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科綜合歷史試題審題技巧及答題規範

縱觀近年來的文科綜合能力測試高考歷史試題,在堅持“能力立意”的指導思想下,突出考查考生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可以這麼理解:在新課程改革前的高考中,主要強調的是知識的識記、能力的考查;在新課程改革後的高考中,則更加著重考查學習的過程、探究問題的方法。而高考所要考查的各種能力最終要通過學生在答題過程中以文字的形式反映在試卷上。越是能力測試型的題目,對學生的審題要求、文字表達能力要求就越高,需要學生依據學過的知識、概念、學科方法,通過知識的遷移、綜合與昇華,用恰當的歷史學科專業術語準確地加以闡述、分析、比較和評價。

從歷史試題的評閱結果來看,學生在答卷中暴露出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①基礎知識沒有把握或把握不牢,對基本概念、結論理解不深、不透,缺乏對知識的融會貫通和靈活運用。②審題能力差,閱讀、理解和分析材料的能力薄弱。不會分析試題的構想成分,未能緊扣題目關鍵詞,準確把握題意,嚴格按設題要求作答,出現所答非所問和草草答題現象。 ③答題缺乏規範,表述不當。不善於使用學科語言回答問題,作答缺乏層次性、條理性和內在的邏輯性,無綱無目,段落不分,答題詳略不當,沒有序號化等。不少考生書寫不規範,字跡潦草,有的是任意發揮,信馬由韁,造成喧賓奪主;有的是史論脫節,濫用觀點或史實堆砌。這些問題實際上也是長期以來我市考生知識、尤其是能力上存在的共性問題或薄弱環節,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隨著高三歷史學科複習進程的推移,在第二、三輪的綜合與專題複習中,除了繼續幫助學生夯實基礎、理清歷史縱橫聯繫、提升學科能力培養外,加強解題方法指導、答題規範訓練,顯然是考前最後階段提高學習效率和出成績的又一個重要途徑。

一、關於審題、解題技巧問題

2005年修訂後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考試大綱》對於“考試目標與要求”呈現出全新的表述。與原來比較粗略的“記憶、理解、應用”三方面表述相比,目標更加具體,能力要求的層次更加分明。簡要地說,提出了①獲取和解讀信息;②調動和運用知識;③描述和闡釋事物;④論證和探討問題四方面的目標,並對每項考核要求做了具體解釋與例證。而2007年國家新課程《考試大綱》對每項能力的三個層次表述,跟原來文科綜合模式下的表述又有許多的不同,加強了對學科學習能力與方法、學科概念與技能的考查要求。它成為命題人員實現學科能力測試的依據,也是評價一份試卷是否科學合理,符合高考選拔要求的準繩。考核目標能力要求,是根據考生完成測試的思維過程制定的,其目的是沿著“能力立意”的思路,有利於對考生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進行準確評價。一線學科教師一定要認真理解、研究,進而指導學生更好的應對高考能力測試。考核目標能力要求第一項“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可稱為審題能力。強調正確理解題意,理解題目的考查意圖,對於審題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可見,審題是做題的關鍵。只有在審題正確的前提下,才能發揮知識的運用、遷移能力,多種技能的分析評論能力。審題通常要先把握三原則:第一審中心詞。即“答什麼”,也可稱為找“題眼”,這一步考生們基本上都能做到,但一定要記住做到“準”和“全”,非選擇題別忘了審答題方式;第二審主體。即“答什麼的什麼”,這一步最為考生們所忽視,但命題人經常在此設置“陷阱”。排除干擾因素,準確理解題意是關鍵;第三審限制詞。即“怎樣答”,近幾年高考題的限制條件都比較多,有時間限制詞、空間限制詞、角度限制詞等。這是加強能力考查力度的表現之一。這些限制條件,雖然不是試題的主幹,但對答案重點的確定、內容要點的取捨都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在考生的答題思路中,它們起著路標作用。

以上審題方法既可用於選擇題,也可用於非選擇題。下面結合文科綜合考試中的題型談一談答題技巧。

1、選擇題答題技巧:

當前文綜模式下的歷史高考試題分為兩大題型: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即材料解析與評述題),其中選擇題都是單項選擇,在學科總分裡佔48%的比重。很大的程度上,這部分題目將決定這份試卷最終的分數,因為它考查的都是基本的知識、基本的能力和基本的概念。按照一般的判斷,如果一個考生在前面的選擇題裡拿到了比較理想的分數,這個試卷的最終得分就會保持在一個相應的水平線上,就算後面的材料解析、論述題發揮失常也不會低太多,不會出現大幅度滑坡的情況。如果前面的選擇題錯得比較多,指望非選擇題超水平發揮得到高分數,難度會很大。

選擇題根據不同的設問與要求,可以分成不同的類型。而且,新課程背景下的選擇題,大多通過設置情景或材料入題的方式呈現,為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考查提供了條件。即考查考生的學科能力,又落實了《考試大綱》的能力目標要求。下面就試題中常見的組合選擇題、材料選擇題、判斷式選擇題的題型特點和解題方法簡要介紹如下:

(1) 組合選擇題:解答時可採用①排除法②肯定法③列式法(共有的選項不予考慮)。

例1:右圖是1953年版人民幣10元券背面圖案,圖案的設計理念體現了

①民族團結原則

②民族平等原則

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正式創立

④黨和政府尊重少數民族文化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將歷史知識與現實生活相聯繫,以實物圖片等資料為載體,實現對學生能力的考查,是近幾年高考的熱點。本小題首先可以通過排除法排除③,因為“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正式創立”的結論,就材料本身是無法體現出來的,聯繫該制度正式創立於1954年的相關知識,明確斷定③錯誤,從而將ABC排除。此題也可通過列式法比較分析,認真觀察圖案,可以看到該圖案總共包含四種文字,這一設計理念蘊涵著民族團結、民族平等的原則,①②正確無疑,在B和D中,共有的是①②,所以答案在B、D中選擇,縮小思考範圍(列式法)後,重點判斷③④,可以肯定圖案設計也反映出中央政府對少數民族的重視及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尊重,④正確,也可通過排除法中的分析肯定③錯誤,答案選D。

例2:白居易詩:“機梭聲札札,牛驢走紜紜。……有財不行商,有丁不入軍。家家守村業,頭白不出門。”詩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 ②重視農業的觀念

③家庭手工業的發展促進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遷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本題鮮明體現了當前高考注重從文明史觀的新視角,利用新材料、創設新情景、立足能力考查的命題特點,以白居易的詩歌入題,考查考生對小農經濟及其基本特徵的理解。解題的關鍵當然是要正確解讀詩歌的含義,將獲取的信息與選項相對照,然後做出判斷。由“機梭聲札札,牛驢走紜紜”,“家家守村業”,“頭白不出門”可以判斷①②④正確。作為組合型選擇題,也可採用排除,從詩中未涉及商業活動可以明確斷定③錯誤,將包含③的A、C、D排除。

(2) 材料選擇題:此類題目是當前新課程背景下選擇題呈現的主要題型。特點是在題幹中提供一則或多則材料,要求考生在讀懂材料的基礎上,透過材料發現其背後的歷史真實,按照題乾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確選項。解答材料選擇題一般分三步進行:第一,通過看引文的出處和其它有關信息,確定材料所涉及的歷史背景;第二,讀懂材料,弄清材料內容及相關的時空、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備選項的內涵與題目的關係,找出符合題目要求和歷史事實的備選項。

例3:1942年國統區某報紙評論:“平時軍人開小差,一般人誇為精明幹練。今日壯丁逃兵役,人人罵為冷血動物。”這主要反映了

A.民眾普遍的厭戰心理 B.輿論對軍人的評價很低

C.民眾救亡意識的增強 D.輿論對濫抓壯丁的抗議

本題側重考查學生的材料處理能力,解答時不僅要對材料進行由表及裡、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還要善於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判斷。如果能聯繫“1942年”這個關鍵信息點,判斷當時中國正處於抗日戰爭時期,就容易推斷出輿論的評判反映了民眾救亡意識的增強。

材料選擇題也有把材料放在選項上的,這類題的能力要求更高。

例4:有學者認為,外國商品輸入造成中國自然經濟逐步瓦解。可以作為該觀點直接證據的是

A.19世紀末鎮江海關報告稱:“從前如江北內地各州縣,均用洋布,近則用土布者漸多。”

B.20世紀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拓所及,建築盛則農田少,耕者織婦棄其本業而趨工場,必然之勢也。”

C.1853年的《順德縣誌》載:“女布(指土布)遍於縣市,自外洋以風火水車運機成布,舶至賤售,女工幾停其半。”

D.1850年,美國駐廈門領事說:“這裡對棉織品的需要,和在廣州、上海一樣,長期受到限制。”

本題是一道比較新穎的材料選擇題,其特點在於材料不是出現在題幹,而是分佈在四個選項當中,材料來源包括海關報告、縣誌、時人評論等等,重點考查學生材料處理、史論結合的能力。從題幹“外國商品輸入造成中國自然經濟逐步瓦解”的結論排除A和D,剩下的B和C兩個選項中B屬於推斷,不能作為“直接證據”,因此,只有C符合題意。

材料選擇題除上述的文字材料題外,還有地圖材料、插圖材料、圖表材料等,平時教師要留意引導學生理解和剖析教材中的圖表資源。

(3)判斷式選擇題:要求判斷關於某一問題的相關選項正確與否,此類試題在高考中的錯誤率很高,主要是由於同學們做題時比較緊張,看題時記得要求,但一看選項就忘了是做正確還是錯誤,匆忙下筆,導致錯誤。此類題目可在看題時將要求圈出來,在看選項時直接在選項中打√或×,做完後再看題目要求,選出符合題意的選項。另外判斷時注意常見的迷惑項通常會在時間概念、因果關係、表述上設置圈套,教師應該在平時的試題講練中強調考生特別注意這幾方面。

例5:右圖為宋代濟南劉家功夫針鋪印記,其上部文字為: “濟南劉家功夫針鋪”;中部文字為“認門前白兔兒為記":下部文字為“收買上等鋼條,造功夫細針,不誤宅院使用,轉賣興販,別有加饒,請記白”。從該“印記”中能夠獲取的準確歷史信息是

A.宋代開始生產鋼針

B.宋代出現中國最早的商標、廣告

C.宋代己有集原料收購、生產加工和批發販賣為一體的經營方式

D.宋代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萌芽

本題通過提供第一手實物遺存資料及相關介紹性說明,要求從中獲取準確的歷史信息,得出正確結論,其實質是考查考生歷史研究性學習的基本方法和能力。就該史料來看,它是無法充分證明A、B、D之結論的,鋼針生產是否“開始”於宋代,該商標、廣告是否是“中國最早”,都需要進一步蒐集資料予以驗證,材料也無法反映劉家功夫針鋪已形成具有資本主義萌芽性質的僱傭關係。綜合“收買上等鋼條,造功夫細針,……轉賣興販”等信息,能夠得出的準確結論只能是C。

例6:20世紀90年代,陝西章臺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書時加蓋了印章的泥塊),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鄲等郡名和藍田等縣名。這一發現可以印證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實 B.出現了造紙業的事實

C.實行了郡縣制度的事實 D.用泥製陶的事實

本題通過引入考古資料創設新情景,旨在考查學生閱讀理解歷史材料、充分利用有效信息、並結合所學知識準確作出判斷的能力。依據題幹中“上郡、代郡、邯鄲等郡名和藍田等縣名”,聯繫秦朝統一中國後全面推行的郡縣制,不難得出正確結論。A、B、D不符合秦朝的歷史事實,而且材料本身也無法反映出來。

2、非選擇題答題技巧:

在文科綜合考試中,非選擇題在學科總分裡佔52%的比重。文科綜合試卷中的歷史非選擇題具有跨度大、視角新、高概括等特點,材料題和問答題之間沒有明顯的界線,題型更加開放,更加靈活。此類試題也是學生們“談之色變”的題型,在每年的高考中失分率很高,出現了“題目不見難,得分不見高”和“一看感覺會,答時難下筆”的怪現象。分析其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還是學生們不很瞭解試題的設答類型與解答技巧。

通常,選擇題更多的是考查一、二兩項能力要求,而非選擇題則較全面地落實各項能力要求的綜合測試,各項能力是相互關聯、相互滲透的。高考歷史非選擇題的設答類型大致可理解為四類,這在2010年福建省高中畢業班質量檢查歷史科試題第38題中表現的極具代表性:一是“根據材料回答”。如該題第(1)問“據材料一、二,概括中國古代紀年法的特點。”;二是“根據所學知識回答”。 如該題第(2)問“結合材料二及所學知識,指出康有為提出“孔子紀年”的時代背景和真實意圖。”;三是“比較分析材料……”。如該題第(3)問“在對待“孔子紀年”的問題上,材料三中蘇輿和宋教仁的觀點有何不同?指出材料四確立的紀年法並分析其歷史意義。”;四是“綜合上述材料”或是“綜合上述材料與所學知識”回答的分析、啟示、借鑑、經驗教訓、看法與建議類型的綜合性試題。如該題第(4)問“新中國成立以來一直採用公元紀年,但近年來有學者以提高民族自信心為由,倡議改用“黃帝紀年”。你是否贊同這一倡議?結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說明理由。”

上述的四種分類,大致概括了歷史高考非選擇題的所有類型,體現了落實《考試大綱》的考核目標能力要求,全面考查考生學科能力的測試目的。明白了試題的類型,我們才好 “對症下藥”。那麼,針對這些不同類型的試題,我們該如何做答呢?

第一類“根據材料回答”類,一般答案就來自材料,關鍵是分析材料,找出試題設問與材料中一致的內容。(切記,答案一般不要照抄原文,高考閱卷明確規定照抄原文沒分,一定要稍做改動和概括。)如2010年福建省高中畢業班質量檢查歷史科試題第38題第(1)問,回答該題中的“特點”時,我們從材料中可以找到“漢武帝建元元年”、“唐貞觀七年”、“清雍正七年”和“歷朝數十、閱帝數百、年號幾千,記述既艱,考據不便,”等句,但我們不能直接照抄材料,而應據設問要求對其進行概括表述。如同材料中說了“蘋果、香蕉、葡萄、西瓜等”,那麼我們就說是“水果”;材料中說“牙膏、牙刷、毛巾、香皂”, 那麼我們的結論就是“生活用品”。因此,材料中的“漢武帝建元元年”、“唐貞觀七年”、“清雍正七年”等紀年方式的特點應概括為“以帝王為中心”和“長期使年號紀年”;材料中“歷朝數十、閱帝數百、年號幾千,記述既艱,考據不便,”可概括為“改元頻繁,不便記述、考據”。

第二類“根據所學知識回答”,這就要求學生們在熟練掌握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多加訓練分析和概括總結能力。此類題中材料只是個引題,解答過程中可以不用過多考慮材料內容。如上述2010年福建省高中畢業班質量檢查歷史科試題第38題第(2)問,考生只需要藉助材料二清楚康有為所處時期或是“甲午戰爭後”這一時空提示,在回顧總結教材中有關內容即可。在這裡,注重的是對教材相關內容的整合。

第三類“比較分析材料……”,解此類題時一定要做到“材料”和所學知識兩者的結合,側重考查考生“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即語言表述能力。強調使用簡明、準確的學科術語完整地描述和闡述問題,分析問題和比較問題的學科綜合能力。如2010年福建省高中畢業班質量檢查歷史科試題第38題第(3)問,“在對待“孔子紀年”的問題上,材料三中蘇輿和宋教仁的觀點有何不同?指出材料四確立的紀年法並分析其歷史意義。”這一問包含了三個答次,首先回答觀點不同時,要求考生在充分、全面理解材料人物觀點差異的前提下,經過思維比較再概括寫出。分析歷史意義時,又要求考生對學過的相關知識進行合理的遷移、歸納,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再對事物進行學科的、準確的描述與闡釋。這類問題答案一般不能從材料中概括,而需要根據自己掌握的學科知識和理解、概括能力回答。

第四類試題設問則要根據材料、所學內容、時事以及常識等,根據情況綜合做答。側重考查考生“論證和探討問題的能力”,即運用多種學科技能分析評論能力。是高考學科能力測試中最高能力考查目標。這類問題一般有開放性趨向,要求考生充分體現自己的創新思維過程,以展示考生的實際能力和水平。2010年福建省高中畢業班質量檢查歷史科試題第38題第(4)問“新中國成立以來一直採用公元紀年,但近年來有學者以提高民族自信心為由,倡議改用“黃帝紀年”。你是否贊同這一倡議?結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說明理由。” 此問為開放性試題,不論答哪種觀點,只要理由充分即可。要求考生運用判斷、歸納、演繹、比較、概括等方法論證問題,在論證中觀點明確、表述清晰、邏輯嚴謹。

上述談的是具體題型的分類與答法,但總的說來,非選擇題在答題過程中可以細化為四步:審題、讀材料、組織答案、驗證。

第一步,審題。先審題,而不是先看材料,這樣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審題時既要審好單個的設問,還要看題與題之間的聯繫。審單個題時看清要求,特別是設問的時間(包括顯性時間與隱性時間)與限定詞。審聯繫時,既要看題與題之間的聯繫,又要審出材料與材料間的聯繫,以便在第二步中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地閱讀材料。如:2010年福建省高中畢業班質量檢查歷史科試題第38題第(1)和(2)問中,分別有“根據材料一、二……”的設問,這就要求考生做題時將有關的材料或提問聯繫起來,這樣才能準確無誤解答。

第二步,閱讀材料。一般來說,可以分成粗讀與粗讀。粗讀即快速瀏覽材料的時、事、人(國)、地、故(前因後果)等(特別要注意材料的出處)。細讀則要結合第一步中的審題,找出和設問有關的重點信息與要素。

第三步,精心組織答案,做到“三忌”和“三化”。“三忌”即:忌照抄材料,生搬教材;忌不用術語,亂寫亂改;忌偏離材料,任意發揮。“三化”則是根據高考評卷“採點”與“採意”相結合的思想,做答時要做到“要點化”、“序號化”和“段落化”。

第四步,驗證。這是根據數學做題的方法步驟,引用借鑑而來的方法。考生將自己所做答案擬出標題,做逆向思考,類似與數學上的驗算。其目的是,避免部分考生審題時出錯,以致將原因答成影響、將主觀原因答成客觀,將積極影響錯答為消極影響。

當然,解題方法與技巧的訓練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靠幾個題就可以簡單實現的。它必須是老師在平時的教學與試卷講評中有意識的不斷引導,強調,在學生不斷的經驗積累下逐步實現的。

二、關於答題規範化問題

如果說審題、解題技巧訓練是為了更好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那麼,答題規範化訓練則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減少學生非智力因素的丟分。許多人認為,複習結束到了高考考場,會得多少分就已經定型了,其實並非如此。在高考答題過程中規範做答,必然會幫學生贏得時間,多得分數。許多考生應試時總感覺考得還可以,待成績公佈後,發現自己有好多分數,不是由於自己對考核知識點的不理解而造成的,而是因為沒有按照有關答題要求規範答題造成的。這類問題看似渺小,卻往往會導致學生為此付出重大的代價,不能讓自己的分數與能力相當。

高考歷史學科非選擇題的比分佔歷史總分的一半多,從歷史學科就考生而言,選擇題屬於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的考察,比分差別不大。非選擇題則可以有效地檢測考生的分析判斷、知識遷移運用、歷史思維水平和文字表達水平。由於考生沒有掌握正確有效的解題方法,把握非選擇題的答題規範,高考中非選擇題的失分率最高,因此,決勝高考,拉開差距,關鍵在於非選擇題部分。所以廣大考生要在平時養成良好的答題規範,向規範化要5—8分,取得高考的勝利。福建自2003年開始採取電腦閱卷,閱卷老師整天面對閃爍的電腦屏幕批閱試卷十分辛苦,考生更要重視答題的規範化。

下面就我市2010年福建省高中畢業班質量檢查歷史科試題非選擇題閱卷情況談談考生在答題過程中,答題規範化方面存在的問題及相應的教學建議。

存在問題:

(1)有的考生字跡潦草,字跡不清,答案錯位,答案超出邊框,自然會失分較多的。尤其是有的考生字體本來就小,字的行距與間距又沒有控制好,簡直是密密麻麻,擠成一堆,雖然有得分點,但給老師閱卷帶來很大的難度,面對著擠成一堆的密密麻麻的小字根本是無從下手。

(2)答題洋洋灑灑,思維混亂、不分要點。有的考生認為,主觀題部分就是要瞎蒙,特別是回答談認識,啟示之類的發揮題,更是隨心所欲,想怎麼答就怎麼答,認為內容越多越好,甚至有的考生認為,答得越多老師也會給辛苦分。實際上評卷中關鍵是看有沒有得分點。答得多卻沒有采分點也不能得分,答得少但句句都在採分點上卻可以給分。如38題第②問要求學生“結合材料二及所學知識,指出康有為提出“孔子紀年”的時代背景和真實意圖”。此問分值9分,考生得分最高分是9分,最低分0分,平均分4.01分,難度值0.45。這一問的難度並不大,許多考生因答題不分要點和思維混亂失分。如表述時代背景時政治、經濟、思想文化諸原因不分,混在一起條理不清,邏輯混亂;表達口語化、不使用規範的學科語言,答題順序混亂,如第一、二顛倒順序答題;歷史階段及其特徵界定不清,如把維新運動的背景寫為鴉片戰爭、洋務運動、辛亥革命、瓜分狂潮、新文化運動等。

(3)完全照抄材料,不加提煉。許多考生答題中不善於提煉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或關鍵詞。如很多考生在答第38題(1)問,該題是一道典型的根椐材料概括要點的問題。設問要求考生“據材料一、二,概括中國古代紀年法的特點”。此問分值6分,考生得分最高分是6分,最低分0分,平均分2.94分,難度值0.49。

此問答案還有彈性,三個要點答對二個即滿分,考生作答結果卻極不理想,萬多考生有近千名零分。主要原因是部分考生閱讀能力差,照抄材料,無法根據材料所提問題找到相關的有用內容用於答題。如表述不準確,正確的表述應是以帝王年號紀年,很多學生寫成以帝王的國號、名號、諡號、尊號、廟號、名字紀年;信息解讀錯誤:正確解讀材料得出的結論是“改元頻繁”,許多考生卻照抄材料“歷朝數十、閱帝數百、年號幾千,記述既艱,考據不便”;審題失誤,題目要求答紀年法的特點,不少學生答成紀年法的種類。38題(3)問考生不理解材料三觀點、不懂材料意思,不少學生完全照抄材料。幾乎把材料三全部抄下來。

(4)答題口語化,錯別字多,缺乏學科性。如38題(1)問考生把“皇帝”寫成“黃帝”、“名字”寫成“名子”、“繁瑣”寫成“繁索”等;38題(2)問將民族資本主義當成資本主義萌芽,對康有為的階級立場不清楚,把他從資產階級維新派的代表人物變成洋務派,大談他的真實意圖是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生產技術以維護清王朝的統治;

居於上述存在問題,應試考生一定要注意克服以下常見的毛病:

(1)急於求成。不審題,不構思,怕時間不夠,想一句寫一句,結果不是會錯題意,用錯原理,就是重重複復,顛三倒四,該回答的沒回答好,不用回答的卻寫了很多。

(2)照本宣科。不理會題目的具體要求,不注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緊扣題意進行回答,只是一味地按照複習資料或輔導老師給的相似題的答案答,結果由於答題的針對性不強,得分率不高。

(3)表達不準確、不科學,分析用詞不當。

(4)書寫不認真。字體潦草,塗改過多,論述不分要點,卷面不清晰。

(5)貪多求穩。認為回答得越多越好,來個撒網式戰術,掩蓋了重點,浪費了時間。

答題規範建議:

(1)作答時首先注意書寫的工整有序、清楚明白,修改要合乎規範、有章法,不能亂塗改。由於閱卷老師只改一小道題,故試題答案已經爛熟於心,閱卷速度很快。通常,閱卷老師在試卷顯示的一瞬間,就對試卷有了一定的印象。 希望閱卷老師能給自己高分,給老師的“第一印象”就至關重要了,因為閱卷老師第一眼看到的是書寫而不是答案,看到工整的書寫,心情舒暢,馬上會相應給出一個大致分數。在迅速確立對一份答卷的印象時,一般會將考生的答卷分成好、較好、較差三個層次,並馬上按相應的層次給出大致分數,在具體閱卷時稍作調整。許多考生到了高三年字體依然不漂亮,由於時間有限,要練字難度很大,但只要將字的行距與間距控制好,寫的時候不要過於密集,儘量疏鬆一些,並不會影響到評分。當然考生也一定要用0.5毫米的黑色簽字筆,過粗或過細的黑色水筆仍會影響到考生的卷面。

(2)在答案內容的組織方面要做到——面要寬、點要多、話要短。即答題思路要正確,要針對題目的設問作答,不要答非所問。要依據並利用材料作答;不要偏離材料胡亂回答。分析問題要從多角度展開,話點到為止,不要集中在一點上羅嗦起來沒完。語言表達儘量簡潔,精煉,不拖泥帶水,不要想當然地胡編亂造一些語言,儘量要用學科語言作答,以提高得分。

(3)答案的編寫上,要做到“三化”。高考閱卷評分是採點與採意相結合的。答題時不要想到那裡寫到那裡,讓閱卷老師在茫茫字海中尋找到要點。最好做到“三化”——要點化、序號化、段落化。“要點化”即根據題意,搞清楚到底要答什麼,找出其中的關鍵詞,如“原因”、“作用”、“影響”、“啟示”等,寫清要點。如要答原因,那麼你寫出“原因:”;“序號化”即根據設問的順序和答案的層次,分別標出序號,一定要用阿拉伯數字清楚地表明答題要點,每個要點裡面如何凸顯關鍵詞,至關重要,讓閱卷老師對你的答案能夠一目瞭然;“段落化”即一個問題層次答完後,自然分出一個段落。這樣儘量使你的答題思路顯得很清晰,便於老師閱卷,也易得高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