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人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條條大路通羅馬,意思是做成一件事的方法和途徑不只一種,有鼓勵人們不斷探索發現,通過不同路徑實現成功的深意。因為字面通俗易懂,涵義積極深刻,這句出自《羅馬典故》的西方諺語得以保留下來,並在世界上廣為傳頌。那麼,為何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呢?這句諺語是如何產生的呢?
一句諺語背後,竟藏著一個龐大帝國的興盛之迷
公元前9世紀初,古羅馬文明開始在意大利半島中部興起。公元前754年-753年,羅穆盧斯在臺伯河畔建羅馬城,開創了王政時代,而這時的羅馬還只是一個小城邦。
公元前509年(一說510年),王政時代結束,由貴族掌權的羅馬共和國建立。至此,羅馬人正式開啟了不斷髮展、強大和對外擴張之路。羅馬人先是統一了意大利半島,征服了迦太基,而後征服了伊比利亞半島、馬其頓王國並控制了整個古希臘,之後又佔領了小亞細亞半島和累範特地區,成為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龐大國家。
公元前27年,屋大維獲得“奧古斯都”尊號,建立元首制,羅馬帝國正式登上歷史舞臺。在屋大維和繼任者們地不斷髮展擴張之下,公元1世紀左右,羅馬帝國達到了頂峰:西起西班牙、不列顛,東到幼發拉底河上游、南自非洲北部,北達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都是羅馬帝國的疆域,地中海也成為羅馬帝國的內海。
從一個小城邦,到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將地中海囊括域內的龐大帝國,羅馬的興盛讓人歎為觀止,而在它發展壯大的過程中,有一件事至關重要——修路。
堂堂羅馬帝國的繁榮與昌盛,也是靠“要想富先修路”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曾經指導中國經濟和基礎設施建設的至理名言,在古羅馬時代就已經倍受重視了。據傳,羅馬城建立之初,因為對財富的渴望,人們就供奉商業之神墨丘利為城池的守護神。
看到伏在腳下,對自己虔誠無比的信徒,墨丘利看在眼裡,喜在心裡,便輕啟雙唇,向眾人道出了一個致富秘訣:“知道為什麼我被稱為是商業之神嗎?因為我能飛,我可以最快地掌握和傳播信息,知道什麼緊缺、什麼氾濫,能夠及時得到信息從而主宰商業走向。你們雖然不能像我一樣來去如風,但是你們有車、有馬、有運輸工具,只要再有了四通八達的路,羅馬城就會繁榮起來”。
於是,人們根據墨丘利的指導,建造了許多從羅馬通往各地的道路。它們將各行政省編織在一起,為羅馬帝國的繁榮與昌盛作出了巨大貢獻。有了經濟繁榮、國力強盛作後盾,羅馬人方才開始了征服四方、不斷擴張之旅。
道路以羅馬城為中心,呈輻射狀向周圍延伸
古羅馬的道路系統,是隨著征服戰爭的深入和疆域的擴大而逐步建設完成的。這些道路以羅馬城為中心,呈輻射狀向周圍延伸。
據說,公元前312年,為適應版圖擴展和勢力延伸的需要,在監察官阿庇烏斯的主持下,羅馬人修築了第一條高水準道路——阿庇烏斯路。這條大道從羅馬南下,直達意大利工業中心卡普亞。之後不久,羅馬又修了一條北上的弗拉米烏斯路,直達亞得里亞海濱的北方重鎮阿里米昂。
到公元前2世紀,羅馬陸續建成幾條大道:奧萊麗亞大道以羅馬為起點,向西北直達熱那亞;瓦萊里亞大道橫貫亞平寧半島;還有一條拉丁大道,沿著羅馬向東南方向延伸,在卡普亞附近與阿庇烏斯路連接。
首都羅馬用道路把意大利各地、英國、西班牙、小亞細亞部分地區、阿拉伯以及非洲北部連成一整片,並把這些地區分成12個省,以維持帝國在廣大地區的統治地位。據記載,當時羅馬共和國共有約320條聯絡道路,總長達到78000公里。
這麼多高水準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所以也就留下了那句”條條大通羅馬”的諺語。
2300年前羅馬古道工程標準曝光,讓人不敢相信
整個國家龐大的道路網,以29條幹道為主體,工程技術標準和便於通行程度非常之高。
就第一條大道“阿庇烏斯路”來說,它的設計非常科學:一是道路足夠寬。約12公尺,路中間硬麵部分寬約3.7至4.9公尺,供步兵通行;兩側為騎兵道,寬約2.5公尺,足以容納數隊軍騎來往通行。二是路線力求平直。在開闊地帶,道路是直的;在凹凸不平的地區,則儘量使上下坡低緩易行。三是橋涵設施完備。必要時,開鑿隧道通過山坡;遇到沼澤地帶時,則把堤道抬高。四是巧妙弧形設計。路面中間稍稍隆起,形成小弧形,下雨的時候順勢流向兩邊。五是配套齊全。路邊有石砌保護,有下水道或排水溝。
此外,工程品質可靠,堅固耐用,路面分四層進行施工,標準如下:
最下一層是基礎層,鋪上泥灰或沙,然後夯實,作為路基。第二層由拳頭大小的石塊與灰土混合鋪築,用以充實路面,保證一定高度。第三層是鋪上一層混凝土(或石灰),有時候鋪設碎石、粗沙加泥灰,一方面與下面一層粘牢,另一方面為路面提供牢實的基底。量後一層,用1公尺至1.5公尺長的石塊鋪設路面,標準是整齊劃一,接縫嚴密,平整美觀。
羅馬古道阿庇烏斯路修好之後,它的工程技術標準成為修築各條道路的參考典範。
通達便捷的交通網絡為羅馬軍隊“使命必達”提供了必要條件,也促進了全國經濟和文化的交流與發展,甚至於推動了中世紀整個歐洲的發展和繁榮。
閱讀更多 邀明月說歷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