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大決戰:貴州大扶貧系列報導之二十五

打好總攻關鍵戰役 以良好作風推動脫貧攻堅工作任務落細落實

——訪貴州省委副秘書長、省扶貧辦主任李建

對貴州來說,脫貧攻堅是必須扛起的重大政治責任,是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是新時代貴州人肩負的光榮使命,是對各級幹部的嚴峻考驗。如何確保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確保貧困縣全部摘帽,讓黨中央放心,讓貴州人民滿意。為此,我們採訪了貴州省委副秘書長、省扶貧辦主任李建。


脫貧大決戰:貴州大扶貧系列報道之二十五


李建(中)在查看產業扶貧情況

問:2018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的關鍵之年,貴州省委、省政府連續發起脫貧攻堅“春風行動”和“夏秋攻勢”,請問貴州如何確保實現連戰連勝?

李建:今年以來,貴州省委、省政府連續發起脫貧攻堅“春風行動”和“夏秋攻勢”,全力打好脫貧攻堅的關鍵戰役,概括起來就是“四五四一”(即“四場硬仗”“五個專項治理”“四個聚焦”“一場產業革命”),推動脫貧攻堅取得重大進展。

關於脫貧攻堅“四場硬仗”。一是打好基礎設施建設硬仗。到6月底,全省30戶以上村民組道路通暢率達到81.4%,同比提高12.5個百分點,新增通組路沿線受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12.2萬人。解決29.58萬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

二是打好易地扶貧搬遷硬仗。全面推廣堅持省級統貸統還、堅持自然村寨整體搬遷為主、堅持城鎮化集中安置、堅持以縣為單位集中建設、堅持不讓貧困戶因搬遷而負債、堅持以產定搬、以崗定搬“六個堅持”舉措。鞏固擴大2016年以來搬遷項目脫貧成果,以安置點為單元進行全面梳理,對有勞動力家庭逐戶落實就業措施,全面消除“零就業”家庭,完善社區管理和後續服務,解決安置戶生計和就業問題,促進搬遷群眾的社會融合和穩定,確保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對2017年度搬遷項目,加快組織開展項目驗收、資金結算、搬遷動員、分房入住等工作,同步開展對搬遷群眾的全員培訓,落實以就業為核心的生計保障和後續扶持“五個三”工作。2018年,全省計劃實施搬遷66.8萬人,整體搬遷貧困自然村寨5278個。截至7月30日,規劃建設的129個安置點已全部實質性開工,其中住房主體已完工5.87萬套,佔37.46%;在建住房8.32萬套,佔51.13%。

三是打好產業扶貧硬仗。重點發展蔬菜、茶葉、生態養殖、食用菌、中藥材五大產業和“一縣一業”特色優勢產業,建立健全利益聯結機制。全省1361個鄉鎮、7241個行政村(佔總數的43%、其中貧困村3358個)開展“三變”改革試點,引導村集體入股土地24.52萬畝,實現農民變股東401.15萬人(其中貧困人口109.25萬人)。

四是打好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硬仗。全面落實教育精準扶貧政策,壓縮6%的行政經費用於教育扶貧,及時下達各項教育資助資金共64.54億元,教育扶貧資助全覆蓋。全面落實醫療精準扶貧政策,上半年醫療保障累計補償21.16億元,覆蓋228.72萬人次貧困人口。組織萬餘名醫務人員在全省66個貧困縣開展義診巡診,在全國率先實現省市縣鄉遠程醫療全覆蓋。深入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三年行動計劃,全省20.64萬戶農村危房“危改”“三改”開工率、竣工率分別達88.3%、50.7%,其中貧困戶、低保戶等4類重點對象開工10.32萬戶,開工率104.2%。

關於深入開展脫貧攻堅存在問題“五個專項治理”。一方面持續開展國家扶貧成效考核問題整改。對照國務院扶貧辦反饋國家考核指出的問題,省委常委會用一天時間專題研究,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全面開展脫貧攻堅存在問題整改工作,切實通過問題整改促進脫貧攻堅工作。對國家反饋的5類26項68個問題,按層級和部門進行全面梳理歸類,歸納總結為“貧困人口識別不精準、貧困人口退出不精準、教育扶貧有差距、健康扶貧有差距、農村危房改造不到位、易地扶貧搬遷後續保障不到位、資金管理使用不規範、產業扶貧效益不明顯、東西部扶貧協作待深化、工作作風不紮實”等10個方面,針對性制定了“1+5+1”整改方案,即:1個《貴州省脫貧攻堅存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方案》,針對貧困人口漏評錯評、貧困人口錯退、農村危房改造不到位、扶貧資金使用不規範、扶貧領域腐敗和不正之風出臺的5個專項治理方案及1個《貴州省2017年扶貧成效考核相關問題整改指導意見》。國家考核指出存在的5類26項68個問題,已完成整改50個,正在整改18個,需長期堅持24個。各地深入整改,舉一反三,修訂完善和新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規章制度。

另一方面啟動中央巡視問題整改。對照中央巡視組反饋意見,我們全面深入梳理指出的問題,共有4大類28項20個具體問題,4大類問題分別為:一是作風不實、工作不細不同程度存在。二是扶貧領域腐敗問題頻發;三是扶貧資金使用管理缺乏有效監督;四是一些地方存在脫離實際、吊高胃口現象。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長任脫貧攻堅工作整改專班組長,所有副省長任副組長,分管扶貧工作的副省長兼任辦公室主任,另設8個工作小組。目前正在按計劃全面深入開展整改工作。

關於實施“四個聚焦”主攻深度貧困地區。聚焦扶貧資金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中央預算內投資、省預算內投資,中央和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行業部門、社會扶貧、金融扶貧資金,傾斜支持14個深度貧困縣、20個極貧鄉鎮、2760個深度貧困村。今年以來,全省累計下達14個深度貧困縣中央預算內投資資金34.1億元、省預算內投資資金5183萬元;安排中央預算內資金3.63億元用於農村扶貧公路建設,安排4742.5萬元用於解決14個深度貧困縣8.57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農村飲水安全問題;農網投資完成14個深度貧困縣3.4億元、20個極貧鄉鎮0.62億元、2760個深度貧困村2.51億元;累計安排6.77億元用於14個深度貧困縣實施教育、文化、衛生、旅遊等重大項目及“一縣一業”產業扶貧、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石漠化治理和退耕還林等重大工程。

聚焦幫扶力量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省委常委、省政協主席、省人大黨組書記、副省長等20位省領導各聯繫幫扶1個極貧鄉鎮,14位省委常委和副省長各增加幫扶1個深度貧困縣,市縣兩級領導按照屬地分別聯繫幫扶2760個深度貧困村。市級將極貧鄉鎮和深度貧困村納入績效考核範圍,縣級將深度貧困村納入績效考核範圍。由省市兩級對14個深度貧困縣、20個極貧鄉鎮黨政主要領導和2760個深度貧困村第一書記、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進行針對性集中輪訓。

聚焦東西部扶貧協作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引導東部對口幫扶資金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鼓勵對口幫扶城市企業到深度貧困地區投資興業,加大深度貧困縣農特產品和旅遊產品推介力度,強化東部城市和深度貧困地區的勞務協作,深化攜手奔小康行動,將“一對一”結對關係進一步向深度貧困縣、極貧鄉鎮和深度貧困村延伸。

聚焦基礎設施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將中央安排我省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優先佈局在深度貧困地區,省、市安排的年度“四場硬仗”項目優先在深度貧困地區實施。

關於全力推進農村經濟“一場產業革命”。堅持強龍頭、創品牌、拓市場、帶農戶,全面貫徹落實產業選擇、培訓農民、技術服務、組織方式、資金籌措、產銷對接、利益聯結、基層黨建“八要素”,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掀起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的產業革命。以產業規劃項目、春耕物資、利益聯結機制、產銷銜接機制、專家技術服務團隊“五個到村到戶到人”為抓手,在全省組織開展產業扶貧工作。各地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親自上手,認真謀劃實施春季農業結構調整的具體項目和細化措施,加快調減玉米等附加值低、破壞生態環境、市場潛力不足的農產品,重點發展蔬菜、茶葉、生態養殖、食用菌、中藥材五大產業和“一縣一業”特色優勢產業,確保每個縣有1—3個主導產業,每個鄉鎮有1個特色種類,每個村有1個優勢品種,確保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省裡從職能部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抽調64名業務骨幹,由廳級幹部帶隊,組建8個產業扶貧指導工作組,長期駐紮市縣指導工作、督查督辦。

上半年,全省累計完成玉米調減785萬畝,蔬菜種植1546萬畝(次)、產量1426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4.3%、4.8%;食用菌種植12.06億棒(萬畝)、產量27.7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68%、108.3%;茶園面積752.6萬畝,同比增長7.5%;中藥材種植434.7萬畝;出欄家禽1.03億羽、禽蛋13萬噸,同比分別增長57.5%、27.1%。調減玉米等低效農作物,替代生態高效經濟作物和退耕還林還草,覆蓋100餘萬貧困人口。在農村產業革命的拉動下,我省農業農村經濟保持高位運行態勢,上半年一產增加值同比增長6.4%,較全國平均水平3.2%翻了一番;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7元,同比增長9.7%,比全國平均水平高0.9個百分點,增速繼續保持全國前列。


脫貧大決戰:貴州大扶貧系列報道之二十五


貴州畢節市七星關區長春堡鎮埡關村農民張祥印在放牛(2015年11月14日攝)。張祥印是當地的貧困戶,年均純收入只有一千多元。2015年,七星關區推出精準扶貧套餐,張祥印選擇了養牛,走上脫貧致富之路(歐東衢 攝)

問:脫貧攻堅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弄虛作假、急躁和厭戰情緒以及消極腐敗現象依然存在。請介紹一下貴州省紮實開展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的經驗做法?

李建:2018年作為扶貧領域作風建設年。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高度重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治理,始終把扶貧領域作風建設貫穿脫貧攻堅全過程,強化教育培訓,強化建章立制,強化舉措創新,強化督查問責,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強保障。我們主要通過教育培訓、建章立制、創新舉措、督查問責等方式,推動全省脫貧攻堅作風建設不斷深入。

一是強化教育培訓,築牢作風建設思想防線。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在扶貧領域作風建設中,我們注重強化教育培訓,對黨員幹部進行思想引領,營造拒腐防變、乾淨幹事的濃厚氛圍。

建立警示教育基地。在王武監獄建立貴州省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以“激濁揚清、正氣黔行”為教育主題,堅持正面引領和反面警戒相結合、理想信念教育和紀法教育相結合、圖文實物展示和多媒體技術呈現相結合,教育引導黨員幹部“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自覺增強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

開展警示教育月活動。將每年5月定為全省扶貧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警示教育月,制定《關於開展全省扶貧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專項警示教育的方案》,全面蒐集、梳理在巡視巡察、日常監督和執紀審查中發現的50餘件扶貧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典型案例,並舉辦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專項警示教育展,貴州省委書記孫志剛率省四大班子領導和有關人員共500餘人參觀。在全省9個市(州)、貴安新區和所轄縣(市、區)同步開展專項警示教育展,實現省市縣三級警示教育全覆蓋,在全省上下敲響了拒腐防變的警鐘。

強化典型培樹表彰。在開展反面警示教育的同時,注重從正面強化先進典型培樹。2017年,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脫貧攻堅表彰會議,對60個先進集體和190名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2018年,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脫貧攻堅“七·一”表彰大會,分別對1500餘名先進單位和個人進行了表彰。遵義市播州區團結村農民、名譽支書黃大發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安順市平壩區塘約村黨總支書記左文學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創新獎。發佈“貴州脫貧攻堅群英譜”,集中推出104名涵蓋不同領域的先進典型。舉辦“脫貧攻堅·黨員先鋒”先進事蹟巡迴報告會,大力宣講宣傳優秀黨員幹部的脫貧攻堅先進典型事蹟。

多渠道開展學習培訓。圍繞扶貧政策學習宣傳和作風整治,省委組織部、省委黨校、省扶貧辦等部門聯合舉辦多層次、多維度的大培訓、大輪訓,省有關部門、各市縣按照分級分類原則,比照開展不同層級的培訓或專題輔導,2017年全省培訓幹部近2萬人次。同時,全省建立新時代農民(市民)講習所1.5萬餘個,廣泛開展政策宣傳解讀等,去年累計開展講習7萬餘場次,聽講幹部群眾900餘萬人次,進一步提高了幹部的攻堅能力和群眾對政策的知曉度。

二是強化建章立制,提供作風建設行動遵循。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涉及各地各部門。在扶貧領域作風建設中,我們充分調動各地各部門積極性,從自身實際出發制定制度方案,為作風建設提供路線圖。制定《貴州省開展扶貧領域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實施方案》。明確用1年時間,在全省開展扶貧領域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切實解決“四個意識”不強、政策落實不力、責任落實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準、資金管理不規範、工作開展不紮實、考核監督不嚴格等七個方面24個重點問題。分成宣傳發動階段(2018年1月)、自查自糾階段(2018年2月)、整改提高階段(2018年3月至10月)、總結提升階段(2018年11月至12月)。在此基礎上,將作風建設貫穿脫貧攻堅全過程,持續往深裡抓、往實裡治,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常態化持續推進,不斷鞏固脫貧攻堅成效。

制定《關於深入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的工作方案》。列舉貴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具體表現形式6個方面23類問題,建立問題查處月報告、典型問題通報曝光、工作成效通報等制度。規定對搞數字脫貧、算賬脫貧、被動脫貧,造成惡劣影響的;不顧地方實際和群眾意願,盲目鋪攤子、上項目,致使國家、集體或者群眾財產利益遭受較大損失的;在易地扶貧搬遷、危房改造、“組組通”等工作中審核把關走過場,造成資金損失或者不良影響等突出問題進行重點整治。截至目前,共查處扶貧領域形式主義案件59件,官僚主義案件55件,不作為案件249件,亂作為案件303件。印發《關於紮實推進2018年至2020年全省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切實服務保障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的通知》。

規定了十項專項治理內容。其中,要求深入推進扶貧領域“護民生、促脫貧”監督執紀問責專項行動,今年在全省統一開展農村“組組通”、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和城鄉醫療救助專項監察。要求嚴肅查處扶貧領域涉黑涉惡腐敗問題,堅決衝破“關係網”、打掉“保護傘”。要求充分發揮巡視巡察利劍作用,聚焦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的政治責任,著力發現和懲治扶貧領域的腐敗和作風問題。要求常態化開展“訪村寨、重監督、助攻堅”專項行動,省市縣三級紀檢監察機關班子成員分別走訪不少於3、6、9個村,每個村走訪時間不低於1天、走訪村民不低於10戶。

制定脫貧攻堅存在問題“1+5+1”方案。今年4月,中央反饋我省2017年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的有關情況,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我們存在的突出問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決心以此次整改為契機,徹底解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特別是一些長期存在的痼疾,決定在對國務院扶貧辦反饋問題進行整改的基礎上,將省考核市縣兩級黨委和政府2017年扶貧開發工作成效,以及審計、巡視等工作中發現的問題一併納入整改範圍。我們認真研究制定了“1+5+1”整改方案,即1個《貴州省脫貧攻堅存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方案》,針對貧困人口漏評錯評、貧困人口錯退、農村危房改造不到位、扶貧資金使用不規範、扶貧領域腐敗和不正之風出臺的5個專項治理方案及1個《貴州省2017年扶貧成效考核相關問題整改指導意見》。在此基礎上,省有關單位制定細化落實方案,市縣兩級結合實際,舉一反三,層層制定整改方案,將問題清單細化分解到各地各部門,限期整改銷號。截止6月底,中央層面梳理指出存在的5類26項68個問題,已完成整改50個,正在整改18個,需長期堅持整改的24個;我省自查發現5類22項43個問題,已完成整改6個,正在整改37個,需長期堅持整改的41個。

制定《脫貧攻堅工作整改專班巡視整改方案》。7月13日,中央第四巡視組向我省反饋巡視情況,指出了我們工作中存在四個方面20個問題,即作風方面問題、腐敗方面問題、資金管理方面問題、脫離實際吊高胃口問題。我們把巡視反饋問題整改工作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來抓,作為推進扶貧領域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的重大機遇來抓,認真研究制定《脫貧攻堅工作整改專班巡視整改方案》,明確整改內容、整改措施、整改目標、牽頭領導、責任單位、完成時限。各地各有關部門層層制定整改方案,拉單掛賬、辦結銷號,做到全面整改、徹底整改,目前各項整改工作正在有序開展。

制定《貴州省脫貧攻堅問責暫行辦法》。規定對脫貧攻堅工作中存在的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等10種情形,依據職責分工和履職情況追究具體責任人相應責任。規定各級黨委為問責決定機關,各級紀檢監察、組織人事、財政、扶貧部門等為問責建議機關,各級紀檢監察、組織人事部門為問責實施機關,根據幹部管理權限按照問責決定機關的意見實施問責。問責方式有:批評教育、誡勉、責令公開道歉;召回、停職檢查、調離崗位、改任非領導職務、降職、引咎辭職、責令辭職、免職、辭退等。受到問責的,取消當年考核評優和評選各類先進的資格,同時扣減問責對象10%以內的年終綜合獎勵資金。同年度同一單位如有10%以上人員被問責的,扣減問責對象所在單位10%以內的年終綜合獎勵資金。

同時,省級各部門特別是住建、交通、水利、教育、衛生、農業、人社、財政等職能部門,分別針對農村住房安全保障、農村公路“組組通”、教育精準扶貧、醫療精準扶貧、易地扶貧搬遷、社會保障兜底扶貧、農村產業發展、扶貧資金管理、財政涉農資金管理等,相應出臺了防範問題的作風管理規章制度;各市(州)結合本地實際,也制定出臺了一系列脫貧攻堅作風建設的政策舉措,全省上下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作風建設制度體系,明確了哪些事項能作為、必須作為,哪些事項不能作為、禁止作為。

三是強化舉措創新,推進作風建設取得實效。在扶貧領域作風建設中,我們結合實際大膽探索創新,積累了一些好經驗好做法,及時總結提煉推廣,推動了脫貧攻堅工作有力有效開展。

率先開通省級黨委政府扶貧專線。貴州扶貧專線於2015年11月13日正式開通,是全國第一條省級黨委政府面對貧困群眾的熱線電話。2017年8月18日,省委、省政府將“省政府扶貧專線”更名為“省委省政府扶貧專線”。專線實行24小時值守,按照接聽受理、梳理報告、逐條轉辦、限時反饋、電話回訪、暗訪督查六個工作流程辦理反映事項,確保群眾“事事有迴音、件件有落實”。從反映事項類型看,主要集中在貧困群眾困難訴求方面,包括精準扶貧對象認定、教育扶貧、醫療救助、產業扶貧、危房改造、易地搬遷、社會保障、基礎設施、土地流轉、金融扶貧、創業就業等11類。專線開通以來,共接聽群眾來電接近1萬個,辦理群眾有效來電7000多個,成為全省廣大貧困群眾訴求直達省委省政府“連心橋”。

探索建立民生監督特派制度。針對民生領域腐敗案件多發,基層紀檢監察機關職能弱化、監督不力的情況,我省整合縣級紀檢監察派駐機構和鄉鎮紀委力量,在全省設立1467個民生特派組,每年省級層面統一開展2個專項,市級再自選開展1至2個專項,對全省脫貧攻堅領域進行全方位監督。將14個深度貧困縣,20個極貧鄉鎮,2760深度貧困村作為專項監察重點,圍繞農村危房改造補助、扶持微企補助、信貸扶貧、農村飲水安全等項目資金使用情況。按照問題線索五類處置的標準和要求,對受理的投訴舉報和專項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線索及時辦理,快查快結。對案情複雜、在鄉鎮辦案阻力較大的案件,採取交叉辦案、協作辦案等方式,及時查處鄉鎮、村、組幹部的違紀違法案件。全省民生特派組通過專項檢查和直接受理群眾反映問題,跟蹤督促問題整改,有效化解矛盾糾紛,民生領域信訪量同比明顯下降。

推廣運用扶貧雲減輕基層負擔。為化繁為簡提升效率,著力解決重複填報問題,我們探索建立貴州扶貧雲並進行升級改造,充分發揮大數據在助推扶貧領域作風建設中的作用。扶貧雲通過對以往業務報表中的填報項進行綜合分析和比對關聯,運用關聯計算實現了“手填一項、計算多項”的功能,在不影響業務工作的同時又有效縮減了數據填報量。扶貧雲對填報表格進行了深化設計,盡最大可能將輸入項轉變為選擇項,再結合採集數據前端校驗功能,一改以往傳統紙質填報的方式,通過手機APP現場採集、移動上傳,在短時間內即可完成數據填報,工作效率得到極大提升,工作方式更加便捷高效。扶貧雲通過自動獲取行業部門相關數據的功能,免去了基層重複錄入、反覆填報的麻煩,妥善化解跨部門指標數據口徑不一的問題。按照“能用、管用、好用”的原則,在充分考慮基層現有移動設備平均水平的基礎上,對各有關功能模塊進行了深化設計,在剔除部分脫離工作實際功能的同時,加入了關聯計算、前端校驗、點選填報等功能,盡最大可能提升系統實用性水平,進一步減輕基層工作負擔。

探索建立脫貧攻堅一線幹部懷激勵機制。當前,我省正處於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時期,大量幫扶幹部深入一線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如何激發幫扶幹部的內生動力,解決不能為、不想為、不敢為等問題,是擺在各級黨委政府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我省銅仁市積極探索幹部關懷激勵機制,出臺《關於做好脫貧攻堅一線幹部關懷激勵工作意見》,營造想為、敢為、有為的幹事創業良好氛圍。主要從優先培養使用、強化表彰獎勵、提高待遇保障、注重人文關懷、落實撫卹救助、提升工作能力、鼓勵創新創業、倡導容錯糾錯八個方面對基層幹部給予關懷激勵。脫貧攻堅一線幹部的關懷激勵機制得到國扶辦充分肯定,省委書記孫志剛批示要求在全省推廣。當前,全省各地正在積極推廣關懷激勵機制,最大限度地調動脫貧攻堅一線幹部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四是強化督查問責,倒逼作風建設責任落實。盯緊盯牢脫貧攻堅責任落實,開展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的監督檢查,對存在的突出問題嚴肅追責問責,讓脫貧攻堅責任單位和幫扶幹部時刻牢記責任,時刻不敢疏忽懈怠,讓作風問題無以遁形。

省委專項巡視巡察。新一屆省委將脫貧攻堅納入省委巡視重要內容,對各市(州)、各縣(市、區)和省直各部門單位的巡視,都以查找脫貧攻堅作風問題作為重要任務。此外,2017年11月,省委9個巡視組還對24個深度貧困縣和極貧鄉鎮所在縣,以及5個2016年扶貧工作綜合考核排名靠後的縣開展了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市、縣兩級組織446個巡察組同步啟動了對全省2760個深度貧困村及與扶貧工作密切相關部門的巡察,針對扶貧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等精準發力。

省領導帶頭暗訪督查。自2016年以來,省委書記和省長每年都帶頭對脫貧攻堅進行暗訪督查,並要求各級領導幹部每年至少對脫貧攻堅暗訪督查一次,重點以隨機暗訪檢查脫貧堅責任不落實、工作不落實、政策不落實等作為問題為主,採取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彙報、不要陪同、手機導航方式,直接進村入戶察實情、訪民意。兩年多來,由省委書記和省長帶頭的省級領導暗訪督查超過了30人次。此外,省扶貧辦每季度還組織一次地區間交叉暗訪。

省級老領導專項督查。去年5月起,我省組建8個省級老領導脫貧攻堅專項督導組,分別由一位離退休省級老領導帶隊,分別對全省8個市(州)隨機抽樣進行督導檢查,重點督導各地各部門在責任擔當、路徑方法、幹部作風、精神狀態、群眾獲得感等方面的表現,幫助發現和糾治脫貧攻堅中的作風問題。同時,省級部門根據職能職責,每年圍繞脫貧攻堅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專項檢查,如專項審計、財政涉農資金專項檢查、省委省政府督查室專項督查、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織的其他專項檢查等。

運用大數據實時監管。充分利用我省大數據優勢,藉助扶貧雲等信息系統,搭建高效便捷的監管平臺。比如,貴陽市利用“互聯網+”打造“陽光監督”,通過平臺門戶網站、移動APP、微信公眾號等,對扶貧資金使用管理情況進行實時監督,查詢瞭解“錢從哪裡來、花到哪裡去、幹了什麼事、效果怎麼樣、有沒有問題”,倒逼職能部門及時發現、糾正問題,確保扶貧資金在陽光下安全、透明、高效運行。遵義市全力推進民生資金監督網絡系統建設,今年1-6月,發現異常數據29132條,涉及金額5802萬餘元,涉及受益對象17900人。通過核實發現違規問題784個,涉及589人,立案9人。黔東南州運用國扶辦系統、貴州扶貧雲財政資金項目平臺、紀委民生資金監督系統,抓好財政扶貧專項資金使用管理,切實解決工作不實等問題。

加大追責問責力度。加大執紀問責,以問責促擔當。對扶貧領域違紀問題多發頻發的地方、單位,在嚴肅處理當事人的同時,倒查主要負責人“兩個責任”落實情況,建立脫貧攻堅問責通報制度,提高通報頻率、擴大通報範圍,將脫貧攻堅問責情況全部發至村級,形成強大震懾。今年以來,共計發現扶貧領域違紀問題10059個,立案3222起,黨紀政紀處分1105起2401人,移送司法機關17人,問責1652人,涉及金額8931萬元,追回1101.1萬元。同時,對年度脫貧攻堅成效考核排末位的市州,分別由省委書記、省長約談市州黨政主要負責人,對考核靠後的縣,由省委組織部部長、分管副省長對縣委書記、縣長進行集體約談。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在繼續推進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的同時,堅持破立並舉大興求真務實之風、調查研究之風、勤政廉政之風,以良好的作風推動脫貧攻堅各項工作任務落細落實。


脫貧大決戰:貴州大扶貧系列報道之二十五


丹寨縣移民搬遷戶們在新房前展示剛領取的新房鑰匙(黃曉海攝)

問:今年8月貴州省召開新聞發佈會,正式發佈《貴州省精準扶貧標準體系》,請介紹一下《貴州省精準扶貧標準體系》?

李建:在省委、省政府領導的親自關心指導下,由省政府辦公廳、省質監局牽頭,省委組織部、省扶貧辦、省教育廳等16個部門共同參與,編制完成的《貴州省精準扶貧標準體系》,以標準化技術手段總結提煉了我省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在精準扶貧中探索、積累下來的實踐經驗和創新成果,形成了一套系統、清晰、便於理解操作的貴州脫貧攻堅工作規範。編制精準扶貧標準體系,是我省精準扶貧工作的一大創新。

目前,國家發佈的有關精準扶貧的標準共15項,主要是產業項目運營管理方向的內容,沒有專門對扶貧工作主體行為進行規範的標準。其他兄弟省(區、市)也均未形成比較系統的精準扶貧標準體系。在無成熟經驗可資借鑑的基礎上,我省標準體系能在兩個多月時間內編製成功,是開拓創新、群策群力的結果。2018年6月5日,根據省領導指示精神,省政府辦公廳組織各參與部門開始對口起草有關標準文稿。各部門對編制工作高度重視,明確負責領導,成立工作專班,指定專人起草。標準編寫注重吸納現有經驗,重視聽取基層聲音,這次發佈的26個標準,全部發至鄉鎮,充分徵求意見,請工作在扶貧攻堅一線的同志對標準內容進行審核、把關。

為了保證標準編制質量,按時完成標準制定任務,省質監局組建了工作專班,由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掛帥統籌開展相關工作。7月31日,省政府召開標準審查會,對標準逐一進行審查,並決定報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後頒佈實施。8月2日,經省政府十三屆9次常務會議審議,原則通過《貴州省精準扶貧標準體系》,要求對部分內容進行進一步修改完善。按照常務會議要求,省質監局組織專門力量,對標準體系進行了修改完善,今天正式頒佈實施。

《貴州省精準扶貧標準體系》由基礎通用、項目管理、基礎設施、社會保障4個部分構成,首批發布貴州省地方標準26個。第一部分基礎通用,包括農業產業發展八要素工作、幹部駐村幫扶、貧困戶識別、貧困戶退出、縣級脫貧攻堅項目庫建設管理、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使用、大數據村級管理工作等7項標準。第二部分項目管理,包括農業產業扶貧工作、貧困地區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管理、貧困地區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工程補助資金管理、貧困地區公益林採伐管理、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管理、農村飲水安全項目管理等6項標準。第三部分基礎設施,包括農村“組組通”硬化路建設與管理養護、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管理、農村飲水安全評價、農村危房改造基本安全等4項標準。第四部分是社會保障,包括教育扶貧學生資助、醫療保障救助、大病專項救治管理、慢性病醫療保障、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工作、臨時救助工作、農村貧困勞動力培訓就業扶貧工作、貧困勞動力全員培訓工作等9項標準。

《貴州省精準扶貧標準體系》有四個鮮明特點:一是充分體現貴州特色。總結提煉了貴州精準扶貧的成功經驗和實踐成果,農村產業發展“八要素”、易地扶貧搬遷“六個堅持”等內容被納入標準,凸顯了貴州精準扶貧工作的創新思路、創新措施和創新方法。二是注重全過程規範。對精準扶貧的工作要求、工作方法、工作行為和流程進行了統一規範,可以促進精準扶貧工作的標準化管理。三是系統完備。體系基本涵蓋了“六個精準”的要求,系統梳理了產業扶貧、農村“組組通”公路建設、易地搬遷、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黨建扶貧等精準扶貧政策和工作內容,提煉和規範了工作措施。四是科學適用。以應用為導向,定性與定量相結合,能量化的儘量量化,內容易懂、流程清晰,讓基層幹部和群眾容易記、好操作。(鄭娟 龔超)(照片由貴州省扶貧辦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