孩子不停地吸鼻涕,聲音聽起來感覺積攢很多了就是不擤出來,他的筆跟隨著濃郁並富有節奏的擤鼻涕聲在紙上滑動。

武漢這些快消失的角落,被一個年輕人畫了下來

有人喜歡用相機保存這些記憶,按下快門的一剎那,風景被定格在某個時間點,彷彿能永恆。

而熬路卻執著地用更復雜的方式來保存記憶,他支起畫架,調好水彩的顏色,在城市的某個角落定格,一下午的時間,從構圖到上色,把一棟老房子畫在紙上,也把記憶鐫刻在時光裡。

武漢這些快消失的角落,被一個年輕人畫了下來

從2014年開始他把畫筆對準了武漢,開始畫一種兒時的記憶,只屬於武漢這座城市。他的筆下沒有高樓大廈、繁華商圈,只畫那些被大家遺忘的犄角旮旯。

他追趕日頭的跋扈,捕捉光影的優柔,在某個角落,安靜畫畫。他說,"這些看似無序而陌生的角落,流露出讓我覺得似曾相識的景象,讓人安靜和悅。"

武漢這些快消失的角落,被一個年輕人畫了下來

熬路的畫,看著就像是在自家樓下,或者是小巷子那個轉角的風景,看著看著你會在心底湧起一個想法——這不就是那個地方嗎?我前不久剛路過。

紅磚砌成一面牆,牆上塗滿了白色的塗料,調皮的孩子偶爾畫上一筆,說那是最原始的塗鴉。綠色的爬山虎爬滿了半面牆,牆邊的爐子上熬著一鍋解暑的綠豆湯……

武漢這些快消失的角落,被一個年輕人畫了下來

曾經小時候尋常巷陌的生活畫面,都被熬路畫進他的畫裡。他說他小時候就住在這樣的巷子裡,如今有好些地方都被拆了,那些存在於他記憶裡的畫面,他總想著要把它們畫出來。

他在城市的角落裡穿梭,像一個孤獨的拾荒者,在記憶的廢墟里,貪婪尋寶。在路上,在山裡,在水邊,在老邁昏沉的村落裡,在轉角的咖啡店。

武漢這些快消失的角落,被一個年輕人畫了下來

水彩的流動明澈與灑脫自然,與他穿街走巷描畫的角落碰撞,迸發出奇妙意趣,在他手裡成了穿越時空的魔法,串聯起幾代武漢人共同的記憶。

有人看他的畫看見的是回憶,有人看見的是新奇,有人看出了滄桑變化,也有人看見了蓬勃的生長力……

武漢這些快消失的角落,被一個年輕人畫了下來

他筆下的畫,和武漢這個城市獨有的氣質一樣,有著一股江湖氣,透露著一股煙火味。沒有絢麗的技巧,也不追求寫意的潑灑,只用最簡單的筆觸,勾勒生活中的畫面,卻可以直擊心靈,畫進每個武漢人的心裡。

在這個數碼相機和手機拍照橫行的年代,我們保存一段記憶的方式越來越方便,快門的聲音響起就代表著一張照片的生成,也宣告一種記憶的保存。

武漢這些快消失的角落,被一個年輕人畫了下來

可是這樣的方式似乎缺少了一些儀式感,對記憶少了一些莊重和敬畏。

很羨慕熬路有一支畫筆,用心打磨記憶,將他們畫出來,呈現出一種儀式感,慢下來的畫卷和快速的照片,無疑畫卷更震撼人心。

武漢這些快消失的角落,被一個年輕人畫了下來

畫畫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熬路保存武漢記憶和風貌的方法。

任何一個城市在發展的過程中,都會選擇放棄一些舊日的風景,譬如城中村、老街和一些舊建築,很多年後,我們驀然回首,只能在一些典籍中尋找往日的記憶了。

武漢這些快消失的角落,被一個年輕人畫了下來

武漢的風貌,很多已經慢慢消失,比如六渡橋的天橋和已經消失了一半的復興村。在那些消失的記憶中,風景應該是這樣的:紅磚斜瓦,蒲扇涼蓆,蜂窩煤上煨著綠豆湯。

時光躲進記憶裡不肯出來,歲月跳進江河渾身溼透。關於武漢的記憶隨著城市化的進程不斷褪色,還好熬路這樣的記錄者,把快遺忘的世界重新上色。

新城控股旗下的自媒體平臺,幸會幸匯帶你發現武漢這座城市的小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