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家長要學透!如何評估高考志願的錄取機率和風險度?

  2018年高考臨近。筆者是從事招生考試管理的專業人員,現結合自身工作實踐、從專業視角為你解讀高考志願填報的專業知識和技巧。

考生、家長要學透!如何評估高考志願的錄取機率和風險度?

  在前期幾篇文章《平行志願的投檔規則》、《高校招生專業錄取三大規則及應對技巧》的基礎上,今天為大家講解如何評估目標院校的錄取機率和風險度。

  一、評估高考志願的方法

  如何評估一所志願院校定位是否合理,即被投檔、錄取的機率及風險度?較常用的有位次法、線差法和兩者綜合運用。

  1.位次法

  利用一分一檔表,將目標院校近年的投檔線、錄取平均分換算成當年排名,與考生的名次作對比評估。如某院校去年投檔線600分(去年600分排在950名),考生今年考了590分(排850名),通過對比我們可以預估考生應該能被該校提檔。

  我們還可以利用位次法進一步粗略預估目標院校的投檔線,如某院校去年投檔線600分(排950名),今年950名為582分,我們可以簡單預估該校今年投檔線可能在582分附近(取多年數據的平均值更具參考性)。

  2.線差法

  將考生高考成績與分數線的差值,與目標院校近年的投檔線、錄取平均分與當年的分數線的差值對比。如考生成績590分(超一本線120分),某院校去年投檔線600分(超一本線110分),通過對比我們可以預估考生應該能被該校提檔。

  3.位次法、線差法綜合運用

  以位次、或線差等單一方法對目標院校評估容易出現較大誤差,通常我們將兩種方法綜合運用,且至少考慮目標院校最近三年以上的錄取數據,以提高分析結果的參考價值。

考生、家長要學透!如何評估高考志願的錄取機率和風險度?

  二、實例講解:評估目標院校的錄取機率及風險度

  2017年廣西某理科考生成績610分,根據成績初步圈定幾所985院校。我們以其中一所中山大學為例,綜合運用位次法、線差法評估考生被錄取的機率及風險度。

  (一)蒐集目標院校近年在本省招生錄取數據

  筆者先蒐集中山大學近三年在廣西的招生人數、最高分、最低分(投檔線)、平均分,以及當年廣西的一本分數線共5項數值。如下圖(黑色數字為蒐集的原始數據,紅色數字是通過計算或轉換的結果):

考生、家長要學透!如何評估高考志願的錄取機率和風險度?

  (二)計算該校近年招生錄取各項數據的指標值

  投檔分線差:當年投檔線(最低分)與一本分數線的差值。如2016年線差=錄取最低分628-分數線502=126。

  平均分線差:當年錄取平均分與一本分數線的差值。

  投檔線位次:當年錄取最低分在本省的排名。如2016年錄取最低分628分,在當年排名1282-1341名之間。

  折算投檔線:以當年投檔線的位次為標準,折算成今年相應位次的成績。如2016年投檔線628分排名在1282-1341名之間,2017年1282-1341名對應的成績約為599分(即2017年的599分與2016年的628分名次相當)。

  折算平均分:以當年錄取平均分的位次為標準,折算方法與折算投檔成績相同。

  同時,我們可以將三年的數據取一個平均值,作為今年該校招生錄取的預估值,本例中我們預估該校2017年投檔線為595分。

考生、家長要學透!如何評估高考志願的錄取機率和風險度?

  (三)將考生成績與目標院校近年招生數據指標作對比

  我們以考生的成績、位次、線差與該校近三年招生數據指標作對比、評估:

  1.成績對比結果

  考生成績610分,目標院校近三年折算投檔成績(593分、592分、599分,三年平均595分),通過對比得出:考生成績高出目標院校近三年折算投檔線(高出平均值約15分)。

  2.線差對比結果

  考生成績與一本線差值為137分,目標院校近三年投檔分的線差(104、124、126,平均值118),通過對比得出:考生線差高出目標院校近三年投檔線的線差(高出平均值約19分)。

  3.投檔線位次對比結果

  考生位次為844-887之間,目標院校近三年投檔線位次(1639-1701、1697-1756、1284-1341),通過對比得出,考生成績位次超出目標院校近三年的錄取位次,處在中游位置。

  4.與錄取平均分線差對比結果

  考生線差137,目標院校近三年錄取平均分線差(118、143、140,平均134),通過對比得出,考生線差與目標院校近三年錄取平均分線差基本持平。

  5.與折算平均分的對比結果

  考生成績610分,目標院校近三年錄取平均分(按排位折算為今年成績,分別為610、611、616,平均612),通過對比得出:考生成績接近(或者說略低於)目標院校近三年錄取平均分。

  補充說明:位次法的原理是將目標院校歷年的錄取分數(最低分、平均分)折算成今年的成績,如院校上一年錄取最低分為600分,對位名次是900名,今年900名的成績為585分,那麼我們可以認為去年的600分與今年的585分等值。這樣說可能更容易理解——去年的600分、今年的585分,都是900名,上面都是還有899個高分考生。

考生、家長要學透!如何評估高考志願的錄取機率和風險度?

 (四)綜合分析錄取機率與風險度

  通過上面三年5項指標的對比評估,我們可以得出一個什麼樣的結論呢?

  考生610分的成績超過中山大學2017年預計的投檔線595分(近三年錄取最低分折算為今年成績,取平均值),並且與該院校近三年錄取的平均分(折算為今年成績並取平均值)基本持平。

  就筆者的經驗:該考生被中山大學錄取的可能性較大,其成績處在該校全部考生的中游,在專業選擇上有一定的競爭力,可以嘗試衝擊次熱門專業,但也須搭配低分專業保底。

  明白了上述操作流程,我們對於不同成績的考生、不同的目標院校,均可以作出評估。筆者在實際操作中特別注重錄取平均分這個參考值,其作用在於可以衡量考生的成績在目標院校中處於什麼位置。

  如果考生的成績與歷年的錄取平均分持平,那麼被錄取的機會是較大的,且有一定的餘力選擇專業。

  如果考生的成績較大幅度超過平均分,則說明考生有競爭熱門專業的實力。

  如果考生的成績處於預估投檔線與平均分之間,則該考生被提檔的可能性仍然較大,但在專業選擇上沒有優勢,這類情況最好服從專業調劑。

  如果考生的成績在預估投檔線附近或略低於投檔線,在考生很看重院校(如985)且不在意專業的情況下,可以嘗試衝一衝,前提一定要服從專業調劑;如果在意專業,建議不要填報。

  在我們決定要衝某所院校的時候,使用上述方法可能會出現某些指標不達標(如三年指標中有一年指標,或線差、位次某年某幾個指標提示無法被錄取),但大部分指標都達標,這種情況下被錄取的可能性還是有的,前提是要做好被調劑專業的準備。

考生、家長要學透!如何評估高考志願的錄取機率和風險度?

  三、注意事項

  位次法、線差法均是志願填報常用的方法,但任何一種方法都有其侷限性。志願填報本身就是一項風險性的工作,不管什麼辦法,其作用都僅是分析和預估,而無法做到精確計算。因此,考生、家長鬚注意以下事項:

  1.別陷入“分數不吃虧”的誤區

  有些志願填報機構宣稱可以讓考生的分數不吃虧,甚至還有些人吹噓其有多少成功案例讓考生不浪費一分(其實基本是通過服從調劑保證考生不落榜,碰巧壓線進檔被錄取)。以筆者的實踐經驗,還是建議考生、家長在志願填報時穩妥為上,在志願選擇時要留有餘量,沒有誰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做到一分不浪費,留點餘地並不意味著吃虧,高分進檔的你在選擇專業時會佔得優勢。

  2.院校志願、專業志願間設置合理的梯度

  平行志願模式下雖設置了多個院校志願,但只有一次投檔的機會。無論第一個院校專業多麼穩妥,筆者均建議考生要在全部院校志願之間合理設計梯度落差,即不管你前面的志願衝不衝,最後的一兩個志願保底是必須的。專業志願之間同樣如此,要根據院校不同的專業分配規則,採取相應技巧,做到高低搭配,併合理運用專業調劑選項。有關專業調劑的運用請參閱筆者早期發表的《高考志願要不要服從調劑》。

  3.認真閱讀志願院校的招生簡章

  高考志願投檔後,錄取及專業分配是院校的工作,每個院校所採用的錄取規則不盡相同,家長務必認真閱讀所填報的院校的招生章程,瞭解院校的錄取規則,還要防範某些院校對考生身體、單科成績有特殊要求。如果孩子不符合這些特殊要求,一定要規避!

  4.靈活運用分析方法,慎重應用分析結果

  部分已實行3+3高考改革的地區不適用於本方法;部分省二、三本合併後,二本層次考生、院校大幅增加,志願分析難度增大,分析結果參考價值降低;部分省本科全部合併為一個批次後,線差法容易失效,尤其高分段考生離分數線距離過遠,可側重採用位次法。同時,要考慮院校歷年招生人數的變化對錄取結果的影響。總之,不論採用什麼方法,其性質都是輔助分析,結果僅供參考!

考生、家長要學透!如何評估高考志願的錄取機率和風險度?

  本文涉及的概念較多,操作流程較繁雜。考生、家長朋友如覺得理解困難,建議您參照文中方法,親自選一所學校實踐操作一次,對你理解、掌握填報志願的方法、技巧會有很大幫助。

  筆者是長期在招考部門從事高考管理的教育工作者,歡迎高考考生、家長朋友關注。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還不錯,歡迎轉發分享給更多有需要的朋友。你的點贊、評論、收藏、轉發都是對作者最好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