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積食怎麼辦?

兲尪耂孖


積食是孩子吃蛋糕、肉類等吃多了,堵在胃裡以至於脾胃沒法正常工作,死機了。

最常見的積食表現是:

1、舌苔厚膩,有的是全部變厚、有的只有中間變厚(如下圖)

2、口臭,口氣難聞,難聞程度由積食的程度決定

3、噯氣,也就是打飽嗝、打嗝

3、嚴重的會嘔吐,一吃東西就吐

4、大便特別臭,有酸腐的味道,像臭雞蛋一樣

以上是比較常見的積食表現。積食積在胃裡還好辦,基本上稍微治療一下就能扭轉。但是不改變飲食習慣的話,積食就會傷到脾,或者說脾虛+積食的類型。這就是因為長期積食已經傷害到脾胃的運化功能了,雖然胃裡殘留的食物已經不多,但是脾胃功能已經受到了傷害,消化功能大大減弱了。脾胃是後天之本,脾虛以後人的正氣(抵抗力)會變弱,就很容易生病。如果是孩子,就特別愛感冒、發燒。

倘若這時候再不調理調理,脾虛進一步發展,積食繼續加重,就變成了“疳積”,將會嚴重地影響營養吸收,即便吃補品也很難補進去了。是成人的話就會面色萎黃、消瘦,孩子則會發育遲緩、面黃肌瘦,不愛吃飯,經常煩躁啼哭,晚上睡覺不安穩。

快速消除積食的方法:四縫穴刺血

四縫穴是經外奇穴,用一次性採血針在四縫穴刺破,積食嚴重,擠出來的可能不是血,而是“粘液”(如圖)。如刺一次後還有殘餘積食症狀,第二天再刺一次。

刺血雖好,但很多人下不去手。怎麼辦?

不想刺血你可以選擇焦三仙+炒雞內金

焦三仙其實是3種中藥:焦麥芽+焦山楂+焦神曲,所以二號方案其實是4種藥:焦麥芽+焦山楂+焦神曲+炒雞內金;也可以是5種藥,再加一味調理脾胃之氣的中藥:陳皮。

方子:

焦麥芽15克、焦山楂15克、焦神曲15克、炒雞內金15克、陳皮15克

煮法:所有藥用一大碗涼水先泡30分鐘,然後大火燒開,燒開後改成小火煎煮20分鐘,過濾出藥汁;第二次再加一碗水,同樣煮開後再煮20分鐘關火,過濾出藥汁;把2次的藥汁合併,混勻後分成2份,早上和晚上各喝一次。一般喝3天即可。

以上是成人的用量,兒童每樣藥用6-10克,具體多少根據孩子年齡和積食程度自行決定。都是常用藥,一般賣中藥的藥店都能買到。

如果前兩個方案你都不採納,還有大山楂丸,還有保和丸王氏保赤丸可供選擇。

【小兒推拿調理積食方案】

清大腸5分鐘通大便

揉板門5分鐘

推四橫紋10分鐘

清天河水10分鐘

捏脊9遍清積滯

假如你以為積食的人都沒胃口、消化能力差,那就錯了。還有一種特殊的積食:人特別能吃,總有飢餓感,而且吃不胖,其實也是脾太虛了,吃下去的食物沒法被消化吸收就排出去了,身體吸收不到營養,所以會發出求助信息,要求吃更多的東西。

切記:積食預防為主,尤其是幼兒一定要少吃肉!一定要少吃肉!一定要少吃肉!如果媽媽奶奶喜歡小兒推拿,但不會操作手法,可以私信我輸入針刺或積食或捏脊手法,看視頻供參考哦~喜歡就關注我,張家綱老師專心專注小兒推拿技法傳承與推廣!


張家綱小兒推拿


積食這種症狀是中醫中的一種說法,在幼兒時期發生積食症狀可以說非常的常見,至少有八成的人在幼兒時期出現過此症狀。積食的形成大多就是吃得太多、太雜或者是胃腸方面有問題引起的,正因為幼兒的胃腸功能的發育不像成人那麼完善,所以出現積食通常為嬰幼兒。孩子出現舌苔、口氣重、腹脹、厭食、便秘等現象。


小兒積食治防方法:

1、對於積食時間較長或者比較嚴重的嬰幼兒,可以選擇正規醫院的小兒推拿方式來進行治療。

2、對孩子的飲食要均衡健康,不宜讓孩子過多食用零食以及油炸食品。而且要保持飲食的規律,切記不要暴飲暴食。

3、注意給孩子補充水分,多吃一些五穀雜糧以及水果蔬菜,有助於助於腸胃蠕動以及補充維生素。對於較小的嬰幼兒喂配方奶時,奶水沖泡的比例一定要掌握好,不宜過濃。

4、多讓孩子進行運動有利於腸胃的蠕動,有助通便。

對於五歲以上的寶寶出現較為嚴重的積食的現象,可以使用腸道益生菌或者服用一些健胃消食片。

關注一下《美女藥師伴你健康行》一起關注寶寶健康的話題。


美女藥師伴你健康行


現在生活水平好了,很多家長總是覺得孩子營養不夠,給孩子又是魚又是肉的,水果不斷。

結果呢?

孩子經常積食,難以消化。不斷的損傷孩子的脾胃,小兒本身脾胃尚未發育成熟,脾的運化功能不足,又吃了這個年齡不該承受的大魚大肉!

孩子的脾胃越來越差,動不動就受涼感冒發燒,扁桃體發炎!

家長一著急就帶孩子去輸液!

爸爸媽媽心裡是好受了,可受罪的卻是孩子!

發燒,咳嗽症狀是消除了,可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孩子輸液以後食慾非常差!

吃飯越來越不好了!

因為寒涼的藥物容易損傷寶寶的脾胃!

積食發燒了就輸液,輸液損傷孩子的脾胃,脾胃受損以後更容易積食!

就這樣形成了惡性循環!

孩子積食大多都是因為家長不當的餵養方式導致的,解決積食,要從源頭抓起!

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

可是很多寶媽就是不知道為什麼?

阿寶媽: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想給孩子吃肉吃水果!

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個很安全簡單的食療㊙️方,教你輕鬆解決寶寶積食問題。

當然,改變餵養方式最重要!

焦三仙+雞內金,煮水給孩子喝。

焦三仙:焦麥芽,焦神曲,焦山楂各6克,再➕6克炒雞內金(磨粉)。

大點的孩子可以用到9g,小點的孩子減半。






胖虎叔叔中醫育兒


嬰幼兒容易積食,是經常發生的普遍現象,積食是一切疾病的源頭,根本原因是吃的太多了,太好了,太雜了,超過了脾胃的運動能力,導致脾胃運化失常。

當孩子出現下列情況時,說明孩子積食了。

1/舌頭中間有舌苔,口氣比較大。



2/大便酸臭呈泡沫狀,便秘或者腹瀉。

3/食慾明顯下降,挑食,偏食,厭食。

4/晚上睡覺不安穩,經常會醒,也有磨牙的情況,說明胃孩子的胃不舒服。

5/有感冒發燒症狀,喜歡挖鼻子啃指甲。

6/中醫判斷積食看孩子下眼袋的位置,如果這個地方呈現粉紅色,孩子一定是積食了。



孩子不會說話時,可以觀察有無這些表現來判斷是否積食,如果已經會說話,可看他在大便是不是費力痛苦,他會告訴你肚子很痛。

孩子積食不是他的錯,是大人做的不對,沒有把孩子飲食控制好,隨便他吃,一大堆零食不離口,生活條件好了,小兒積食現象更加多見。



小兒積食可用4種辦法調理。

1/適量飲水,多做運動,處進腸蠕動,不要強迫進食。

2/用小兒推拿手法調理,幫助寶寶把身體裡廢物排出來。

3/炒米有很好消食作用,把大米炒黃,密封在罐子裡,每次可以拿來煮粥。

4/服用一些小兒消食藥,幫助消化,如小兒消食丸,小兒保和丸。

小兒積食時胃腸溼熱,在飲食上可搭配薏苡仁、雞內金、山藥、白扁豆、麥芽、陳皮來調理腸道,起到清熱解毒,開胃消滯的作用。



這裡也介紹兩種不錯的食療方法

1/白蘿蔔雪梨水

白蘿蔔切絲,雪梨切塊,同時放入白水裡煮,大火燒開後轉中小火再煮30分鐘。

2/蘋果山楂湯

蘋果一個切小塊,山楂,冰糖適量放水中同煮,大火燒開後轉中小火再煮1小時。



小兒積食是可以預防的,首先,要保持寶寶飲食一日三餐有規律,其次,每頓飯要儘量均衡,不要飢一頓,飽一頓,第三,飯後要適量運動。能做到這些,是可以預防積食的。

另外,聽別人說小兒七星茶不錯,對於小兒積食和便秘都有不錯的效果,我試了一下,的確很好,當天就願意吃飯,也排便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本文無關,感謝作者


六一育兒


現代社會,小孩積食,一般城市大於農村。因為城市裡的孩子往往食甘厚味,經常吃一些燒烤,漢堡,薯條,肯德基,麥當勞等,且缺乏運動。而鄉下孩子,每天在田野間奔跑,玩耍,即使吃的多些,也都運動消化了。

積食可以引起多種小兒常見疾病,如積食發燒,積食咳嗽,積食便秘,積食腹瀉等。如果長期飲食不調,還會引起厭食,面黃肌瘦,甚至影響生長髮育。如何避免積食?積食後如何調理呢?


避免積食很簡單,小孩要保證三分飢與寒,飲食注意吃的簡單一點,清淡一點,少一點,還有就是要軟一點。儘量讓孩子定點定量定時吃飯,少吃零食。

當然,有時候孩子不是那麼“聽話”的,見到喜歡吃的東西往往很難停下來,而孩子的脾胃功能又較成人弱,所以很容易積食。積食處理起來其實並不難,可以參考下面幾點方法:

1、藥茶調理

去藥店買焦三仙各10克(小寶量減半),冰糖適量,煮茶喝。

2、食療調理

小米山藥陳皮粥,蘿蔔湯,涼拌蘿蔔絲,這些都是促進孩子消化的食物。平時可以給孩子吃點山楂片。

3、小兒推拿

穴位:揉板門,運內八卦,清補脾經,清大腸各200次,順時針摩腹100次,捏脊5分鐘。


米兒媽


小兒積食是中醫上的叫法。西醫是沒有這種說法的。

在臨床上,經常遇到小兒或嘔吐、或腹瀉、或發熱,糾其原因,皆由食生冷、或肥甘、或零食之類導致,查血常規、糞常規無特殊表現。

原因:

1.小兒脾胃虛弱。胃主受納,腐熟,消化;脾主運化。小兒屬稚陰、稚陽之體,脾胃運化功能相對較弱。

2.飲食不當。由於自身控制力不強、則飲食不節;父母溺愛,給予肥甘、易於困脾之品,易傷脾胃。

表現:

表現為飲食不當後,小兒出現發熱、嘔吐、喛氣吞酸、腹脹或腹痛、腹瀉,精神差;面色萎黃、舌苔厚膩的表現。

給口服保和丸或顆粒,內含焦三仙,具有消麵食、肉食之積,連翹清熱,全方有健脾、消積之效。

當然,推拿也是不錯的選擇。





李名鋒醫生


小兒積食是很常見的兒童消化問題,主要是小兒脾胃嬌嫩,容易被飲食所傷,建議採取以下幾個方法調整

1、飢餓療法,餓一頓,讓腸胃負擔減輕,消化積食

2、排便,可以採取摩腹部的方法,在肚臍周圍順時針按摩,幫助消食和通便

3、清淡飲食,如果孩子想吃東西可以給點粥之類的半流食,不要故意增加纖維素的攝入,有些人說多次蔬菜,其實這個“多”字就錯了,蔬菜水果都會加重胃腸負擔,可以將蔬菜剁碎和粥一起熬,不餓就不吃,餓一頓是有好處的

4、助消化的藥,如乳酶生、山楂丸等,不要給酸奶,好多人說喝酸奶消食,但是這個時候不合適,因為酸奶比較涼,而且蛋白質也不易消化

5、如果出現嘔吐、腹瀉、腹痛、發熱應該及時就醫


哆咖健康


小孩子還是比較常見,我兒子也曾經積食,我說說我的一些處理方法,供參考:

第一、摩腹和捏脊

每天給孩子摩腹和捏脊,摩腹是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進行,按150下,按摩之前先塗點按摩油。捏脊,兩手沿著脊柱的兩旁,用捏法把皮捏起來,邊提捏,邊向前推進,由尾骶部捏到枕項部,重複3-5遍。注意按摩和捏脊要在飯後2小時之後才可以進行。可以到網上參考相關的視頻。


第二、補充鋅

鋅是人體生長髮育不可缺少的一種微量元素,被譽為"生命之花",可以通過食物進行補充,比如多吃生蠔、核桃、蝦皮、花生、芝麻等食物可以補充,也可以吃點葡萄套酸鋅之類的補充劑。


第三、多運動

小孩子適量的運動可以促進腸胃的蠕動,增強腸胃的吸收能力,對比過孩子增加運動前後的食量要多三分之一,食慾要好一些。


第四、煲點助消化的湯水

有一種中藥叫做獨腳金,我用它來煲瘦肉給孩子喝,可以促進他的食慾和吸收。也可以煲點麥芽、谷芽、淮山、雞內金的湯水給孩子喝,助消化。


第五、不要吃太飽

一般來講78分飽就可以了,積食的孩子很多時候是“胃強脾弱”,小馬拉大車,吃進去了,沒有辦法消化吸收。吃太飽,孩子也睡不好,有句古話叫做“胃不和則臥難安”。


就是在手上用針扎四縫穴,把裡面黃色的液體擠出來,這個過程孩子比較痛苦。但是效果還是比較不錯。


第七、少吃生冷的東西

生冷的東西,象雪糕、冰棍之類的要少吃,辨別一些水果瓜菜的性質,寒涼的也少吃。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如果喜歡我的回答,記得點個贊,讓我知道你來過,謝謝!


美麗在望007


摘要:現在的生活水平好了,家長有什麼好東西都給寶寶吃。可是一旦寶寶吃的東西太雜,就容易造成積食。如花生和紅薯混合吃,紅薯和雞蛋混合吃,冷熱食物混合吃(尤其是先吃熱食後吃冷食),都容易造成胃內“混戰”,使寶寶消化功能紊亂,出現積食。

積食後果:引起寶寶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厭食、腹脹、腹痛、口臭、手足發熱、皮色發黃、精神萎靡等症狀,還可能造成腸、胃、腎臟的病變,家長們要注意。

飲食治療:一旦寶寶出現積食,首先寶寶的飲食要選擇清淡的蔬菜,容易消化的米粥、麵湯、麵條等,不吃油炸、膨化食品,少吃甚至不吃肉類食物,可適當吃些魚蝦,在輔以一些改善寶寶胃口的推拿方法。

1.捏脊

5~10遍

2.揉板門

2~3分鐘。揉板門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滯、除腹脹。可以治療脾胃運作不足導致的積食、消化不良。能幫助寶寶解決胃動力不足的情況。

3.順運內八卦

300次。順運內八卦能寬胸理氣、行滯消食。

當寶寶呃逆的時候,可以逆時針運內八卦100~300次。這個手法對於容易暈車的小寶寶效果也特別好。

4.補脾經

300次。300次最好在2分鐘內完成。

5.按揉足三里

100~150次。按揉足三里能健脾和胃、調中理氣。主治:腹脹、便秘、腹瀉等。

注意:讓寶寶吃七分飽。食物再有營養也不能吃太多,否則不但不能強身健體,還會適得其反,傷害寶寶的身體。睡醒後的1個小時內不要進食,因為胃腸等內臟從休息狀態運轉到正常狀態需要一點時間,這時候進食,容易造成積食。

歡迎家長在留言區,分享你的育兒苦惱或者小秘笈,第一時間聯繫黃老師與你解答。明日繼續更新新的課程,感覺有用,那就關注下黃老師,轉發給身邊的朋友看,收藏起來備用哦!






黃氏育兒經


「傳承國醫精髓」—寶寶積食調理方

不同的小兒推拿流派在穴位和方向上都會存在差異,下面就為大家介紹非專業推拿師(各位爸爸媽媽)在家就能為寶寶推拿的積食調理方。

組方:

清胃 → 清大腸 → 揉板門 → 順八卦 → 摩腹 → 揉中脘 → 揉天樞 → 捏脊

穴位介紹:

清胃

部位:大魚際赤白肉際處

操作手法:直推

具體操作:大魚際和拇指外側赤白肉際處,從腕橫紋至拇指第一指節側緣

功效:去胃火、清胃積熱、降氣和胃

適用範圍:牙齦腫痛、扁桃體發炎、傷食嘔吐、食積、腹脹、口臭等

清大腸

部位:食指橈側由指端至虎口呈直線。

操作手法:直推

具體操作:由指端推至虎口為補大腸;由虎口推至指端為清大腸

功效:清熱、利溼、通便

適用範圍:清利腸腑,除溼熱,導積滯,多用於溼熱、積食滯留腸道,身熱腹痛,痢下赤白,大便秘結等。

揉板門

部位:手掌大魚際平面

操作手法:揉

具體操作:用拇指揉大魚際平面中點,稱揉板門;用拇指橈側從拇指根推向腕橫紋,稱板門推向橫紋,反之稱橫紋推向板門

功效:止嘔、降逆

適用範圍:上吐下瀉、消化不良、厭食、腹痛等

順八卦

部位:以掌心為圓心,掌面2/3大小的圓圈

操作手法:旋推

具體操作:順時針方向,週而復始,旋揉摩擦

功效:順氣化痰、消宿食、調和五臟,有升清降濁之功

適用範圍:一切呼吸道和消化系統疾病

摩腹

部位:腹部

操作手法:環摩

具體操作:以肚臍為中心,手掌或四指併攏順時針方向在小孩肚子上緩緩轉圈

功效:健脾和胃,理氣消食

適用範圍:健脾和胃,理氣消食

揉中脘

部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肚臍上四寸

操作手法:點揉

具體操作:指拇腹揉此穴

功效:健脾和胃

適用範圍:積食、腹脹、嘔吐、洩瀉

揉天樞

部位:肚臍左右旁開兩寸

操作手法:按揉

具體操作:指腹按揉

功效:促進腸道蠕動、增強胃動力

適用範圍:便秘、腹脹、腹瀉、腸鳴、痛經、腎炎等

捏脊

部位:背部脊柱中線,以及兩側平行線

操作手法:捏提

具體操作:操作者兩手沿著小兒脊柱兩側,捏起脊背上的皮肉,從尾骨開始沿著脊柱向上滾捏,一直到頸項部

功效:調理臟腑、疏通經絡、滋陰補血、健益脾胃

適用範圍:調理積食、厭食、嘔吐、便秘、洩瀉等

溫馨提示:為寶寶推拿一定要配合使用小兒專用推拿精油或者使用小兒專用橄欖油等;避免傷害寶寶皮膚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