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姐挑戰21天比特幣生存,手握10000塊卻活得像條「狗」?

有人信仰宗教,有人信仰科學,也有人將精神寄託於某個人、工作或者夢想… 可對於福建女孩何有病來說,她視為信仰的,則是一串虛無縹緲的代碼——比特幣。

大概一個月前,對數字貨幣有著堅定信仰的她,隻身闖進一線城市,開始了一場關乎信仰的生存挑戰——她要用 0.21 個比特幣在大城市中活下來,生存 21 天,換取最基礎的衣食住行

小姐姐挑戰21天比特幣生存,手握10000塊卻活得像條“狗”?

除此之外,她的全部家當,只有一部手機和一個充電寶。

很快,這部沒有專業拍攝團隊,畫風剪輯相當清奇的《21天數字生存挑戰》,就率先在海外火起來了,受到了諸如 TechCrunch、英國《週刊報道》的關注,隨後在區塊鏈圈子裡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小姐姐挑戰21天比特幣生存,手握10000塊卻活得像條“狗”?

就在幾天前,在碾轉過五座城市,北京、深圳、廣州、杭州和上海之後,何有病的挑戰宣告結束。

跟著何有病的鏡頭,我們看到了數字貨幣在中國不同城市和人群中的認可程度。這比任何所謂的行業報告都要來得更直觀、真實。

北京:信仰在現實面前不堪一擊

“何有病”當然不是真名。“有病”多少帶著些比特幣信仰者自嘲的意味。在群裡,他們互稱“病友”,在數字貨幣未被廣泛接納的當下,他們確實有著“病態”般的堅持。

何有病把第一站選在了北京。

小姐姐挑戰21天比特幣生存,手握10000塊卻活得像條“狗”?

這是中國區塊鏈行業的重鎮,多數引領行業的區塊鏈企業都誕生於此,更是中國 80% 區塊鏈媒體的匯聚地。理論上,這裡應該是對比特幣最友好的城市。

然而,喊著“挑戰的失敗,就是區塊鏈人的失敗”豪言壯語的何有病同學,剛下火車,就被現實碰了一鼻子灰

小姐姐挑戰21天比特幣生存,手握10000塊卻活得像條“狗”?

何有病的第一站,是陶然亭公園,她的打算是給大爺大媽們科普區塊鏈知識,順便用比特幣“兌換”到自己的第一頓午餐。

結果……兩塊錢難倒小姐姐。在與售票處大爺、門口小商販溝通無果之後,無奈之下,她只能找來一輛未上鎖的小黃車,在北京的街頭小巷四處遊蕩。

小姐姐挑戰21天比特幣生存,手握10000塊卻活得像條“狗”?

途中有病同學多次向路人尋求幫助,有人提出為她免費購買晚餐,但“

拒絕接受施捨和同情”的何有病謝絕了大家的好意。

大家無法提供幫助的理由不盡相同,報刊亭阿姨“完全不懂什麼是區塊鏈”,便利店小哥因為“店裡不允許接受比特幣”,而咖啡廳裡的商務人士則認為“比特幣不具有任何價值”。很多人把她當成騙子、推銷…

小姐姐挑戰21天比特幣生存,手握10000塊卻活得像條“狗”?

相同的情況持續了整整兩天,何有病的啟動資金分文未動,能量來源只有免費的番茄醬和咖啡伴侶、超市試吃的香腸水果和路邊的野生桃子。

小姐姐挑戰21天比特幣生存,手握10000塊卻活得像條“狗”?

在經歷了連續兩晚夜宿麥當勞、喝生水、野生食物中毒、和 30 多公里的步行+騎行後,何有病終於在第三天因體力不支,病倒了……

小姐姐挑戰21天比特幣生存,手握10000塊卻活得像條“狗”?

跟拍攝影師破例讓她接受了治療,“病友”們則送來了食物、生活用品和公交卡,當然,是以何有病支付相應金額比特幣為前提。

嚴格來說,挑戰到這裡已經宣告失敗。因為在接下來的幾天內,所謂的挑戰已經變成了“病友”們的“愛心接力”。大家扮演著有病與外部世界的中轉站,用人民幣換到各類生活必需品和服務,然後在進行內部比特幣交易。

小姐姐挑戰21天比特幣生存,手握10000塊卻活得像條“狗”?

自始至終,何有病唯一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交易”,發生在深圳…

深圳:表象上更“友好”的城市

第 7 天,有病轉戰深圳。作為歷史上最勇於吃螃蟹的城市,深圳人在前沿科技領域向來敢為人先,思想也被認為更加開放。

在北京的經歷幫小姐姐總結出不少寶貴的經驗:比起沒計劃地碰壁,她開始主動與“病友”交換信息,由他們提供接收比特幣商家的情報

小姐姐挑戰21天比特幣生存,手握10000塊卻活得像條“狗”?

雖然被拒仍是家常便飯,吃了上頓沒下頓,但看得出小姐姐的心態已經平和了不少,畢竟“有了住麥當勞的經驗”。

小姐姐挑戰21天比特幣生存,手握10000塊卻活得像條“狗”?

在“病友”幫助下,何有病找到了一家叫做“蝦比特”的餐廳。“比特”,就是“比特幣”的“比特”。店主的原意是將其打造為一家比特幣實驗餐廳

但當有病到達餐廳後,卻被告知比特幣交易仍未開通。不過,在說明意圖、幾番軟磨硬泡之後,有病終於成為了店裡的第一位“比特幣”食客。終於,不借助人民幣中轉,有病用比特幣吃上了 9 天以來最豐盛的一餐晚飯。

小姐姐挑戰21天比特幣生存,手握10000塊卻活得像條“狗”?

隨後,她又在街頭與瑜伽教練小哥哥換到了第一個正式的賓館。

小姐姐挑戰21天比特幣生存,手握10000塊卻活得像條“狗”?

這幾乎是有病 21 天挑戰中,最順利的一天。深圳人對比特幣的開放態度,似乎給了她和觀眾一絲挑戰成功的暗示。

然而這樣的好運氣僅僅持續了半天,情況又急轉直下,有病遇到了最不願意碰到的情況,大姨媽不合時宜地光顧了。沒錢買衛生巾,她被迫以最最原始的方式抵抗大姨媽的騷擾。

小姐姐挑戰21天比特幣生存,手握10000塊卻活得像條“狗”?

在這種情況下,何有病繼續尋找著交易的可能性。有小姐姐提出願意幫助,卻無論如何也不願意接受有病的比特幣轉賬。

虛弱的何有病沒有再繼續詢問原因。這倒也不難推斷,對於不玩幣的圈外人,從下載比特幣錢包、開通,到學習交易規則,少說也要 1 個小時起,這早就超出了路人幫忙的範疇。

相比微信支付寶,比特幣交易的門檻不止高了一個等級 。況且對於小額比特幣交易(比如低於 0.01 BTC),轉賬還要收取不低的手續費用。如果調低交易費用,相應的,交易確認時間也會等到你懷疑人生。

小姐姐挑戰21天比特幣生存,手握10000塊卻活得像條“狗”?

說到底,雖然比特幣可以合法進行法幣交易,或是幣幣交易。但手續費、交易時間仍然是阻礙其發展的不利因素。

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何有病的挑戰,小姐姐的交易成功率也在逐步上升。摸清套路後,食和住基本不成問題,有病時不時還會受到鏈圈公司的邀請,輕鬆交易到一頓豐盛的晚餐。

小姐姐挑戰21天比特幣生存,手握10000塊卻活得像條“狗”?

但發展到此,這場“挑戰”已經越發像鏈圈人的自娛自樂。圈外的人不想進去,圈內的人也破壁乏術。比特幣和法幣還是涇渭分明的兩個世界

廣州、杭州、上海:挑戰繼續…

抱著對比特幣積極態度來看節目,越到後面就會越失望。偶爾撞到的幾個成功案例,大多是運氣成分,在大家普遍不認可比特幣的情況下,非要分出個高低勝負,顯然沒什麼意義

現實似乎給了小姐姐不小的打擊。她開始更多地尋求圈內人士的幫助,也有幾次出乎預料的驚喜,比如遇到懂區塊鏈,並且願意比特幣交易的小旅店老闆,得以在杭州烈日當頭的中午,尋找到一處室內的庇護所。

小姐姐挑戰21天比特幣生存,手握10000塊卻活得像條“狗”?

比特幣到底有卵用嗎?

說到現在,可能有人還不知道這 0.21 個比特幣是什麼概念。按照今天(9月28)的價格,1 BTC = 46109 CNY。

也就是說,何有病手裡的 0.21 個比特幣約等於 9700 元RMB,平均到每一天也有 460 塊,足夠在一線城市舒舒服服過上一天。

小姐姐挑戰21天比特幣生存,手握10000塊卻活得像條“狗”?

節目播出後,各種評論蜂擁而來。有“病友”們身體力行的支持,也有人說小姐姐是真“有病”,藉機作秀炒作。但在我看來,小姐姐只是踐行了自己的“信仰”,如果非要從中昇華出什麼社會實驗的價值,未免有點小題大做。

前不久,Coinmap 公佈了一份世界十大比特幣普及度最高的友好城市,出乎意料,科技公司密集的舊金山只排到了第三位,在其之前的是捷克布拉格和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

小姐姐挑戰21天比特幣生存,手握10000塊卻活得像條“狗”?

據說曾有人依賴於數字貨幣,在布拉格待了整整一個暑假。而整個南美洲對比特幣的應用都比較接納,哥倫比亞的波哥大、委內瑞拉的加拉加斯以及巴西的聖保羅都有超過30家接受比特幣的商戶。

整個委內瑞拉的經濟趨於崩盤,國內通貨膨脹嚴重,出現在這份榜單上是不是有點詭異?

所以,比特幣當然不是絲毫沒有價值。

在經濟相對穩定的國家,比特幣扮演的角色更多是投資品,由於其不斷上升的交易價格,比特幣交易是個人投資者的“安全港”。低價買入,高價賣出,除了理論上可以直接交易貨物,和股票幾乎沒啥差別。

小姐姐挑戰21天比特幣生存,手握10000塊卻活得像條“狗”?

而眾所周知,比特幣是一種基於區塊鏈的分佈式數字賬本技術,會將相關信息分佈存儲在數百萬臺電腦上。它不由任何個人,公司或政府擁有或控制。因此在諸如委內瑞拉、津巴布韋等國家,比特幣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夠抵抗惡性通貨膨脹,是財產保值的可行途徑

小姐姐挑戰21天比特幣生存,手握10000塊卻活得像條“狗”?

對於那些法幣已經崩潰的國家來說,加密貨幣的意義不言而喻。

但對於那些信仰比特幣能成為真正意義貨幣的“何有病們”來說,他們的夢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