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各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排名,哪些與GDP排名反差大?

各省&各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排名,哪些與GDP排名反差大?

山川網:國家級高新企業數量是衡量一個地區科創活力的重要指標。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又稱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規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指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內,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並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註冊一年以上的居民企業。

相關部門評審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主要指標如下:核心自主知識產權30分(對企業擁有的知識產權質量以及數量進行考察)、科技成果轉化能力30分(最近3年內科技成果轉化的年平均數需六項以上才有可能拿到30分)、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水平20分(由技術專家根據企業研究開發與技術創新組織管理的總體情況綜合打分)、成長性指標20分(由財務專家選取企業淨資產增長率、銷售收入增長率等指標對企業成長性進行評價)。

隨著經濟的轉型升級,我國高新技術企業將是城市、國家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一座城市的高新技術企業多與少、弱與強,決定了未來城市的競爭力。我們一直討論的城市經濟核心競爭力在於高新產業,而高新產業的關鍵要素在於高新技術企業。

我們通過2017年中國各省、各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數據的梳理,來一起看看各區域在接下來經濟發展中的潛在動能。

01

對標GDP,哪些地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亮眼

各省&各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排名,哪些與GDP排名反差大?

長久以來,GDP被作為衡量一省一市經濟發展的最重要數據。但是我們必須看到,GDP數據側重反映的經濟情況主要集中在量上,但是對於質的體現相對較淺。

自改革開放以來四十年間,廣東始終作為中國經濟改革的排頭兵,被國家寄予厚望。創新,持續創新,不斷創新,就是廣東經濟長期領跑全國的最根本原因。廣東不僅在經濟體量上位居全國第一多年,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同樣一騎絕塵,多達33000餘家的體量,甚至超過了江蘇、浙江、山東三省的總和。

站在2018年我們看各個經濟大省的產業結構時,就會發現目前經濟結構較為具有競爭性的廣東、浙江等省,大多從十年前的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就開始了艱苦的轉型之路。目前來看,通訊、計算機等新興行業,已經成為廣東、江蘇各省繼出口加工製造業後的又一經濟發展新引擎。

而相比之下,對於全球經濟趨勢變化感知不明顯,以山東、河北為代表的經濟大省,雖然體量上近十年也同樣在不斷上升,但是結構問題已經日趨嚴峻,錯失了最好的轉型升級時期。粗狂的能源型、化工型、原材料型企業,例如鋼鐵、煤炭、水泥、建材等行業,依舊在當地的經濟增長中佔據主導地位。

但與此同時,長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兩省的表現,卻令人感到欣慰。中西部省份由於先天地理位置上的劣勢,在與東部沿海城市進行產業結構競爭時,原本就困難重重。但具有遠見意識的湖北、安徽兩省卻合理定位,有效規劃,避開了和東部沿海強市在產業結構上的直接正面競爭。

東北喊了多年的“振興老工業基地”口號,其實真正實現了這一口號的城市,正是湖北武漢。在眾多中西部省會城市忽視自身客觀基礎,盲目跟風東部沿海進行抑制工業增長,強行提高第三產業佔比的錯誤道路之外,武漢的“工業倍增計劃”顯然更符合中西部省份和城市的客觀產業條件。

沒有不老的產業,武漢在執著工業的道路上必須要尋找新的突破口,為產業注入年輕細胞。武漢將“目光”投向了以高新技術為導向的戰略新興產業,以光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智能製造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產值佔武漢經濟總量的比例逐年上升。用不了多久,“武漢造”將很有可能重振“漢陽造”的盛名。

在所有互聯網企業都在擠破頭搞模式創新,把輕資產當成互聯網創新的制勝法寶時,湖北人雷軍帶領小米走出了截然不同的另外一條成功的互聯網創業創新新路線。從某種角度說,湖北的轉型成功根源也同樣是在這裡。

02

完整版全國31省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排名

各省&各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排名,哪些與GDP排名反差大?

其實各個地區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並不僅僅意味著當下這些地區創新能力的水平,更體現了各個地區對於創新的重視程度。

不管多忙碌,我們都會在年初整理上年度各主要省份和城市的GDP數據,今年我們甚至還更新了一批省市的半年度經濟數據。原因並不在於非常初級的數量攀比,然後做鳥獸散。

整理比較已經發生的數據,事實上可以合理推到出未來各區域經濟發展的趨勢。我們就以今天整理的高新技術企業分佈數據來看,不難想象在接下來的五年甚至更長時間內,湖北和安徽值得我們重點關注和期待;而與此同時山東和河北面臨的困難,是否能夠儘快找到破局方法,是否能夠壯士斷腕,同樣值得思考。

企業不同於高樓大廈,他們是有腳的。如果說在某個地區他們感到營商環境不佳,那麼他們是完全可以遷徙到另外的地區的。所以排名領先者不能妄自尊大,更要把頭真正低下來,聽聽企業需要什麼;而落後者也無須妄自菲薄,上面的數據我們也可以發現,並不是東部地區就一定被高新企業青睞,也不是中西部省份就一定沒有逆襲的機會,事在人為。

而企業在哪裡,錢就在哪裡,人就在哪裡。

03

副省級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

各省&各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排名,哪些與GDP排名反差大?

圖表來源丨華夏時報

作為行政地位上僅次於直轄市,比普通省會城市擁有更多資源的副省級市,一般為各自區域的默認區域中心城市。這些城市的創新能力水平,可以較好地體現對應區域的經濟發展現狀和潛力。

為了更好的比較差距,我們還是把北京上海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同樣列出:北京20297家,上海7668家。此時我們再看副省級市中的絕對突出者深圳和廣州:深圳10988家,廣州8700家。被稱為四大一線城市,絕不僅僅是經濟體量上的優勢,更是產業結構上的十足領先。

近些年來被媒體熱評為“新一線城市”,動輒就要號稱趕超廣深的眾多強二線城市,在經濟體量上或許已經越來越接近一線城市,但是在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上,差距依舊十分巨大:最頭部的杭州、武漢、成都、青島分別為2844家、2827家、2473家、2039家,均位於2000~3000家的區間。

套句比較流行的話就是:從小鮮肉到老戲骨,中間的道路還很漫長。

不過相比副省級市中的佼佼者,我們或許更應該把視線拉之榜單最後,排名最後5位的濟南、瀋陽、大連、長春、哈爾濱在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上,早已無法與其他榜單城市相比。如果說頭部的“新一線城市”距離一線城市有三倍差距,追趕有望;那尾部的這些城市和一線城市的距離已經被拉至了十倍左右,近乎再也無望逆襲。

在當下時間段,作為省會城市和副省級城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不足一千家究竟意味著什麼,我們不妨再進入下一小節進行進一步瞭解。

04

長三角、珠三角普通地級市創新動力強勁

各省&各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排名,哪些與GDP排名反差大?

圖表來源丨華夏時報

根據相關媒體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我國南方與北方之間的經濟增速開始拉開。2017年南方實現GDP為52.5萬億元,佔全國總量的61%,是1980年以來佔比最高的時期。

創新最直接的數據就是科技研發支出經費的數據。統計數據顯示,1998年,北方研發支出經費是曾是南方的122%,2012年下降為73.8%,2016年進一步下降至南方的64.1%。

毋庸置疑,科研成果轉變為經濟成果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投入。而且科研轉化落地需要產業鏈上下游整個鏈條的配套完善。所以當一個區域在某一產業已經形成既定優勢後,其他區域再想在相同領域趕超,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取得先發優勢的區域,科研投入轉化經濟成果效率不斷提升,經濟成果又進一步促進在相關科研領域的進一步加大投入,從而形成正向循環。反之,沒有科研投入自然少有經濟效益,而沒有經濟效益更無力持續投入科學研發。

相比直轄市、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等具有明顯政策傾斜的城市,普通地級市在創新水平的上的高低,最能夠體現一個區域創新活力的真實水平。

蘇州、東莞作為長三角和珠三角代表性普通地級市,各自擁有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都超過了4000家,僅次於北上廣深,與直轄市天津持平。

而長三角、珠三角並列中國城市群雙璧,其含金量還遠不止於此。中山、無錫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超過1600家,逼近區域中心城市南京、西安;佛山、珠海、常州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超過1200家,與副省級市寧波、廈門比肩;南通、湖州、溫州、嘉興、惠州、揚州、江門、紹興等眾多三四線城市,在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上也均與中西部各省省會體量持平。

當這些城市組成成群后,其創新能力就將產生化學反應。城市群的價值,也正體現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