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這一招,申論大作文,拿下!

修改大作文是申論的日常功課,經常見到同學們把推敲字詞、琢磨排比、引用名言作為修改文章的發力點。如此修改,文章看似美觀了,但屬於修修補補,“精氣神”沒有提升,文章檔次仍然停留在原來水平,得分自然難有明顯提升。

文章不厭千遍改,先看這樣一段申論大作文,你覺得可以怎麼改。

原文如下

與有形文物的流失比起來,那些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毀滅更加觸目驚心。村村寨寨的節慶活動沒人張羅了,流行歌曲取代了地方戲,動畫片擠走了民間故事和皮影戲。

以上文為例,就有一個典型且共性的問題——源於材料、但沒有高於材料。對此,在這裡作以示範修改,為同學們展示如何通過局部修改提升文章的“精氣神”。

修改如下

與有形文物的流失比起來,那些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失傳更加讓人遺憾。村寨裡曾經人頭攢動的戲臺好久都沒熱鬧起來了,取而代之的是此起彼伏的麻將聲;鄉鎮上原來擠滿了人的皮影戲館也大多改造了,孩子們扎堆在一起低頭玩著“王者榮耀”。

你看,上面所做的修改並沒有破壞原文的結構、也沒有刪減原文的事例,只是做了描述性的修改,但實質上,貫穿了作者新的思考。

“此起彼伏的麻將聲”“孩子們扎堆在一起低頭玩著王者榮耀”等等細節的描述,把原文籠統、單調描述改為對現實生活場景的還原。這樣寫,不僅容易抓住讀者眼球,引發讀者共鳴,也更能凸顯考生對社會現象、文化現象的觀察和思考;不僅把尋常故事寫的有滋有味,而且把作者的思想深度體現的清晰可見。

顯而易見,這種修改並沒有用高級的詞彙和修辭。兩段文字核心區別之處,在於思維方式的不同:

前者把事例當做“承重的柱子”,藏在文章這座“房子”裡的“柱子”往往只具有功能性而缺乏藝術性、思想性;後者把事例當做“裝飾的盤子”,讓文章這道美食的“食材”和“容器”相得益彰,實現1+1>2的魅力。

這種把事例當“盤子”的思維方式,讓同學們更生動的認識到寫文章不難、學申論不難、得高分也不難。

掌握這一招,申論大作文,拿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