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心理是否正常,許多人都心存疑問:醫生是如何判斷的?判斷的標準又是什麼呢?
其實,心理正常與異常之間只存在著相對的界限。有經驗的醫生通常根據以下四個標準來判斷諮詢者心理正常與否。
1
主觀經驗標準
這個經驗標準指兩個方面,一是指諮詢者 (來訪者)的主觀感受,即他們自己覺得焦慮、抑鬱,或是有自己也說不清具體哪不舒服的感覺。
二是從醫師的角度來說,醫師根據自己的專業理論和實踐經驗來判斷來訪者心理正常與否。
當然,這種判斷存在一定的主觀性。但由於大多數醫生接受過專業規範教育及臨床實踐,醫師之間通常形成了大致相近的評價標準。
因此,大多數心理障礙在不同的專業醫生之間仍可取得一致的看法。
2
統計學標準
判斷一個人心理正常與否,可以用心理測試的方法評估,用諮詢中某個心理特徵偏離平均值的程度來決定。偏離平均值的程度越大,則越不正常。
當然,這個方法判斷心理正常與否的界限也是人為劃定的,臨床使用上也存在一定的侷限性。
3
生物學標準
許多醫學家認為,人的心理現象是由於身體的某些方面出現了改變而導致的。如果這些變化可以通過某種醫學儀器檢查發現,那麼醫生就可以判斷這個人存在心理障礙。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客觀標準,但卻不能使人滿意,因為現在絕大部分心理障礙是無法通過某種醫學儀器檢查發現身體存在某種異常來確診的。
4
社會適應標準
正常人的行為一般都是符合社會要求和道德標準的。如果某人不能按照社會認可的方式行事,他的行為方式不能被周圍人甚至是自己的親朋好友所接受時,或者與他以往一貫的行為表現有較大差異時,就可以認為其有心理障礙。
上面四個標準用來判斷心理正常還是異常均有一定的價值,但往往不能單獨用來解決所有問題。在實際運用中,應該由有經驗的醫生靈活地綜合運用上述四個標準來判斷諮詢者心理正常與否。
圖/源自網絡
推薦文章:
關注我們
閱讀更多 家庭醫生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