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偉文:理解社會性科學議題需要文化溝通

段伟文:理解社会性科学议题需要文化沟通

段伟文:理解社会性科学议题需要文化沟通

當前,科技的發展全方位地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個人的身體、生活和行為方式到社會的生產方式、創新模式無一不因信息、材料和生命等科技發展而重塑和再造。正是由於科技發展的後果關乎整個社會的發展乃至人類文明的走向,由科技的不確定性及其後果的複雜性所導致的社會性科學議題層出不窮,如核能、大壩、納米、人工智能、大科學工程、全球變暖、轉基因食品、電磁汙染等都屬於常見社會性科學議題。

社會性科學議題既具有科學上的不確定性,也具有社會爭議性。一方面,社會性科學議題往往涉及科學前沿探究與新興科技創新,由於其處於人類知識與無知的邊界,存在著一些未知領域和科學上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科技、產業、社會和人文的相互作用將科技單一的不確定性放大為貫穿科技、社會和文化的複合的不確定性與風險,由此引起一系列複雜的社會、法律和倫理爭議。如何及時和動態地應對這些議題,使之得到合理有效的協商、處理並形成可執行的科學決策,無疑是科技發展對現代社會治理的重大挑戰。

社會性科學議題不僅侷限於科學而更多涉及到社會文化等多個層面。其一,社會性科學議題往往跨越多個領域,不能只從單一的領域來看,必須從多個角度同時進行考量,充分考慮不同文化背景的相關群體和個人的利益與意見。其二,不能完全訴諸科學方法予以解決。大多數具體的科學觀點與當時所處的社會環境是緊密相關的,不同的審視角度使得答案亦不盡相同。同時,在社會性科學議題中所呈現的社會與科學間的關係往往相當錯綜複雜,其複雜性使得各種解決方案的利弊得失往往難以權衡。其三,社會性科學議題往往涉及複雜的倫理與情感層面的開放性的問題,很多情況下沒有特定的答案,而且考慮的方面越多,越難以對有爭議的問題達成共識。因此,化解社會性科學議題的關鍵在於科學理解與文化溝通相結合。

從科學理解的角度來看,公眾理解社會性科學議題,往往要藉助科學語言和媒介語言兩個認知中介。公眾要想較為準確地把握社會性科學議題的內涵並有效參與相關討論,必須像剝洋蔥一樣,先剝開媒體語言,再剝開科學語言,最後才能觸及社會性科學議題的確切內涵。在此過程中,一方面,公眾需要了解大眾媒體對於最新科技信息的篩選、包裝、選擇與組合的方式,即應該具備一定的媒體素質;另一方面,公眾需要掌握理解科學語言背後的科學內涵的方法,即具有一定的科學素質。

對社會性科學議題的化解還要引入社會文化議程,其關鍵是通過文化溝通使公眾理解導致社會性科學議題的原因,進而從文化溝通的維度探討科學的可接受性。從人類文化的維度來看,可將科學視為一種人類的有限知識-行動體系:(1)科學是人類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指導人們的行為,但科學不能涵蓋人類的全部知識,人們的行為不可能完全依據科學;(2)科學不是“完成了的科學”而是“進行中的科學”,科學中難免出現爭議,科學共同體會就某些爭議達成共識,但可能在某些問題上尚無共識;(3)不論對科學爭議還是由其導致的社會性科學議題的理解,都應該立足於對科學事實的描述與分析之上,但科學證據的有效性也是有一定限度的;(4)對科學事實的分析往往需要藉助科學模型,但它是對事實的抽象和簡化,且與具體情境相關。

面對社會性科學議題,如果從文化維度將科學視為人類有限知行體系,科學在文化上的可接受性就成為化解問題的關鍵。為此,可從“可接受的科學”的概念出發,將科學在工具意義上的可接受性與人類價值意義上的可接受性整合為文化上的可接受性。

(作者:段偉文,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本文根據其在光明日報、光明網主辦的“科學素質與文化包容”論壇上的發言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