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師,爲什麼尷尬?

很多家長對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感到頭痛不已,束手無策,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往往就會想到去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幫助;然而,家長萬萬沒想到的是,當孩子知道要去看心理諮詢師時,情緒竟會變得異常激烈。顯然,心理諮詢師在許多人的心目中貌似怪物!

毛毛原本是一個聰明懂事的孩子,上幼兒園時老師還經常誇獎他。可自從上了小學,毛毛就出現了厭學情緒,不學習,不做作業,即使做也是馬馬虎虎應付,學習成績一降再降,還經常和同學發生矛盾、甚至衝突。對此,毛毛媽媽很著急,無奈之下,就給毛毛預約了心理諮詢方面的專家,希望可以幫助毛毛解決厭學情緒等問題;可誰知都到門口了,毛毛哭鬧著死活不進去,還衝著媽媽大喊:“我才不要去看心理醫生呢,我又沒病。要是被同學知道了他們會笑話我的,要去你自己去……”

然而,在我們身邊不乏像毛毛媽媽這樣的家長——有問題就找心理諮詢,也像毛毛這樣的孩子——反感甚至排斥心理諮詢。為什麼會這樣呢?

為什麼孩子排斥心理諮詢?

其實,不僅僅是毛毛,很多國人對於心理諮詢的態度更多也是排斥、反感,甚至是歧視的,認為那是心理有病的人,甚至是神經病才需要的,因而有著強烈的“病恥感”。而西方人恰恰相反,他們認為進行心理諮詢是一種富有和自信的象徵。這種對於心理諮詢的懸殊態度與東西方的文化差異息息相關。

一方面,在國人看來,“心理諮詢”是西方文化的產物,對其權威性、科學性都保有懷疑。而這種對於心理諮詢的“不信任”直接導致國人對於心理諮詢的排斥。

另一方面,心理諮詢需要來訪者敞開心扉訴說心中所思所想,而這種訴說又必須建立在諮詢者對諮詢師的信任之基礎上。而這些要求與中國的傳統文化都存在著一定的矛盾。中國傳統文化中,無論是儒家的“天人合一”心性修養,還是道家的“返璞歸真”效法自然,都是通過自身的努力,實現人格的完善,實現境界的提升,將心理問題大而化小,小而化無;同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的傳統思想,決定了國人很少能做到對陌路的諮詢師敞開心扉,更何況是消極、丟臉的心事呢,就更不會輕易與人言說了。這也是很多人排斥心理諮詢的重要原因之一。

為什麼找心理諮詢,效果卻差強人意?

很多家長對於心理諮詢的瞭解也是少之又少的,只是走投無路,無奈之下只好寄希望於心理諮詢的幫助,希望可以經由心理諮詢解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各種問題,讓孩子健康成長。然而,往往是事與願違,要麼是遭到孩子的強烈排斥,要麼就是實際問題得不到實質性的解決,總之,效果差強人意。

而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方面,由於心理學等相關學科在中國起步較晚,心理諮詢從業者無論是在理論研究方面還是諮詢實踐方面,都有待進一步提高;這就導致原本屬於心理問題的問題也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沒有高水平的理論儲備,拿什麼指導高水平的諮詢實踐?沒有高水平的實踐,又拿什麼來提供滿意的諮詢服務?

第二方面,家長不懂心理諮詢,盲目地認為心理諮詢可以解決孩子的一切問題,所以有事就找心理諮詢;殊不知“術業有專攻”——心理諮詢在解決很多心理問題的同時,也有自身領域的侷限性。所以,如果家長的問題剛好屬於心理問題範疇,那麼尋求心理諮詢的幫助一定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反之,則效果不佳,甚至無效。

第三方面,家長存在認識誤區。很多家長盲目地將孩子的一切問題歸因於心理問題;殊不知,在孩子的學習和成長過程中,家長遇見的很多問題是屬於教育、學習問題的,而單純的心理問題很少。因此,能單純地依賴於心理諮詢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也是很有限的。孩子成長過程中常見的厭學、粗心、走神、磨蹭、性格孤僻、人際關係不和諧等問題,可能是心理原因引起的,也可能是其他方面的原因引起的,而這需要依據具體情況而視;但很多情況下,單一的心理問題是很少的,大多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因此,想要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須精準分析,對症下藥,而不能奢望單純地依靠心理諮詢就能解決孩子的問題。

心理諮詢師,為什麼尷尬?

心理諮詢師,為什麼尷尬?

心理諮詢師,為什麼尷尬?

心理諮詢師,為什麼尷尬?

心理諮詢師,為什麼尷尬?

心理諮詢師,為什麼尷尬?

心理諮詢師,為什麼尷尬?

心理諮詢師,為什麼尷尬?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