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玩123玩玩
中国的四大书院有好几个说法,不过比较普遍的说法分别是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
一、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是在北宋年间建立的,在北宋开宝九年(976年)的时候,朱洞以尚书的身份出任深州太守,并且接受了刘鳌的建议,在原有僧人办学的基础上创建了岳麓书院。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的哈哈哈,宋真宗亲自召见山长周式,对周式兴学很是赞赏,亲笔题名“岳麓书院”匾额。在周式的执掌下,岳施书院的学生人数和书院规模都有很大发展。
到了南宋时期,当时的理学家张栻主管岳麓,经常邀请朱熹前来讲学。到了明朝的时候,王守仁曾在此讲学,书院兴盛一时。到了清末的时候,岳麓书院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后来又改成了湖南大学。
二、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九江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阳。南唐升元年间,白鹿洞正式开辟为书馆,那时候称白鹿洞学馆,也称“庐山国学”。
到了宋仁宗五年(1027年)的时候,改称“白鹿洞之书堂”,广收学生,与当时的岳麓书院、应天书院、嵩阳书院并称为“四大书院”。
三、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位于嵩山南麓、登封县城北约三公里的地方。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年)时,那时候叫满阳寺,到了唐代改为满阳观,到五代时后周改建为太室书院。
宋代理学的“洛学”创始人程题、程颐兄弟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此后,嵩阳书院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明末是嵩阳书院毁于战争,清代康熙时重建。
四、应天书院
应天书院位于河南商丘(北宋时商丘称应天),为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慈所开办。北宋政权建立后,实行开科取士。因这里人才辈出,百余名学子科举中第者竟多达五六十人。
宋大中祥符二年(109年)真宗帝大为嘉叹,正式赐名为“应天书院”。著名文人范仲淹也在应天书院求学过,后来还担任应天书院掌学主教。
魏青衣
中国四大书院指的是哪四个书院?
从唐代至今都有“四大书院”的说法,可见“四大书院”的历史影响力有多大。中国四大书院在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四大书院为“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另一种说法是:四大书院为“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
应天书院
应天书院,创办于五代后晋时期。应天书院又称应天府书院、睢阳书院、南京书院、南都书院、南京国子监,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
应天书院由宋州虞城通儒杨悫在归德军将军赵直扶助下,创办于五代后晋时期。初创时期叫睢阳学舍。后来由他的学生戚同文继续办学,书院发展较快。
北宋初期,朝庭实行开科取士,睢阳学舍的学生有五六十人登榜。一时名声雀起,远扬天下。天下文人慕士纷纷赶至宋州雎阳学舍求学,其中就有著名的文学家范仲淹。就这样,睢阳学舍逐渐形成了一个学术文化交流与教育中心。但戚同文病逝后,学舍长期停办。
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宋城县(今河南商丘睢阳区)富人曹诚在睢阳书院的基础上,再建造房屋150间,继续发展教育。次年,聘请戚同文之孙戚舜宾为校长(当时叫主院),曹诚为助教,建立了书院。之后,晏殊、范仲淹等人也先后加入教学,应天书院逐渐发展成为北宋时期最具影响力的书院。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赐额为“应天府书院”。庆历三年(1043年),应天府书院升格为南京国子监,成就了应天书院是古代书院中唯一的国子监的书院。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湖南大学的前身。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南岳七十二峰最末一峰的岳麓山脚。
岳麓书院由智璇和另一位和尚创办于五代时期,当时只是书院的邹形。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创立岳麓书院。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赐“岳麓书院”扁额,从此岳麓书院成为了全国四大书院之一。
两宋之战,岳麓书院遭战火洗劫被毁。乾道元年(1165年),湖南安抚使知潭州刘珙重建岳麓书院,并聘请著名理学家张栻主教岳麓,增强了岳麓书院在南宋教育和学术上的地位。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朱熹与张栻论学,由此形成了以“朱张之学”为正宗的学术传统。
自1275年至1684年岳麓书院因战火几度被毁,又几度重修。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巡抚丁思孔重建岳麓。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康熙帝御书“学达性天”匾额。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帝又赐御书“道南正脉”,岳麓书院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再次获得肯定。
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天国军进攻长沙,岳麓书院又被战火毁坏。不久后,院长丁善庆发动捐资重建。同治七年(1868年),由巡抚刘昆主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修建。
清末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随后相继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工业专门学校,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创建于唐升元年(公元940年)。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是世界文化景观,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被评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
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40年),白鹿洞书院建成。宋代理学家朱熹出任知南康军(今江西省九江市)时,重建书院,亲自讲学,书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奏请赐额及御书,名声大振,成为宋末至清朝初期极具影响力的文化摇篮,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先后拨巨款对白鹿洞书院进行了三次大的维修,再度兴盛。1959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南麓,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嵩阳书院。
初创时称嵩阳寺,唐代改为嵩阳观。书院有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刻立的碑文,是著名的唐代遗迹“大唐碑”,素有“嵩山碑王”之称。
五代后周改建为太乙书院。北宋至道二年(996年),改为“太室书院”。宋景祐二年(1035年),赐名“嵩阳书院”。 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杨时、范纯仁等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此后,嵩阳书院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北宋末年,嵩阳书院因战乱被废。 清康熙年间重建。
2010年8月1日,嵩阳书院作为“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子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创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石鼓山上。
石鼓书院初创时叫“寻真观”。北宋宋景祜二年(公元1035年),朝廷赐“石鼓书院”敕额。
曾在石鼓书院讲学的历史名人有很多,如:苏轼、周敦颐、朱熹、张栻、程洵、郑向、湛若水、叶钊、邹守益、茅坤、旷敏本、赵大洲、林学易、王敬所、蔡汝南、胡东山、李同野、罗近隐、王闿运、曾熙等。石鼓书院培育出了一大批对国历史影响力的名人,如:王居仁、夏汝弼、管嗣裘、邹统鲁、朱炳如、伍定相、曾朝节、陈宗契、王夫之、曾国藩、彭玉麟、彭述、杨度、齐白石等。
石鼓书院在中国书院史、教育史、文化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富天下农业
南宋,书院与科举结合紧密,书院完全成为了科举制度的附庸,讲学、研学功能逐渐退化,而应试获取功名的作用日趋显著。理学家看到此种景象,致力于书院重回讲学、研学之所,遂大力改革官学,加大官办书院的建设。书院和理学家结为一体,形成了古代书院制度,书院慢慢具有了研学、讲学、藏书、刻书、祭祀、经营田产等六大功能。
宋代是书院繁盛时期,有四大著名书院:
应天书院:位于河南商丘,前身为五代时期的睢阳书院,北宋1009年升为府学,1043年应天府书院升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古代唯一一个升级为国家最高学府的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始建于976年,由官府捐资兴建,也就是现在的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是古代江南一带的教育和学术中心,也是从古至今唯一一所办学不止的书院。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郑州登封,创建于北魏484年,时称嵩阳寺,隋朝改为嵩阳观,唐朝改为太乙观,五代时期叫太乙书院。宋代改称嵩阳书院,成为理学发源地。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早期为李渤、李涉兄弟讲学之所,宋初设置书院。南宋时,朱熹常到此讲学,盛极一时。
宋代对书院大力扶持,不仅鼓励开办民间书院,朝廷也大力建设官办书院,古代书院日益兴盛,形成了官学、私学、书院三足鼎立的教育新格局。
愚知拙见,求同存异!
学思践悟
自宋朝以来有“四大书院”的说法,但是究竟哪四所书院可以称得上“四大”,则各有各的见解。普遍认可的“中国古代四大书院”说法,是指应天书院(今河南商丘睢阳区南湖畔)、岳麓书院(今湖南长沙岳麓山)、嵩阳书院(今河南郑州登封嵩山)、白鹿洞书院(今江西九江庐山)。
1、应天书院(今河南商丘睢阳区南湖畔)
应天书院起源之早,规模之大,持续之久,人才之多,居四大书院之首。《宋史》记载:“宋朝兴学,始于商丘”。为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创办,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国家4A级风景区商丘古城南湖畔,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其前身为南都学舍。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正式赐额为应天书院,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应天书院改为府学,为应天府书院,庆历三年(1043年)改为南京(北宋陪都,今河南商丘)国子监,为北宋最高学府。
北宋初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应天书院设于繁华闹市,人才辈出。随着晏殊、范仲淹等的加入,应天书院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应天书院是古代书院中唯一一个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被尊为四大书院之首。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兵南侵,应天府书院毁于战乱。同时也因南宋偏安,就读于书院的文人、士子纷纷南迁,中国书院教育中心向南移,在南宋理学大盛日时,应天府书院已不如白鹿洞书院,未能扮演文化传承角色。
2、岳麓书院(今湖南长沙岳麓山)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的国家5A级风景名胜岳麓山风景区,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代书院。关于“四大书院”有多种说法,但唯有岳麓为诸家共推,反映了古之学者对岳麓的推崇。
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著名理学家张栻主持岳麓书院,他以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为办学的指导思想,从而培养出一批经世之才的优秀学生,当时的岳麓书院成为全国闻名的传习理学的基地。朱熹、真德秀等人对岳麓书院的办学和传播理学,也表现出极大的热忱。朱熹曾两次来此讲学,当时学生达千人,从而使岳麓书院有“潇湘洙泗”之誉,几与孔子在家乡讲学的地方并称。
一千余年来,这所誉满海内外的著名学府,历经宋、元、明、清时势变迁,迨及晚清(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千年学府,弦歌不绝”,至今书院仍作为湖南大学下属的办学机构面向全球招生。
3、嵩阳书院(今河南郑州登封嵩山)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区北2.5公里嵩山南麓,背靠峻极峰,面对双溪河,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嵩阳书院。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时,时称嵩阳寺,至唐代改为嵩阳观,到五代时周代改建为太室书院。
宋代理学的“洛学”创世人程颢、程颐兄弟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明末书院毁于兵燹,清代康熙时重建。嵩阳书院经历代多次增建修补,规模逐渐形成,布局日趋严整。
书院的建制,古朴雅致,大方不俗。嵩阳书院因其独特的儒学教育建筑性质,被称为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标本”。2006年12月5日,嵩山古建筑群,包括嵩阳书院作为河南省唯一一处独立项目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0年3月9日,嵩山历史建筑群是2010年国务院确定的中国唯一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2010年8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嵩阳书院等登封一批建筑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4、白鹿洞书院(今江西九江庐山)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后屏山下(星子县白鹿镇境内),书院“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至今已有1000多年。
唐末兵乱,高雅之士来此读书。南唐开元年间,李善道、朱弼等人在此置田聚徒讲学,称为“庐山园学”。宋初扩建书院,与睢阳、石鼓、岳麓并称四大书院。南宋时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受命知南康军,到白鹿洞书院察看遗址,请孝宗批准,筹款建屋,征集图书,聘请名师、广集生徒,亲任洞主,亲自讲学,并制定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等五条教规,即有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
《〈白鹿洞书院教条》不但体现了朱熹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套儒家经典为基础的教育思想,而且成为南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七百年书院办学的样式,也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至此,白鹿洞书院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誉为“海内书院第一”,它与岳麓书院一样,成为宋代传习理学的重要基地。
麓风轩
四大书院就是: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
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
河南登封嵩阳书院。
河南商丘应天书院。
这些书院都为我国古代培养了很多文人墨客。是中国古代文化继承和发扬的高等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