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以色列亡國近2000年,爲什麼在1948還能建國?

colchicum


公元2世紀初,羅馬帝國殘酷鎮壓了猶太人大起義,摧毀了耶路撒冷城,並將猶太人逐出了巴勒斯坦,猶太民族歷史開始了大流散時期。

在中世紀的歐洲,猶太人被說成是出賣耶穌的人,甚至一度成為叛徒的代名詞。比如,大家都知道猶太人善於經商,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歐洲各國歧視,限制猶太人的各種活動,禁止猶太人擁有土地,田產,從事政治活動,甚至參軍打仗(一戰時期的德國,奧匈帝國除外)。所以只剩下商業領域,結果人家經商有道,成了富裕階層,又進一步遭到了普通民眾的仇視。

狄更斯(1812-1870)在《霧都孤兒》中塑造了一位陰險、變態、殘忍的老猶太盜賊形象。在歐洲文學中,《威尼斯商人》《坎特伯雷故事集》、《艾梵赫》等也都不乏對猶太人的負面描寫。

數千年來,歐洲排猶浪潮此起彼伏,只要歐洲國家內部發生了不穩定因素,當權者為了轉移民眾視線,立馬就開始迫害“猶太人”,並將猶太人視為一切“罪惡”的根源。

1897年,在猶太政治領袖赫茨爾的組織下召開了世界猶太復國主義第一次代表大會,提出將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人民族家園的政治口號。 但由於受到全世界各大民族國家的抵制,猶太人這個目標的進度非常緩慢。經過艱難的談判和交易,20世紀初,第一批猶太人來到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下屬的赤貧的巴勒斯坦地區。這些人用自己募捐來的錢和自己變賣了歐洲所有家產得到的資金,從當地人手中高價購買沼澤,沙漠和荒灘,開始建立猶太人定居點。

猶太建國的第一個推手——英國。

1917年,英國人在11月2日宣佈了《貝爾福宣言》“英王陛下政府贊成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民族之家,並會盡力促成此目標的實現。”

隨後,在英國政府的支持下,大批猶太人開始從世界各地返回巴勒斯坦。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英國在一戰中開始感覺到自己對龐大殖民地的控制越來越力不從心,希望以此加大猶太人在巴勒斯坦的人數優勢,進而讓猶太人成為英國統治阿拉伯人的代理,以維持中東地區殖民地的穩定。

還有一種民間傳說,據說,一戰時,英國、法國軍隊利用猶太人化學教授魏茨曼研製的無煙炸藥,製造了新型火炮,一舉擊潰德國。英國為了答謝猶太人的貢獻,為猶太人返回巴勒斯坦盡力鋪路。這個聽著玩就行了,國際關係不是過家家,沒這麼單純。

到1939年,猶太人已經在巴勒斯坦購買了39萬英畝土地,這些土地絕大部分都是荒地,為此猶太人向土地的擁有者支付了高額的費用。猶太人建立起菸草,水泥,石油等企業和工會組織,以及完善的教育體系。

但是,到了40年代初,歐洲猶太人正在遭受納粹血洗式屠殺時,英國為了安撫巴勒斯坦人,竟然開始嚴格限制猶太難民進入巴勒斯坦地區。比如,1940年,一艘滿載著猶太難民從的舊貨船從歐洲逃離出來,結果遭到英國拒絕,不準登陸巴勒斯坦,最後這艘船沉沒大海,造成250人死亡。

四十年代英國政府對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的限制遭到了猶太激進組織“伊爾貢”的劇烈反抗和報復,策劃了針對巴勒斯坦英國管理人員的一系列恐怖襲擊,埋伏炸彈,暗殺英國官員,謀殺英國軍警和公務員,殺害阿拉伯平民。

第二個推手,美國猶太人以及親猶勢力、總統杜魯門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戰爆發後,歐洲猶太人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美國取代了歐洲成為世界猶太人的人口與文化中心,猶太復國主義的重心也轉向了美國。

1945年底,美國國會兩院以壓倒性優勢通過議案,要求美國政府採取行動開放巴勒斯坦讓猶太人自由進入,並協助在那裡建立猶太民族家園。1947年,聯合國提出並通過了巴勒斯坦分治的181號決議,以色列獲得1.49萬平方公里,巴勒斯坦國獲得1.12萬平方公里。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國宣佈建立,16分鐘後,美國總統杜魯門宣佈承認以色列國。幾個小時後,阿拉伯聯盟國家埃及、外約旦、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對以宣戰, 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總結一下:以色列在公元前1000年就生活在中東地區迦南,後來被羅馬人驅逐,然後“苟且”於歐洲各大領主之間,得益於“教治”衝突,猶太人很好地延續和發揚了他們的商業運營思維,從而積累了資本,保存了猶太教的獨立性,為2000年後的建國提供了條件。

第一,歷史原因,猶太人的歷史發源地就是在目前的巴勒斯坦地區,耶路撒冷同樣也是猶太教的聖城,後來由於被戰亂驅逐,猶太人大量流亡了到歐洲地區,在長達兩千多年的流亡史中,並沒有讓這個民族被同化消亡,而是一直保持著其獨立性輾轉於各國,而這也導致了猶太人頻頻受到其他民族的排斥。而這種排斥在資本主義興起後,更是演變為仇恨,因為猶太人的斂財能力確實十分強大,作為一個少數民族,卻掌握了一個國家不成比例的財富,自然就引來了災禍,而德國納粹主義的興起,自然就給猶太人帶來滅頂之災,也讓猶太人更加迫切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家。

第二,美蘇支持,以色列的建國,得益於聯合國的批准,背後自然蘊涵著美國,蘇聯的推手,首先在美國方面,猶太人當時在美國已經形成了足夠強大的財團,猶太人建國,自然少不了這些猶太財團的支持。除此之外,在二戰結束後,蘇聯境內也有著大量的猶太人,他們大量聚集在納粹集中營內,儘管蘇聯允許猶太人返鄉,但是當地人民的普遍排猶讓蘇聯頗為頭疼。

在這種內部壓力下,讓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地區建國的計劃也就就此展開,甚至可以說沒有蘇聯代表葛羅米柯在聯合國大會上的煽情演講,促使以色列建國的181號決議也不會這麼順利地通過,因此足以見得。以色列的建國蘇聯出的力還比美國多。


軍機圖


題中提到的以色列亡國近2000年,應該指的是公元70年7月下旬,羅馬皇帝韋斯巴薌的兒子提圖斯攻破耶魯撒冷城那次。

失國

這次猶太人起義始於公元66年,期間羅馬經歷了“四帝之亂”,最終被殘酷鎮壓,耶魯撒冷破城後,提圖斯進行了慘絕人睘的屠殺。在整個戰爭中猶太死難者大概有百萬之巨,戰後還有7萬人被賣為奴隸。從此之後,猶太人再沒有建立過自己的國家,直到公元1948年。

5000年人類文明以來,湮滅於歷史洪流中的民族與族群不可勝數,而滅國後飄零2000年又重新復國的大概就猶太人一家。那麼究竟是什麼力量賦予了這一族群如此的幸運的命運呢?

更早的失國

能夠復國的猶太人無疑是幸運的,但他們的歷史,卻無疑是不幸的。要分析這一原因,我們就不得不提到在公元70年之前更久的一次悲慘遭遇。

公元前586年,新興的西亞帝國巴比倫在其國王尼布賈尼撒二世的率領下,攻破當時的猶太人國家首都耶魯撒冷,並將數萬名年輕男子以及整個國家的精英知識分子和工匠一起擄到巴比倫城。這些人被稱為——巴比倫之囚。

囚徒的涅槃之《塔納赫》

巴比倫之囚時期是猶太人的一次涅槃。在此之前,一神論的猶太教初見雛形,而此次的災難,讓被囚禁的猶太人開始反思:他們認為是自己的過失導致他們信仰的上帝拋棄了他們,並以末日審判的方式進行懲罰。為重新沐浴在上帝的寵愛裡,他們開始以竭力保持自己猶太人的身份,他們

制定了新的律法——他們尊奉安息日,為他們的孩子行割禮,遵守飲食法,取猶太名字。

更重要的一點,猶太人的《聖經》,此時稱為《塔納赫》。被囚禁的猶太人的精英知識分子們——主要是抄書吏和祭司開始整理並反思他們之前的教義,並記載成冊——這就是猶太聖經《塔納赫》的最初版本。也正是在《塔納赫》的指導下,猶太人進行了界定自己身份的行動。

這一進程並未因40多年後巴比倫的滅亡而結束,即使在波斯大帝居魯士釋放了巴比倫之囚以後,仍有許多猶太人定居在巴比倫地區。這一進程一直持續到大約公元前400年。也正是由於在巴比倫地區的長期定居,使得這一猶太人《聖經》具備了極濃厚的巴比倫文明特色,如大洪水,伊甸園等。

流亡中的堅守之《塔木德》

既然提到了《塔納赫》,那就不得不提一下另一部猶太人經典——《塔木德》。《塔木德》原本是一部流傳甚久的口傳猶太教律法,據考證大約已經流傳3300多年。與《塔納赫》不同,如果我們說《塔納赫》是上帝與整個猶太人民族簽定的契約,那麼《塔木德》則是猶太人遵守這一契約的個人或家庭的行為準則。《塔木德》由口傳到成書,不會早於公元2世紀晚期。這一時期猶太人悲慘流亡生活開始不久。猶太戰爭之後,猶太人進行了不懈的反抗,終於在一系列戰爭中,最後的反抗力量被撲滅了,耶魯撒冷城也被摧毀,有傳聞說城址甚至都被“復耕為田”。徹底失去了家園的猶太人開始了飄零的生活。

正是有了《塔木德》這一嚴格的個人行為準則,才讓猶太人在之後近2000年的飄零中,始終能夠保持自己的民族特點;而又因為《塔納赫》這一共同的上帝契約,才使得零散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形成一種民族認同感與文化向心力。

除了上面的條件之外,以色列能夠建國還與外部的國際環境有關。

我要我的國

如果廣義而論,猶太復國主義大概自猶太戰爭之後就存在了,甚至於我們可以將之推前至巴比倫之囚時期。自亡國起,猶太人對耶路撒冷的渴望就埋在了心底。

真正意義上,且被付諸行動的猶太復國主義起源於19世紀末期,當時歐洲正是反猶主義盛高的高峰時期,作為回擊,復國主義出現了。1895年,猶太人記者赫茨爾出版《猶太國》一書,提出了猶太復國主義的理論和綱領;1897年,他又領導了第一次猶太人代表大會,標誌著猶太復國主義正式展開了實際行動。

守得雲開見月明

在當時波譎雲詭的國際環境下,急於建國的猶太人雖然多次被其他帝國所利用,但總算在付出巨大代價之後取得了一些成績,數十萬猶太人從世界各地重新聚居到了今天巴勒斯坦地區。二戰中希特勒的滅猶行動也推動了這一進程。終於1948年,在聯合國的支持下猶太人成功建國,即今天的以色列國。

信仰即力量

正是有這種民族認同感與文化向心力,估計在滿歐洲排猶的年代裡,飽受排擠的猶太人在落魄之餘,內心之中還是保持著天選之民的驕傲並向排擠他們的人們投去包含悲憫的目光。正是因為內心有著對傳說中故國的渴望,猶太人才能在屢經磨難與摧殘後矢志不渝地追求建國。也正是由於這種民族認同感與文化向心力,今天猶太人的國才能在強敵環伺的環境中屹立不倒。一句話:信仰即力量。


海子蔚藍


以色列亡國近2000年,為什麼能在1948年建國?


這其中主要原因有上個世紀初的猶太民族發起,並堅持不懈的“猶太民族復國運動”,以及獲取英、美等國家的支持,也是一個主要因素。

上世紀四十年代末,飽受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德國希特勒納粹主義為首迫害的猶太人,使猶太人喪失了幾百萬人的生命,加速、加劇了“猶太民族復國運動”的進程。

猶太人切感“無國家民族”之痛苦,加快推進“猶太民族復國運動”,強烈要求建立猶太民族國家,在爭取到英、美國等國家支持下,1947年聯合國通過決議,在原英國殖民地巴勒斯坦地區分治,分別建立猶太人國家、阿拉伯人國家。

於是,猶太人從世界各地往聚歷史上猶太人曾經生活居住過的、現在的巴勒斯坦地區,於1948年,建立猶太民族國家——以色列國,猶太人復國的願望在自身不懈努力和英、美大力支持下,如願以償,得以實現。

以色列,國土按聯合國巴、以分治劃定的面積不大,約1.45萬平方公里,現在實際管轄面積包括佔領敘利亞的戈蘭高地約2.8萬平方公里,人口約850萬人。

以色列建國以來,以民族團結,發奮努力,在貧瘠缺水的沙漠之地,建成世界農業先進發達的典範。

以色以列工業、科技、軍工技術相當發達,是亞洲僅有不多、中東地區唯一的世界經濟發達國家;當然,與猶太人在世界擁有的財富,及美國的扶助也是有相當大的關係。

以色列是世界上少數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之一,軍事裝備先進,軍事力量強大,據有關國際軍事研究組織評價,以色列軍事實力進入世界前10左右。

以色列建國以來,巴勒斯坦人喪失了大量賴以生存的土地,以色列與中東伊斯蘭十幾個國家戰火硝煙瀰漫,小的衝突不斷,僅大規模的戰爭就有四次之多,都是以色列戰勝告終。

而位於約旦河西岸的城市耶路撒冷,由於猶太教、伊斯蘭教、基督教都視為聖城的特殊情況,聯合國在巴、以分治時決定由聯合國託管,以色列通過戰爭佔領,宣佈為以色列首都,並從特拉維夫遷都耶路撒冷。

而耶路撒冷為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都奉為聖城,巴勒斯坦也宣佈為巴勒斯坦首都,因而,也是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及中東伊斯蘭國家的戰爭導火索之一。


z山海


以色列的國名源自古希伯來語,意為和神角力,以色列人以上帝的選民自居,認為自己存在於世上是肩負著特殊使命。即使這個民族亡國近2000年,但一直具有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共同的猶太教信仰把這個民族聯繫為一個整體,很多猶太人在2000年的亡國史中流浪世界各地,有的和當地人通婚,所以今天的以色列人其實來自五洲四洋膚色各異。

但也正是以色列人這種強烈的民族意識使他們無論走到哪兒都很難融入當地社會,整個中世紀時期歐洲都盛行歧視排擠猶太人的民風,進入20世紀在以納粹為代表的極端民族主義影響下猶太人更是幾乎險些面臨滅族的危險。既然在任何國家都受到排擠,他們自然會萌生何不建立自己的國家這樣的想法。

以色列人的民族意識和受人排擠的客觀現實使他們具備自己獨立建國的動機,但有動機不代表有可能性:以色列亡國近2000年,當他們決意復國時世界領土早已分佈著大大小小的主權國家,以色列要復國意味著要從別人的國土中劃出一塊,擱誰也不樂意。幸運的是以色列得到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以及全世界的猶太財團的支持,正是靠著這種支持以色列在建國僅僅一週時就打敗了阿拉伯國家的聯軍,捍衛了國家的獨立。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對於這個問題,“大正”從幾個方面來解讀。

(一)古以色列王國和猶大王國兩個猶太人王國先後在公園前6世紀被亞述人和巴比倫人滅亡,之後的猶太民族在世界各地流浪,2000多年來,但猶太人有這很強的民族認同感,無論在哪個國家,都沒有被同化,有著堅定信仰。



(當然到中國的猶太人不算,北宋時期,一些猶太人來到中國京城汴梁做生意,然而猶太人經過中國強大文化洗禮,也放下手中的《聖經》和《塔木德》,開始讀唐詩宋詞、《論語》,熱衷考功名做官,最後被融入中華民族,中國河南開封地區就有猶太人後裔,不過早已沒有任何猶太人文化基因了,以至於以色列建國後都不認這群猶太人了,他們就是中國人了,這一點來講要為中華文化點贊。)

還有一個重要理論,猶太人是母系傳承的民族,只要母親是猶太人,你就就是猶太人,這種很有意思,意味著猶太人女性無論和那個民族人結合,總能把本民族傳承下來。

(二)歐洲和其他國家普遍有排猶主義傳統。

不是隻是納粹德國才排猶,歷史上的歐洲和其他西亞大帝國都有排猶的傳統,在歐洲猶太人是不允許擁有自己的土地的,就是被宋鴻兵的《貨幣戰爭》鼓吹的擁有數十萬億美元資產的第六帝國-羅斯切爾德家族在歐洲都沒有自己的土地,一直都是租房子住,其中排猶最厲害國家當屬沙皇俄國。

正是排猶和不允許猶太人擁有自己的土地,猶太人被歐洲各國進行隔離,猶太人開始自己的聚集,凝聚力更進一步增強,沒有土地猶太人只能發揮經商才能,成為多少個國家的大富豪。



然而有錢猶太人更是成為歐洲各國貴族統治者的眼中釘和肥羊,不斷搶奪猶太人的財富,英國莎士比亞的文學作品《威尼斯商人》裡的放高利那個貸貪婪商人夏洛克,就是個猶太人,說明歐洲人普遍對於猶太人印象不好,不過側面反應出歐洲人的無賴和偏見。

正是猶太人被區別對待,一直被歐洲各國排斥在主流之外,猶太人這個特立獨行民族才被區分獨立起來,而且普遍得到本民族人的認同。

(三)猶太人對於人類發展貢獻。

猶太人雖然被排斥在主流之外,但這個民族非常爭氣,經商厲害就不要說了,科學和文學領域更是一騎絕塵,諾貝爾獎拿了一大串,出來好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大師,如馬克思、恩格斯、愛因斯坦、奧本海默等,幾乎在所有的領域猶太人都取得輝煌的成績,給人類文明進步做出巨大貢獻,正是猶太人精英輩出,增進世人對這個民族好感,對於這個民族的遭遇也普遍同情。

(四)第二次世界大戰,猶太人遭到納粹德國的屠殺。

二戰中,猶太人被納粹德國屠殺近600萬人,給予這個苦難民族沉重的打擊,世界各地的猶太人也意識到了,一個沒有國家保護的民族是多麼悲哀,猶太人迫切需要屬於建立自己的國家。



而二戰中猶太人遭到屠殺也讓世界各國,特別是主要大國給予同情,加上猶太人自己努力,建國條件已經慢慢湊齊。

(五)二戰後,民族獨立運動開始。

二戰以後,英國、法國這樣主流的殖民帝國主義國家力量被巨大削弱,而猶太人要建國的地點巴勒斯坦地區就是在英國的委任統治之下,趁著二戰世界各地獨立運動,猶太人也逐步在巴勒斯坦站穩了腳跟,獨立建國已經成熟。

最後根據幾個大國在聯合國決議,1948年,猶太人的以色列國正是成立。

(六)世界各地猶太財團的支持。

而猶太人的以色列,建在巴勒斯坦地區,雖然這裡是猶太人故土,但經過幾千年變遷,這裡已經成為阿拉伯人的土地,在這裡建國畢定會遭到阿拉伯國家的反撲。



1948年,剛建國以色列就迎來阿拉伯國家聯合圍攻,打仗就需要錢,而且是金山銀山的錢,更不要說是立國之戰,但這時美國猶太財團共同募捐5000萬美元,給了初生國家以色列買武器,裝備強大的武裝力量,加上本民族的為國家而戰的熱情,第一次中東戰爭徹底打贏。



猶太人的以色列國家才算真正立了起來。

以上就是“大正”關於以色列這個國家在滅亡2000年後又能在自己故土上覆國多方面原因和解析,如果有錯誤地方,請指正。


大正看世界


這是個好問題。

人類歷史上,有許多大帝國,如亞述,羅馬,蒙古,他們都在強盛一時後滅亡了;人類歷史上,也有許多悲情的民族,如吉普賽人、庫爾德人,他們沒有自己的國家,尤其是庫爾德人,嘗試建國的努力多次失敗。

只有猶太人,被滅亡2000年後,在流散在世界多年後,在經歷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後,於1948年建國。

奇蹟到底是如何發生的?為什麼會這樣?

第一,講故事的能力。

這是曾擔任以色列國會教育委員會主任的Einat Wilf博士所講,我訪問以色列的時候,我們在國防軍歷史博物館的槍械庫見面,我提出了這一疑問,她引述了《人類簡史》作者赫拉利的觀點,認為以色列人講故事的能力強,這是關鍵。

經過對各大帝國和宗教的研究,學者尤瓦爾·赫拉利在著作《人類簡史》中得出幾個結論。幾千年前,把人和海蜇比較,我們不會得出結論,人類將統治地球。

那麼為什麼人類成功了呢?因為人類有在大的集群中靈活合作的能力。螞蟻和蜜蜂能大量合作,但是沒有靈活性。象群有靈活性,但是不是大群體。人類為什麼可以?因為人類能想象,能講故事。在自然世界中,人類要面對自然界的限制。但是,在講故事方面,不受限制。重要的內容,都是一個故事。

關於上帝,也是一個故事。是一代一代講故事的傳統,使我們成為人類。猶太人的秘密就在於,如果大家都會講故事,我們是講故事的高手。我們猶太人存續到今天,依靠的不是土地,不是軍隊,是故事。猶太人沒有來生,只是會努力讓下一代生活得更好。這也是講故事。

這種將故事的能力,實際上就是信仰的傳承,信仰自己是上帝的選民,無論多麼艱苦都不放棄自己民族認同和身份,以文化的紐帶把整個民族凝聚起來。為此,他們還復活了古希伯來語。這,也是絕無僅有的事情。

第二,教育和讀書。

猶太人重視教育。以色列官員和我說過,我們的鄰居們都有是有,可我們沒有,但我們有腦子。猶太人的確有著聰明的大腦。馬克思就是猶太人,另外,愛因斯坦、弗洛伊德都是猶太人。這三位,分別從社會角度,物理學角度和精神分析角度,給人類帶來了鉅變。

猶太的人的教育,不是按部就班,死記硬背。他們講究

think out of the box,意思是說要跳出固定思維,不要受條條框框的限制,否則,縱有聰明的大腦,可受制於太多的條條框框,也只能臣服。

教育產生的結果是人才。有個令人咋舌的統計數據:從1901年諾貝爾獎首次頒獎到2001年的100年間,在總共680名獲獎者中,猶太人或具有猶太血統者共有138人,佔了1/5;而猶太人佔全世界人口的比例,不過是1/500。

讀書也很重要。以色列有句老話:“人不能只靠麵包活著。”這句話出自《聖經》,以色列人以此激勵自己,養成了求知好學的習慣。在他們看來,文學、詩歌、音樂、藝術對人類如同水和糧食一樣重要。讀書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據瞭解,平均每個以色列人每年要買10到15本新書,而他們的閱讀量更是大大超過了這個數字。

正是因為教育和讀書,讓猶太人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擁有自信。

第三,外力的壓迫。

歐洲的排猶主義由來已久,從蘇聯到德國,整個歐洲都蔑視和排斥猶太人,大大小小的屠殺經常出現,只是希特勒把屠殺做成了流水線,推到了極致。在希特勒大屠殺前的1935年,德國絕大部分的記者編輯是猶太人,德國的財富有30%掌握在猶太人手裡。有歷史學家戲稱,日耳曼人如果不是採取這種手段,結果不是猶太人融入日耳曼,而是日耳曼融入猶太人。

這種背景,讓擁有知識文化的猶太人開始思考獨立建國,這方面公認的領袖是赫茨爾;而領導並推動以色列見過的,是以色列的國父本-古裡安。一個1500萬人口的民族,600萬死於集中營,活著的人,痛定思痛,放棄一切對歐洲的幻想,投入到建國大業中。正因為這樣的慘痛歷史,讓聯合國在巴以分治的投票中得以通過。

第四,美國的幫助。

國際社會認可了,不等於阿拉伯世界的認可。這個國家從建國的第一天就面臨著十倍於自己的敵人的反對。這種反對是要把他們根除。對此,他們軍事上做好了鬥爭的準備。但是,美國對以色列的幫助,從任何角度來看都不可估量。對此,以色列人毫不避諱,他們直接說,美國就是他們的恩主,他們很感激。

總之,以色列的建國,是奇蹟中的奇蹟。



王衝


昨天(19日)是以色列第70個獨立日。作為在中東沙漠裡的一個彈丸國家,小小以色列不僅在通過連年征戰打敗了周圍一票敵對國家,還建設成了一個經濟發達、技術先進、環境優美、人民素質超過的發達國家,以色列建國以來的成績值得世人欽佩。

以色列建國70年來的成就無疑非常值得欽佩,但是跟猶太人兩千多年的復國史相比,這樣的成就就顯得渺小了許多。猶太人在3000多年前就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後來由於外敵入侵,被趕出了故國,故國的宮殿等建築也被焚燬。猶太人流落世界各地,開始了長達2000多年的流亡。在數千年的流亡中猶太人被歧視、驅趕、壓迫甚至被屠殺。但是信仰堅定的猶太人始終保持自己獨特的文明和信仰,並且一直懷揣建立猶太國家的夢想。而猶太人克服重重困難、在上帝應許之地完成建國,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輝煌的篇章之一,是全人類的文明財富。

猶太人歷經數千年而復國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1、猶太人注重保持自己本民族獨特的文明、宗教、生活習慣,雖然流落到世界各地,但是作為一個民族沒有消亡,作為一個民族一直保留著對歷史獨特的記憶,也保留著對未來一致的期許。這方面,猶太教的傳播和堅守功不可沒。

2、猶太人注重教育,因此猶太人的素質一般較高。即便在全世界流亡,猶太人也一直從事著金融、經濟、文化、藝術等“高端”工作,使得猶太人作為一個整體有用強大的力量和影響力。尤其是移民到美國的猶太人,在美國開化、民主、個人主義的範圍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和影響力,為以色列建國發揮難以想象的作用。筆者覺得以色列建國最關鍵的部分就是美國猶太人的支持以及美國猶太人群體對美國政治的影響。當時成立猶太人國家的聯合國決議,就是美國猶太群體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推動美國在聯合國同意的,實際上當時美國總統杜魯門對猶太人的建國夢不太感冒。巴以分治決議通過後,面對揚言要將新生的猶太國家扼殺在搖籃裡的阿拉伯聯軍,以色列急切的需要武裝自己。梅厄夫人到美國猶太群體中進行募捐以購買軍火,結果美國的猶太群體捐了5000萬美元----是1948年的5000萬美元!現在價值幾百億美元。以色列用這筆錢迅速的武裝了自己,為打贏第一次中東戰爭奠定了基礎。

3、猶太復國運動為以色列建國奠定了思想、組織基礎。猶太人獨立建國真正邁出實質性的步伐是19世紀末的猶太復國運動,又稱錫安運動(錫安是耶路撒冷老城區猶太人聚居區城門外一座山丘的名字),該運動的核心人物是西奧多·赫茨爾。該運動的目標就是要在猶太人的故土巴勒斯坦地區建立猶太國家,因為巴勒斯坦是“上帝對猶太人的應許之地”。

色列國成立儀式主持儀式的是以色列國父本-古裡安,懸掛的畫像正是猶太復國運動之父西奧多-赫茨爾。在猶太復國運動的支持下,部分在歐洲的猶太人開始移民到巴勒斯坦地區。當時的巴勒斯坦地區大部分是阿拉伯人,猶太人以高於市價幾倍的價格買下阿拉伯人棄之如履的荒地、沼澤、沙地。然後用猶太人特有的智慧、勤勞和堅持在這些貧瘠的土地上生存,慢慢的構建起了未來以色列的雛形。

4、二戰中猶太人被迫害甚至大規模屠殺的悲劇為猶太人建國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納粹的上臺為猶太人帶來了史無前例的災難,逾600萬猶太人死於納粹的迫害。由於在二戰中受到的巨大傷害,世界各國在戰後普遍同情猶太人,猶太人建國是個再正確不過的國際政治秩序選擇。在這樣有力的國際條件下,巴勒斯坦猶太人加快了建國的腳步,最終通過一系列出色的政治、外交活動,以聯合國決議的形式實現了建國夢。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以色列得以建國,實際上是美蘇等大國全球博弈的結果,如果沒有美國的大力支持,以及蘇聯的承認,縱使猶太民族再聰明能幹,也無法在消失2000多年後,重新在中東立足。

猶太民族是中東一個古老的民族,但古代以色列實際上大多數時候只是一個概念,雖然版圖大體在今天以色列國土上,但與當今的主權國家以色列完全是兩個概念,當時它也被多個王朝所統治,到公元6世紀,基本上已經不存在了,猶太民族大部分流落世界各地。17世紀起,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興起,部分歐洲地區的猶太人開始陸續在如今以色列國土上購買了大量的土地。

到1878年,以色列的佩塔提克瓦市出現了第一個大型的猶太人農場殖民區。大量的猶太人從奧斯曼帝國和阿拉伯人手中購買土地並且定居。1896年,猶太裔記者西奧多·赫茨爾發起錫安主義運動(又稱“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號召全世界猶太人迴歸故土,恢復本民族的生活方式。

1897年,西奧多·赫茨爾在瑞士巴塞爾發起第一屆“世界錫安主義大會”,會議決定建立以色列國家。隨後,“猶太國民基金”和“巴勒斯坦土地開發公司”等機構成立,主要任務是幫助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

1917年,英國佔領巴勒斯坦,外長貝爾福發表《貝爾福宣言》:“英王陛下政府贊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的民族國家,並將盡最大努力促其實現”。

1947年11月,聯合國大會表決了《1947年聯合國分治方案》,33國贊成(包括美國和原蘇聯),13國反對,10國棄權,通過決議:將巴勒斯坦地區分為兩個國家,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別擁有大約55%和45%的領土,耶路撒冷被置於聯合國的管理之下,以期避免衝突。

1948年5月14日,在英國的託管期結束前一天的子夜,以色列國正式宣佈成立,當天為以色列的國慶節。

這是以色列建國的主要經過,實際上是大國博奕的結果,美國和蘇聯考慮到自身在中東的利益,選擇了支持猶太人建國的主張,特別是蘇聯的態度,最終以色列得以建立。

但是建國不等於立國,以色列建立遭到了阿拉伯民族和伊斯蘭世界的強烈反對,1948年5月16日凌晨,也就是以色列宣佈建國的第三天凌晨,阿拉伯國家聯盟(7個成員國)共集結軍隊4萬多人,向以色列發起侵略戰爭,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

戰爭初期,以色列節節敗退,此時以軍只有3.4萬人,國家各類機構還沒成立,為了拖延時間,5月17日,美國向聯合國安理會遞交了一份議案,安理會命令雙方在36小時內停火。6月11日,阿以雙方同意停火四周,此時阿拉伯聯軍已經佔領了以色列過半的領土。但隨後以軍重新擴軍,並得到了全球猶大人的大力支持,以軍反敗為勝,第一次中東戰爭結束。

阿以之間的共發生了5次中東戰爭,雖然雙方各有勝負,但每一次以軍在美、英、法、蘇等大國支持下,化險為夷。特別是第一次和第四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幾乎到了滅國的邊緣。

隨著後來以色列成為實際上的擁核國家,以及國際形式的變化,雖然阿以矛盾還存在,但以色列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卻成為全世界共識。


華哥雜談


以色列能夠建國是一件非常極端的案例,甚至可以說,如果一直保持現今的國際秩序,絕不會再出現第二例類似案例。

小編覺得硬說“自古以來”就是強詞奪理,根本經不起推敲,那麼為何以色列還會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國家呢?主要是當時國際環境下內外部各種因素共同疊加作用的結果,講道理,缺了哪個都不會有現在這個純粹的猶太人國家——以色列。(長文預警)

一、當時的巴勒斯坦地區不屬於任何國家;

小編覺得這一點非常重要,1948年已經是二戰之後,基本的國際秩序已經建立,在這種情況下,你讓哪個主權國家劃出一片土地來給猶太人建國都幾乎不可能,但巴勒斯坦地區可以,這個地方當時是英國的殖民地,由英國人管理,但理論是並不是英國人的領土。

如果按照正常的發展,在二戰後轟轟烈烈的民族獨立、解放運動下,英國人放棄對巴勒斯坦地區的統治,這裡極有可能建立一個獨立巴勒斯坦國,或者併入現在的約旦。

也就是說,在當時,這裡並不是任何一個主權國家的領土,而只是一塊英國統治的殖民地。事實上,巴勒斯坦獨特主權的“特殊性”為以色列建國提供了先決條件。

二、猶太人雖然是外來者,但當時的巴勒斯坦地區的確已經生活著大量的猶太人,並且他們手中擁有巴勒斯坦的大量土地,而且這些土地是合法獲得的。

“英王陛下政府贊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的民族家園,並將盡最大努力促其實現。但必須明白理解,絕不應使巴勒斯坦現有非猶太團體的公民權利和宗教權利或其他任何國家內的猶太人所享有的權利和地位受到損害。”——貝爾福宣言,1917年11月2日

當時正逢一次世界大戰,英國為了獲得猶太勢力的支持,以及猶太復國主義領袖、著名化學家、以色列第一任總統 哈依姆 威茨曼的一項關於火藥工業化生產的專利(人工合成丙酮),英國內閣正式發表了支持猶太復國主義宣言。

(貝爾福宣言原件)

“我們阿拉伯人,特別是受過教育的人士,對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給予最深切的同情……我們希望以最熱烈的方式歡迎他們重返家園……我們打算為近東的變革和重建共同奮鬥。我們這兩個運動是相輔相成的。猶太復國主義運動是民族運動而不是帝國主義運動。敘利亞擁有我們雙方發展的天地。我真心實意地認為,要想成功,我們誰也離不開誰。——費薩爾親王,1919年3月3日

(費薩爾親王——阿拉伯民族主義運動領導者,統治漢志地區的哈西姆家族第三子、伊拉克國王,其哥哥阿卜杜拉為約旦國王,仔細品味上面的聲明,阿拉伯統治者的那種傲慢躍然紙上)

雖然受“熱愛錫安山運動”(猶太復國主義的前身)的影響,1882年就有猶太人移居巴勒斯坦,並在1909年建立的第一座猶太人城市特拉維夫,但讓猶太人下定決心移民巴勒斯坦的正是這兩份聲明。

1919年後,大量猶太人移民巴勒斯坦,這個過程被稱作“阿利亞”(譯為返回聖地)。到了1939年,巴勒斯坦的猶太人已經達到25萬。為了建設家園,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向巴勒斯坦地區投入了1.25億英鎊,猶太人通過“猶太民族基金會”、“巴勒斯坦猶太拓植協會”、“巴勒斯坦土地發展公司”三個機構,從不住在當地的大地主手中購買了大量的土地。

這些大地主通常住在貝魯特和大馬士革,因為種種原因,那裡成為了法國殖民地,而巴勒斯坦受英國統治,這使得他們巡視自己的土地變得非常麻煩(需要辦理簽證),所以他們非常願意將手中巴勒斯坦的土地高價賣給猶太人,並且這些土地中的大部分都被當時的英國當局和阿拉伯人認定為“不可耕種”的沼澤和荒漠。

(截止到1939年,猶太人在巴勒斯坦購買的土地,這種土地所有狀況一直保持到1948年,聯合國分治決議很大程度是按照土地分佈範圍來制訂的)

截止到1939年,猶太人基金會手中的土地已經超過了25萬英畝,佔巴勒斯坦所有土地的5%,或全部可耕種面積的1/9。此時在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已經高達近30萬,但阿拉伯人的膨脹速度更快,他們已經從1882年猶太人剛剛到達這裡時的30萬迅速增長到了100萬。

從人數對比上看,猶太人雖然仍處與少數地位,但已經成為巴勒斯坦社會構成的主要部分之一,而巴勒斯坦地區的官方語言也是英語、阿拉伯語、希伯來語,並且他們合法擁有著巴勒斯坦地區大量土地。

以上這些也為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建國提供了另外一個必要條件。

阿拉伯人政治上的愚蠢和貪婪成就了現在的以色列;

上面說過,截止到1939年,這裡生活著近100萬阿拉伯人,但當時的巴勒斯坦地區的還處在封建社會階段,事實上土地集中在極少數大地主手中,他們與宗教領袖、工廠主、商人、知識分子形成了巴勒斯坦社會的阿拉伯寡頭集團同時也是該地區的主要政治力量,其餘的人則生活在次貧狀態,幾乎100%都是文盲。

但大量猶太人的進入讓該地區的情況有了變化,他們不光購買了大量的土地,還在自己的控制的土地上建起了工廠,農莊、甚至學校、醫院,並將更加先進的科學、工程技術、文化思想帶到了巴勒斯坦,而當時的猶太人事實上踐行的更像某種程度上的社會主義制度,土地屬於基金會,猶太人利用低廉的租金使用這些土地(這種類似合作社的猶太人定居點被稱作基布茲)。

這些變化無疑會影響當時的底層民眾,而底層民眾的思想變化不可避免的動搖了阿拉伯寡頭集團對該地區的統治,猶太人的發展讓當地寡頭集團感到了威脅。這些人開始憑藉著高出一般民眾的文化水平搬弄是非,將阿拉伯高利貸和地主給底層民眾的痛苦全部歸到猶太移民身上(事實正好相反),並煽動民眾仇恨猶太人、襲擊猶太人。

巴以矛盾就這麼形成,並一直延續到今天。。。。。。。

這種反猶暴亂事實上從1920年就已經開始了,而猶太復國主義也在1920年6月組建了防衛組織“哈加納”,以進行自衛。但隨著衝突的升級,猶太移民中更加激進的一部分人成立了“伊爾貢”甚至更加極端的“萊希”。

真正改變巴勒斯坦地區政治走向的是1936年開始的長達4年的“巴勒斯坦大暴動”,耶路撒冷城的大穆提夫(教法解釋者、法典說明官)阿明 侯賽尼(他來自於巴勒斯坦地區最大的地主家族、阿拉伯寡頭集團之一的侯賽尼家族)成立了“阿拉伯最高委員會”,要求立即禁止猶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還宣佈舉行全境總罷工。

隨後英國當局介入,並出臺了一份調解計劃,但這份計劃中雖然顧忌了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利益,但卻沒有為阿拉伯寡頭們留下政治地位。毫無意外,這份計劃胎死腹中。

(這份計劃是英國解決巴勒斯坦問題作出的最後努力,隨著計劃的失敗,英國人關閉了猶太人移民巴勒斯坦的通道,並禁止猶太人繼續購買巴勒斯坦的土地,所以上面那個1939年的巴勒斯坦地區土地形勢一直延續至1948年以色列建國)

隨後阿拉伯人開始了更加廣泛的謀殺和暴動,並將目標擴大至整個巴勒斯坦地區的所有勢力,除了猶太人,英國統治者和阿拉伯人中的溫和勢力也成為了攻擊目標。隨著局勢的迅速失控和英國駐加利利地區專員安德魯的被殺,英國統治者被迫與猶太人自衛組織哈加納合作對“阿拉伯最高委員會”實施鎮壓。阿明侯賽尼逃亡黎巴嫩指揮暴亂。

(阿明 侯賽尼——巴勒斯坦人的歷史罪人,請各位看官老爺注意下背景)

1939年4月巴勒斯坦的阿拉伯武裝力量在英國軍隊和哈加納的壓力下漸漸平息,而英國方面迫於二戰的壓力也做出了妥協,限制猶太人入境並禁止猶太人購買土地(具體內容參見《麥克唐納白皮書》)。從英國的妥協上看,阿拉伯的這次暴動取得了勝利,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區的發展受到了遏制。

但事實上,這次暴動在政治上卻是一次徹頭徹尾的失敗,在這次巴勒斯坦大暴亂中,有3500到5000阿拉伯人被殺,其中四分之一是被阿拉伯人自己殺死的“持不同政見者”。巴勒斯坦地區的阿拉伯人領導階層被摧毀(大部分是被阿明 侯賽尼以清除異己的方式消滅的),從此以後導致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政治勢力徹底從舞臺上消失,這也導致了後來巴勒斯坦人的政治權益只能由其他阿拉伯國家來代表的局面。

“我們靠阿拉伯人犯錯誤而活著”——阿巴 埃班(以色列外交之父)

1947年,經歷二戰摧殘的英國政府實際上已經放棄瞭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努力,將巴勒斯坦問題提交聯合國,聯合國建立聯合國巴勒斯坦問題特別委員會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特別會議還規定,阿拉伯和猶太方面有權各自任命兩名聯絡官,配合委員會工作。

阿明 侯賽尼控制的“阿拉伯最高委員會”卻決定採取抵制態度,不允許阿拉伯人跟調查委員會合作,因為害怕遭到報復(巴勒斯坦阿拉伯工人協會主席薩米 泰哈就是被阿明 侯賽尼下令暗殺的)阿拉伯民族主義者只能對最高委員會避而遠之。與之相反猶太人熱烈歡迎調查團來巴勒斯坦實地考察,並任命大衛 霍洛維茨(後以色列銀行行長)和阿巴 埃班(後以色列駐美國和聯合國大使、外交部長)為聯絡官。

一方面是堅決抵制、一方面是熱烈歡迎,如果你只能聽到猶太人的聲音卻聽不到阿拉伯人的聲音,試問還在耐心讀著這篇回答的看官老爺們,你們會在情感上傾向於哪一方?與此同時,二戰期間德國大量屠殺猶太人的事實也在瘋狂發酵,國際社會上瀰漫著普遍同情猶太人情緒。

在聯合國的調查中,猶太人遍佈世界並擁有者廣泛影響力的特點又一次發揮了作用,的確猶太人爭奪到了更多的好處(主要是內格夫沙漠地區),但當時的阿拉伯聯盟代表著更為強大的政治勢力,而且背後還有英國的支持,如果能夠配合特別委員會,如果能讓聯合國聽到更多的關於阿拉伯人的聲音,最後的《181號決議》絕不可能是現在的樣子

當分治決議即聯合國181號決議宣佈時,這些阿拉伯國家終於顯露出他們真正的目的,這阿拉伯國家代表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拒絕承認《181號決議》,並阻止猶太人和巴勒斯坦獨立建國,看到這各位看官老爺應該能明白了吧,他們的真正目的根本不是什麼巴勒斯坦地區阿拉伯人民的民族解放事業,而是為了瓜分整個巴勒斯坦地區。

當時的阿明 侯賽尼希望將猶太人徹底從巴勒斯坦地區攆走,並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王國。

而他的老對手約旦國王阿卜杜拉卻不反對猶太人建國,只是想將《181號決議》中分給阿拉伯人的那部分地盤收入囊中,並狠狠打擊下侯賽尼家族和那個令人討厭的耶路撒冷大穆提夫阿明 侯賽尼,作為同族兄弟的伊拉克則純粹來為阿卜杜拉撐場面的,並防止埃及在巴勒斯坦做大。

敘利亞則看中了加利利海方向的那塊土地,並想阻止約旦吞併整個巴勒斯坦,而

黎巴嫩的目標則是阿克地區,並防止敘利亞霸權向黎巴嫩南部方向延伸。埃及的目的也是為了阻止約旦獨吞巴勒斯坦。

看看這些錯綜複雜的關係和各懷鬼胎的目的,怪不得他們如此堅決地反對《181號決議》,即便這份決議完全保障了巴勒斯坦人的利益,估計他們也不會同意,因為這些人的根本目的是瓜分掉這片土地。可惜可以真正代表巴勒斯坦人利益的本地政治勢力已經在“巴勒斯坦大暴動”中損失殆盡,剩下的也只是一群愚蠢的野心家。

就是他們的愚蠢和貪婪葬送了巴勒斯坦,成就了現在的以色列。。。。

寫在最後;

對於以色列為何可以在巴勒斯坦建國這個問題上,美蘇兩國大國的出於戰略目的考量和想法也至關重要,甚至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但一定會有大神在前面系統的析過過了,限於篇幅小編就不在這裡贅述。


最後說說這個國家為何叫“以色列”而非“猶太國”,事實上181號決議並未讓巴勒斯坦土地上的猶太人獲得安全,而猶太人與以色列的戰爭從1947年11月底就已經開始了,(一夥由約旦支持的敘利亞境內的阿拉伯土匪武裝“阿拉伯解放軍”就已經進入了巴勒斯坦),而在1948年1月下旬,另外一隻8000人的阿拉伯正規軍也進入巴勒斯坦。

當時在巴勒斯坦的猶太人已經在面臨著生死考驗,為了能夠儘量避免國名中的猶太民族屬性,為這個新生國家引來更多的麻煩,本 古裡安(猶太復國主義的主要領導者,以色列第一任總理)在1948年5月14日的最後時刻才決定將國名字定為“以色列”而非“猶太國”(這兩個國家在歷史上曾同時存在,都是猶太人國家)。

(以色列建國典禮,1948年5月14日下午4時,特拉維夫現代美術館)

這個改動導致16分鐘後美國宣佈承認以色列時,臨時將早已擬好的承認書中的“猶太國”改為“以色列”。這個突發事件導致正在聯合國參加聯合國大會特別會議的美國代表團大吃一驚,甚至認為這只是一個笑話並鬨堂大笑,這些人後來非常尷尬甚至要求集體辭職,以至國務卿馬歇爾不得不派他的聯合國事務辦公室主任迪安 臘斯克急忙飛往紐約,穩住整個美國代表團,使其不要集體辭職。

在本 古裡安宣佈完獨立宣言後,這份文件和其他的非常珍貴的建國文件立刻被送到了耶路撒冷城的英國銀行金庫中,就是防止以色列在隨後而來的戰爭中滅國,讓這些珍貴的文件在戰火中損毀,使得這個短命的國家沉沒在歷史長河中,被後人所遺忘。

其實以色列的建國的確充滿了悲情色彩,甚至連以色列的第一任總理都對他的未來缺乏起碼的信心。


以色列建國是一個極為特殊的案例,天時、地利、人和以及豬一樣的對手缺一不可,這就是小編說的,從此以後,在現今國際次序下,不會再有另外一個這樣的案例出現的原因。

庫爾德人想建國?他們差得遠著呢,根本沒希望。。

很多人將以色列建國歸納為大國博弈的結果,也有人歸納為猶太人雄厚的財力或者歷史上悲慘的境遇等等,但小編認為都是在以偏概全,前面的大神說得都非常有道理,但絕不是事實的全部。

即便現在小編的這篇回答,也有其非常嚴重的片面性,但限於篇幅也只能到此為止,畢竟這是個問答遊戲而不是博士論文(小編也沒有能力寫那東西)。


感謝您耐著性子看完整篇回答,太長了,但畢竟算是看完了,就麻煩順手點個贊和關注吧。

您的轉發和評論小編感激涕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