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兵訓練由三個月改爲六個月,對以後有什麼益處?

懷濤11


每年新兵九月份入伍,然後開展嚴格艱苦的訓練,最後再到崗位任職。今年新兵訓練由三個月調整為六個月,這一改變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調整的,將帶來以下益處:


對於士兵,有利於自身成長。一般的訓練內容為隊列訓練、器械訓練和體能訓練。短短三個月不能保障每一名新兵都能養成較好的習慣,很難從根本上糾正不良身體形態,養成軍人的形象和儀容儀表,塑造良好的體能。三個月變成六個月,雖然新兵“吃苦”時間長了,但是有利於養成其艱苦奮鬥的精神和堅韌的體格,讓新兵擁有較好的身體素質和意志力。這對於提高新軍整體綜合素質有很大作用。


對於軍隊,有利於強化管理。訓練時間越長,新兵的思想意識越堅定,“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隨著新兵的紀律意識的不斷提高,自然會讓整個軍隊的的管理水平會越來越高。


對於國家,有利於儲備軍力。隨著國家軍隊政策的實施,“精兵強兵”是國防現代化的必經之路。三個月的訓練的時間變成六個月,有利於新兵系統全面地進行學習,有利於提高新兵思想覺悟、理論水平和作戰技術。新兵入伍階段對每一位新兵都至關重要,通過嚴格長期系統的訓練,可以對新兵進行再塑造,這是是國家軍力儲備的必然選擇。


新兵訓練時間增加一倍,是適合國情的一條正確之路。從新兵到戰士,這是一個艱苦的過程,也是一次華麗的蛻變。只有擁有較高的政治素養、過硬的軍事能力,和優秀的作戰技術的軍人,才是一名合格的戰士,才能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做出偉大貢獻。


決勝網


每年新招的士兵,一般訓倆時間為三個月,其主要內容有隊列訓練,包括跑步、齊步、正步三種步伐,還有蹲下、起立、跨立、立正等步伐,脫帽、戴帽、站軍姿,口令和呼號練習,主要是身體形態訓練為主,訓練軍人的形象以及儀容儀表。

此外,還有上器械包括單雙槓練習,單兵隊列,縱隊、橫隊行進與停止的班組隊列,以及隊形變換等內容。

擒拿格鬥,包括姿勢與步伐練習,拳擊和腿法,防擊打技術,還有擒敵拳等。

單兵戰術,主要包括持槍臥倒,低姿匍伏,高姿匍伏,側身匍伏,高姿側身匍伏,停止間滾進和行進間滾進等。

體能訓練,主要內容有5公里越野,10米乘5折返跑,100米衝刺,蛙跳、俯臥撐、仰臥起坐、單腿伸登,以及組合體能練習等。

當然,還包括每週要上政治課,軍事訓練包括投彈、射擊、刺殺,包紮訓練、脫戴防毒面具訓練等防護訓練,其它還包括學唱軍歌,坐在板凳上背條例等。

現在,隨著軍隊強調打贏高科技條件下的局部戰爭,軍隊遂行新時期軍事鬥爭準備,走精兵強軍的國防現代化之路,顯然新兵三個月的訓練是以體能和基本的單兵射擊刺殺投彈等內容為主,其訓練意識、訓練內容僅停留在二戰時期的水平,與當下軍隊現代化信息化革命化建設不相吻合。

所以今年開始新兵要訓練六個月,也即半年時間,那麼除了先前最基本的體能、射擊等基礎訓練以外,後三個月新兵的訓練內容,就不免令國內軍迷們浮想聯翩了。

隨著國際形勢的巨大變化,未來世界的不可控因素越來越多,發生局部軍事衝突甚至爆發大規模戰爭的態勢日益顯示,對此國內軍隊有清醒的認識。

軍隊反腐,脫離經商,走精兵強軍之路,鍛造一支現代化正規化革命化的軍隊,就是為了應對未來的戰爭,用高層的話來講,軍隊就是用來打仗的,沒什麼可藏著掖著的。


軍隊將集中精力對新兵進行系統的學習,提高新兵的思想覺悟,提高新兵理論水平,儘快掌握所在部隊所在崗位現代化武器裝備的正確使用和維護保養,提高新兵班排連營團級的合成作戰技戰術水平,走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新兵訓練之路。

六個月的訓練結束,新兵進入連隊,就能立馬熟悉自己的崗位,完成單兵以及班排連的作戰任務,成為一名政治正確、軍事過硬、有技戰術水平的合格戰士,一旦祖國有需要,隨時都能開拔征戰。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圖片均下載網絡,特此聲明。


國平軍史


利弊都有…

先說有利的方面。

首先就是訓練專業化。

部隊過去新兵連訓練,其實是各個旅團級自己單位徵兵,自己再組織新兵連訓練,而在軍隊中,由於新兵連擔負教育、訓練責任的絕大多數其實是新轉士官的,或者從軍校剛畢業的,他們的訓練水平,帶兵能力其實是非常有限的。就以我當兵的時候,新兵連的一個排長,其實剛剛從地方上特招而來的大學生,他其實9月才入伍,也是參加三個月基礎軍事訓練後,就來當新兵連排長…可想而知,他比我們新兵其實也好不了哪裡去。

而我的班長是第四年的一級士官,比那些第三年剛轉士官的肯定要好不少,但是在一些訓練上也仍然有問題的,比如說我立姿時兩個膝蓋難以併攏。

圖中女兵的隊列會操,也能看到幾個女兵膝蓋不能併攏

我當時要花很大的力氣才能併攏,在北方大冬天裡,站幾分鐘就滿頭大汗,曾經懷疑過自己是不是o型腿。後來下了老連隊,一個第五年老士官才給我說,你的用力方式不對,而這些就是經驗了,就是專業化,不是長期從事訓練是很難知道的,而部隊的訓練教材或者隊列條令是不會講這些。

第二個就是規範化,標準化。

別看條令條例,訓練教材全軍都是一樣的,但是具體到每個軍種,每個軍師團,雖然大體上標準一樣,但是具體一點,就各不相同,就拿很多人都聽過的疊豆腐塊被子來說,我們一般都是三疊,而我曾經遇到過湖北武警總隊,居然是四疊。

如圖所示,三疊的被子只有這一面是整齊的四層,而另外一面就是要亂的多,是很多層,而湖北總隊就要求兩面都要這樣。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隊列動作,解放軍和武警不同,比如武警齊步走要求放鬆自然,而解放軍就很僵硬機械,武警跑步(隊列,並非跑步訓練)要求機械,解放軍卻要放鬆自然。

第三,集中化。

集中的好處自然就是比較省錢,規模化越大,後勤保障其實越簡單,越容易,為什麼叫新兵連,實際上就是伙食在連隊,那個伙食標準,當時我們新兵連雖然比老連隊每人多一塊錢,但是味道確實不咋地,就像之前說的,新兵連的炊事班通常是各個連隊抽調的,來的人基本上就是來練手藝的…

第四個好處就是直接完成專業訓練。

現代武器裝備複雜,專業多,項目多,新兵下連以後還要重新教,出現新兵苦練,老兵苦教,出現一段很長的戰鬥力空白期…甚而還會有一些新兵身體協調性太差,學什麼都不會,就只能去炊事班,其實是耽誤了整個軍隊的戰備工作的,難以實現隨時能打仗的轉變。這樣分下去的新兵與老兵磨合一段時間就能大致堪用,而新兵也會有一個更合適去的崗位。

以上是大致的優點(其實還有其他優點,這裡不方便說了,大家自行體會),弊端如下:

首先是專業化訓練教育團隊。而這個專業化的新兵訓練團隊在目前的體制下,一年就只能開張一次,就算準備工作加上其他事…一年12個月,半年訓練還有半年幹嘛?不可能就放假了吧…如果又是像過去那樣,要新兵訓練的時候再來到各單位要人,再集合起來,那專業化,規範化,集中化是很難保證的…那麼是不是要一年徵兵兩次?或者說,新兵訓練結束以後,會有其他更高級的培訓課程比如狙擊訓練,特種偵察等訓練。

其次,目前的消息來看,是以集團軍為單位組織新兵訓練…而現在一個集團軍有重型旅,中型旅,輕型旅,特種旅,火力旅,以及其他工兵,防化,通訊等等諸兵種合成的…這麼多專業,這麼多兵種,這種集中化是不是程度太低了。

第三,一個班長,十個新兵的新兵連,管理上本身是很難的,傳統的一個班長,一個副班長,四五個老兵,兩三個新兵,新兵其實受到管理更多,而且我軍老傳統,所謂五同(同吃同住同訓練同學習等),外加三互小組(互幫互學互教),以老帶新等相比,效率是否跟得上?

綜上,歸根結底還是要看新兵訓練中心的訓練水平如何了…過去傳統的新兵連的主要任務是把新兵從地方青年變為合格軍人,所以新兵訓練管理極為嚴格,軍人養成是核心要求,對於軍事專業是次要的,體能,射擊等要求都較低,而現在卻要直接下連就能戰鬥…形成即戰力,這個要求確實是極高的。所以還是謹慎樂觀的態度,畢竟我一直支持這種集中化,專業化的方向。


木榮雨北


9月份是老兵退伍,新兵入伍的季節,根據最新的消息,從今年開始新兵入營後,陸軍的新兵訓練將採取“先訓後補”的新模式,時間也由之前的3個月延長至6個月。

因為,以往陸軍3個月的新兵訓練主要是完成入伍訓練的共同課目,新兵下連後,還要再進行專業技能的訓練。由於各分隊擔負任務不同,連隊裡面的骨幹力量、組訓模式都會存在不同程度差異,在這樣的情況下訓練質量必然會參差不齊。

這次調整就是將以往分散的“各自分訓”變為專門機構“集中組訓”,保證經過長達6個月新訓後的士兵能夠直接補充到連隊,迅速形成戰鬥力。這也是我軍自1984年提出新兵訓練採取“先訓後補”模式以來,所做的一次重大變革。

其實,從新訓開始就打牢基礎、加大強度,是目前世界各國軍隊通行的做法。

就拿美軍來說吧!為了能夠面對日益激烈的戰鬥,美國陸軍就延長了新兵訓練的時間,從14周增加到22周。在新增2個多月的訓練時間裡,以往在戰鬥單位才訓練的輕機槍榴彈發射器等武器也要加到新兵訓練中,另外,新兵還要接受陸地導航和救生訓練,為了克服大兵們站沒站相,坐沒坐相的慫樣,特意還加入了隊列訓練和禮儀訓練。

為保證部隊戰備水平,俄軍在新兵訓練上與其他國家軍隊有些不同,更加偏向於野外駐訓。新兵也是採取先訓後補的方式,先在教導隊或訓練中心進行半年左右的入伍訓練,然後再集中起來進行一個月魔鬼般的強化訓練。等到完成了這些初步訓練之後,還要實施三天以上的野外駐訓,提高新兵野戰生存和戰鬥能力。

隔壁的日本自衛隊也特別重視入伍後的新兵訓練,並把其中分為好幾個階段,一般情況下環境適應階段時間大約一個月左右,主要就是進行武器射擊訓練、通信技術訓練等,使新兵開始慢慢適應部隊環境,瞭解部隊的各項規章制度。

此後,開始以6周的時間慢慢增加訓練內容,加大訓練難度,並反覆進行動作訓練,如:步槍分解、單兵戰術等等,最後還要對這些技能進行野外綜合性演練,使新兵能夠熟練掌握運用。等到前期訓練結束後,接下來就是進行9~12周的專業訓練,新兵會被分配到各專業部隊、教導隊或學校,開始掌握重機槍、火箭筒、無後坐力炮等各式武器的操作、維修,以及射擊、戰術運用等技能,和咱們之前的訓練方法很接近。

回過頭來看我軍91年的發展歷史,新兵訓練一直在摸索發展。早在紅軍時期我軍就下發了相關教育文件,裡面明確規定,新兵主要的訓練內容包括體能訓練、武器操作訓練、戰鬥動作訓練等等。

除了一些基本的投彈、拼刺、等課目之外,其他訓練內容就交給了經驗豐富的老兵進行。比如:衝山頭、射擊、刺殺、投彈、翻越障礙等訓練,這樣帶訓的模式為歷次的反“圍剿”和艱苦卓越的長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到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由於兵員來源不確定,專門徵兵再集中起來組訓顯然是不可能的,各根據地和解放區就提出相關方法,把新兵統一分配到前線班排和老兵一起進行混訓,也就是老兵訓什麼,新兵就跟著訓什麼,訓練完全就是抱著一切為打贏的目的,實戰性、針對性都非常強。

新中國成立之後,這種條件有了很大的改變,此時的新兵訓練還是以分配到戰鬥班排與老兵共同混訓為主。在抗美援朝戰爭時,大多數參軍的志願軍新兵,還沒有怎麼經過系統的入伍訓練,便開赴前線作戰,許多基本的戰鬥素養就直接在戰場上慢慢養成。

到了上世紀80年代十年練手輪戰時,因戰事緊急,很多新兵,入伍兩三個月就參戰。有些老兵就直接在運兵專列上,教新兵一些在戰場上比較常用的戰術防護和戰場救護課目。

今年,陸軍首次將新兵訓練時間延長了3個月,新兵不僅要完成單兵共同課目還要進行單兵專業課目訓練,這樣就為新兵訓練提供了雙倍的時間,同時還能儘快的改變老兵退伍、新兵下連時,出現青黃不接,戰鬥力有所下降的問題,確保部隊整體作戰能力的提升。

因此,對於一個擁有91歲高齡的軍種而言,強軍之路,還需從頭再來,新兵,正是實現強軍夢的生力軍,是國防衛士的起點。


迷彩虎軍事


我認為分析對於以後的益處,還是要分析義務兵發展的歷史、現狀和未來。

從歷史上講,義務兵以前是三年制,坦克部隊等專業性較強的部隊,都是四年制。這種形式的好處是義務兵成熟之後,能夠為部隊服務更長的時間,技術兵種的骨幹,也能夠多為部隊所用。但是這種形式的缺點是限制了國家服役人群的廣度,義務兵服役時間越長,每年徵招入伍的新兵數量就相對越少。大家可以想像極端的例子,如果義務兵服役到自然人的壽命終結,是不是徵三年的兵就能夠挺50年左右?其他47年一個兵不徵都基本夠用了。

後來,軍隊進行了幾次裁軍,員額越來越少,義務兵再服役三年,就與形勢不相符合了。因此,國家果斷改革為兩年。優點很多,但是弊端就是義務兵剛剛適應部隊生活,就退役了。解決方案是轉為士官,繼續為部隊服役。

這麼一說,大家是不是就明白新兵訓練由三個月改為六個月的最大益處了?我認為最大益處是提升了列兵的整體質量,儘管他們服役期內掌握的軍事專業知識更少了,但是基礎更好,專業技能可能讓轉為下士的兵們,繼續提升。而士官是部隊建設的主力,義務兵的專業崗位技能儘管整體下降了一些,但是士官的整體技能提升了,而且提升得比義務兵下降的要多得多。


另外,新兵訓練6個月,從9月到第二年的3月,3月下連,正好與軍事訓練與考核大綱規定的專業訓練期對應上了,下連就是專業訓練,多好。要不12月下連,都是訓練考核期和預備期,考核期用不上新兵,預備期新兵也學不到坦克駕駛等技能,何必呢。


軍林天下


這也算是一種試點吧,但是作為一名基層官兵,我覺得弊大於利,站在基層的角度來考慮,因為新兵訓練時間長達半年,導致基層部隊有半年處於嚴重缺編狀態,嚴重影響這半年的訓練。第二個,義務兵就兩年服役時間,新訓佔半年,他們下來熟悉新單位又要一段時間,等熟悉單位了,又變成第二年滿服役期的老兵了,不利於他們的成長和單位的管理,第三,新兵分下來的時候已經學習了相關專業了,但是分下來以後,基層單位會根據單位自身實際情況來調配變更專業,導致不少新兵會更換專業,從頭學起。





51643767979


1.這個說法不夠準確,並不是所有的新兵訓練都是改為六個月,只是有些軍種的新兵訓練時間調整為六個月。網上有說法說,陸軍的新兵訓練都調整為六個月,這個說法有些片面。

2.對於新兵個體來說,可能更為有益一些,因為在新兵訓練階段一個是能夠學到新兵入伍的相應科目,同時還要學習到共同和專業的相應訓練課目,分到班排後能夠更快更好地適應。

3.但是某種程度下,從大面上考慮,造成了一個人員的空檔期,就是部隊裡面在一個時期裡面是缺編少員的,三個月尚好一些,六個月的這種狀態更為嚴重,這個情況其實是亟需解決的。

4.當前更多的單位是採取“先訓後補”的方式訓練新兵的,先統一到基地、院校等統一進行訓練,而後在分到相應單位,這樣利於集中進行管理訓練,也更有針對性,效果整體上也還不錯。

如有其他關於入伍參軍、報考軍校及後續發展相關的問題,歡迎關注或留言。


軍校和入伍指導


這個制度還是非常合理的,而且我也建議將兵役制度由兩年再次改為三年。

我軍兵役制度服役年限最大的改動是在1999年,那是第一批改為兩年義務兵的開始,直至現在,而我剛好也正是第一批改為兩年制的義務兵。

總體來看,兩年義務兵服役時間偏短,普遍反映兩年兵剛當出點名堂了,馬上又要復員了。如果把新兵時間改為六個月,那麼等於佔據義務兵時間的四分之一,新訓時間拉長,重回三年是不也會照進現實呢?

新兵訓練的課目是全軍的共同課目,是全軍統一的。新兵訓練由過去三個月改為兩個月,是從1999年入伍的新兵開始的,也剛好是那一年我帶新兵。給我的感覺新兵兩個月確實太短了,甚至連基礎的隊列訓練都搞不好,也就是能馬馬虎虎的培訓新兵熟悉部隊的一日生活制度,而且那一年剛好還是取消三大步伐中最難訓練的正步,總體感覺兩個月新兵下班過於倉促。

新兵下連,直接進入專業的共同科目訓練,也就是和老兵一起訓練,新兵相當吃力,而共同科目老兵則是年年訓年年練,所以就形成了“老兵吃不飽,新兵難消化”的現狀,在層次銜接上有很大問題,新兵半生不熟的進行完專業共同課目,是不利於後期分業訓練的。

新訓改為六個月,前三個月進行共同課目訓練,後三個月進行專業共同科目訓練,訓練對象都是新兵,那麼授課和訓練面對是同一層次的群體,那麼針對性就會強很多,是比較有利於新兵下連後與老連隊融合的。

總而言之,我是非常贊同新訓時間拉長的,可以有效避免新兵下連硬著陸,可以把基礎打的更牢靠,不管在軍事訓練銜接還是與老兵連生活適應上都大有益處。


元芳有看法


99年改制前,義務兵服役是陸軍武警三年,海空軍四年,這是因為海空軍技術要求高,實際上99年改士官制就是為了留住人才,實現職業化,大量技術崗位都由職業化的士官擔任,技術越複雜的士官比例越高,當年我們連隊士官比例就達到70%.而義務兵只有15%,而且還常常缺編。所以現在義務兵服役期兩年並沒有什麼,像韓國這樣的國家,很多義務兵服役期只有一年,軍隊主要由職業軍人組成,像美國就是完全職業化的募兵制!我們國家士官比例也是逐漸提高!

新兵訓練三個月改為六個月不是新鮮事了,在我們海軍,幾十年前就有很多部隊是這樣做的,前三個月是共同科目訓練,後面三個月是專業訓練,內容不同,以前是新兵專業訓練很多是下連之後才進行,現在放到下連之前,這樣做一是便於集中訓練,提高訓練質量,二是有士兵不適合本專業時可以在新兵訓練基地及早改換專業,避免人才浪費!第三就是集中訓練可以減少一些訓練設備,提高設備利用率,節約軍費。實際上,新兵專業訓練時間並不一樣,根據專業不同,時間也不定,我們專業基礎訓練是六個月,下連之後還有大約三個月的崗前訓練,因人而異,有些學習能力強的時間會短一點,所以現在徵兵文化要求越來越高,文化高的學習更容易!

現在軍隊裝備技術水平越來越先進,對人員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現在軍隊已經改革了人員培養機制,直接從地方的專業技術工人中招收士官。不再給過義務兵這個階段,女士官也不再規定僅服役五年了,這都是軍隊職業化的一個措施!相信以後新兵訓練時間會更長,內容也會更豐富,步兵特戰化是一個趨勢,像以前那樣發杆槍訓練兩三個月的方式會逐漸淘汰,取而代之的將會是美國那樣大兵營加綜合訓練基地的模式!


后羿的宣言


今年新兵訓練由三個月改為六個月,對以後有什麼益處。

新兵入伍突出一個字“新”,一切都是新的開始,部隊豐富多彩的生活,序幕已經拉開,保家衛國的重任扛在肩上。一起步,要的是基礎,是功夫。


新兵訓練三個月改為六個月,對習慣培養更有利。基礎打的更牢,誰是王者,距離拉開的非常明顯,更適合各兵種的選拔,能做到因人而異,因材選兵。人盡其才。

六個月加入各專業兵種的訓練,集中培訓,突出專業,融通相關知識。為現代化聯合作戰,開好局。起好步。


以前三個月主要在形象、思想、內務整理,以及體能訓練方面。嚴格要求,強化訓練,後增加三個月,百鍊成鋼,輔之專業培訓。會更適應士兵下連,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這是習總書記強軍思想的一個新突破,訓練內容涵蓋要全、新、精。時代在發展。對兵的要求在改變。適者生存,兵家,存亡之地,不可不察。


新增三個月訓練,更強化了訓練,形成一慣的作風。對士兵有深遠的影響。讓每個人找準自己的位置,更出色的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重託!完成自己的神聖的使命!最後,祝每一名新兵順利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戰士!成為國家的自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